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儿童腺病毒肺炎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曾永瑜 谢佳永 《大医生》 2025年第5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rhIFN-α1b)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儿童腺病毒肺炎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郁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腺病毒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rhIFN-α1b)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儿童腺病毒肺炎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郁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腺病毒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儿接受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rhIFN-α1b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5 d。比较两组患儿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aO_(2))、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更高(均P<0.05)。观察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更短(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CT、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气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均更优(均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rhIFN-α1b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儿童腺病毒肺炎能够提升疗效,促进患儿症状、体征恢复,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气指标水平,且安全性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1B 氨溴索 腺病毒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基层医院住院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抗生素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何铁飞 林志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35期5403-5405,共3页
目的探讨2013至2014年我院住院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抗生素应用情况。方法分别随机抽取2013至2014年我院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病例数各500份。分别统计抗生素应用种类、应用频率、用药总量、实际用药天数、约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 目的探讨2013至2014年我院住院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抗生素应用情况。方法分别随机抽取2013至2014年我院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病例数各500份。分别统计抗生素应用种类、应用频率、用药总量、实际用药天数、约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等指标。结果药物利用指数(DUI)显示,2013年四种抗生素:青霉素钠、头孢唑啉钠、红霉素、阿奇霉素的DUI分别为2.50、1.34、1.18、1.25;2014年四种抗生素:青霉素钠、头孢曲松钠、红霉素、阿奇霉素的DUI分别为1.29、1.12、1.31、5.67。2013至2014年我院儿内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儿抗生素应用中,头孢三代的使用率最高;统计学结果显示2013年500例患儿抗生素应用共计770个,2014年为670个,呈降低趋势。2013年头孢一代、二代及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率显著高于2014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无头孢一类用药,头孢三代及青霉素用药率高于201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住院患儿抗生素平均用量均显著高于2014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度统计的患儿用药时间比较,2014年青霉素用药时间显著高于2013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其他类型抗生素用药时间以2013年显著较高(P<0.05)。结论治疗住院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 抗生素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秦毅 《海峡药学》 2019年第3期293-294,共2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对门诊药房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我院门诊药房于2016年1月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全面评价新管理模式实施前后药房工作效率差异。结果实施前,门诊药房中,候药时间为(19.15±4.37)min、处方调配时间(7.17±2....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对门诊药房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我院门诊药房于2016年1月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全面评价新管理模式实施前后药房工作效率差异。结果实施前,门诊药房中,候药时间为(19.15±4.37)min、处方调配时间(7.17±2.41)min,均明显高于实施后,差异显著(P<0.01);实施前每日发药量为(349±22)次,明显低于实施后,差异显著(P<0.01)。实施前患者满意度为75%,明显低于实施后的92%,差异显著(P<0.01)。结论人性化管理模式实施后,可有效提升门诊药房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和效率,有利于患者满意度提高和良好医院形象建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管理模式 门诊药房 工作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联合体内“组团式”紧密型帮扶的实践与探索——以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徽 朱君丽 陈晓创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2年第7期19-21,共3页
为解决县域内住院率低、人才匮乏、医疗技术水平低、信息滞后和专科建设落后的问题,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对郁南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5年的“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成效显著,郁南县人民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文章介绍了南... 为解决县域内住院率低、人才匮乏、医疗技术水平低、信息滞后和专科建设落后的问题,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对郁南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5年的“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成效显著,郁南县人民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文章介绍了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帮扶经验,如对帮扶医院加强人才培养、拓宽学科发展、加强远程医疗建设、开展同质化管理等,以期为其他医院的帮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联合体 帮扶 县域医院 医疗服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规范化治疗在基层医院应用的探讨
5
作者 何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9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基层医院规范化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4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8例经治疗后,24 h内停止出血,有效率为90.5%;4例经保守治疗不能止...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基层医院规范化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4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8例经治疗后,24 h内停止出血,有效率为90.5%;4例经保守治疗不能止血转外科治疗。结论在基层医院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规范化处理要根据临床表现、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急诊内镜、钡餐等检查综合判断,并给予多种治疗方法,才能及时救治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基层医院 规范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1年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6
