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科在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筛查中的护理管理
1
作者 高辉 郑建芳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95-296,共2页
探讨急诊科在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筛查中的护理管理对策。通过迅速启动急诊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订疑似重症甲型H1N1患者留观管理制度,强化护士甲流相关知识培训,重视细节管理,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做好心理护理等措施,使患... 探讨急诊科在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筛查中的护理管理对策。通过迅速启动急诊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订疑似重症甲型H1N1患者留观管理制度,强化护士甲流相关知识培训,重视细节管理,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做好心理护理等措施,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护理,保证了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危重症 急诊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急诊科急性中毒患者30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建彬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13期14-14,共1页
目的分析急诊科急性中毒患者的特点,为防治急性中毒提供一定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急诊科收治的300例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急性中毒的特点,探讨防止急性中毒的措施。结果 300例患者中,服用乙醇药物过量而出现急性中毒270例,... 目的分析急诊科急性中毒患者的特点,为防治急性中毒提供一定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急诊科收治的300例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急性中毒的特点,探讨防止急性中毒的措施。结果 300例患者中,服用乙醇药物过量而出现急性中毒270例,占90.0%,误服毒性较强的毒物10例,占3.3%;因欲服用药物自杀20例,占6.7%。乙醇中毒200例,占66.7%;镇静催眠药中毒90例,占30.0%;鼠药中毒10例,占3.3%。患者中毒后出现神志不清、昏迷、休克、呕吐、瞳孔缩小等症状。结论镇静安眠药和乙醇是导致临床出现中毒的主要原因,临床救治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症治疗,同时应做好镇静催眠药、乙醇等易引起中毒的药物的管理,引导患者正确使用,防止急性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急性中毒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镇静与镇痛在急诊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红 文武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8-230,共3页
急性疼痛的缓解是现代紧急医疗行为中的关键一环。程序镇静与镇痛是当前急诊内科医生必须掌握的技术,本文主要总结其在急诊医疗治疗中的应用。
关键词 急性疼痛 镇静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通气方式在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延威 张圣 +3 位作者 李超 张明西 贾聪 李振国 《中外医疗》 2021年第10期30-32,共3页
目的对比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治疗中不同通气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方便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急诊心肺复苏患者120例,依据通气方式分为面罩气囊口咽通气管气管插管组(面罩组)、喉罩气管插管(喉罩组)、常规... 目的对比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治疗中不同通气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方便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急诊心肺复苏患者120例,依据通气方式分为面罩气囊口咽通气管气管插管组(面罩组)、喉罩气管插管(喉罩组)、常规气管插管组(常规组)3组,各40例,统计分析3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满意度、心肺复苏效果、血气分析。结果喉罩组、面罩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满意度82.5%(33/40)、80.0%(32/40)均显著高于常规组60.0%(2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面罩组患者的气道开放时间、心搏恢复时间、意识改善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面罩组患者心肺复苏后1、3 h的PaCO2降低幅度、PaO2升高幅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治疗中面罩气囊口咽通气管气管插管、喉罩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较常规气管插管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心肺复苏 面罩气囊口咽通气管气管插管 喉罩气管插管 常规气管插管 心肺复苏成功 心肺复苏效果 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流程管理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分析
5
作者 王洋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7期81-84,共4页
分析创伤性休克急救中实施急救优质护理流程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8月急诊科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65例,急救护理流程分组,A组(优质护理流程)32例,B组(常规护理流程)33例,比较救治效率、急救结局、护理质量、不良事件。... 分析创伤性休克急救中实施急救优质护理流程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8月急诊科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65例,急救护理流程分组,A组(优质护理流程)32例,B组(常规护理流程)33例,比较救治效率、急救结局、护理质量、不良事件。结果 救治效率比较,A组急救分诊时间(1.95±0.57)min、抢救介入时间(9.74±1.53)min、急救停留时间(14.86±4.12)min、术前准备时间(9.54±3.11)min、抢救时间(53.19±6.83)min、住院时间(20.79±3.58)d,B组急救分诊时间(2.78±0.23)min、抢救介入时间(15.01±2.45)min、急救停留时间(15.32±4.08)min、术前准备时间(13.87±3.46)min、抢救时间(62.73±8.10)min、住院时间(27.65±4.14)d,A组急救用时<B组(P<0.05);急救结局比较,A组并发症发生率[9.38%(3/32)]低于B组[27.27%(9/33)](P<0.05),A组抢救成功率[93.75%(30/32)]高于B组[78.79%(26/33)](P<0.05);护理质量比较,A组[(99.95±0.04)分]高于B组[(82.36±4.11)分](P<0.05);护理风险比较,A组发生率[3.13%(1/32)]低于B组[18.18%(6/34)](P<0.05)。结论 优质护理流程对于提高创伤性休克急诊急救效率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改善创伤性休克患者结局,可促进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急诊抢救护理 护理流程管理 抢救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急诊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评价
6
