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技术在小儿矫形外科中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俞松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10-812,共3页
关节镜技术作为矫形微创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具有创伤小,可以直接观察发现并处理关节内部病理改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日益受到矫形外科医师的重视和青睐。小儿关节镜的出现带动了小儿矫形外科微创技术的应用与提高,并取得了令人瞩... 关节镜技术作为矫形微创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具有创伤小,可以直接观察发现并处理关节内部病理改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日益受到矫形外科医师的重视和青睐。小儿关节镜的出现带动了小儿矫形外科微创技术的应用与提高,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随着设备的完善,将发挥更大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矫形外科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肱骨外科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4
2
作者 邓道维 雷光芬 +2 位作者 田时亚 张启波 胡琳 《贵州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951-952,共2页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小儿上肢常见的骨折之一,多因跌倒时手掌着地,间接暴力致使上肢外展或内收发生骨折。骨折断端移位或嵌入神经、肌腱或血管,可并发神经、血管损伤。移位不严重或无并发症的病例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发生严重的骨折移位...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小儿上肢常见的骨折之一,多因跌倒时手掌着地,间接暴力致使上肢外展或内收发生骨折。骨折断端移位或嵌入神经、肌腱或血管,可并发神经、血管损伤。移位不严重或无并发症的病例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发生严重的骨折移位或有严重并发症的病例应进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科颈骨折 围手术期护理 小儿 严重并发症 非手术治疗 骨折移位 血管损伤 间接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髋人字石膏固定术后开裆裤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智群 粟绍洁 别芸 《护理管理杂志》 2013年第6期417-417,共1页
1~3岁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手术后利用髋人字石膏固定,固定时双髋关节需外展20°~90°,固定6~9月。如果不穿裤子,会导致石膏不能保持清洁、冬天不保暖、局部皮肤暴露及暴露患儿的隐私等。普通的开裆裤却不能自由穿脱... 1~3岁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手术后利用髋人字石膏固定,固定时双髋关节需外展20°~90°,固定6~9月。如果不穿裤子,会导致石膏不能保持清洁、冬天不保暖、局部皮肤暴露及暴露患儿的隐私等。普通的开裆裤却不能自由穿脱,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因此,我科研制出一种小儿髋人字石膏固定术后穿脱方便的开裆裤,经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人字石膏 固定术后 开裆裤 研制 小儿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应用 石膏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髋人字石膏固定术后使用卫生内裤的研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智群 汪从秀 邓道维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031-2031,共1页
关键词 小儿 髋人字石膏固定术 内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非胸腔镜辅助下Nuss漏斗胸矫形术后患儿进行内固定取出手术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曹江 俞松 杨小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期226-227,共2页
目的:探讨为非胸腔镜辅助下Nuss漏斗胸矫形术后患儿进行内固定取出手术的效果。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48例非胸腔镜辅助下Nuss漏斗胸矫形术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其进行内固定取出手术,并分析其手术效果... 目的:探讨为非胸腔镜辅助下Nuss漏斗胸矫形术后患儿进行内固定取出手术的效果。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48例非胸腔镜辅助下Nuss漏斗胸矫形术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其进行内固定取出手术,并分析其手术效果、发生内固定取出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案。结果:本研究中的48例患儿均顺利完成钢板取出手术,其手术时间为30-80min,平均手术时间为50min,其术中出血量为15ml-50ml,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0ml。本组患儿在术后均未出现血气胸、心包损伤及胸廓内动脉破裂导致大出血等并发症,其中有4例患儿在术中发生钢板嵌入肋骨并发骨折、取出困难的情况,有6例患儿出现右侧胸廓较左侧胸廓向上隆起的情况。在本组患儿中,有36例患儿在进行Nuss手术后2年3个月-2年8个月接受钢板取出手术,有10例患儿在进行Nuss手术后3年接受钢板取出手术,有2例患儿在进行Nuss手术后出现钢板排异反应。对本组48例患儿进行1-18个月的术后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发现其中有1例患儿出现轻度胸廓凹陷的情况,其余患儿的病情均未复发,胸廓外观理想。结论:掌握对不同年龄段Nuss术后患儿施行内固定取出手术的最佳时机(行Nuss手术后2年6个月),简化此手术的操作步骤可使患儿胸廓的发育不会受到置入钢板的阻碍,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若发现为此类患儿取出钢板困难应采用做双侧切口、咬除两侧钢板周围骨痂(不使用翻转器)等方案将其钢板取出,切忌用暴力拖拉钢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内固定取出术 NUSS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实习方式在sbJL矫形外科教学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徐艳朋 俞松 +2 位作者 张天久 吕欣 罗宇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8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两种实习方式在小儿矫形外科临床教学实习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小儿矫形外科实习的2012级、2013级五年制医学本科生6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以床位为基础的实习,即实习生管理固定床位的... 目的对比研究两种实习方式在小儿矫形外科临床教学实习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小儿矫形外科实习的2012级、2013级五年制医学本科生6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以床位为基础的实习,即实习生管理固定床位的患儿;实验组采取以病种为基础的实习,即实习生管理同一病种的患儿,并定期轮转,两组均用PBL+LBL联合教学。实习结束后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及出科考核。应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出科考核成绩,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基本理论、病历书写及综合成绩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技能操作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显示,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病种为基础的实习方式在小儿矫形外科临床教学实习中的效果优于传统实习,可提高临床教学实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 病种 教学
原文传递
关节镜治疗儿童臀肌挛缩症的适应证和疗效评估 被引量:7
7