作者 李肖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8期94-97,共4页
目的分析2019—2021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PA)检出情况及耐药性,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为做好医院的院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收集2019—2021年郁南县人民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样本中分离的PA数据资料... 目的分析2019—2021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PA)检出情况及耐药性,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为做好医院的院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收集2019—2021年郁南县人民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样本中分离的PA数据资料,使用WHONET5.6软件对检出PA的科室分布情况、临床标本分布情况和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9—2021年我院共检测病原菌4327株,革兰阴性菌2590株,其中PA 534株。534株PA主要来自神经外科,其次为重症医学科(ICU)、消化呼吸科、心血管内科。534株PA主要分离于痰液,其次为中段尿、分泌物、血培养。在检出的534株PA中,耐药率最高的是环丙沙星(38.39%),其次是氨曲南(37.08%)、左旋氧氟沙星(31.09%);敏感率最高的是阿米卡星(91.57%),其次是妥布霉素(87.45%)。结论2019—2021年我院PA感染主要来自神经外科,主要分离于痰液,需进一步了解和分析PA的临床分布、耐药率变化,给临床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案,同时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检出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杨明波 梁灿坚 黄小玲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328-1330,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行美托洛尔、沙库巴曲缬沙坦协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以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协同沙库巴曲缬... 目的:探讨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行美托洛尔、沙库巴曲缬沙坦协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以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协同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比与分析两组的疗效、血清相关因子、心功能、预后结局。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疗效更高(P<0.05);研究组NT-proBNP、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肌重塑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预后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加美托洛尔用于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在减轻炎症及改善心功能方面作用明显,可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疗效及预后较好,值得临床借鉴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 美托洛尔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仑伐替尼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8
作者 张健中 黄永昌 +1 位作者 汪贰成 温炬荣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2期3846-3849,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仑伐替尼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3年2月在本院接受TACE联合仑伐替尼治疗的24例不可切除PLC患者(联合组)的临床资料,评价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仑伐替尼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3年2月在本院接受TACE联合仑伐替尼治疗的24例不可切除PLC患者(联合组)的临床资料,评价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抗肿瘤效果、肝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并与同期接受TACE单独治疗的24例患者(TACE组)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的ORR显著高于TACE组(P<0.05);联合组DCR略高于TACE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中AFP、VEGF、MMP-9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TACE组(P<0.05)。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联合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TACE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联合仑伐替尼治疗不可切除PL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可显著提高患者的ORR,优化抗肿瘤效果,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仑伐替尼 原发性肝癌 肝功能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结节治疗中采用次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9
作者 陈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50-0053,共4页
将次全切除术运用于甲状腺结节治疗环节中,探索观察该手术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云浮市郁南县人民医院两年期间内(观察纳入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50例患者(均为甲状腺结节),按照治疗方式的个体差异性将其平均分为... 将次全切除术运用于甲状腺结节治疗环节中,探索观察该手术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云浮市郁南县人民医院两年期间内(观察纳入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50例患者(均为甲状腺结节),按照治疗方式的个体差异性将其平均分为对照、观察两个小组,均50例,前后两者分别实施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腺叶次全切除术,对照观察两个小组在不同方式下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相比,观察组(腺叶次全切除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3d、5d、7d)疼痛感、术后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均更低(P<0.05);手术后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水平均更高(P<0.05)。结论 将腺叶次全切除术治疗手段运用于甲状腺结节临床诊疗环节中,可优化手术治疗指标,改善甲状腺功能,减轻术后疼痛感,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治疗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腺叶次全切除术 手术时间 并发症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躯干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比较
10
