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刀(Versajet^(TM))与传统小切口修剪治疗腋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Meta分析
1
作者 王怡贵 李茂玉 +1 位作者 吴丹 郭丽娟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对采用水刀与传统小切口修剪术两种术式治疗腋臭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国内外有关水刀及传统小切口皮下修剪治疗腋臭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目的:对采用水刀与传统小切口修剪术两种术式治疗腋臭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国内外有关水刀及传统小切口皮下修剪治疗腋臭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临床对照研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7篇文献,其中中文5篇,英文2篇,共纳入662例患者,1324侧腋窝,其中水刀组340例(680侧腋窝),传统手术组322例(644侧腋窝)。Meta分析结果显示,水刀相对于传统手术治疗腋臭在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RR=0.28)、术后瘢痕发生率(RR=0.26)、术后满意度(非常满意,RR=1.43)上更有优势(P<0.05);水刀相对于传统手术治疗腋臭在治愈率(OR=1.36)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刀与传统手术治疗腋臭比较,在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瘢痕发生率、术后满意度(非常满意)上更有优势;在治愈率上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纳入的文献缺少RCT研究,且样本量偏少,需进一步开展更高质量的RCT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臭 臭汗症 水刀 小切口 皮下修剪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P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及瘢痕组织瓣修复术治疗瘢痕疙瘩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丹 李茂玉 吴丹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79-82,共4页
目的:分析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及瘢痕组织瓣修复术治疗瘢痕疙瘩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1年11月遂宁市中心医院医疗美容科收治的瘢痕疙瘩患者85例,遵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曲安奈德组42例... 目的:分析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及瘢痕组织瓣修复术治疗瘢痕疙瘩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1年11月遂宁市中心医院医疗美容科收治的瘢痕疙瘩患者85例,遵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曲安奈德组42例(瘢痕组织瓣修复术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和联用PRP组43例(曲安奈德组基础上联合PRP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瘢痕恢复情况,疼痛及瘙痒情况和复发率,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用PRP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显著高于曲安奈德组的85.71%(P<0.05);治疗后,两组色泽、柔软度、血管及厚度评分均降低(P<0.05),且联用PRP组显著低于曲安奈德组(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及瘙痒评分均降低(P<0.05),且联用PRP组显著低于曲安奈德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联用PRP组总复发率为2.33%,显著低于曲安奈德组的14.29%(P<0.05)。结论:PRP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瘢痕组织瓣修复术治疗瘢痕疙瘩疗效确切,能有效促进瘢痕创面恢复,缓解疼痛及瘙痒,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曲安奈德 瘢痕疙瘩 瘢痕组织瓣修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壁窦道病人应用富血小板血浆凝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忠梁 刘元媛 +3 位作者 刘应平 王静 徐敏 王国昌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 探讨胸壁窦道病人应用富血小板血浆凝胶(APG)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的胸壁窦道病人89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及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VSD治疗,观察组采用APG联合VSD治疗,... 目的 探讨胸壁窦道病人应用富血小板血浆凝胶(APG)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的胸壁窦道病人89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及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VSD治疗,观察组采用APG联合VSD治疗,比较两组胸壁窦道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78%和8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窦道封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5.26±2.33)天、(25.19±3.54)天和(41.26±5.33)天,短于对照组的(27.26±3.05)天、(43.26±5.17)天和(58.64±6.1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二次修复手术率、窦道复发率均为0,低于对照组的11.36%和1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肿瘤坏死因子(TNF)-α、疼痛评分(VAS)分别为(20.36±3.41)mg/L、(5.23±0.64)×10~9、(15.26±3.24)pg/ml和(1.23±0.25)分,低于对照组的(26.54±3.57)mg/L、(8.17±0.93)×10~9、(24.16±3.94)pg/ml、(3.04±0.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37.78%、11.11%,低于对照组的59.09%、2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后1个月、2个月瘢痕评分(VSS)分别为(7.33±0.85)分、(3.26±0.41)分,低于对照组的(8.64±0.91)分和(5.14±0.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壁窦道病人采用APG联合VSD治疗,可促进窦道修复,抑菌效果较佳,减轻疼痛及瘢痕增生状态,并降低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窦道 富血小板血浆凝胶 负压封闭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对门诊睑袋整形术后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茂玉 熊艳 +2 位作者 刘唯 刘婕 高锦越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647-649,共3页
