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院感干预在血液透析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关炳梅 《青岛医药卫生》 2010年第5期395-395,共1页
关键词 血液透析室 血液透析患者 慢性肾功能衰竭 应用 干预 院感 免疫力低下 高危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中消毒剂质量检测分析与管理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峰倩 李静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423-3424,共2页
目的通过对使用中消毒剂的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及时对相关指标进行监测,掌握其动态变化规律,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0年不同管理模式下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2009年2月-2010年1月使用中消毒剂质量较200... 目的通过对使用中消毒剂的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及时对相关指标进行监测,掌握其动态变化规律,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0年不同管理模式下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2009年2月-2010年1月使用中消毒剂质量较2008年1月-2009年1月明显提高,其中生物监测2008年1月-2009年1月合格率为95.6%,2009年2月-2010年1月为99.1%,分离出的病原菌有真菌、不动杆菌属、表皮葡菌球菌、大肠埃希菌等;化学监测2008年1月-2009年2月合格率为87.74%,2009年2月-2010年1月合格率为98.98%。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提高使用中消毒剂监测合格率;科学合理监管消毒剂使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剂 生物监测 化学监测
原文传递
综合干预措施对控制医院常见多药耐药菌流行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峰倩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279-3280,共2页
目的调查引起医院感染流行的相关环节,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007-2009年所有医院感染患者进行前瞻性、回顾性综合调查分析并对比。结果 2007-2008年共出院11 433例,发生医院感染340例,医院感染率为2.97%,其中多药耐药菌感染... 目的调查引起医院感染流行的相关环节,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007-2009年所有医院感染患者进行前瞻性、回顾性综合调查分析并对比。结果 2007-2008年共出院11 433例,发生医院感染340例,医院感染率为2.97%,其中多药耐药菌感染161例,多药耐药菌感染率为1.41%;2008-2009年共出院13 673例,发生医院感染270例,医院感染率为1.97%其中多药耐药菌感染150例,多药耐药菌感染率为1.10%。结论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遏制医院感染及多药耐药菌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菌 医院感染 干预措施
原文传递
医用防护口罩定性适合性检验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4
作者 薛佳殷 蔡昕芯 +5 位作者 田亚娟 田丽梅 宣恒报 秦艳秋 茅一萍 蒋荣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86-1589,共4页
目的 检验医务人员佩戴的医用防护口罩的适合性,探索影响定性适合性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在某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221名医护、行政后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OSHA)认可的苦味剂气溶胶法... 目的 检验医务人员佩戴的医用防护口罩的适合性,探索影响定性适合性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在某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221名医护、行政后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OSHA)认可的苦味剂气溶胶法(3M^(TM)FT-30)进行定性适合性检验。结果 敏感性测试共201人通过,其中1级敏感度169人(84.1%)、2级敏感度30人(14.9%)、3级敏感度2人(1.0%),适合性检验201人中一次性通过188人,第二次测试通过5人,其中有8人测试不通过,通过率96.02%。影响因素分析显示,BMI指数对口罩的适合性检验结果有影响(P<0.05),而性别、年龄、是否佩戴眼镜、是否有双下巴、脸型大小、是否佩戴护目镜、形态面长、面宽、鼻宽及两耳屏点颌下弧长不是影响定性适合性检验结果的因素。结论 测试所用折叠式医用防护口罩定性适合性检验通过率较高,BMI指数是其影响因素之一;一线医务人员应通过定性适合性检验来验证医用防护口罩的密闭性,选择适合自身脸型的医用防护口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口罩 防护 敏感性测试 定性适合性检验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医用N95防护口罩定性适合性检验与佩戴者主观评价问卷调查 被引量:5
5
作者 蔡昕芯 杜芳 +5 位作者 吴洪敏 薛佳殷 魏秀凤 田亚娟 朱芸 茅一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48-1252,共5页
目的 通过分析医用N95防护口罩的客观定性适合性检验结果与佩戴者对口罩主观评价结果的一致性,为医务人员科学选择防护口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8月11日-29日对221名南京新冠定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调查,采用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 目的 通过分析医用N95防护口罩的客观定性适合性检验结果与佩戴者对口罩主观评价结果的一致性,为医务人员科学选择防护口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8月11日-29日对221名南京新冠定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调查,采用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OSHA)认可的苦味剂气溶胶法(3MTMFT-30)设计的问卷进行现场收集调查,利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敏感性测试中,共201人(90.95%)通过测试,其中1级敏感度169人(76.47%)、2级敏感度30人(13.57%)、3级敏感度2人(0.90%);客观定性适合性检验方面,通过率为92.04%(185/201),其中第一次检验通过180人,第二次检验通过5人;佩戴者主观评价方面,111人主观整体感受较好,占55.22%,其中张嘴辅助呼吸、口罩气味、经面部肌肉调整后密合性三项得分分别为(2.10±0.58)分、(2.13±0.42)分、(2.46±0.56)分,均低于整体主观评价得分为(2.55±0.50)分,且主观评价口罩佩戴使用前密合性和经面部肌肉调整后密合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840,P<0.05);客观定性适合性检验结果与佩戴者主观评价的一致性差,kappa值为0.174(P<0.001)。结论 在客观定性适合性检验中,医用N95防护口罩安全性能较高,在适合性好的基础上增加口罩佩戴的舒适度,提高佩戴者的整体主观评价,充分利用测试结果为医务人员正确选择和有效使用的防护口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N95防护口罩 定性适合性检验 主观评价 一致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