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本科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模式 被引量:9
1
作者 秦娜琳 罗军敏 +5 位作者 姚新生 孙万邦 郑静 田丹 覃明 陈富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5-466,共2页
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积极的创新思维能力的综合人才。实验教学作为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在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实验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 医学免疫学 高等医学教育 医学生综合素质 本科 基础理论知识 实践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GSE模式的本科免疫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林 罗军敏 +4 位作者 秦娜琳 田丹 覃明 陈富超 郑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55-758,共4页
教育部在"十一五"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高等医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操作熟练和创新意识突出的复合型人才。这需要相关教学理论、教学模式和内容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以适应当前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1]。
关键词 实践教学改革 免疫学 本科 高等医学教学 复合型人才 教育规划 创新意识 实践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模型小鼠T细胞受体可变区β链(TCR Vβ)偏向取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滕 姚新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92-1294,共3页
T细胞是机体的主要免疫细胞,且在适应性免疫中起到主要作用。而T细胞受体(TCR)是T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是识别抗原的主要部位;TCR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其中,最具多样性的是T细胞受体β链可变区(TCR Vβ),TCR Vβ的研究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 T细胞是机体的主要免疫细胞,且在适应性免疫中起到主要作用。而T细胞受体(TCR)是T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是识别抗原的主要部位;TCR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其中,最具多样性的是T细胞受体β链可变区(TCR Vβ),TCR Vβ的研究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TCR Vβ家族在各种疾病的动物模型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将对Vβ亚家族偏向取用在小鼠模型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受体(TCR) β链可变区(Vβ)亚家族 小鼠模型 自身免疫性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肠弯曲菌pcDNA3.1(-)-peb1A诱导的T细胞活化增殖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覃明 王宜峰 +4 位作者 孙万邦 杜联峰 徐岗村 罗军敏 姚新生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57-860,865,共5页
目的探讨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CJ)pcDNA3.1(-)-peb1A疫苗免疫昆明种小鼠后T细胞活化增殖状态。方法重组质粒CJ pcDNA3.1(-)-peb1A免疫昆明种小鼠后,取其脾淋巴细胞,应用ELISA法检测其膜表面分子CD3、CD4、CD8、CD25和CD28... 目的探讨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CJ)pcDNA3.1(-)-peb1A疫苗免疫昆明种小鼠后T细胞活化增殖状态。方法重组质粒CJ pcDNA3.1(-)-peb1A免疫昆明种小鼠后,取其脾淋巴细胞,应用ELISA法检测其膜表面分子CD3、CD4、CD8、CD25和CD28。结果检测结果显示:CD3检测,佐剂DNA组高于裸DNA组,在第10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CD8检测,佐剂DNA组高于裸DNA组,在第10、20天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裸DNA组也高于两对照组,但仅在第20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CD25检测,裸DNA组高于NS组,但仅在第10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佐剂DNA组高于裸DNA组,也仅在第20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CD4及CD28检测,佐剂DNA组高于裸DNA组,在第10、20天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10、20天各脾淋巴细胞膜表面分子检测,佐剂DNA组高于两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J pcDNA3.1(-)-peb1A疫苗能够有效地诱导T细胞活化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弯曲菌 疫苗 peb1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T细胞应答及TCRCDR3谱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秦欢 马龙 +1 位作者 潘雨蓉 姚新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68-1069,1072,共3页
银屑病是一种与免疫应答异常有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阐明。目前普遍认为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在银屑病发生及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从T细胞应答及TCR CDR3谱型分布特征入手,对TCR偏向及CDR... 银屑病是一种与免疫应答异常有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阐明。目前普遍认为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在银屑病发生及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从T细胞应答及TCR CDR3谱型分布特征入手,对TCR偏向及CDR3组库特征和银屑病发病的关系进行综述,为银屑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T细胞应答 T细胞受体 CDR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DX1在肿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龙梅 罗军敏 +2 位作者 冯继红 丁陈波 杨涛羽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15期2474-2477,共4页
