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急性颅内动脉闭塞介入开通的治疗现状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时程程 李腾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43-1149,共7页
非急性颅内动脉闭塞作为缺血性脑卒中一个重要但较少见的病因,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关注。经过系统性回顾相关文献,我们发现通过全面评估非急性颅内动脉闭塞患者的神经功能、梗死核心的大小、梗死周围的脑血流变化、侧支循环状况、梗死... 非急性颅内动脉闭塞作为缺血性脑卒中一个重要但较少见的病因,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关注。经过系统性回顾相关文献,我们发现通过全面评估非急性颅内动脉闭塞患者的神经功能、梗死核心的大小、梗死周围的脑血流变化、侧支循环状况、梗死段的形态学特征,结合血管内介入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治疗等可以制定更加有效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进而显著增加闭塞开通的成功率,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急性颅内动脉闭塞 影像诊断 介入放射学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文广 丁鹏绪 韩新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4,共5页
介入放射学技术在布-加综合征(BCS)的治疗中,由于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而轻、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已在临床普及推广应用,且已成为BCS的首选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介入医学的进展,医学影像引导技术和介入器材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中远... 介入放射学技术在布-加综合征(BCS)的治疗中,由于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而轻、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已在临床普及推广应用,且已成为BCS的首选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介入医学的进展,医学影像引导技术和介入器材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中远期疗效,扩大了介入治疗BCS的适应证。现就BCS介入治疗的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介入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介入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臻 张文广 韩新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1-226,共6页
临床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治疗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以介入放射学为主的综合治疗在整个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HCC的介入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为代表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和以局部消融为主的非血管介入治疗,而介入结合... 临床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治疗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以介入放射学为主的综合治疗在整个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HCC的介入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为代表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和以局部消融为主的非血管介入治疗,而介入结合靶向治疗更进一步丰富了HCC介入治疗的内涵.本文将分别从HCC介入治疗的不同方法、原理、适应证、疗效和优缺点等方面就其治疗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介入放射学 消融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胃-气道瘘:双Y型气道覆膜支架置入治疗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任克伟 吴刚 +2 位作者 韩新巍 任建庄 李宗明 《医学与哲学(B)》 2012年第5期29-31,共3页
探讨双Y型气道覆膜内支架置入治疗胸腔胃-气道瘘的可行性和疗效。5例胸腔胃-气道瘘患者,其中1例胸腔胃-右主支气管瘘,瘘口远端至右上叶支气管开口水平;4例胸腔胃-右主支气管、右中间支气管瘘,在X线透视下置入双Y型气道覆膜内支架治疗。... 探讨双Y型气道覆膜内支架置入治疗胸腔胃-气道瘘的可行性和疗效。5例胸腔胃-气道瘘患者,其中1例胸腔胃-右主支气管瘘,瘘口远端至右上叶支气管开口水平;4例胸腔胃-右主支气管、右中间支气管瘘,在X线透视下置入双Y型气道覆膜内支架治疗。5例胸腔胃-气道瘘患者使用双Y型气道覆膜内支架置入治疗,操作均1次成功,瘘口封堵完全,能顺利进食,卧位呛咳症状消失,未出现气道出血、气胸等并发症。使用双Y型气道覆膜内支架置入治疗胸腔胃-气道瘘,操作安全、近期疗效可靠,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胃 右主支气管 右中间支气管 支架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术中的配合与护理 被引量:6
5
作者 闫保君 刘佳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8期1303-1304,共2页
