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动脉栓塞猝死的法医病理学检验 被引量:9
1
作者 韦登明 颜怀奇 +1 位作者 王兆生 何宇红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73-74,76,共3页
对50例肺动脉栓塞猝死案例分析,结果显示:引起肺动脉栓塞猝死的主要原因为创伤(42%),心脏疾病(32%),外科手术(20%)等。血栓栓子多来源于下肢静脉(80%);其次为心腔内附壁血栓(20%)。发生猝死高峰季节为... 对50例肺动脉栓塞猝死案例分析,结果显示:引起肺动脉栓塞猝死的主要原因为创伤(42%),心脏疾病(32%),外科手术(20%)等。血栓栓子多来源于下肢静脉(80%);其次为心腔内附壁血栓(20%)。发生猝死高峰季节为10~12月;低峰季节为4~6月。猝死场所多见于医院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猝死 法医病理学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组织病理学特征及临床诊断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玲 余舰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11-212,共2页
目的 分析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临床诊断。方法 组织病理观察 ,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观察。结果 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主要以上皮样细胞伴大量胶原纤维为特征 ,肿瘤细胞呈vimentin阳性反应 ,电镜可见胶原分泌颗粒。... 目的 分析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临床诊断。方法 组织病理观察 ,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观察。结果 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主要以上皮样细胞伴大量胶原纤维为特征 ,肿瘤细胞呈vimentin阳性反应 ,电镜可见胶原分泌颗粒。结论 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软组织肿瘤 ,须正确把握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肉瘤 硬化性上皮样 组织病理学 诊断 SE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病理学实习课教学
3
作者 郭瑞珍 李春鸣 +1 位作者 杨永福 杨华 《遵义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病理学 实习 医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AgNOR计数在病理学诊断上的意义
4
作者 邓卫安 周正平 刘华庆 《遵义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A06期11-12,共2页
目的研究在不同分化程度胃癌中AgNOR颗粒计数,并分析在病理诊断上的意义。方法对64例胃癌标本进行AgNOR染色,观察计数并分析。结果分化差胃癌AgNOR颗粒计数显著高于分化高胃癌。结论AgNOR计数能够反映胃癌癌细胞增殖能力和侵袭性行为。
关键词 胃癌 AGNOR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及免疫表型与EB病毒的相关性 被引量:2
5
作者 郭瑞珍 李百周 +2 位作者 何妙侠 唐文台 刘华庆 《贵州医药》 CAS 2000年第11期656-657,F003,共3页
目的探讨鼻腔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免疫表型及与EBV的关系。方法选用T、B及NK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 2 2例鼻腔淋巴瘤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V编码的RNA(EBER1/2 )。结果 (1)T细胞来源占 45 45 % (10 / 2 2 ) ,NK... 目的探讨鼻腔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免疫表型及与EBV的关系。方法选用T、B及NK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 2 2例鼻腔淋巴瘤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V编码的RNA(EBER1/2 )。结果 (1)T细胞来源占 45 45 % (10 / 2 2 ) ,NK细胞来源占 45 45 % (10 / 2 2 ) ,B细胞来源占 9 0 9% (2 / 2 2 )。(2 )多形细胞淋巴瘤 17例 (77 3% ) ,单一形态淋巴瘤 5例 (2 2 7% )。 (3)EBER1/ 2检出率 77 3% (17/ 2 2 ) ,检出率与免疫表型和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 (1)鼻腔淋巴瘤多来源于T细胞或自然杀伤 (NK)细胞。 (2 )肿瘤与EBV关系密切 ,但EBV感染率与组织学类型和免疫表型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淋巴瘤 病理类型 免疫类型 EB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其与EB病毒的相关性 被引量:5
6
作者 郭瑞珍 李百周 +2 位作者 唐文台 何妙侠 刘华庆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07-309,共3页
目的 探讨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 ,免疫表型特点及其与EB病毒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选用CD3ε、CD5 6等抗体 )确定瘤细胞来源。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病毒编码的RNA(EBER1/ 2 )。结果  117例TCL中 2 6例表达NK/T... 目的 探讨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 ,免疫表型特点及其与EB病毒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选用CD3ε、CD5 6等抗体 )确定瘤细胞来源。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病毒编码的RNA(EBER1/ 2 )。结果  117例TCL中 2 6例表达NK/T细胞标记 (2 2 .2 % ) ,其中鼻部NK/T细胞淋巴瘤 15例 (5 7.7% ) ;肿瘤细胞的多形性 (18/ 2 6例、6 9.2 % )和凝固性坏死 (12 / 2 6例、46 .2 % )是主要的病理学特点 ;EB病毒感染率 46 .2 % (12 /2 6 ) ,其中鼻部感染率 73 .3% (11/ 15 ) ,非鼻部为 9.1% ,两组比较P <0 .0 0 5。结论 NK/T细胞淋巴瘤常发生在鼻部 ,呈侵袭性生长 ,肿瘤细胞的多形性和坏死是其组织学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淋巴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EB病毒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64例临床病理分析
7
作者 黄波 郭瑞珍 +4 位作者 明晓务 王俊 李青 唐文台 肖庆帮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91-491,495,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临床症状 病理分析 WHO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例上呼吸道NK/T细胞淋巴瘤的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基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华 邓飞 刘华庆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分析18例上呼吸道NK/T细胞淋巴瘤的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基因重排情况。方法收集已确诊为NK/T细胞淋巴瘤的18例患者石蜡包埋标本,用多种抗体研究其免疫表型;PCR方法检测T细胞受体β和γ基因的克隆性重排。结果18例上呼吸道NK/T细... 目的分析18例上呼吸道NK/T细胞淋巴瘤的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基因重排情况。方法收集已确诊为NK/T细胞淋巴瘤的18例患者石蜡包埋标本,用多种抗体研究其免疫表型;PCR方法检测T细胞受体β和γ基因的克隆性重排。结果18例上呼吸道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15例CD56阳性,2例检测到了TCRβ和γ基因克隆性重排。结论大多数上呼吸道NK/T细胞淋巴瘤起源于NK细胞,一小部分为T细胞来源;在淋巴结中,NK细胞淋巴瘤很少;在进行NK细胞标志物检测的同时可进行TCR基因重排检测,以确定其细胞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淋巴瘸 免疫表型 基因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近认识的几种特殊类型的恶性淋巴瘤(附5例临床病理及免疫学特征)