目的探讨门诊睑袋整形术的延续护理方法,总结其对睑袋整形术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012~2013年接受皮肤入路睑袋整形术受术者161例的临床资料,将2012年仅给予常规门诊手术术前教育的78例睑袋整形受术者作为对照组,201... 目的探讨门诊睑袋整形术的延续护理方法,总结其对睑袋整形术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012~2013年接受皮肤入路睑袋整形术受术者161例的临床资料,将2012年仅给予常规门诊手术术前教育的78例睑袋整形受术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在常规术前教育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的83例受术者作为观察组,统计两组受术者术后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非常满意和满意人数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非常满意和满意的评分也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延续护理是提高门诊睑袋整形术后满意程度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 门诊睑袋整形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自我护理教育在耳部瘢痕疙瘩患者门诊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李茂玉 熊艳 +3 位作者 高锦越 刘唯 刘婕 刘丽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35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自我护理教育方法在耳部瘢痕疙瘩患者门诊综合治疗中的意义,总结延续性护理教育对控制瘢痕复发的影响。方法将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仅给予常规门诊手术术前教育未失访的38例耳部瘢痕疙瘩患... 目的:探讨延续性自我护理教育方法在耳部瘢痕疙瘩患者门诊综合治疗中的意义,总结延续性护理教育对控制瘢痕复发的影响。方法将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仅给予常规门诊手术术前教育未失访的38例耳部瘢痕疙瘩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在常规门诊术前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自我护理教育的41例耳部瘢痕疙瘩患者作为实验组。统计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复诊率、瘢痕治愈率。结果实验组复诊率为82.93%,对照组复诊率为31.58%,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治愈率为85.37%,对照组治愈率为60.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自护理教育可提高耳部瘢痕疙瘩患者门诊治疗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术后复诊率,最终提高瘢痕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部瘢痕疙瘩 延续性自我护理教育 门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性沟通在门诊小切口腋臭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茂玉 侯勇 +2 位作者 熊艳 刘丽黎 高锦越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1415-1417,共3页
目的:探讨门诊小切口腋臭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治疗性沟通,对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围手术期给予一般术前教育的170例门诊小切口腋臭术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年围手术期给予治疗性沟通的182例门诊小切口腋臭术患者... 目的:探讨门诊小切口腋臭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治疗性沟通,对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围手术期给予一般术前教育的170例门诊小切口腋臭术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年围手术期给予治疗性沟通的182例门诊小切口腋臭术患者作为实验组,统计两组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满意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满意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是降低患者并发症、提高手术满意率的重要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性沟通 门诊腋臭术 并发症 满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路径在门诊小切口腋臭手术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李茂玉 张玉芳 +2 位作者 熊艳 高锦越 刘元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门诊小切口腋臭手术延续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门诊收治的行小切口腋臭手术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接受护理路径模式下...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门诊小切口腋臭手术延续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门诊收治的行小切口腋臭手术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接受护理路径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行小切口腋臭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路径模式的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路径 延续护理 门诊 腋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行改良小切口内眦赘皮矫正术与重睑成形术的技术要点 被引量:16
8
作者 郭丽娟 刘唯 +1 位作者 杨森 高锦越 《西部医学》 2015年第10期1558-1561,1564,共5页