过氧化物酶1(peroxiredoxin 1,PRDX1)是新近发现的非硒依赖的过氧化物酶家族的重要成员,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PRDX1作为一个过氧化物酶分子,在细胞质中,参与活性氧族(ROS)相关的多种信号通路的调节;在细胞核中,PRDX1具有分... 过氧化物酶1(peroxiredoxin 1,PRDX1)是新近发现的非硒依赖的过氧化物酶家族的重要成员,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PRDX1作为一个过氧化物酶分子,在细胞质中,参与活性氧族(ROS)相关的多种信号通路的调节;在细胞核中,PRDX1具有分子伴侣功能,与多种核转录因子结合调节其功能改变。近年研究发现PRDX1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并且在乳腺癌和食管癌中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本文将对PRDX1的结构功能及在多种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DX1 肿瘤 活性氧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IL-17在结核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朱杰华(综述) 罗军敏(审校/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4-438,共5页
特异性免疫细胞在各种病原体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CD8^+T细胞发挥直接杀伤靶细胞功能,而CD4^+辅助性T细胞,主要是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发挥特异性免疫功能。经典的CD4^+T细胞主要分为Th1和Th2细胞,新近发现了CD4^+T细胞的新亚群Th1... 特异性免疫细胞在各种病原体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CD8^+T细胞发挥直接杀伤靶细胞功能,而CD4^+辅助性T细胞,主要是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发挥特异性免疫功能。经典的CD4^+T细胞主要分为Th1和Th2细胞,新近发现了CD4^+T细胞的新亚群Th17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感染 CD4^+T细胞 特异性免疫功能 CD8^+T细胞 Th17细胞 辅助性T细胞 病原体感染 TH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B细胞亚群增龄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马丽娜 陶新鑫 姚新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4-857,共4页
机体的免疫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适应性免疫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主要有B和T细胞参与,其中B细胞在适应性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对B细胞研究的深入,发现不同月龄的小鼠中,B细胞数量、亚群及功能随月龄的改变表现出特征性的动态变... 机体的免疫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适应性免疫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主要有B和T细胞参与,其中B细胞在适应性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对B细胞研究的深入,发现不同月龄的小鼠中,B细胞数量、亚群及功能随月龄的改变表现出特征性的动态变化,这些动态变化主要通过细胞和分子水平导致B细胞分化受损,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小鼠B细胞亚群在衰老过程中的变化,为特异性免疫应答功能的进展等研究提供了基础,也为人类疾病治疗与预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 B细胞亚群 小鼠 月龄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与恶性肿瘤转移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于伟娜 罗军敏 冯继红 《实用医药杂志》 2014年第9期839-842,共4页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um-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一个连续的生物学过程,可促进上皮细胞表型发生变化,以获得间充质细胞的表型特征[1];EMT在恶性肿瘤转移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此过程中,肿瘤细胞获得了一定的迁移和侵袭能...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um-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一个连续的生物学过程,可促进上皮细胞表型发生变化,以获得间充质细胞的表型特征[1];EMT在恶性肿瘤转移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此过程中,肿瘤细胞获得了一定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这也是肿瘤发生转移的前提和基础。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作为一个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在EMT的诱导及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中起到关键作用。研究发现TGF-β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及转录因子调控EMT的发生,从而促进肿瘤的浸润转移。本文将综述TGF-β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在恶性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及相关调控机制,以期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间质转化 TGF-Β 恶性肿瘤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1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红 冯继红 +2 位作者 罗军敏 泮红飞 丁婷婷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6-179,共4页
过氧化物酶1(PRDX1)是新近发现的非硒依赖过氧化物酶家族的重要成员,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参与调控活性氧相关的多种信号通路,从而调控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如细胞生长、细胞凋亡、免疫应答及细胞内环境稳定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RDX1... 过氧化物酶1(PRDX1)是新近发现的非硒依赖过氧化物酶家族的重要成员,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参与调控活性氧相关的多种信号通路,从而调控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如细胞生长、细胞凋亡、免疫应答及细胞内环境稳定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RDX1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近年研究发现PRDX1在乳腺癌中具有抑癌和促癌双重作用并与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和功能有关,对乳腺癌的诊治有潜在价值。本文对PRDX1的结构功能、作用机制及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过氧化物酶1 活性氧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βT细胞TCR偏向取用与SLE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丽 马龙 姚新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7-322,326,共7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淋巴细胞异常、自身反应性T细胞活化、多种自身抗体产生、补体活化、免疫复合物沉积而导致多系统和多器官损伤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关键词 ΑΒT细胞 ERYTHEMATOSUS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TCR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复合物沉积 自身抗体产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信号介导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高绍莹 罗军敏 秦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0-443,共4页