9
作者 郭瑞珍 何妙侠 +2 位作者 邓飞 张锚链 肖庆邦 《贵州医药》 CAS 1998年第2期90-93,共4页
报道5例新近认识的特殊类型的恶性淋巴瘤。包括:血管内恶性淋巴瘤(AngiologicalLymphoma)1例;淋巴组织细胞性淋巴瘤(LymphohistiocyticLymphoma)2例;皮下脂膜炎性淋巴瘤(SubcutaneousPanniculiticLymphoma)2例。对以上几种类... 报道5例新近认识的特殊类型的恶性淋巴瘤。包括:血管内恶性淋巴瘤(AngiologicalLymphoma)1例;淋巴组织细胞性淋巴瘤(LymphohistiocyticLymphoma)2例;皮下脂膜炎性淋巴瘤(SubcutaneousPanniculiticLymphoma)2例。对以上几种类型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病理 免疫学特征 淋巴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例青少年上皮组织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10
作者 郭瑞珍 杨永福 肖庆邦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95-96,共2页
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发生在青少年时有零星报道。我院14年的外检工作中共诊断21例,现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1.121例来自1983~1996年我院的外检材料,穿刺标本3例,手术切除标本7例,活检标本11例。标本用1... 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发生在青少年时有零星报道。我院14年的外检工作中共诊断21例,现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1.121例来自1983~1996年我院的外检材料,穿刺标本3例,手术切除标本7例,活检标本11例。标本用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上皮组织肿瘤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研究
11
作者 杨永福 郭瑞珍 何妙侠 《贵州医药》 CAS 2001年第3期197-198,共2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对 7例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临床多见于老年 ,表现为病变睾丸不同程度肿大。组织学类型多为弥漫型B细胞性恶... 目的研究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对 7例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临床多见于老年 ,表现为病变睾丸不同程度肿大。组织学类型多为弥漫型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结论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是具有特征性的病变 ,确诊依赖于组织学观察 ,免疫组化标记对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睾丸肿瘤 恶性淋巴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肿瘤76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永福 《遵义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肿瘤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判别分析在颌骨骨肉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13
作者 王莉芬 吴奇光 孙开华 《遵义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21-24,共4页
本文用交互式图象分析系统测定了46例颌骨骨肉瘤的细胞核形态和DNA含量,并对测定参数进行了多元判别分析,以探讨其对颌骨骨肉瘤组织学类型和分级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对组织类型鉴别能力较大的参数依次细胞核最大径标准差和DNA含量平均... 本文用交互式图象分析系统测定了46例颌骨骨肉瘤的细胞核形态和DNA含量,并对测定参数进行了多元判别分析,以探讨其对颌骨骨肉瘤组织学类型和分级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对组织类型鉴别能力较大的参数依次细胞核最大径标准差和DNA含量平均值等;判断正确率为71.74%;对组织学分级判别作用较大的参数依次为细胞核最小径标准差和细胞核最大径平均值等,判断正确率为89.31。本实验结果可为临床病理诊断骨肉瘤组织类型和分级提供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判别分析 图象分析 细胞核形态 DNA含量 骨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母细胞瘤40例临床病理分析
14
作者 杨永福 郭瑞珍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28-229,共2页
目的 总结儿童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体会。方法 对 4 0例儿童母细胞瘤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儿童母细胞瘤占同期儿童恶性肿瘤的 2 6.7% ,其组织病理学各具特点 ,但在未分化阶段均为小细胞恶性肿瘤。结论 儿童母细胞瘤是儿... 目的 总结儿童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体会。方法 对 4 0例儿童母细胞瘤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儿童母细胞瘤占同期儿童恶性肿瘤的 2 6.7% ,其组织病理学各具特点 ,但在未分化阶段均为小细胞恶性肿瘤。结论 儿童母细胞瘤是儿童期较常见的恶性肿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细胞瘤 临床病理学 儿童 视网膜母细胞瘤 神经细胞瘤 肾母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胎清宫术后猝死一例临床病理分析
15
作者 周正平 《遵义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葡萄胎 清宫术 猝死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
16
作者 王玲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419-420,422,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为其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光镜观察2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形态特征,用CD117、CD34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其进行标记检测。结果光镜下瘤细胞主要有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两种形态,梭...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为其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光镜观察2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形态特征,用CD117、CD34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其进行标记检测。结果光镜下瘤细胞主要有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两种形态,梭形细胞型20例,上皮样细胞型2例,混合细胞型4例。良性9例,恶性13例,交界性4例。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D117阳性24例,CD34阳性22例,阳性率分别为95.5%及84.6%,且呈弥漫强阳性表达。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主要有2种细胞形态和3种组合形式;确诊需要依靠CD117、CD34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病理形态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与Cyclin D1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春兵 周正平 +2 位作者 杨华 袁丹 刘俊江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326-331,共6页