作者 钟金明 梁泽辉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3期85-88,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强度躯干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针刺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及肌力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4年4月郁南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康复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B、C... 目的分析不同强度躯干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针刺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及肌力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4年4月郁南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康复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B、C组,各50例。A组患者单纯行针刺运动疗法治疗,B组采用针刺运动疗法联合1次/d躯干核心肌群训练,C组采用针刺运动疗法联合2次/d强化躯干核心肌群训练,3组患者均治疗5 d/周,休息2 d,共治疗3个月。比较3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肢体功能、生活自理功能评分、肌力分级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C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A、B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3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降低,C组均低于A、B组,B组低于A组;FMA:Fue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均升高,C组均高于A、B组,B组高于A组;与治疗前比,C组患者0、1、2级肌力分级占比均降低,4、5级肌力分级占比均升高,C组患者2级占比低于A组,4、5级占比均高于A组;与治疗前比,治疗3个月后3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均升高,C组均高于A、B组,B组高于A组(均P<0.05)。结论相较于1次/d躯干核心肌群训练,采用2次/d强化躯干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针刺运动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肌力、肢体活动功能,从而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躯干核心肌群训练 针刺运动疗法 神经功能 肢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分析
11
作者 陈顺福 林俊双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1期3-5,共3页
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云浮市郁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传统疝气修补手术)和观察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各3... 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云浮市郁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传统疝气修补手术)和观察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术后第1、2、3天,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加快患者病情康复,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手术 疝气 腹股沟疝 成人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疗效分析
12
作者 黄丹华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5期161-162,165,共3页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3年11月至2024年3月在广东云浮市郁南县人民医院治疗的30例儿童腺样体肥大患儿。所有患儿均实施低温等离子手术,分析各项手术及恢复指标、症状指标和并发症。结果 30例...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3年11月至2024年3月在广东云浮市郁南县人民医院治疗的30例儿童腺样体肥大患儿。所有患儿均实施低温等离子手术,分析各项手术及恢复指标、症状指标和并发症。结果 30例患儿手术时间为20~32 min,平均(25.03±4.12)min;术中出血量为6~13 ml,平均(9.37±2.25)ml;住院时间为2~5 d,平均(3.02±1.13)d;术后鼻腔恢复通气时间为2~4 d,平均(3.39±0.56)d;伤口愈合时间为4~8 d,平均(5.62±1.20)d;恢复正常饮食时间为6~10 d,平均(7.68±1.41)d。术后1 d、3 d、5 d患儿VAS评分逐渐降低,术后6个月患儿OSA-18评分明显降低,SF-36评分明显升高(P<0.05)。30例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0%(3/30)。结论 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显著、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够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腺样体肥大 低温等离子手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前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复发情况及危险因素
13
作者 吴淑娟 陈柳柳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1期75-78,共4页
目的:探究绝经前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行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后的复发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云浮市云安区人民医院接受TCRP的195例绝经前EP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 目的:探究绝经前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行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后的复发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云浮市云安区人民医院接受TCRP的195例绝经前EP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根据其有无复发进行分组,分析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195例患者中,29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4.87%。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在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流产次数、息肉大小、息肉数目、合并妇科疾病以及雌二醇水平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BMI过高、流产次数≥2次、息肉数目≥2个、合并妇科疾病及雌二醇水平过高均为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TCRP治疗绝经前EP患者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临床实践中应对BMI过高、流产次数≥2次、息肉数目≥2个、合并妇科疾病及雌二醇水平过高的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 绝经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术后出血的位置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龙森云 黎洪浩 +3 位作者 林俊双 彭新治 黄明清 罗定远 《临床外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后出血的部位和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进行的甲状腺手术2950例中需要再次手术止血的26例临床资料,对其出血的诱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等有关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术后出血主要在术后24h(92.2...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后出血的部位和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进行的甲状腺手术2950例中需要再次手术止血的26例临床资料,对其出血的诱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等有关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术后出血主要在术后24h(92.2%)内发生,其中6~12h占53.8%。出血的原因为咳嗽与呕吐(19.2%)、卧床时颈部的过度活动(26.9%)、起床活动(15.4%)及更换敷料操作(15.4%)。出血的主要部位为颈前肌(50%)、甲状腺血管(19.2%)、残余甲状腺(15.4%)和皮下及颈阔肌(11.5%)。结论提高对甲状腺术后出血的诱因及部位的认识,将有利于防治甲状腺术后出血及其出血后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出血 原因 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散性马尼尔菲青霉病2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程文德 孙敏 +1 位作者 黄观丽 王伟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0-371,共2页
