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2-26对体外循环血清致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曹雪丽 徐继洋 +2 位作者 罗俊丽 郭宇含 张红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57-63,共7页
目的研究Ac2-26对体外循环血清致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IgG免疫粘附选择法提取大鼠原代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观察细胞生长形态,免疫荧光法和电镜对AECⅡ进行鉴定;细胞培养至72 h,分为3组:正常培养组(N组)、体外... 目的研究Ac2-26对体外循环血清致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IgG免疫粘附选择法提取大鼠原代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观察细胞生长形态,免疫荧光法和电镜对AECⅡ进行鉴定;细胞培养至72 h,分为3组:正常培养组(N组)、体外循环血清组(C组)、Ac2-26组(A组),依据实验分组处理12 h后,免疫荧光法检测AECⅡ细胞膜上的表面活性剂相关蛋白C(SP-C)的表达;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AECⅡ细胞器形态;CCK8法检测各组AECⅡ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N组相比,C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09),细胞凋亡率增加(P<0.001);N组与A组之间细胞相对活力接近,无明显差异(P=0.743);与C组相比,A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01),细胞活力增加(P=0.017);免疫荧光显示:与N组相比,C组部分细胞出现破裂坏死,SP-C荧光表达强度明显减弱,A组细胞形态与N组接近,荧光表达强度高;电镜显示:与N组相比,C组细胞胞核疏松,特异性结构嗜锇板层小体的平行排列消失,线粒体肿胀明显,A组细胞见嗜锇板层小体结构相对完好,可见部分线粒体轻度肿胀。结论体外循环血清可诱导大鼠AECⅡ损伤,Ac2-26可增加细胞SP-C的表达,减轻细胞损伤,对大鼠AECⅡ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2-26 体外循环 肺损伤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表面活性剂相关蛋白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联蛋白A1基因敲除加重大鼠体外循环后肺损伤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汉华 张元杰 +2 位作者 刘科宇 董良 张红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6-12,共7页
目的研究膜联蛋白A1(AnxA1)基因敲除后对大鼠体外循环(CPB)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分别将12只12~16周龄,体重350~450g,全身AnxA1基因敲除(AnxA1-/-)大鼠(KO大鼠)和野生型SD大鼠(WT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CPB肺损伤模型组(IR组)。Sham... 目的研究膜联蛋白A1(AnxA1)基因敲除后对大鼠体外循环(CPB)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分别将12只12~16周龄,体重350~450g,全身AnxA1基因敲除(AnxA1-/-)大鼠(KO大鼠)和野生型SD大鼠(WT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CPB肺损伤模型组(IR组)。Sham组仅行血管穿刺置管,IR组构建CPB模型,分别在体外循环前(T 1)、开放肺门后(T 2)和实验结束时(T 3)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大鼠氧合指数(OI)和呼吸指数(RI),术中记录大鼠生命体征。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左肺组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肺泡II型上皮细胞的状态;TUNEL法检测肺组织中性粒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AnxA1的表达。结果WT-IR组AnxA1表达较WT-Sham组明显增加(P<0.05),KO组未检测到内源性AnxA1的表达;肺功能指标:T 3时刻KO-IR组OI明显低于WT-IR组(P<0.05),KO-IR组RI显著高于WT-IR组(P<0.05);KO-IR组肺组织损伤评分高于WT-IR组(P<0.05);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KO-IR组肺泡II型上皮细胞出现坏死,而WT-IR组未见坏死;KO-IR组中性粒细胞凋亡率较WT-IR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AnxA1基因敲除大鼠CPB后肺损伤程度较野生型大鼠明显加重,提示内源性AnxA1对减轻CPB肺损伤具有一定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联蛋白A1 体外循环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