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云港近海浮游动物生态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田慧娟 马培明 +1 位作者 刘吉堂 吕海滨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3-365,369,共4页
采用2005年8月监测资料,对连云港近海浮游动物生态分布特征(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量和丰度的分布特征)分三区分析。结果表明,全区鉴定浮游动物40种,桡足类17种,浮游幼体9种,浮游虾类6种;全区优势种多为桡足类,其中小拟哲水蚤优势度最... 采用2005年8月监测资料,对连云港近海浮游动物生态分布特征(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量和丰度的分布特征)分三区分析。结果表明,全区鉴定浮游动物40种,桡足类17种,浮游幼体9种,浮游虾类6种;全区优势种多为桡足类,其中小拟哲水蚤优势度最高,针刺拟哲水蚤次之;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的水平分布呈现堤北区>外港区>内港区>连岛近海区的特点;丰度和生物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生物量和丰度与盐度、叶绿素、pH值呈正相关,与PO4-P呈明显的负相关,丰度与油类也显现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近海域 浮游动物 生态特征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近海浮游动物生态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田慧娟 马培明 +1 位作者 刘吉堂 吕海滨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35-38,共4页
采用2005年8月监测资料,对连云港近海浮游动物生态分布特征(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量和丰度的分布特征)分三区分析。结果表明,全区鉴定浮游动物40种,桡足类17种,浮游幼体9种,浮游虾类6种;全区优势种多为桡足类,其中小拟哲水蚤优势度最... 采用2005年8月监测资料,对连云港近海浮游动物生态分布特征(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量和丰度的分布特征)分三区分析。结果表明,全区鉴定浮游动物40种,桡足类17种,浮游幼体9种,浮游虾类6种;全区优势种多为桡足类,其中小拟哲水蚤优势度最高,针刺拟哲水蚤次之;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的水平分布呈现堤北区>外港区>内港区>连岛近海区的特点;丰度和生物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生物量和丰度与盐度、叶绿素、pH值呈正相关,与PO4-P呈明显的负相关,丰度与油类也显现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近海域 浮游动物 生态特征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市海洋灾害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存勇 刘吉堂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40,共6页
在统计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连云港市近岸海域的主要海洋灾害。根据主要致灾因子,把连云港市的海洋灾害分为海洋水文气象灾害、海洋地质灾害、海洋生态灾害等,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连云港市 海洋灾害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州湾赤潮发生期生态环境要素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程军利 张鹰 +2 位作者 张东 刘吉堂 陈双双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7-223,共7页
根据2006年秋季海州湾赤潮监测资料,分析了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赤潮发生前后主要营养盐变化特征、赤潮发生与天气的关系。发现:赤潮发生前,海州湾近岸水域严重富营养化,成为本次赤潮发生的条件。赤潮发生过程中,天气晴朗... 根据2006年秋季海州湾赤潮监测资料,分析了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赤潮发生前后主要营养盐变化特征、赤潮发生与天气的关系。发现:赤潮发生前,海州湾近岸水域严重富营养化,成为本次赤潮发生的条件。赤潮发生过程中,天气晴朗、海面风力小,浮游藻类细胞密度增加,Chl-a质量浓度上升,温度、盐度变化不大,DO和pH值变化较大,N/P升高;营养盐中P降幅最大,P被认为是本次赤潮的限制因子,Si也被大量消耗,但其质量浓度下降滞后其他营养盐。10月6日以后,主要营养盐质量浓度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赤潮开始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州湾 赤潮 浮游植物 营养盐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近岸海域春季浮游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旭 王超 胡志晖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83-85,共3页