目的总结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中配合与护理方法,探讨术中护理配合的方法及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78例脑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过程的护理观察与配合方法。结果 78例患者共支架置入82枚。出现支架内急性血... 目的总结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中配合与护理方法,探讨术中护理配合的方法及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78例脑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过程的护理观察与配合方法。结果 78例患者共支架置入82枚。出现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2例,血管痉挛4例,术中出现顽固心率、血压下降2例。经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好转。结论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中严密的护理观察与密切配合,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介入治疗 支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道病变内支架置入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韩新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0期114-115,共2页
关键词 气道阻塞 气道支架 置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静脉破裂外科修补失败后的介入治疗一例
7
作者 韩新巍 刘冰妍 管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93-993,共1页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外科修补 静脉破裂 失败后 实验室检查 意识模糊 左腹股沟 急诊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 被引量:9
8
作者 徐来成 吴刚 +3 位作者 赵宏伟 李保全 刘静 关鑫江 《实用医药杂志》 2014年第9期792-793,共2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约占外周血管疾病的40%[1]。该病常常合并有肺栓塞、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等[2]。急性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thrombo embolism,PTE)在西方...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约占外周血管疾病的40%[1]。该病常常合并有肺栓塞、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等[2]。急性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thrombo embolism,PTE)在西方国家病死率居全部死因的第3位,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未经治疗的PTE病死率为25%-30%[3,4]。引起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血栓栓子90%来自DVT[3,4]。PTE与DVT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互关联,国际上把PTE与DVT作为同一疾病病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目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则是溶解血栓、恢复血流、防止血栓再形成及肺栓塞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留静脉瓣的功能以及防止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肺动脉栓塞 溶栓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加综合征:搅拌溶栓治疗下腔静脉内新鲜血栓形成 被引量:18
9
作者 丁鹏绪 韩新巍 +2 位作者 水少锋 吴刚 王艳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搅拌溶栓技术在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内新鲜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04年8月-2009年3月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内新鲜血栓形成5例,首先经股静脉途径行下腔静脉造影,而后开通下腔静脉,再采用搅拌溶栓技术溶解血栓,直至... 目的探讨搅拌溶栓技术在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内新鲜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04年8月-2009年3月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内新鲜血栓形成5例,首先经股静脉途径行下腔静脉造影,而后开通下腔静脉,再采用搅拌溶栓技术溶解血栓,直至血栓完全消失,最后行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术后采用多普勒超声随访下腔静脉通畅情况。结果5例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内新鲜血栓形成患者均为下腔静脉膜性阻塞,采用搅拌溶栓后血栓均完全消失,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后均未出现肺栓塞症状。术后随访下腔静脉血流通畅,无血栓再次形成,无一例下腔静脉再阻塞。结论搅拌溶栓技术可用于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内新鲜血栓,能一次性完成整体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下腔静脉 血栓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道Y型单子弹头一体化自膨式金属覆膜支架治疗右主支气管残端瘘17例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宗明 吴刚 +5 位作者 韩新巍 路慧彬 朱明 任克伟 焦德超 汪忠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气道Y型单子弹头一体化自膨式金属覆膜支架(简称Y型单子弹头覆膜支架)置入治疗右主支气管残端瘘(也称支气管胸膜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根据右主支气管残端瘘残留段支气管较短的特殊解剖结构与病变特点,设计出气道Y型单子弹头... 目的探讨气道Y型单子弹头一体化自膨式金属覆膜支架(简称Y型单子弹头覆膜支架)置入治疗右主支气管残端瘘(也称支气管胸膜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根据右主支气管残端瘘残留段支气管较短的特殊解剖结构与病变特点,设计出气道Y型单子弹头覆膜支架。X线监视下,对17例患者置入17枚Y型单子弹头覆膜支架。结果气道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17例患者瘘口支架置入后均获得完全封堵,随访1~34个月。2例术后1~2周内死于顽固性肺部感染和全身衰竭;5例瘘口愈合;10例右胸膜残腔较术前明显缩小,其中2例拔出胸腔引流管,8例带胸膜腔外引流管生存至今。结论气道Y型单子弹头覆膜支架能够完全封堵右主支气管残端瘘,技术可行,近期疗效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胸膜瘘 内支架 Y型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导向气道内支架置入治疗气道狭窄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被引量:14