作者 贾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372-374,共3页
探究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实施急诊血液净化治疗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予以选取,收集病人时间段为2020年01月至2021年03月间,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和观察组(急诊血液净化治疗)各40例... 探究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实施急诊血液净化治疗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予以选取,收集病人时间段为2020年01月至2021年03月间,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和观察组(急诊血液净化治疗)各40例,就两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评估结果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工作展开后,经对观察组治疗效果、恢复状况(住院时长、意识复常用时等)予以评测,观察组均更优于对照组(P<0.05);经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状况加以统计,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居更低水平(P<0.05)。结论: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施以急诊血液净化治疗,临床疗效确切,病人恢复快,并发症较少,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急诊血液净化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分析急诊中毒特点及中毒死亡的影响因素探讨
7
作者 贾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59-59,61,共2页
探讨和分析临床分析急诊中毒特点及中毒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80例急诊中毒患者为对象展开此次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中毒特点与中毒死亡原因展开探讨。结果:中毒者中以青壮年占比最大,农村患者的... 探讨和分析临床分析急诊中毒特点及中毒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80例急诊中毒患者为对象展开此次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中毒特点与中毒死亡原因展开探讨。结果:中毒者中以青壮年占比最大,农村患者的比重多于城市患者;从患者的职业来看农业劳动者所占比重最高;从原因看,意外事故所占比例最高;从中毒物质来看,农药所占比例最高;另外表现出一定的结节性。中毒死亡的关键因素包括农药、年龄和毒品。结论:急性中毒的死亡相关因素较多,医生要切实了解各种死亡相关因素,并能够在处理患者的时候,对危险因素作出针对性控制,这对于提升救治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中毒 死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药物中毒急诊抢救室洗胃的影响评价分析
8
作者 路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7期73-76,共4页
研究护理干预对药物中毒急诊抢救室洗胃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药物中毒急诊抢救室洗胃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药物中毒急诊抢救室洗胃患者采用急诊抢救护理方法... 研究护理干预对药物中毒急诊抢救室洗胃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药物中毒急诊抢救室洗胃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药物中毒急诊抢救室洗胃患者采用急诊抢救护理方法,观察组药物中毒急诊抢救室洗胃患者在急诊抢救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药物中毒急诊抢救室洗胃患者负性心理情绪评分、急诊抢救指标、转归情况、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 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药物中毒急诊抢救室洗胃具有积极影响,药物中毒急诊抢救室洗胃患者在急诊抢救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负性心理情绪显著减少、急诊抢救指标显著好转、转归情况显著好转、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并发症情况显著减少,因此心理护理干预在药物中毒急诊抢救室洗胃患者中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中毒 急诊抢救 洗胃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抢救急诊中毒患者的护理措施
9
作者 路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7期109-112,共4页
为保证急诊中毒患者救治效率,探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抢救期间进行护理干预的措施及产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本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中毒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和优质护理措施,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 为保证急诊中毒患者救治效率,探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抢救期间进行护理干预的措施及产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本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中毒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和优质护理措施,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抢救成功率、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心率更稳定,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急诊中毒患者救治效果,可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快速稳定生命体征,值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急诊抢救 中毒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SLC5A8基因对黑色素瘤的影响
10
作者 董玥湘 刘岩 +3 位作者 靳小石 刘雅涵 谢天皓 矫政洧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采用CRISPR/Cas9技术研究SLC5A8基因对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CRISPR/Cas9技术建立SLC5A8基因敲除模型,将C57小鼠分为两组各4只,分别为敲除SLC5A8基因负瘤鼠实验组(KO组)和普通负瘤鼠对照组(WT组)。对比两组的肿瘤时间-生长曲... 目的:采用CRISPR/Cas9技术研究SLC5A8基因对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CRISPR/Cas9技术建立SLC5A8基因敲除模型,将C57小鼠分为两组各4只,分别为敲除SLC5A8基因负瘤鼠实验组(KO组)和普通负瘤鼠对照组(WT组)。对比两组的肿瘤时间-生长曲线、肿瘤体积、肿瘤重量及病理学改变。结果:与WT组相比,KO组黑色素瘤生长速度更快,肿瘤体积显著增大(t=7.845,P<0.01)。KO组肿瘤重量较WT组显著增加(t=3.804,P<0.01)。KO组小鼠肿瘤细胞表现出更深层次的异型性,细胞密度不均,结构复杂、形态多样,且存在大量炎细胞浸润。