本文根据2006年4月我站对连云港近岸海域的生态调查的监测资料,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0种,占本海域已记录浮游植物148种的34%,其中,硅藻门18属43种,占86%,硅藻在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 本文根据2006年4月我站对连云港近岸海域的生态调查的监测资料,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0种,占本海域已记录浮游植物148种的34%,其中,硅藻门18属43种,占86%,硅藻在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甲藻门4属6种,占12%,绿藻门1属1种,占2%。整个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网样的数量范围在2.50×10^4~1.24×10^6/m^3,密度均值为2.25×10^5/m^3。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在0~2.10之间。多样性指数平面分布格局大致呈南高北低趋势,河口最低,可见河流迳流影响着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优势种明显,生物多样性指数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 近岸海域 浮游植物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邻近海域网采浮游植物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6
作者 朱旭宇 许海华 +3 位作者 许娴 葛跃浩 陈沛沛 杨华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5-394,共10页
根据2014年8月(夏季)、2014年11月(秋季)、2015年1月(冬季)和2015年5月(春季)对连云港邻近海域的网采浮游植物的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68属155种(含变种、变型),主要由硅藻(115种)和甲藻(30种)组成.冬季细胞丰度(230.13×10~4cel... 根据2014年8月(夏季)、2014年11月(秋季)、2015年1月(冬季)和2015年5月(春季)对连云港邻近海域的网采浮游植物的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68属155种(含变种、变型),主要由硅藻(115种)和甲藻(30种)组成.冬季细胞丰度(230.13×10~4cells/m^3)显著高于春(24.67×10~4cells/m^3)、夏(119.78×104cells/m^3)、秋(90.25×10~4cells/m^3)三季,优势种主要有密连角毛藻(Chaetoceros densu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三叶原甲藻(Prorocentrum triestinum)、卡氏角毛藻(Chaetoceros castracanei)和微小细柱藻(Leptocylindrus minimus)等.浮游植物群落参数(种类数、细胞丰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Margalef丰富度、Pielou均匀度等指数)和环境因子(温度、盐度、p H值、DO、COD和营养盐)均存在季节显著差异.聚类、多维尺度和相似性分析结果也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季节差异显著.冗余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影响因子为营养盐、悬浮物、盐度和COD.结合历史数据分析表明,浮游植物优势种由硅藻占主要优势演替为硅藻和甲藻联合占优势.营养盐结构已有较大变化:硝酸盐浓度急剧升高,由20世纪80年代的1.30μmol/dm^3升至2014~2015年的24.58μmol/dm^3;磷酸盐浓度也由20世纪80年代的0.19μmol/dm^3升至2014~2015年的0.48μmol/dm^3;N/P由8.3升高至9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浮游植物 群落 理化因子 海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的海州湾赤潮环境要素阈值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许勇 张鹰 +1 位作者 刘吉堂 张东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0-75,共6页
以海州湾2004–2006年赤潮实测资料和同期的水文气象资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各种环境要素中提取出对赤潮暴发有显著影响的无机氮(DIN)、pH值、盐度、水温、硅酸盐和风速等环境要素。根据样本分布状况确定每个... 以海州湾2004–2006年赤潮实测资料和同期的水文气象资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各种环境要素中提取出对赤潮暴发有显著影响的无机氮(DIN)、pH值、盐度、水温、硅酸盐和风速等环境要素。根据样本分布状况确定每个环境要素阈值的遍历范围和遍历步长,采用含哑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有显著影响的环境要素值进行遍历,根据回归的结果建立风险度和相对风险度等指标,并依据这些指标筛查出与赤潮暴发显著相关的各环境要素的阈值分别为:DIN:0.09mg/L;pH值:8.09;盐度:28.4;水温:25.6℃;硅酸盐:0.24mg/L;风速:3.2m/s,为在该海域控制赤潮的危害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州湾 赤潮 LOGISTIC回归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州湾叶绿素a与水环境因子的多元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效军 张鹰 +1 位作者 刘吉堂 陶菲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9-81,共3页