作者 俞松 胡月光 +3 位作者 杨小红 刘鹏 侯肪 张问广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小切口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的适应证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关节镜监视下小切口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患者22例38侧,其中Ⅰ度16侧,Ⅱ度18侧,Ⅲ度4侧。并与同期开放手术治疗的9例16侧进行比较。[结果]本组病例获随...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小切口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的适应证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关节镜监视下小切口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患者22例38侧,其中Ⅰ度16侧,Ⅱ度18侧,Ⅲ度4侧。并与同期开放手术治疗的9例16侧进行比较。[结果]本组病例获随访6~30个月,根据步态、并膝下蹲、交腿试验、弹跳感等综合评价疗效,关节镜监视下小切口治疗组:优33侧,良3侧,差2侧;伤口一期愈合36侧,皮下积液2侧。开放手术治疗组:优14侧,良1侧,差1侧;伤口一期愈合15侧,皮下积液1侧。所有病例均无神经、血管损伤。[结论]关节镜监视下小切口臀肌挛缩切断松解术操作安全,创伤小,痛苦少,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疗效可靠。但必须严格控制其适应证,主要运用于Ⅰ、Ⅱ度患者,Ⅲ度患者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挛缩 关节镜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验式教学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6
8
作者 邓道维 潘红平 +2 位作者 罗祎 邱海琼 李俊宏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8期702-703,共2页
目的探索体验式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我校2011级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通过对研究对象体验感想的分析,探索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效果。结果认为体验式教学非... 目的探索体验式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我校2011级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通过对研究对象体验感想的分析,探索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效果。结果认为体验式教学非常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兴趣、护理知识理解、技能操作、为进入临床打下基础、人文关怀能力、团队精神、组织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具有明显的效果。结论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当中有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能显著提高护理专业综合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基础护理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上举改良术治疗漏斗胸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智群 袁志会 +1 位作者 粟绍洁 徐楠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漏斗胸 胸骨上举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手术治疗儿童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39例报告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明 俞松 +1 位作者 胡月光 杨小红 《贵州医药》 CAS 2011年第12期1102-1103,共2页
小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又称Perthes病,是发生于儿童股骨头局部的自愈性、自限性疾病。病理变化不仅是骨坏死,而且塌陷和吸收、再生与修复存在于疾病的各个时期。为减轻股骨头及髋关节囊内压力,使其病理演变获得更好的条件,
关键词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 手术治疗 儿童 关节镜 PERTHES病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自限性疾病 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对体外培养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VEGF、KDR/FIK-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江 俞松 吕欣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血管瘤内皮细胞受到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的作用后,采用MTT法检测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血管瘤内皮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血管瘤内皮细胞受到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的作用后,采用MTT法检测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血管瘤内皮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VEGF、KDR mRNA在血管瘤内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各浓度组在24、48、72 h 3个作用时段对血管瘤内皮细胞抑制作用显著(P<0.01),并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IC50=355μg/m L;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250μg/m L)干预24 h后,G0/G1期细胞比例(94.23±1.66)%较对照组(90.63±1.14)%有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与Flk-1 mRNA的表达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管瘤内皮细胞周期受到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抑制作用,同时VEGF、FLK-1的表达也受到其有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血管内皮细胞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thes病的病因与治疗 被引量:9
12
作者 俞松 谢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4期38-40,共3页
Perthes病,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910年,由Legg(美国)、Calve(法国)和Pethes(德国)三人同时分别报告,此后,众多学者和临床医师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目前已公认是一种自限性病,但其病因不清楚,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使临... Perthes病,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910年,由Legg(美国)、Calve(法国)和Pethes(德国)三人同时分别报告,此后,众多学者和临床医师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目前已公认是一种自限性病,但其病因不清楚,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使临床工作无所适从。现根据近年来的文献报道并结合笔者的研究,就其病因及治疗现状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THES病 病因 治疗 股骨头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thes病的病因与临床诊疗现状 被引量:5
13
作者 俞松 黄辉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12期952-954,共3页
Perthes病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自愈自限性疾病,病因不清,治疗方法多样。根据近年来的文献报道并结合笔者的研究,就其病因及治疗现状介绍如下。
关键词 PERTHES病 病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被引量:11
14
作者 邓道维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8期713-714,共2页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常发生血管神经损伤和前臂高度肿胀,早期处理不当可致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缺血性肌挛缩症,如缺乏正确的功能训练可致骨折畸形愈合发生肘关节屈伸障碍等后遗症[1]。2008年2月~2011年4月,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并发症 预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毒蛇咬伤26例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堂江 《贵州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620-621,共2页