细胞凋亡在病毒、细菌等感染的过程中和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Toll样受体(TLR)存在于巨噬细胞、肿瘤细胞等细胞表面,能直接识别并结合病原微生物和宿主细胞表面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然后通过髓样分化因子88/Fas相关... 细胞凋亡在病毒、细菌等感染的过程中和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Toll样受体(TLR)存在于巨噬细胞、肿瘤细胞等细胞表面,能直接识别并结合病原微生物和宿主细胞表面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然后通过髓样分化因子88/Fas相关死亡结构域/caspase-8、TIR结构域接头蛋白/蛋白激酶/干扰素调节因子和核因子κB路径等信号途径对巨噬细胞、肿瘤细胞等细胞的凋亡起调节作用。随着对TLR介导的细胞凋亡中Fas相关死亡结构域、TIR结构域接头蛋白等多种信号分子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它们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并为感染和肿瘤等疾病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细胞凋亡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MTK3在ERα阳性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涛羽 李龙梅 +3 位作者 丁陈波 罗军敏 冯继红 邹彦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823-1826,共4页
LMTK3是最新发现的在乳腺癌中调控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最有效的转录因子。LMTK3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发挥生物学功能,不仅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而且与患者的临床分期、预后及耐药息息相关。虽然,目前对L... LMTK3是最新发现的在乳腺癌中调控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最有效的转录因子。LMTK3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发挥生物学功能,不仅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而且与患者的临床分期、预后及耐药息息相关。虽然,目前对LMTK3的研究不多,但已展示出其在雌激素靶器官肿瘤的发生与治疗中的主要地位。本综述主要针对LMTK3在ERα阳性乳腺癌治疗中介导的效应以及机制的研究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Α LMTK3 内分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小鼠模型常用品系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滕 姚新生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50-452,456,共4页
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建立了一系列乳腺癌小鼠模型用于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侵袭转移、药物治疗效应等研究,常用的乳腺癌小鼠模型有自发、诱导、移植或转基因等几种,这些乳腺癌小鼠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乳腺癌在体内发生、侵袭、转移等过程... 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建立了一系列乳腺癌小鼠模型用于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侵袭转移、药物治疗效应等研究,常用的乳腺癌小鼠模型有自发、诱导、移植或转基因等几种,这些乳腺癌小鼠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乳腺癌在体内发生、侵袭、转移等过程,可为乳腺癌的研究提供基础。本文就乳腺癌小鼠模型常用品系以及在乳腺癌药物治疗研究中应用作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ALB/C小鼠 C3H小鼠 FVB小鼠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顺飞 徐林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6-268,共3页
微小核糖核酸(miRNA )是一种长度为21‐23nt (nucleo‐tide)的非编码RNA ,其通过与靶分子mRNA的3′末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结合,从而抑制靶分子 mRNA 的翻译及蛋白质的合成,发挥负性调控作用[1]。新近研究表明... 微小核糖核酸(miRNA )是一种长度为21‐23nt (nucleo‐tide)的非编码RNA ,其通过与靶分子mRNA的3′末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结合,从而抑制靶分子 mRNA 的翻译及蛋白质的合成,发挥负性调控作用[1]。新近研究表明, miRNA不仅在细胞功能和机体组织器官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而且与多种临床肿瘤的发病过程密切相关。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miRNA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生长、转移和侵袭过程,并且有望成为乳腺癌临床诊治的潜在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乳腺肿瘤 生长 转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蛋白Gab2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陈波 冯继红 罗军敏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699-703,共5页
Gab2是Gabs家族蛋白中一种至关重要的信号中介分子,该家族蛋白通过接受多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及抗原等胞外刺激,参与信号转导的放大及整合。Gab2蛋白被蛋白酪氨酸激酶磷酸化激活后,招募富含SH2结构域的信号效应蛋白如SHP2、PI3K的p85... Gab2是Gabs家族蛋白中一种至关重要的信号中介分子,该家族蛋白通过接受多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及抗原等胞外刺激,参与信号转导的放大及整合。Gab2蛋白被蛋白酪氨酸激酶磷酸化激活后,招募富含SH2结构域的信号效应蛋白如SHP2、PI3K的p85亚基、Crk和GC-GAP,主要介导SHP2/RAS/ERK和PI3K/AKT两条经典的信号通路,在多种生理学及病理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异常的Gab2及其信号与乳腺癌、白血病及黑色素瘤等其他人类肿瘤密切相关。本文就Gab2蛋白的结构、信号调控及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2 结构 信号转导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CSF参与APC及T细胞免疫应答调节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丽文 潘雨蓉 +2 位作者 丁陈波 姚新生 孙素红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3-526,共4页