结论:敲除SLC5A8基因影响了C57负瘤鼠黑色素瘤细胞的发展,SLC5A8基因是黑色素瘤进展过程中的负调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SLC5A8基因 黑色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诱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延威 赵麦良 +5 位作者 张圣 周奎龙 高辉 王军辉 赵星 李超 《临床荟萃》 CAS 2018年第7期575-578,共4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诱导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脓毒症诱导的ARDS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诱导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脓毒症诱导的ARDS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必净进行治疗,使用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等进行分析,分析比较两组化验指标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降钙素原(PCT)、B型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等化验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EICU住院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普通病房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28天病死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10.0%),但是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诱导的ARDS疗效显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治愈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乌司他丁 血必净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肠功能保护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文武斌 李红 +4 位作者 王玉华 张申杰 李二妮 王军辉 高辉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8期942-944,共3页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我国最常见的中毒性疾病。因患者服用药物剂量、中毒时间及脏器功能储备水平不同,其临床表现以及预后各异。重症有机磷中毒以多脏器功能损伤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关键词 中毒 有机磷化合物 肠损伤 谷氨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脓毒血症患者血清APACHEⅡ评分心肌肌钙蛋白与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延威 张圣 +4 位作者 高辉 赵星 李超 陈丽霞 李丽玮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3期2777-2779,共3页
脓毒症是指临床上由微生物侵入机体引发感染而导致的一种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从本质上而言脓毒症即是人类机体对感染性因素的反应,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均遵循其自身的病理过程和规律。据有关资料报道,脓毒症的临床病死率现已... 脓毒症是指临床上由微生物侵入机体引发感染而导致的一种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从本质上而言脓毒症即是人类机体对感染性因素的反应,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均遵循其自身的病理过程和规律。据有关资料报道,脓毒症的临床病死率现已超过心肌梗死的临床病死率而成为了重症监护病房内非心脏病患者死亡的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ACHEⅡ评分 脓毒血症 降钙素原 心肌肌钙蛋白 临床病死率 脓毒性休克 急性生理学 相关性分析 重症监护 多器官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血液透析滤过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效果分析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9
14
作者 刘倩 蒲萌萌 +2 位作者 杨凯 霍鹏飞 张风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76,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频率血液透析滤过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尿毒症血管相关分子物质清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21年7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1例。两组均... 目的分析不同频率血液透析滤过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尿毒症血管相关分子物质清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21年7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1例。两组均给予血液透析滤过和HFHD治疗,HFHD治疗完全相同,但对照组血液透析滤过治疗1次/月,研究组血液透析滤过治疗1次/周。两组自治疗起始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管相关分子物质清除情况、患者营养状况、炎症因子及肾功能,比较两组用药情况及近期预后。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血钙、血磷、血钾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转铁蛋白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血肌酐、残余尿量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促红细胞生成素、静脉铁剂用量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1次/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1次/周的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联合HFHD能更有效地清除尿毒症患者血管相关分子物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肾功能,降低炎症因子,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静脉铁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血液透析滤过 频率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鱼油脂肪乳对严重腹腔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佟飞 高梦颖 +6 位作者 王霞 陈慧 刘芳 刘志宽 张曼莉 赵昆 王玉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08-1110,共3页
目的探讨ω-3鱼油脂肪乳对严重腹腔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入住我院急诊ICU的严重腹腔感染患者47例,随机分为常规全胃肠外营养(TPN)组(A组)23例和添加鱼油TPN组(B组)2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等氮、等热量的TP... 目的探讨ω-3鱼油脂肪乳对严重腹腔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入住我院急诊ICU的严重腹腔感染患者47例,随机分为常规全胃肠外营养(TPN)组(A组)23例和添加鱼油TPN组(B组)2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等氮、等热量的TPN,B组每人每天加用ω-3鱼油脂肪乳100 mL,共5 d,分别于应用TPN前和应用TPN第6天检测血清前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浓度和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B组TPN治疗第6天,患者血清前白蛋白、IgA、IgM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D4+、CD4+/CD8+明显升高(P<0.05),CD8+、CD4+CD25+Treg细胞显著降低(P<0.05);A组在治疗后除血清前白蛋白明显升高外(P<0.05),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ω-3鱼油脂肪乳可以改善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3鱼油脂肪乳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腹腔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培他滨治疗老年晚期胃癌126例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娜 郭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3981-3982,共2页