叶绿素a作为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对水体理化性质具有指示作用。对江苏海州湾叶绿素a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叶绿素a随距陆远近而发生变化,受陆源输入影响较重,同时当地的富营养化程度在夏秋季节较高。经过水环境因子聚类和相关性分... 叶绿素a作为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对水体理化性质具有指示作用。对江苏海州湾叶绿素a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叶绿素a随距陆远近而发生变化,受陆源输入影响较重,同时当地的富营养化程度在夏秋季节较高。经过水环境因子聚类和相关性分析,得到影响叶绿素a的有效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取出了主要因子为pH值和水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 水环境因子 富营养化 聚类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海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海州湾海域赤潮生物的种类调查及形成原因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吉堂 沙鸥 +1 位作者 徐国想 刘彦龙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7年第7期33-34,42,共3页
以光学显微镜对在2003-2006年连云港海州湾附近海域采集的浮游生物进行观察,初步鉴定出赤潮的种类,并对形成赤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期望该调查分析结果对于海州湾附近海域生态研究,摸清赤潮的成因和过程,定期监测,减少灾害的发生有一定... 以光学显微镜对在2003-2006年连云港海州湾附近海域采集的浮游生物进行观察,初步鉴定出赤潮的种类,并对形成赤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期望该调查分析结果对于海州湾附近海域生态研究,摸清赤潮的成因和过程,定期监测,减少灾害的发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生物 种类调查 连云港海洲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州湾圆筛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潘雪峰 张鹰 +1 位作者 张东 刘吉堂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8,共4页
通过对2004年海州湾圆筛藻等藻类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分析,得出磷酸盐、亚硝酸盐、硝酸盐、水温与藻类细胞数量间为单调相关,并且磷酸盐为藻类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pH值、气压、化学需氧量、盐度、氨盐和藻类细胞数量间为线性相关,氨盐为... 通过对2004年海州湾圆筛藻等藻类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分析,得出磷酸盐、亚硝酸盐、硝酸盐、水温与藻类细胞数量间为单调相关,并且磷酸盐为藻类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pH值、气压、化学需氧量、盐度、氨盐和藻类细胞数量间为线性相关,氨盐为藻类吸收无机氮的主要形式。另外,以环境因子为自变量,藻类细胞数量为因变量,建立了回归模型,该模型可为监测该藻类细胞数量变化和赤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筛藻 环境因子 相关分析 多元回归模型 海州湾 赤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东西连岛附近海域表层溶解氧含量多年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晶晶 杨华 +2 位作者 王晓亮 徐小弟 刘吉堂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9年第2期68-70,共3页
对1995年-2005年国家海洋局连云港海洋环境监测站的溶解氧等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连云港东西连岛附近海域表层溶解氧含量多年来呈现增加的趋势,同时冬季平均含量高于春季,春季高于秋季,而夏季最低;东西连岛附近海域表层溶解氧含量... 对1995年-2005年国家海洋局连云港海洋环境监测站的溶解氧等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连云港东西连岛附近海域表层溶解氧含量多年来呈现增加的趋势,同时冬季平均含量高于春季,春季高于秋季,而夏季最低;东西连岛附近海域表层溶解氧含量与表层水温呈现良好的线性负相关关系,据此相关性可以获取表层溶解氧含量的动态变化值;此外,东西连岛附近海域表层溶解氧过饱和程度在2000年之后呈加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含量 表层水温 过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近海海域水质状况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田慧娟 葛修军 吕海滨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6年第9期164-167,共4页
近海海域水环境对沿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997-2005年连云港近海海域水质监测资料,对海域的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pH、DO和COD年际变幅不大且符合GB3097-1997第-类海水水质标准;1998- 2002年油类含量超... 近海海域水环境对沿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997-2005年连云港近海海域水质监测资料,对海域的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pH、DO和COD年际变幅不大且符合GB3097-1997第-类海水水质标准;1998- 2002年油类含量超出国家二类水质标准,虽然近几年污染减弱,但总体来看,油类已成为该海域的主要污染物;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虽然没有超出二类标准,但逐年有上升趋势;NO3-N和NO2-N的全年最高值多在8、9、10月,与该季节河品泄洪将大量营养物质带入大海有关,有可能引发赤潮,应引起相关部门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近海海域 变化趋势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近海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田慧娟 刘吉堂 王维志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73-76,共4页
