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素蛋白/壳聚糖三维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佘荣峰 邓江 +2 位作者 黄文良 苑成 董志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7期8821-8824,共4页
背景:很多研究表明丝素蛋白、壳聚糖为天然高分子材料,无毒无味,有良好的生物特性和理化性质。目的:探讨符合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要求的丝素蛋白/壳聚糖三维支架材料制备方法。方法:将丝素蛋白与壳聚糖按质量比分别为3∶1,1∶1,1∶3,0... 背景:很多研究表明丝素蛋白、壳聚糖为天然高分子材料,无毒无味,有良好的生物特性和理化性质。目的:探讨符合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要求的丝素蛋白/壳聚糖三维支架材料制备方法。方法:将丝素蛋白与壳聚糖按质量比分别为3∶1,1∶1,1∶3,0∶1的比例混合制备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材料,通过孔径大小、孔隙率、吸水膨胀率及热水溶失率的测定,寻找丝素蛋白/壳聚糖最佳混合比例。结果与结论:丝素蛋白/壳聚糖按质量1∶1的比例混合更符合要求:孔径90~280μm,平均孔径为151.72μm;孔隙率为(92.72±4.78)%;吸水膨胀率为(141.10±6.87)%;热水溶失率交联后较交联前降低,交联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丝素蛋白/壳聚糖按1∶1复合支架材料符合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理化性质的要求,该材料有望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研究较理想的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壳聚糖 支架 组织工程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组织工程三维复合支架修复兔桡骨骨缺损 被引量:9
2
作者 叶鹏 马立坤 +3 位作者 黄文良 佘荣峰 田仁元 邓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期383-388,共6页
背景:前期实验构建的丝素/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目的:观察丝素/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三维复合支架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36只,建立右侧桡骨长段骨缺损模型,随机均分为3组,实... 背景:前期实验构建的丝素/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目的:观察丝素/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三维复合支架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36只,建立右侧桡骨长段骨缺损模型,随机均分为3组,实验组于骨缺损处植入丝素/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对照组于骨缺损处植入丝素/壳聚糖复合支架,空白对照组造模后不作任何处理。术后4,8,12,16周进行X射线摄片、标本大体观察、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与结论:术后16周,实验组缺损区X射线影像与正常骨组织无区别,骨髓腔完全再通,有明显的骨组织生成,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骨小梁和较多核深染的长梭形骨细胞;对照组X射线骨密度影略低于正常骨组织,部分骨髓腔再通,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骨细胞周围有不少软骨细胞,未见明显的骨小梁或骨板结构,排列较紊乱;空白对照组断端骨钙化影同正常骨组织一致,断端各自封闭形成骨不连,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较多的纤维组织和少量的类骨组织。表明丝素/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三维复合支架可较好地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丝素 壳聚糖 纳米羟基磷灰石 骨组织工程 复合支架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壳聚糖三维支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 被引量:1
3
作者 邓江 佘荣峰 +2 位作者 黄文良 苑成 莫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5期4677-4681,共5页
背景:前期实验发现丝素蛋白、壳聚糖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互相弥补各自的不足,表现出良好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丝素蛋白/壳聚糖混合三维支架材料上的生长情况。方法:将诱导后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 背景:前期实验发现丝素蛋白、壳聚糖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互相弥补各自的不足,表现出良好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丝素蛋白/壳聚糖混合三维支架材料上的生长情况。方法:将诱导后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在丝素蛋白/壳聚糖支架材料上,检测细胞黏附率,倒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结果与结论:细胞黏附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倒置显微镜观察显示,丝素蛋白/壳聚糖支架上的细胞看不清,随着时间的延长,支架周围细胞增多,且有细胞伸入支架内;扫面电镜观察显示,细胞生长活跃、增殖分裂正常,细胞周围见颗粒状、丝状基质物质,细胞的微丝与支架材料黏附紧密;细胞不仅可以在材料表面贴附生长,并伸入材料之中。说明丝素蛋白/壳聚糖混合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壳聚糖 支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抗生素的纳米三维支架修复大段骨缺损 被引量:2
4
作者 叶鹏 黄文良 +4 位作者 邓江 邓崇第 张天喜 喻安永 余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0期4812-4817,共6页
背景:前期研究证明利用壳聚糖、丝素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可以制备出具有一定机械性能的纳米三维支架材料。目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将左氧氟沙星负载于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三维支架上,观察其对开放性长骨骨干骨缺损的抗感染... 背景:前期研究证明利用壳聚糖、丝素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可以制备出具有一定机械性能的纳米三维支架材料。目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将左氧氟沙星负载于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三维支架上,观察其对开放性长骨骨干骨缺损的抗感染及修复效果。方法: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3组,每组12只。3组均于右侧桡骨中段建立长2.0 cm骨缺损,实验组植入负载抗生素的纳米三维支架材料,对照组植入纳米三维支架材料,空白组未植入任何材料,植入后4个月,进行骨缺损区X射线及组织学检查。