目的探讨同期进行改良小切口内眦开大术与重睑成形术技术要点,以达到术后内眦充分开大、瘢痕隐蔽、形态理想的目的。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2例轻、中度内眦赘皮伴单睑的患者同期进行内眦赘皮矫治术与重睑形成术。随机抽取4... 目的探讨同期进行改良小切口内眦开大术与重睑成形术技术要点,以达到术后内眦充分开大、瘢痕隐蔽、形态理想的目的。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2例轻、中度内眦赘皮伴单睑的患者同期进行内眦赘皮矫治术与重睑形成术。随机抽取43例为实验组,采用改良内眦小切口,以松解内眦赘皮、缩短内眦韧带,同时联合重睑成形术进行矫治。另外39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小切口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重睑形成术进行矫正。结果术后1~6个月随访,两组82例患者,均达到切口一期愈合,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小切口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进行不同类型重睑形成术,手术效果确切,基本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轻中度内毗赘皮,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但术中需注意五个技术要点:包括新内眦点的准确定位、内眦区眼轮匝肌的充分剪断与松解、内眦韧带的缩短、新内眦角上方、下方猫儿畸形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眦小切口 内眦赘皮松解 重睑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门诊小切口腋臭术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茂玉 侯勇 熊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720-721,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门诊小切口腋臭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7例未接受专科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75例接受专科护理的患者为实验组,实验组给予术前教育、术中护理支持、术后电话跟踪指导家庭护理、重视患者自觉症状、及时发现并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门诊小切口腋臭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7例未接受专科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75例接受专科护理的患者为实验组,实验组给予术前教育、术中护理支持、术后电话跟踪指导家庭护理、重视患者自觉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加强术后伤口管理等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血肿发生率、皮肤糜烂发生率、皮肤坏死率、瘢痕增生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血肿发生率、皮肤糜烂发生率、皮肤坏死率、瘢痕增生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是门诊小切口腋臭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门诊 腋臭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上睑提肌-Müller's肌折叠缩短术在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唯 郭丽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7期688-690,共3页
目的探讨上睑提肌折叠缩短术在先天性上睑下垂治疗中的疗效及手术方法。方法对38例轻、中度上睑下垂患者采用改良上睑提肌折叠缩短术治疗,设计重睑切口,水平切开眼轮匝肌至睑板前筋膜,在眶隔与上睑提肌腱膜之间分离粘连,沿上睑提肌腱膜... 目的探讨上睑提肌折叠缩短术在先天性上睑下垂治疗中的疗效及手术方法。方法对38例轻、中度上睑下垂患者采用改良上睑提肌折叠缩短术治疗,设计重睑切口,水平切开眼轮匝肌至睑板前筋膜,在眶隔与上睑提肌腱膜之间分离粘连,沿上睑提肌腱膜向上分离至节制韧带(whitnallu韧带),根据下垂程度将上睑提肌、Müller's肌分内中外三点折叠缝合至睑板上缘(即睑板上1/3),其余部分连续缝合。修剪多余皮肤及眼轮匝肌后缝合切口。结果 38例患者中23例双眼,15例单眼,获随访6~12个月。治愈35例,占92.1%,欠矫正3例。过度矫正1例,无穹窿部结膜脱垂,无暴露性角膜炎,效果满意。结论改良上睑提肌Müller's肌折叠缩短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是一种可靠有效、创伤较小且容易掌握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上睑下垂 上睑提肌-Müller's肌折叠缩短术 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重睑成形术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元媛 郭忠梁 郭丽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重睑成形术三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于笔者医院行重睑成形术的就医者108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传统切开法组、Park切开法组、改良切开法组,每组36例。记录三组手术时间、术... 目的:探讨重睑成形术三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于笔者医院行重睑成形术的就医者108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传统切开法组、Park切开法组、改良切开法组,每组36例。记录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随访6个月,观察三组术后重睑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Park切开法组与改良切开法组手术时间均短于传统切开法组,且改良切开法组手术时间短于Park切开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rk切开法组与改良切开法组重睑变浅发生率均低于传统切开法组,且改良切开法组重睑变浅发生率低于Park切开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切开法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56%)均低于传统切开法组(25.00%)、Park切开法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切开法组总满意度(97.22%)均高于传统切开法组(77.78%)、Park切开法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法和Park切开法比较,改良切开法在重睑成形术中具有更佳的效果,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睑成形术 传统切开法 Park切开法 改良切开法 临床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轮匝肌悬吊矫正上睑松弛术治疗上睑松弛68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侯勇 刘唯 +2 位作者 高锦越 李茂玉 熊燕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4期177-178,共2页