胃癌做为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世界范围内每年新发胃癌患者93.4万例,死亡患者70万例。晚期发现者达75%以上,目前治疗仍然以化疗为主。老年人多合并多种内科基础疾病,身体机能下降,化疗耐受性较差,预后不佳。因... 胃癌做为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世界范围内每年新发胃癌患者93.4万例,死亡患者70万例。晚期发现者达75%以上,目前治疗仍然以化疗为主。老年人多合并多种内科基础疾病,身体机能下降,化疗耐受性较差,预后不佳。因此,采用疗效确切、副作用低的化疗药物至关重要。本文观察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服用卡培他滨做为一线用药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卡培他滨 疗效 不良反应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N-乙酰半胱氨酸干预对COPD大鼠气道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卫小红 王军辉 +2 位作者 Asmitanand Thakur 马爱群 张增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6-199,217,共5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将40只6~8周鼠龄按雌雄各半的SD大鼠分为5组,即健康对照组(C组),熏香烟及脂多糖(LPS)方法制备...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将40只6~8周鼠龄按雌雄各半的SD大鼠分为5组,即健康对照组(C组),熏香烟及脂多糖(LPS)方法制备的COPD模型组(M组),以及低分子肝素(LMWH)注射组(L组)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灌胃组(N组)及前二者同时干预组(LN组);光镜下观察大鼠病理学改变;以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其支气管壁厚度;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支气管黏膜下胶原天狼猩红染色的气道胶原沉积。结果①模型制备:本研究制备的COPD模型大鼠支气管、肺病理改变与人类COPD变化基本一致。②支气管壁厚度:与对照组比较,M组、L组、N组和LN组管壁厚度明显增加(P<0.01);而与M组比较,L组、LN组管壁厚度均减少,且以LN组减少最为明显(P<0.01),N组亦有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胶原沉积:与对照组比较,各组主要呈现Ⅰ型胶原沉积,L组和N组胶原减少,LN组胶原减少更趋明显。结论①较短时间的熏香烟+灌注LPS是建立COPD大鼠模型的简单易行的方法;②LMWH、NAC干预尤其是联合应用可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减轻COPD发病过程中气道壁厚度及气道胶原沉积,进而减轻COPD气道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低分子肝素 N-乙酰半胱氨酸 支气管壁厚度 胶原沉积 气道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复苏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延威 赵麦良 +5 位作者 陈丽霞 高辉 张圣 王军辉 赵星 李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19期44-45,共2页
目的观察液体复苏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1例脓毒症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18例使用液体复苏,对照组23例不使用液体复苏。比较2组患者的28 d生存率、急诊重症病房(EICU)住院时间和康复情况。结果 2组住... 目的观察液体复苏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1例脓毒症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18例使用液体复苏,对照组23例不使用液体复苏。比较2组患者的28 d生存率、急诊重症病房(EICU)住院时间和康复情况。结果 2组住院天数、28 d生存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发生率和辅助通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体复苏作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确实延长了脓毒症患者的在院生存天数,但患者28 d后生存率并未显著降低。不能得出患者的生存率和液体复苏治疗方案的采用有直接关系或者与MODS的发生率有直接关系的结论。采取液体复苏究竟能否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还需要更多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样本进一步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脓毒症休克 液体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水肿形成机制:脑内细胞因子的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文胜 台立稳 +3 位作者 张样建 胡沛霖 王长修 张兰平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脑内炎性细胞因子与血肿周围水肿的形成是否相关。方法 :32例脑出血患者行血肿清除术后 ,留取脑血肿液 ,放免法测定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的含量 ,测量术前检查的头 CT上的血肿周围...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脑内炎性细胞因子与血肿周围水肿的形成是否相关。方法 :32例脑出血患者行血肿清除术后 ,留取脑血肿液 ,放免法测定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的含量 ,测量术前检查的头 CT上的血肿周围水肿带大小 ,用 SPSS10 0对两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脑出血患者脑血肿液中 IL - 6和 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溶血血清中的含量 (P<0 .0 1) ;脑血肿液中 TNFα和 IL - 6含量与血肿周围水肿带大小呈正相关 (r TNF=0 .5 39,P<0 .0 1;r IL- 6 =0 .5 6 9,P<0 .0 1)。结论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脑血肿液中 IL - 6和 TNFα含量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机制 脑内细胞因子 作用 脑出血 炎性细胞因子 血肿周围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数字模式在2010成人CPR指南培训中的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辉 齐晓娜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40-941,共2页
探讨数字模式法在2010成人心肺复苏(CPR)指南培训中的效果。通过对2010国际CPR指南标准的深刻理解,在临床实践中总结经验,将CPR指南的关键点总结为数字模式,应用于培训中,该模式简单易记,通俗易懂,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关键词 美国心脏协会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10) 数字模式 心肺复苏(C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