结果与结论:(1)植入后1个月,实验组伤口无局部感染化脓,对照组、空白组均出现了局部软组织炎症反应甚至死亡;(2)植入后4个月,实验组骨组织影像学表现与正常骨组织无明显区别,支架完全由正常骨组织替代,有骨髓腔再通;对照组可见骨痂生长,骨质密度低于实验组,未见骨髓腔再通;空白组支架断端已封闭,停止生长,骨折不愈合;(3)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实验组可见成骨细胞成群排列在基质中,细胞形态良好;对照组可见骨细胞、骨基质,还可见新生毛细血管,处于骨髓腔再通早期;空白组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及肌纤维组织生长;实验组Lane-Sandhu组织学评分高于对照组、空白组(P<0.05);(4)结果表明,负载抗生素的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三维支架在兔桡骨大段骨缺损修复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抗感染能力、骨支架及骨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三维支架 左氧氟沙星 骨组织工程 纳米羟基磷灰石 骨感染 生物材料 抗菌药 氧氟沙星 羟基磷灰石类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文良 邓江 +3 位作者 莫刚 阮世强 田仁元 叶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268-4270,共3页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目前对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主要是进行手术治疗,而骨折复位则多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的方法。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股骨颈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报道称,其发生率可高达20%~40%。为了解股骨头...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目前对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主要是进行手术治疗,而骨折复位则多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的方法。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股骨颈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报道称,其发生率可高达20%~40%。为了解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的相关因素,降低发生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骨科行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资料,并对其进行长期随访,对其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颈骨折术后 骨折内固定术 相关因素 老年人 术后患者 手术治疗 螺钉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椎体次全切除稳定性重建治疗不稳定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被引量:16
6
作者 何斌 吴永铁 +2 位作者 杨波 范华华 蔡小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5-419,共5页
目的:总结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稳定性重建治疗不稳定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2009年4月~2014年11月采用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及稳定性重建治疗不稳定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97例,男74例,女23例,年龄26~68岁.其中重物砸伤29... 目的:总结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稳定性重建治疗不稳定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2009年4月~2014年11月采用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及稳定性重建治疗不稳定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97例,男74例,女23例,年龄26~68岁.其中重物砸伤29例,高处坠落伤47例,交通伤21例;陈旧性骨折12例.主要累及节段:T11 5例,T12 16例,L1 31例,L2 29例,L3 10例,L46例.回顾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总结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所采取的处理措施.结果:共有21例患者发生39例次并发症,其中术中大出血(>1500ml) 17例,一过性神经根损伤10例,神经根腋下撕裂2例,脑脊液漏3例,钛网位置不良5例,浅层感染2例.上述并发症分别通过术中和术后输血、补充血容量,使用神经营养药物、脱水剂和激素,术中修补硬膜囊、加压包扎,再次手术探查减压等处理措施后,均获得较好预后.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3个月,平均23.27±3.10个月,神经症状在1周~3个月完全缓解,钛网植骨均获得愈合,无进一步移位,脑脊液漏均一期愈合.结论: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稳定性重建治疗不稳定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一定的风险,需要对其并发症进行积极预防和应对,多数并发症通过正确处理能获得较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胸腰椎 减压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构建的骨组织工程支架 被引量:11
7
作者 叶鹏 田仁元 +2 位作者 黄文良 马立坤 邓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9期5269-5274,共6页
背景:丝素蛋白、壳聚糖及纳米羟基磷灰石均是天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理化特性,作为人体组织工程材料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3种材料在单独应用的研究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目的:制作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三维支架材料,... 背景:丝素蛋白、壳聚糖及纳米羟基磷灰石均是天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理化特性,作为人体组织工程材料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3种材料在单独应用的研究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目的:制作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三维支架材料,分析其特性。方法:将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分别配制成2%的溶液后,分别按照1∶1∶0.5,1∶1∶1,1∶1∶1.5的体积比混合,采用冷冻干燥与化学交联技术制备成三维复合支架材料。检测三维复合支架的孔隙率、吸水膨胀率及热水溶失率,采用材料力学测验机测试干燥三维复合支架材料的拉伸和压缩弹性模量,采用扫描电镜检测三维复合支架的孔径。结果与结论: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三维复合支架在干燥状态下呈白色,无特殊气味,为稳定固态的圆柱体,触之有明显的抗压能力和弹性。