GM-CSF是机体受抗原刺激,体内多种细胞如T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分泌产生的一种造血生长因子及免疫调节剂,能够刺激骨髓前体细胞增殖与成熟,对多种粒细胞的功能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GM-CSF作为一种... GM-CSF是机体受抗原刺激,体内多种细胞如T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分泌产生的一种造血生长因子及免疫调节剂,能够刺激骨髓前体细胞增殖与成熟,对多种粒细胞的功能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GM-CSF作为一种免疫佐剂,不仅可以促进APC(如DC和巨噬细胞)的成熟,提高其抗原提呈能力,而且在T细胞介导的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中扮演着关键性作用。本文简要综述GM-CSF的生物学特性及参与APC、T细胞免疫应答调节的概况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CSF 生物学特性 APC T细胞应答
原文传递
肠道菌群定植与B淋巴细胞免疫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6
18
作者 潘雨蓉 姚新生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9-522,共4页
肠道菌群不仅在机体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参与了免疫系统的发育及功能调控。肠道菌群与肠道免疫系统的"平衡"在机体免疫应答、免疫耐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是体液免疫中产生抗体的重要细胞,还参... 肠道菌群不仅在机体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参与了免疫系统的发育及功能调控。肠道菌群与肠道免疫系统的"平衡"在机体免疫应答、免疫耐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是体液免疫中产生抗体的重要细胞,还参与抗原提呈,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内关于肠道菌群定植与B细胞免疫的关系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就肠道菌群定植与机体肠道免疫系统、免疫组织、B细胞及黏膜免疫调节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B淋巴细胞 IGA
原文传递
重组hIL-10在毕赤酵母X-33的表达及其生物活性鉴定 被引量:17
19
作者 陈富超 孙万邦 +4 位作者 封建凯 杜联峰 黄俊琼 罗军敏 宋明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91-695,共5页
目的:用毕赤酵母表达hIL-10并探索合适的表达条件,为IL-10生物制品研发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0.5%甲醇诱导酵母X-33表达rhIL-10,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鉴定rhIL-10,比较不同温度、不同pH值和有无PMSF条件下rhIL-10的表达... 目的:用毕赤酵母表达hIL-10并探索合适的表达条件,为IL-10生物制品研发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0.5%甲醇诱导酵母X-33表达rhIL-10,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鉴定rhIL-10,比较不同温度、不同pH值和有无PMSF条件下rhIL-10的表达水平。用ELISA法测定培养液rhIL-10含量,用Bradford法测定培养液总蛋白含量,计算rhIL-10占总蛋白的比例。以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分析rhIL-10的生物学活性。结果:SDS-PAGE后可见42 kD左右蛋白条带;Western blot也检测到42kD左右特异性蛋白质条带。pH值为6.0、温度在28℃并加入抑制剂时rhIL-10表达量最高值为20 mg/L,同时段培养液中总蛋白质含量为50 mg/L,rhIL-10占总蛋白比例为40%。在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中,rhIL-10抑制了淋巴细胞的增殖。结论:hIL-10能在毕赤酵母高效表达,表达产物有较好生物活性;发酵条件对rhIL-10的表达水平影响大,改善发酵条件能促进rhIL-10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介素10 毕赤酵母 细胞增殖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microRNA-7通过下调CGG结合蛋白1的表达抑制人肺癌细胞生长 被引量:16
20
作者 胡燕 廖珍媛 +7 位作者 陈超 秦娜琳 郑静 田丹 李永菊 朱顺飞 罗军敏 徐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5-130,共6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microRNA-7(miR-7)对人肺癌细胞体内外生长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利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ri-miR-7(p-miR-7),体外瞬时转染95D人肺癌细胞,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95D细胞的增殖变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95D细胞Ki-67... 目的探讨过表达microRNA-7(miR-7)对人肺癌细胞体内外生长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利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ri-miR-7(p-miR-7),体外瞬时转染95D人肺癌细胞,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95D细胞的增殖变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95D细胞Ki-67和CGG结合蛋白(CGGBP1)的表达;建立人肺癌裸鼠肿瘤模型,肿瘤局部注射p-miR-7真核表达载体,测量肿瘤大小并观察小鼠生存时间;实时PCR检测肿瘤组织中miR-7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组织中Ki-67和CGGBP1蛋白的表达。结果过表达miR-7可明显抑制肺癌细胞的体外增殖(P<0.05),Ki-67和CGGBP1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局部注射p-miR-7组中miR-7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同时荷瘤裸鼠的肿瘤生长缓慢,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5)。肿瘤组织中Ki-67和CGGBP1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过表达miR-7可显著抑制人肺癌细胞的体内外生长,可能与其下调肿瘤生长相关蛋白CGGBP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miR-7 人肺癌95D细胞 细胞生长 CGG结合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