目的研究AR与Cyclin D1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技术Envision二步法检测88例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AR与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 目的研究AR与Cyclin D1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技术Envision二步法检测88例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AR与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分子分型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AR与Cyclin D1蛋白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中的表达:AR蛋白在Luminal A型中表达最高,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表达最低,Luminal B型中表达高于HER2过表达型中的表达,总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仅在TNBC与其余各分子亚型表达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 D1蛋白在Luminal B型中表达最高,TNBC中表达最低,Luminal A型中表达高于HER2过表达型中的表达,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仅在TNBC与Luminal A型、Luminal B型表达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R与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AR蛋白在组织学I级中表达最高,III级中表达最低,但仅在组织学III级与I级、II级表达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T1期中表达最高,T2期中表达最低,T4期中表达高于T3期中的表达,但仅在T2期与T1期表达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Cyclin D1蛋白在组织学II级中表达最高,III级中表达最低,但仅在组织学III级与II级表达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无关(P>0.05)。(3)AR与Cyclin D1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二者呈正关联(P<0.001)。结论 AR与Cyclin D1蛋白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子分型及组织学分级有关,二者均在TNBC、组织学Ⅲ级中表达最低;AR蛋白的表达还与临床分期有关。AR与Cyclin D1蛋白异常高表达是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发生的早期事件。联合检测AR与Cyclin D1蛋白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可作为指导临床判断肿瘤组织恶性程度、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 CYCLIN D1 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喉非何杰金氏淋巴瘤42例临床病理报告
18
作者 张晓明 杨再盘 +1 位作者 郭瑞珍 梁国桢 《遵义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240-241,共2页
关键词 鼻咽喉 淋巴瘤 病理 非何杰金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病的病理诊断
19
作者 刘晓丽 李百周 唐文台 《遵义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病临床病理诊断特征。方法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病淋巴结石蜡包埋组织11例。除H..E切片外,还用抗CD3,CD19,CD20,CD30,CD45RB及κ,λ单克隆抗体进行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肿瘤组织... 目的探讨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病临床病理诊断特征。方法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病淋巴结石蜡包埋组织11例。除H..E切片外,还用抗CD3,CD19,CD20,CD30,CD45RB及κ,λ单克隆抗体进行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肿瘤组织以结节状排列的小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为背景,其间散在分布L&H细胞。L&H细胞表达CD19(10/11),CD20(11/11),CD45RB(11/11)及κ轻链(10/11)。8例病人(73%)随访期超过5年以上。结论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病临床经过非常缓慢,预后良好,其实质是一种特殊的B细胞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型霍奇金病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骨肉瘤成分的乳腺癌肉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郎荣刚 范宇 +2 位作者 杨华 傅西林 付丽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44-248,共5页
目的 探讨含骨肉瘤成分的乳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2例含骨肉瘤成分的乳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文献.结果 肿瘤由癌和骨肉瘤样成分构成,并可见癌与肉瘤... 目的 探讨含骨肉瘤成分的乳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2例含骨肉瘤成分的乳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文献.结果 肿瘤由癌和骨肉瘤样成分构成,并可见癌与肉瘤性成分间的移行过渡.癌性成分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肉瘤性成分表现为低或高分化骨肉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癌细胞中CK和EMA呈阳性表达,肉瘤性成分表达vimentin,癌和肉瘤性成分均有少数细胞表达S-100蛋白.例1癌及肉瘤性成分Ki-67和VEGF均呈高表达;例2癌及肉瘤性成分Ki-67均呈低表达,VEGF在肉瘤性成分呈高表达而在癌中呈低表达,部分癌细胞ER呈阳性.结论 含骨肉瘤成分的乳腺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乳腺上皮间叶混合性化生性癌,其诊断应分别标注癌及肉瘤的具体类型及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化生性癌 癌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