随着复合支架材料中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增高,支架材料的孔隙率、吸水膨胀率、平均孔径呈逐渐减小趋势,热水溶失率及抗压能力表现出相反的趋势,结果显示以1∶1∶1体积比制作的支架更符合骨替代材料要求,其平均孔径为85.67μm、吸水膨胀率的为(135.65±4.56)%、热水溶失率为(22.84±1.06)%,支架材料内部孔隙均匀,呈现网状结构,孔隙之间交通发达,网状结构本身约1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骨材料 丝素蛋白 壳聚糖 纳米羟基磷灰石 三维复合支架 省级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活化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邓江 黄文良 +2 位作者 阮世强 苑成 佘荣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羟基磷灰石(HA)及自体红骨髓(ABM)复合物成骨诱导活性的作用。方法在36只兔桡骨中1/3上制造骨缺损模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9只,空白组缺损不做任何处理,HA/ABM组、IGF-Ⅰ活化HA组、IGF...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羟基磷灰石(HA)及自体红骨髓(ABM)复合物成骨诱导活性的作用。方法在36只兔桡骨中1/3上制造骨缺损模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9只,空白组缺损不做任何处理,HA/ABM组、IGF-Ⅰ活化HA组、IGF-Ⅰ活化HA/ABM组组织工程骨分别植入骨缺损处。术后于不同时间点分别行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扫描电镜检测评价成骨情况。结果①血清ALP活性:2、4、8、12周时,IGF-Ⅰ/HA/ABM组血清ALP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其他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扫描电镜结果:12周时,IGF-Ⅰ/HA/ABM组仅见少量材料,骨缺损区被成熟板层状骨组织充填,材料与正常骨质间已分不清界限,骨缺损大部分修复,其成骨作用明显优于各组。结论 IGF-Ⅰ对以HA为支架材料组织工程骨的成骨诱导作用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组织工程骨 骨缺损 成骨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 被引量:7
9
作者 佘荣峰 邓江 +2 位作者 黄文良 董志军 刘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12年第3期455-458,共4页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丝素蛋白、壳聚糖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生物相容性。目的:探讨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支架材料与诱导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诱导后,与丝素蛋白/壳聚糖三维...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丝素蛋白、壳聚糖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生物相容性。目的:探讨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支架材料与诱导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诱导后,与丝素蛋白/壳聚糖三维支架材料体外共培养,以材料的细胞毒性、细胞增殖活力、材料细胞黏附率及扫描电镜等检测评价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结果与结论:经诱导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支架材料上黏附、生长良好,保持正常的分裂增殖速度;随时间的增加,细胞黏附率增加,材料组较对照组黏附率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细胞接种48h后细胞生长良好,与支架黏附紧密,增殖分裂活跃。说明丝素蛋白/壳聚糖三维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壳聚糖 细胞相容性 支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股骨骨折合并脑损伤模型大鼠低氧诱导因子1α和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表达 被引量:5
10
作者 柏小金 徐林 +6 位作者 骆旭东 刘福英 黄文良 郭元 马立坤 程小菊 柏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800-2806,共7页
背景:骨折及脑损伤后造成的低氧环境导致一系列相关因子的表达,包括低氧诱导因子1α和核心结合因子α1,二者在骨折愈合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但骨折合并脑损伤后骨折愈合加速是否与低氧诱导因子1α和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表达相关还不十... 背景:骨折及脑损伤后造成的低氧环境导致一系列相关因子的表达,包括低氧诱导因子1α和核心结合因子α1,二者在骨折愈合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但骨折合并脑损伤后骨折愈合加速是否与低氧诱导因子1α和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表达相关还不十分清楚。目的:构建脑损伤大鼠模型,对低氧诱导因子1α和核心结合因子α1在大鼠股骨骨折合并脑损伤及单纯股骨骨折模型的骨折愈合过程中表达的对比,评价脑损伤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单纯股骨骨折组和股骨骨折合并脑损伤组。造模后1,2,3,5周处死动物,通过股骨骨折断端X射线评分及骨痂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价模型大鼠不同时间点骨折愈合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评价3组低氧诱导因子1α和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股骨骨折合并脑损伤组的骨折愈合情况优于单纯股骨骨折组。单纯股骨骨折和股骨骨折合并脑损伤两组的组内1,2,3,5周低氧诱导因子1α和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一时间段组间比较,单纯股骨骨折组和股骨骨折合并脑损伤组均明显高于空白组,股骨骨折合并脑损伤组高于单纯股骨骨折组(P<0.05)。结果证实,骨折合并脑损伤模型大鼠低氧诱导因子1α和核心结合因子α1表达更为突出,这可能是骨折合并脑损伤后骨折愈合加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骨及关节损伤模型 低氧诱导因子1Α 核心结合因子Α1 股骨 骨折 脑损伤 X射线 骨折愈合 大鼠 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立坤 叶鹏 +3 位作者 邓江 黄文良 田仁元 吕雪峰 《西部医学》 2014年第8期975-977,980,共4页
目的探讨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生物支架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方法采用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构建的生物支架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共培养,用材料的细胞毒性、细胞黏附率、细胞增殖活力指标以MTT... 目的探讨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生物支架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方法采用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构建的生物支架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共培养,用材料的细胞毒性、细胞黏附率、细胞增殖活力指标以MTT法、倒置显微镜及电镜观察来评价。结果细胞在支架材料上黏附、生长良好,分裂增殖活跃,细胞毒性检测CTG均为0级,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黏附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增殖活力随着时间增加,细胞在支架增殖速度增快。