关键词 青霉病 播散性 右颈部肿痛 上腹部疼痛 淋巴结肿大 P100 轻度贫血 结核病 发热 出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新辅助化疗对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江翠兰 刘美华 +1 位作者 黄锦梅 陈中文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1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对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郁南县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7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89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分为化疗组(术前化疗+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对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郁南县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7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89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分为化疗组(术前化疗+手术治疗,47例)和手术组(直接采用手术治疗,42例),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3年无瘤生存率及3年总生存率差异。结果化疗组不同病理分期化疗总有效率为Ⅰb2期92.86%、Ⅱa期80.00%、Ⅱb期69.23%,不同病理分期患者的化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X~=22.447,P=0.294)。化疗组鳞癌化疗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腺癌类型(X^2=5.738,P=0.017)。化疗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手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化疗组和手术组患者术后的标本检查中,阴道切缘阳性率为4.26%和2.3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脉管浸润率分别为12.77%、17.02%,均显著的低于手术组(X^2值分别为4.369、8.957,均P<0.05)。化疗组术后的3年无瘤生存率为78.72%(37/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21/42)(X^2=8.062,P=0.005);化疗组术后的3年总生存率为88.23%(41/47),高于对照组的80.95%(34/42),但无显著性差异(X^2=0.660,P=0.416)。结论对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提高术后无瘤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宫颈癌根治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T-A微波加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斑秃疗效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树钊 陈荣伟 +1 位作者 陈信生 王宝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期56-57,60,共3页
目的探讨AMT-A微波加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 120例斑秃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AMT-A微波加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 目的探讨AMT-A微波加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 120例斑秃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AMT-A微波加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T-A微波加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斑秃能促进血管的再生,降低血黏度,从而提高疗效,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T-A微波 复方甘草酸苷 斑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颈动脉破裂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映兰 汪雪梅 +1 位作者 傅向军 黄健男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9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提高外伤性颈动脉破裂外科救治成功率,总结其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8例外伤性颈动脉破裂患者在颈部简单压迫止血同时施行气管插管全麻,其中经喉气管裂开处插管2例;口腔插管6例;颈外动脉及分支结扎2例;颈总动... 目的:探讨提高外伤性颈动脉破裂外科救治成功率,总结其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8例外伤性颈动脉破裂患者在颈部简单压迫止血同时施行气管插管全麻,其中经喉气管裂开处插管2例;口腔插管6例;颈外动脉及分支结扎2例;颈总动脉紧急结扎1例;颈总动脉纵向破裂采用"次半管缝合"修复5例,全组患者行术后低位气管切开。围手术期护理中,配合医生完善各项术前检查;神志清醒者均接受心理疏导,消除不良的心理因素。全部患者术中接受中心静脉压测定和围手术期心电监护仪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术后对术区状况、引流、体位、气管切开、感染、预防并发症等进行讲解和护理。结果:全组病例在全麻下施行颈总动脉修复或/和颈外动脉及分支结扎7例;颈总动脉结扎1例;术中平均失血量700~1000 m L/人,随访4月~5年,除1例颈总动脉紧急结扎者术后偏瘫,于2周后死亡,其余患者均存活,未见脑缺血或栓塞并发症,术区局部感染2例,通过术后精心护理,换药,引流,抗感染处理后痊愈。结论:外伤性颈动脉破裂伤情复杂,病情危重,严重威胁生命,围手术期各项急救护理,严密观察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都是整体救治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颈动脉破裂 护理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心力衰竭患者认知程度效果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罗容莲 谢美琼 龙琼珍 《现代医院》 2014年第6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认知行为的效果及方法。方法以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干预,措施包括:制定心力衰竭患者认知流程...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认知行为的效果及方法。方法以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干预,措施包括:制定心力衰竭患者认知流程、进行认知评估、个体化心理支持、明确宣教的责任、设立患者认知反馈追踪记录本、做好认知程度的系统追踪记录、开展热线访问。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出院1年内再入院率10%,对照组再入院率26%,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认知程度,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慢性心力衰竭 认知程度 再入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mma3钉与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9
20
作者 傅升培 黄琪虎 甘建权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256-257,共2页
目的比较Gamma3钉与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郁南县人民医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取... 目的比较Gamma3钉与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郁南县人民医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取PFNA钉内固定术,对照组采取Gamma3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按照Harris髋关节创伤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5.8±11.6)min和(106.4±39.2)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8.3±12.8)min和(187.1±41.6)mL,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3.9±2.1)周,与对照组的(14.7±1.8)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较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ma3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