11
作者 闫保君 吴刚 +7 位作者 韩新巍 汪南 石瑾 司文凤 王凯 苏宇 刘佳 海丹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研究DSA导向气道内支架置入治疗气道狭窄的护理要点。方法对采用气道内支架置入治疗的118例气管狭窄患者,在治疗中实施相应护理。结果 118例气道狭窄患者置入支架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结论通过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和手术体位训练,术... 目的研究DSA导向气道内支架置入治疗气道狭窄的护理要点。方法对采用气道内支架置入治疗的118例气管狭窄患者,在治疗中实施相应护理。结果 118例气道狭窄患者置入支架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结论通过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和手术体位训练,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做好康复护理及出院指导,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气管 狭窄 护理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dd-Chiari综合征:预开通治疗下腔静脉内陈旧性血栓 被引量:10
12
作者 丁鹏绪 吴刚 +5 位作者 韩新巍 水少锋 王艳丽 李臻 马骥 付明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02-706,共5页
目的探讨预开通技术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BCS)合并下腔静脉内陈旧性血栓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06年12月-2009年8月采用预开通技术治疗的BCS合并下腔静脉内陈旧性血栓9例,先行下腔静脉造影,而后使用直径12~16mm的球囊导管预扩张下腔... 目的探讨预开通技术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BCS)合并下腔静脉内陈旧性血栓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06年12月-2009年8月采用预开通技术治疗的BCS合并下腔静脉内陈旧性血栓9例,先行下腔静脉造影,而后使用直径12~16mm的球囊导管预扩张下腔静脉以恢复下腔静脉正向血流;术后给予抗凝、溶栓治疗促进血栓溶解;血栓溶解完全后使用直径25mm/30mm的球囊导管扩张下腔静脉以充分开通下腔静脉。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血栓溶解情况及下腔静脉通畅情况。结果 9例BCS合并下腔静脉内陈旧性血栓患者均为下腔静脉膜性阻塞,预开通下腔静脉后,除1例因再次阻塞下腔静脉而改行可回收支架治疗外,余8例患者血栓逐渐溶解消失,未出现肺栓塞症状,成功实施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后随访除1例下腔静脉再次阻塞外,余8例下腔静脉血流通畅,无血栓再次形成。结论预开通技术治疗BCS合并下腔静脉内陈旧性血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下腔静脉 血栓 陈旧性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Y型单子弹头气道支架治疗左主支气管胸膜瘘12例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培文 李宗明 +5 位作者 韩新巍 吴刚 路慧彬 焦德超 任克伟 张全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00-1004,共5页
目的评估应用Y型单子弹头覆膜气道支架封堵残端较短的左主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12例残端较短的左主支气管胸膜瘘患者,根据这类患者支气管残端较短的解剖结构特点,个体化定制Y型单子弹头覆... 目的评估应用Y型单子弹头覆膜气道支架封堵残端较短的左主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12例残端较短的左主支气管胸膜瘘患者,根据这类患者支气管残端较短的解剖结构特点,个体化定制Y型单子弹头覆膜气道内支架。在X线监视下,12例患者共置入12枚Y型单子弹头内支架。观察患者支架置入后瘘口愈合情况。结果 12枚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内支架置入后瘘口即刻完全封堵,随访3~17个月;6例瘘口封堵良好,支架置入后3个月取出,瘘口愈合、残腔消失;5例复查胸部多排螺旋CT(MSCT)显示支架子弹头部周围软组织较薄,残腔较前明显缩小,未取出支架,继续负压引流,带支架生存至今。1例高龄患者,支架置入前已存在重度肺部感染,支架置入后瘘口虽即刻完全封堵,但术后未能控制原有肺部感染,加之体质虚弱,术后2周死于肺部重度感染和机体衰竭。结论应用Y型单子弹头覆膜自膨式内支架封堵残端较短的左主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瘘口,近期临床效果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胸膜瘘 Y型自膨式覆膜内支架 Y型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空肠营养管和胃减压管置入治疗胸腔胃-气道瘘患者18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刚 申翔宇 +4 位作者 韩新巍 马骥 水少锋 王艳丽 丁鹏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58-860,共3页
关键词 气管/支气管 空肠营养 胃肠减压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TIPS治疗肝静脉广泛阻塞型布-加综合征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7
15