2005年8月分3海区调查连云港近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以及生物多样性。结果共鉴定出40种浮游动物,港口区和西大堤均鉴定出28种,连岛15种;3海区浮游动物种群组成基本相同。海区内桡足类在种类和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其中小拟哲水... 2005年8月分3海区调查连云港近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以及生物多样性。结果共鉴定出40种浮游动物,港口区和西大堤均鉴定出28种,连岛15种;3海区浮游动物种群组成基本相同。海区内桡足类在种类和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其中小拟哲水蚤优势度最高。优势种小拟哲水蚤、针刺拟哲水蚤及百陶箭虫的高密度区出现在同一海域,且均有外港高于内港,堤北、外港高于连岛近海区的趋势。浮游动物多样性4项指数显示,港口区和堤北区海洋浮游动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较高,均匀度较好;连岛近海区种类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最低,多样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种类组成 优势种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港口附近海水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其规律 被引量:7
14
作者 葛修军 吴少杰 吴建新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89-92,共4页
通过对连云港港口附近海域海水中铜、铅、锌、镉等重金属进行测定,分析了港口附近海域海水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连云港港口附近海水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较轻,年际变化不明显,夏、秋、冬季节,海水中重金属分布与潮水的涨落无明显... 通过对连云港港口附近海域海水中铜、铅、锌、镉等重金属进行测定,分析了港口附近海域海水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连云港港口附近海水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较轻,年际变化不明显,夏、秋、冬季节,海水中重金属分布与潮水的涨落无明显相关性,铜、铅为近海海域的主要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 重金属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ODIS影像监测海州湾无机氮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勇 张鹰 +1 位作者 刘吉堂 张东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6-81,共6页
利用连云港海州湾2004年至2006年的水质监测资料,选取时间上完全同步的空间分辨率为500m的 MODIS Terra 1B 数据,对反射率的单波段因子和波段组合因子与可溶无机氮(DIN)质量浓度之间进行相关分析。从总体上看,单波段因子与 DIN 质量浓... 利用连云港海州湾2004年至2006年的水质监测资料,选取时间上完全同步的空间分辨率为500m的 MODIS Terra 1B 数据,对反射率的单波段因子和波段组合因子与可溶无机氮(DIN)质量浓度之间进行相关分析。从总体上看,单波段因子与 DIN 质量浓度的相关性较低,但在含氮基团倍频和合频吸收带附近的波段(波段2、7)反射率与 DIN 质量浓度呈负相关,显示了含氮基团对水体光谱特征的影响;在波段组合因子中,因子 F_(11(3,4))和 F_(13(3,4))与 DIN 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用这两个因子建立 DIN 质量浓度的回归模型,R^2达到0.7以上,相对精度达70%左右,最终选择因子 F_(11(3,4))的线性模型反演该海域的 DIN质量浓度,其结果与实际情况非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无机氮(DIN) MODIS 海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海洲湾海域水质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陶菲 张鹰 +1 位作者 刘吉堂 徐效军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7-78,共2页
根据2003年5月至2004年10月的实测资料,利用有机污染评价指数对连云港海洲湾附近海域不同时期的水质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连云港海域有机污染有所加重,富营养化特征显著。探讨了水体富营养化与港口经济发展、海产养殖及大气沉降的关... 根据2003年5月至2004年10月的实测资料,利用有机污染评价指数对连云港海洲湾附近海域不同时期的水质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连云港海域有机污染有所加重,富营养化特征显著。探讨了水体富营养化与港口经济发展、海产养殖及大气沉降的关系,提出了有效的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有机污染评价指数 水体富营养化 连云港海洲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海州湾海域赤潮生物的种类调查及形成原因的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沙鸥 徐国想 +2 位作者 钱保华 许兴友 刘吉堂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9-71,共3页