对儿童毒蛇咬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我科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收治蛇咬伤儿童26例,均治愈。现将其诊疗特点报告如下。1临床与方法1.1一般临床资料26例患者中男18例,女患8例,年龄最小2岁4个月,最大13岁,平均7.6岁,
关键词 儿童 蛇咬伤 抗蛇毒血清 季德胜蛇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并发症19例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道维 《贵州医药》 CAS 2012年第11期1046-1047,共2页
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是神经管发育畸形的一种疾病,早期手术可避免囊膜破溃和继发感染,阻止和缓解脊髓栓系导致的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加强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可减少并发症发生[1]。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19例脊柱裂脊髓脊... 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是神经管发育畸形的一种疾病,早期手术可避免囊膜破溃和继发感染,阻止和缓解脊髓栓系导致的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加强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可减少并发症发生[1]。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19例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患儿,经手术治疗和精心细致的护理,得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脊膜膨出 护理质量 脊柱裂 并发症 发育畸形 继发感染 早期手术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肱动脉及正中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天久 俞松 +4 位作者 杨小红 曹江 黄辉 李堂江 吕欣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626-628,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肱动脉及正中神经损伤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9月至2011年7月手术治疗的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同时合并肱动脉及正中神经损伤的临床资料。开放性损伤1例,闭合性损伤7例;4例经肘前侧入路行骨...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肱动脉及正中神经损伤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9月至2011年7月手术治疗的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同时合并肱动脉及正中神经损伤的临床资料。开放性损伤1例,闭合性损伤7例;4例经肘前侧入路行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一期血管神经探查术,4例经肘外侧小切口行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术后扩张血管、营养神经及对症治疗,3~4周拆除石膏功能锻炼。结果术后4~6周骨折愈合良好。随访3月~2年。8例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无肘内翻及肘外翻畸形;1例正中神经功能恢复不良,7例正中神经功能完全恢复;8例患侧上肢发育正常。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因肘关节解剖的特殊性,常合并肱动脉及正中神经损伤;术前根据肢端血运及活动情况,可选择经肘前侧入路行骨折复位固定、血管神经探查术,或经肘外侧小切口单纯行骨折复位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肱动脉 正中神经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信号传导通路与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艳朋 俞松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272-276,共5页
在肿瘤的发病机制中,一些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激活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发现Ras信号传导通路与人类绝大多数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该通路中的任何组分发生突变都会影响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因此,对Ras信号传导通路的深... 在肿瘤的发病机制中,一些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激活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发现Ras信号传导通路与人类绝大多数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该通路中的任何组分发生突变都会影响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因此,对Ras信号传导通路的深人研究不仅对认识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防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可以通过干扰该通路的过度激活而达到在基因水平上治疗肿瘤的目的。本文就Ras通路的激活以及与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信号传导通路 肿瘤 细胞增殖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天久 俞松 +4 位作者 杨小红 曹江 黄辉 李堂江 吕欣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的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2例儿童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的患儿;男24例,女18例,年龄4个月~6.5岁(平均2.4岁),按Delee分型:A型8例,B型18例,C型16例;闭合复位...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的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2例儿童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的患儿;男24例,女18例,年龄4个月~6.5岁(平均2.4岁),按Delee分型:A型8例,B型18例,C型16例;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19例,手术治疗23例;术后2~3周行肘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本组共42例,随访6个月~5年,平均2.8年;按Docle’s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闭合复位组优良率为52.6%,手术治疗组优良率为91.3%。结论掌握肱骨远端骨骺发育及损伤的特点,可降低儿童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的误诊率;合理的采用手术治疗,可减少肘内翻的发生,恢复肘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远端骨骺分离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臂外固定架治疗儿童下肢骨折 被引量:2
20
作者 曹江 俞松 刘黄丽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3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单臂外固定架治疗儿童下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应用单臂外固定架治疗20例下肢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骨干固定15例、跨膝关节固定5例;单臂单钉固定3例、双钉固定17例。... 目的:探讨单臂外固定架治疗儿童下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应用单臂外固定架治疗20例下肢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骨干固定15例、跨膝关节固定5例;单臂单钉固定3例、双钉固定17例。结果20例患儿获得3~12个月随访(平均8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4~12周(平均8周)。按Flynn疗效评定标准,优12例、良8例,优良率为100%。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出现骨折复位丢失,关节功能满意,无骨骺损伤及骺板早闭发生,未发生固定针松动。1例未遵医嘱于6个月后方拆除固定架,行功能锻炼后膝关节功能获得恢复;2例出现针道感染,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应用单臂外固定架治疗儿童下肢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腿损伤 骨折固定术 外固定器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