第1、3、5、7天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细胞培养7天后生长良好,分裂正常,与支架材料黏附紧密。结论支架材料对细胞无毒性,具有很好的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壳聚糖 纳米羟基磷灰石 细胞毒性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股骨骨折合并脑外伤时HIF-1α及Cbfα1的血清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林 柏小金 +3 位作者 骆旭东 黄文良 马立坤 郭元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9期689-692,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股骨骨折合并脑外伤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在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用70只3月龄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股骨骨折组(B组),脑外伤组(C组)和骨折合并脑外伤组(D组),分别进行... 目的探讨大鼠股骨骨折合并脑外伤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在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用70只3月龄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股骨骨折组(B组),脑外伤组(C组)和骨折合并脑外伤组(D组),分别进行造模。造模术后24 h取C、D组脑组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判断脑外伤程度。1 d、3 d、1周、2周、3周、4周、5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HIF-1α及Cbfα1的血清表达。结果 B、C、D组内不同时间段HIF-1α及Cbfα1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一时间段B、C、D组表达均明显高于A组,D组高于B、C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HIF-1α及Cbfα1在大鼠骨折和脑外伤后均有较明显的表达,在骨折合并脑外伤后表达更加突出,这可能是造成脑外伤后加速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股骨骨折 脑外伤 HIF - Cbfα1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晗祥 骆旭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784-788,共5页
药物治疗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药物治疗可分为三类:抗骨重吸收、促骨形成和骨矿化药物,每类药物治疗都各有其优缺点,笔者就几类常见骨质疏松治疗药物近年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药物治疗 骨形成 骨吸收 骨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革辉 魏培 +5 位作者 黄俊琼 杜青波 岳欢 杜文胜 谭艳芳 孙万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5-498,共4页
目的:制备抗人IL-31单克隆抗体,建立ELISA检测体系。方法:采用合成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抗IL-31单克隆抗体,用HRP标记单克隆抗体,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抗体的亚类、滴度和特异性;采用ELISA技术制备IL-31检测试... 目的:制备抗人IL-31单克隆抗体,建立ELISA检测体系。方法:采用合成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抗IL-31单克隆抗体,用HRP标记单克隆抗体,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抗体的亚类、滴度和特异性;采用ELISA技术制备IL-31检测试剂盒,并对自制试剂盒进行评价。结果:获得了两株稳定产生抗IL-3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抗体亚类均为IgG3,抗体特异性好,杂交瘤细胞诱生的腹水抗体效价达106。试剂盒检测灵敏度为5.726 pg/ml,检测IL-1、IL-6、TNF-α、RF的P/N值均小于2.1,为阴性,靶抗原IL-31的检测结果为阳性(P/N值=13.76);自制试剂盒检测特应性皮炎血清IL-31水平为(532.83±90.39)pg/ml,对照组血清IL-31水平为(103.31±19.17)pg/ml,皮炎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成功制备了抗IL-31单克隆抗体,建立的ELISA试剂盒可用于临床检测IL-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1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盆骨折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被引量:7
15
作者 喻安敏 张雁 廖静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21期4502-4502,共1页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对52例骨盆骨折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失血性休克25例,后尿道断裂2例,膀胱破裂4例,直肠会阴损伤1例,经早期发现和处理,有效地防止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对52例骨盆骨折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失血性休克25例,后尿道断裂2例,膀胱破裂4例,直肠会阴损伤1例,经早期发现和处理,有效地防止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时有效的护理,是降低患者死亡率和伤残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并发症 预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致敏树突状细胞体外抗骨肉瘤细胞生长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革辉 刘福慧 +2 位作者 韩建华 夏本杰 黄俊琼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74-877,共4页
目的:观察骨肉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体外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对骨肉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超滤离心联合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从骨肉瘤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分离外泌体( Texo)。透射电子显微镜鉴定Texo形态,western blot分析Texo... 目的:观察骨肉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体外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对骨肉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超滤离心联合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从骨肉瘤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分离外泌体( Texo)。透射电子显微镜鉴定Texo形态,western blot分析Texo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 MHC-Ⅰ)类分子表达。