目的探讨眼轮匝肌悬吊矫正上睑松弛术治疗上睑松弛的效果。方法采用眼轮匝肌悬吊矫正上睑松弛术治疗68例上睑松弛患者。结果 68例患者上睑松弛改善明显,鱼尾纹明显减轻。结论眼轮匝肌悬吊矫正上睑松弛术是矫正上睑松弛的较好方法,可以... 目的探讨眼轮匝肌悬吊矫正上睑松弛术治疗上睑松弛的效果。方法采用眼轮匝肌悬吊矫正上睑松弛术治疗68例上睑松弛患者。结果 68例患者上睑松弛改善明显,鱼尾纹明显减轻。结论眼轮匝肌悬吊矫正上睑松弛术是矫正上睑松弛的较好方法,可以同时矫正伴发泪腺脱垂及鱼尾纹增多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松弛 眼轮匝肌悬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削术联合自体韧厚皮片移植治疗重度烧伤色素脱失性瘢痕 被引量:2
13
作者 龚丽清 易霞 +2 位作者 郭忠梁 刘元媛 顾宇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磨削术+自体韧厚皮片移植治疗重度烧伤后色素脱失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重度烧伤后色素脱失瘢痕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研究组(n=35)。对照组给予磨削术... 目的:探讨磨削术+自体韧厚皮片移植治疗重度烧伤后色素脱失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重度烧伤后色素脱失瘢痕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研究组(n=35)。对照组给予磨削术+自体水疱皮移植治疗,研究组给予磨削术+自体韧厚皮片移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评分、临床疗效、愈合时间及治疗时间、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效果评分、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愈合时间以及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磨削术+自体韧厚皮片移植治疗重度烧伤后色素脱失瘢痕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临床价值突出,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脱失性瘢痕 磨削术 自体韧厚皮片移植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眶隔脂肪下移经皮外固定在睑袋整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勇 李茂玉 +3 位作者 刘唯 高锦越 熊艳 薛美思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1297-1299,共3页
目的:探讨眶隔脂肪下移经皮外固定在伴睑颊沟凹陷畸形睑袋整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常规行睑袋整复术的同时,沿下眶骨缘向下在骨膜表面充分剥离术前标记的睑颊沟凹陷范围,形成一袭腔,并将眶隔脂肪修整成脂肪垫使眶隔脂肪尽量平整... 目的:探讨眶隔脂肪下移经皮外固定在伴睑颊沟凹陷畸形睑袋整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常规行睑袋整复术的同时,沿下眶骨缘向下在骨膜表面充分剥离术前标记的睑颊沟凹陷范围,形成一袭腔,并将眶隔脂肪修整成脂肪垫使眶隔脂肪尽量平整铺于囊腔,并用尼龙线外固定。结果:本组119例,均进行了3~12个月的随访,随诊观察下睑袋及泪眶沟均消失,下睑形态自然,曲线圆滑,效果稳定,受术者自觉外观满意。结论:眶隔脂肪下移经皮外固定用于伴睑颊沟凹陷畸形的睑袋整形术,能解决常规睑袋整形术后下睑局部凹陷而不圆润的问题。此法既能使下睑袋及泪眶沟均消失,又能恢复下睑曲线圆滑的自然形态,且效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隔脂肪下移外固定 睑颊沟凹陷畸形 睑袋整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电刀在治疗增生性皮肤病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茂玉 郭丽娟 熊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4年第23期2023-2024,共2页
临床常见损容性皮肤病有寻常疣、蜘蛛痣、汗管瘤、脂溢性角化症、睑黄疣等,我院于2011年开始将射频电刀运用于皮肤损容性病变的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关键词 增生性皮肤病 治疗方法 射频电刀 护理 应用 损容性皮肤病 脂溢性角化症 寻常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切口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重睑成形术6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唯 郭丽娟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第2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横切口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重睑成形术的效果。方法对67例求美者采用横切口内眦赘皮矫正术切口用眼科剪在内眦部皮下及眼轮匝肌下分离,松解皮下增厚的筋膜组织,减除错构的眼轮匝肌纤维和内眦韧带浅层按实际需求使内眦韧带按骨膜... 目的探讨横切口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重睑成形术的效果。方法对67例求美者采用横切口内眦赘皮矫正术切口用眼科剪在内眦部皮下及眼轮匝肌下分离,松解皮下增厚的筋膜组织,减除错构的眼轮匝肌纤维和内眦韧带浅层按实际需求使内眦韧带按骨膜附着方向缩短。皮下组织原位无张力缝合至下方内眦韧带,下睑皮肤平移后缝合,常规重睑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至睑板前筋膜,一般少去或不去切口下缘眼轮匝肌,止血后内中外三点皮下眼轮匝肌与睑板前筋膜缝合,间断缝合切口。结果 67例单睑合并内眦赘皮患者进行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1年,切口均Ⅰ期愈合,重睑形态满意,弧度自然,内眦赘皮消失,两内眦间距缩短,泪阜完全显露,符合三庭五眼美学标准,重睑线在内眦部衔接平顺,形态外观自然,其中11例内眦部瘢痕前两个月略红,质地偏硬,3个月到半年逐渐软化,色泽恢复,瘢痕不明显,未出现瘢痕增生。结论横切口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重睑成形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局部切口不明显,重睑外观优美,睑裂延长,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切口 内眦赘皮 重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乳头根部乳晕内双环形切口行乳晕缩小术
17