赤潮是当今世界海洋的一大灾害,赤潮发生的海域的相对稳定、正常运转的生态系统将遭到严重破坏,甚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都有可能受到威胁。在海滨旅游区,如果时有赤潮发生,必将降低环境质量,破坏景观,以致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因此赤潮... 赤潮是当今世界海洋的一大灾害,赤潮发生的海域的相对稳定、正常运转的生态系统将遭到严重破坏,甚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都有可能受到威胁。在海滨旅游区,如果时有赤潮发生,必将降低环境质量,破坏景观,以致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因此赤潮已成为许多沿海国家和地区有关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生物 种类调查 海域 海州湾 连云港 原因 赤潮发生 相对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IS影像监测海州湾叶绿素a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勇 张鹰 +1 位作者 刘吉堂 张东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3-36,共4页
利用海州湾海域2004~2006年的水质监测资料,选择同期成像质量良好的MODIS Terra 1B影像,分别在单波段因子和波段组合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近红外波段和绿波段、红波段的比值因子、差值因子以及仿植被指数因子与叶绿素... 利用海州湾海域2004~2006年的水质监测资料,选择同期成像质量良好的MODIS Terra 1B影像,分别在单波段因子和波段组合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近红外波段和绿波段、红波段的比值因子、差值因子以及仿植被指数因子与叶绿素a浓度相关性较高。用这些因子建立叶绿素a浓度的回归模型,其中因子FT(24)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的R^2达到0.801.平均相对精度达到65%以上,且模型具有较高的泛化能力,不仅证明了利用MODIS1B影像监测海面叶绿素a浓度的可行性,而且对于监测该海域赤潮和富营养化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州湾 叶绿素浓度 MO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南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19
作者 田慧娟 刘吉堂 +1 位作者 吕海滨 张瑞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9-297,共9页
根据2013年3月份和10月份连云港南海域11个站位沉积物重金属(Cu,Zn,Pb,As,Cd,Hg)的调查数据,重点分析了重金属含量时空分布特征,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来看,3月份6种重金... 根据2013年3月份和10月份连云港南海域11个站位沉积物重金属(Cu,Zn,Pb,As,Cd,Hg)的调查数据,重点分析了重金属含量时空分布特征,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来看,3月份6种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总体趋势均为河口区>倾倒区>养殖区,10月份Cu,Zn,Pb,As的分布规律一致,即倾倒区>河口区>养殖区,倾倒区Cu,Zn,Pb,As,Cd 5种重金属分布均有由倾倒区中心向外含量逐渐降低的规律,说明倾倒的疏浚物是该海区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从时间上看,多数站位重金属含量3月份数值高于10月份;调查区内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小于40,表明该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风险低;3月份各重金属对该海域潜在生态危害顺序为Hg>Cd>As>Cu>Pb>Zn,10月份为Hg>As>Cd>Cu>Pb>Zn;养殖区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均较低,这对该区海水养殖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 沉积物 重金属 倾倒区 潜在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州湾区水环境的尺度分析
20
作者 吕海滨 窦长娥 +1 位作者 刘吉堂 窦洪伟 《海洋信息》 2007年第4期10-12,共3页
尺度分析方法能简化数学问题,从复杂的运动现象中滤除次要因子,从而确定主要运动因子。通过对海州湾区域的一些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进行尺度分析,得出海州湾区的环流是小尺度环流,运动方程中,平均运动的垂向非线性项和垂向摩擦力项是最... 尺度分析方法能简化数学问题,从复杂的运动现象中滤除次要因子,从而确定主要运动因子。通过对海州湾区域的一些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进行尺度分析,得出海州湾区的环流是小尺度环流,运动方程中,平均运动的垂向非线性项和垂向摩擦力项是最重要的两项,其次是压力项与科氏力项。这明显不同于大洋,其平均运动的非线性项及摩擦力项是可以忽略的小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运动方程 尺度分析 海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