分离培养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 DC),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型。噻唑蓝( MTT)法检测负载Texo的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及效应淋巴细胞对骨肉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透射电镜下见Texo为圆形或类圆形小体,大小不等,平均直径50-100 nm;Texo表面有MHC-Ⅰ类分子表达。骨髓来源DC边缘有绒毛样突起,呈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经脂多糖诱导后DC的CD80、MHC-Ⅰ、MHC-Ⅱ类分子表达明显高于未经诱导的DC,阳性率分别为77.16%,83.21%,91.26%。负载Texo的DC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及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效应明显强于未负载Texo的DC与Texo(P〈0.05)。结论负载Texo的DC能促进T细胞增殖,可体外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应答抑制骨肉瘤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骨肉瘤 树突状细胞 T细胞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肢体重度感染创面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7
作者 喻安敏 张群霞 王昭 《贵州医药》 CAS 2011年第5期474-475,共2页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治疗四肢软组织创面及体腔感染的一种新方法。由德国UI 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博士在1992年首创使用,1994年裘华德教授引入国内。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26例小腿,足、踝皮肤缺损溃疡及感染,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感染创面 治疗 护理 体重 软组织创面 2009年 创伤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材料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初探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文良 邓江 +1 位作者 阮世强 苑成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581-583,共3页
目的三维多孔支架材料是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重要基础,本实验用全物理过程将天然材料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和壳聚糖(Chitosan,CS)适当比例混合制备三维支架材料,探索其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将蚕丝脱胶、溶解并提纯得到适当浓度的丝素... 目的三维多孔支架材料是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重要基础,本实验用全物理过程将天然材料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和壳聚糖(Chitosan,CS)适当比例混合制备三维支架材料,探索其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将蚕丝脱胶、溶解并提纯得到适当浓度的丝素蛋白溶液,将丝素蛋白溶液与壳聚糖溶液按适当比例混合,用冷冻干燥法制备成SF-CS三维支架材料。观察指标:采用液体替代法检测SF-CS支架材料空隙率,并应用显微镜观测其平均孔径及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SF-CS三维支架材料平均孔径为60um,孔隙率为82.9%,完全符合作为组织工程材料的要求。结论用全物理过程可初步制备SF-CS三维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三维结构和较好孔隙率,该方法有简单易操作,可重复性好等优点,该材料有望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研究中较为理想的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壳聚糖 支架材料 软骨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外侧小切口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邓江 韩小松 +3 位作者 韩建华 徐林 王世强 何斌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65-266,共2页
目的 介绍后外侧小切口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及操作方法。方法 在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 ,采用后外侧小切口的微创技术 ,行全髋置换术。结果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小切口的应用 ,能够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对手术... 目的 介绍后外侧小切口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及操作方法。方法 在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 ,采用后外侧小切口的微创技术 ,行全髋置换术。结果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小切口的应用 ,能够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对手术的恐惧感 ,切口长度 7~ 9cm。结论 后外侧小切口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 ,手术时间短 ,出血少 ,病人易接受 ,手术切实可行 ,但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并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疾病 关节置换 微创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CPM机功能锻炼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20
作者 喻安敏 张群霞 王昭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第15期149-149,共1页
目的:探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下肢关节康复器(CPM)辅助膝关节功能锻炼的疗效。方法:评价38例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辅助持续被动活动治疗的实施效果。结果:CPM可提高膝关节活动度、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结论:采用CPM机辅助持续... 目的:探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下肢关节康复器(CPM)辅助膝关节功能锻炼的疗效。方法:评价38例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辅助持续被动活动治疗的实施效果。结果:CPM可提高膝关节活动度、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结论:采用CPM机辅助持续被动活动,同时配合主动活动,可减轻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身体状态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后 CPM 功能锻炼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