作者 刘元媛 刘唯 郭忠梁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42-43,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经乳头根部乳晕内双环形切口行乳晕缩小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我科行乳晕缩小术的20例患者,均采用经乳头根部乳晕内双环形切口,保留真皮蒂,采用"荷包"缝合的方法收紧切口,间断缝合... 目的:总结分析经乳头根部乳晕内双环形切口行乳晕缩小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我科行乳晕缩小术的20例患者,均采用经乳头根部乳晕内双环形切口,保留真皮蒂,采用"荷包"缝合的方法收紧切口,间断缝合皮肤,术后10~14d拆线。结果:随访1~3年,20例患者对手术效果均满意,无乳头感觉减退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3个月后术区瘢痕不明显,早期乳晕皮肤有皱褶感显得不自然,但3~6个月后均恢复自然,乳晕颜色变浅,对乳房轻度下垂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无复发者。结论:经乳头根部乳晕内双环形切口行乳晕缩小术,能有效纠正增大的乳晕,术后瘢痕不明显,无复发者,无乳头感觉减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晕缩小术 双环形 乳头 乳晕 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袋整形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高锦越 李茂玉 涂建华 《西部医学》 2014年第11期1526-1527,1530,共3页
目的 探讨眶肌筋膜提紧联合轮匝肌悬吊的眼袋整形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将60例需行眼袋术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5例进行眶肌筋膜提紧联合轮匝肌悬吊眼袋整形;对照组25例进行单纯轮匝肌悬吊眼袋整形,实验组手术中应用下睑皮肤切... 目的 探讨眶肌筋膜提紧联合轮匝肌悬吊的眼袋整形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将60例需行眼袋术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5例进行眶肌筋膜提紧联合轮匝肌悬吊眼袋整形;对照组25例进行单纯轮匝肌悬吊眼袋整形,实验组手术中应用下睑皮肤切口,进行眶隔疝出脂肪摘除或眶隔脂肪囊下移固定后,将眼轮匝肌深面的眶肌筋膜韧带中部剪断,提紧外眦韧带,同时将轮匝肌固定在外眦韧带上,去除适量皮肤,重建眼部紧致流畅的轮廓.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实验组受术者下睑形态良好,无外翻、凹陷、退缩现象,患者满意度高,明显优于时照组;实验组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结论 眶肌筋膜提紧联合轮匝肌悬吊的眼袋整形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切除下睑多余的松弛组织而不会发生睑外翻,使下睑轮廓更加紧致流畅,符合美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袋整形 眶肌筋膜 眼轮匝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方法矫治内眦赘皮患者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锦越 李茂玉 曾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19-23,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L形水平移位内眦赘皮矫正术与V-Y内眦赘皮矫正术对内眦赘皮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于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105例内眦赘皮患者,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研究组55例,对照组行V-Y内眦赘皮矫正术,研... 目的:分析比较L形水平移位内眦赘皮矫正术与V-Y内眦赘皮矫正术对内眦赘皮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于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105例内眦赘皮患者,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研究组55例,对照组行V-Y内眦赘皮矫正术,研究组行L形水平移位内眦赘皮矫正术。对比两组眼外形变化及美观效果情况,选用瘢痕评价量表(Scar evaluation scale,PSAS)及观测者瘢痕评价量表(Observer scar evaluation scale,OSAS)测定瘢痕评分,观察并记录患者临床疗效、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睑裂水平长度、睑裂垂直高度、睫毛暴露长度、睫毛上翘度均较高,睑裂长度(Layer fracture length,HLFL)水平升高,内眦间距(Inner canthic diameter,ICD)、HLFL/ICD水平均降低,PSAS、OS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00%)高于研究组(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98.18%)较高于对照组(8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V-Y内眦赘皮矫正术相比,L形水平移位内眦赘皮矫正术整体效果可达到更为理想的临床要求,可改善患者眼外形变化,降低术后瘢痕增生,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较低,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形水平移位内眦赘皮矫正术 V-Y内眦赘皮矫正术 内眦赘皮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生物调节疗法在口腔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祺 郭丽娟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360-1363,共4页
目前部分口腔疾病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药物或侵入性治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光生物调节疗法(PBMT)作为一种无创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在口腔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PBMT可有效改善或治疗口腔黏膜炎、灼口综合征等口腔疾病... 目前部分口腔疾病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药物或侵入性治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光生物调节疗法(PBMT)作为一种无创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在口腔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PBMT可有效改善或治疗口腔黏膜炎、灼口综合征等口腔疾病及颞下颌关节疾病,并在正畸治疗、种植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此外还具有调节细胞分化、血管生成及牙周膜细胞凋亡等作用。本文就PBMT在口腔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生物调节疗法 口腔黏膜炎 灼口综合征 正畸治疗 颞下颌关节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