作者 丁鹏绪 张文广 +5 位作者 韩新巍 任建庄 李臻 周朋利 马彦高 麻恒翔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式TIPS治疗肝静脉广泛阻塞型布-加综合征(BCS)的近期疗效。方法 7例肝静脉广泛阻塞型BCS患者,使用改良术式TIPS治疗,其中2例为急性,5例为亚急性或慢性。术后给予正规抗凝治疗,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疗效。结果 7例肝静脉... 目的观察改良式TIPS治疗肝静脉广泛阻塞型布-加综合征(BCS)的近期疗效。方法 7例肝静脉广泛阻塞型BCS患者,使用改良术式TIPS治疗,其中2例为急性,5例为亚急性或慢性。术后给予正规抗凝治疗,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疗效。结果 7例肝静脉广泛阻塞型BCS均成功完成改良式TIPS,7例患者共置入12枚支架(覆膜支架3枚,自膨式支架9枚),随访彩色多普勒超声2~12个月,1例术后5个月又出现狭窄,并行第2次介入治疗,置入1枚支架。术后门脉压力由术前的(40.7±12.6)cmH2O下降到(17.2±3.4)cmH2O,术后1个月肝功能指标及脾功能亢进血象明显好转。结论改良式TIPS治疗肝静脉广泛阻塞型BCS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静脉阻塞 布-加综合征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马小型猪动物模型在本科生介入医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初步探索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腾飞 龙树海 +6 位作者 马骥 杨杰 王晔 段旭华 任建庄 李臻 韩新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24-1027,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巴马小型猪动物模型开展介入教学实践操作,提高本科生介入医学实习效果的可能性。方法全身麻醉下建立巴马小型猪实验模型,随机选取我校大学四年级本科医学影像专业10名学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依次完成穿刺部位消毒铺巾、... 目的探讨应用巴马小型猪动物模型开展介入教学实践操作,提高本科生介入医学实习效果的可能性。方法全身麻醉下建立巴马小型猪实验模型,随机选取我校大学四年级本科医学影像专业10名学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依次完成穿刺部位消毒铺巾、股动脉穿刺置鞘、主动脉弓和胸、腹主动脉造影等一系列介入操作。统计股动脉穿刺成功率并由带教老师对学生完成整套介入操作的流畅度和质量进行评估(优秀、良好、中等和差)。实习后学生问卷调查评估该实习教学方法的效果,评分如下:1分,非常不满意;2分,不满意;3分,一般;4分,基本满意;5分,非常满意。结果10名学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均独自完成巴马小型猪股动脉穿刺置鞘插管造影,技术成功率100%。介入实践操作质量评估显示6例优秀,3例良好和1例中等。学生对该实习教学方式满意度高,平均满意度(4.73±0.52)分。结论在巴马小型猪实验模型上进行本科生介入医学实习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教学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医学 动物模型 高等教育 实习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取出气管内支架置入治疗气管狭窄性拔管困难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宗明 吴刚 +5 位作者 韩新巍 申翔宇 任克伟 路慧彬 马骥 丁鹏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8-140,共3页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常用于危、急、重患者的紧急抢救,是解除上呼吸道阻塞、防止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保证正常供氧、维持生命的有效措施。但如果操作或处理不当,可导致术后拔管困难,甚至终生戴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气管切...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常用于危、急、重患者的紧急抢救,是解除上呼吸道阻塞、防止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保证正常供氧、维持生命的有效措施。但如果操作或处理不当,可导致术后拔管困难,甚至终生戴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发生率为3.3%~19.3%,气管切开术后引起拔管困难的原因约51.3%是气管狭窄[2-3]。作者利用介入放射学方法置入可取出内支架治疗21例气管狭窄性拔管困难,顺利拔出气管套管,恢复正常气道通气,明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 气管 狭窄 内支架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型Y型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治疗五例残胃-空肠吻合口狭窄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刚 司江涛 +5 位作者 韩新巍 焦德超 丁鹏绪 付明倜 李臻 马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27-630,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型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治疗残胃-空肠吻合口狭窄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根据残胃-空肠吻合口狭窄的特殊解剖结构与病变特点,自行设计改良型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X线监视下,对5例残胃-空肠吻合口狭窄患者置入... 目的探讨改良型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治疗残胃-空肠吻合口狭窄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根据残胃-空肠吻合口狭窄的特殊解剖结构与病变特点,自行设计改良型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X线监视下,对5例残胃-空肠吻合口狭窄患者置入5枚改良型Y型一体化内支架。结果内支架均一次置入成功,所有患者置入内支架后恶心、呕吐及腹胀缓解,生活质量提高。结论改良型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胃肠道金属内支架能够一次性解除残胃-空肠吻合口区域狭窄,技术可行,近期疗效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 吻合口 狭窄 内支架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道内支架:动物实验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路慧彬 韩新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6,共5页
近年来介入放射学解决了大量的气道疾病的临床难题,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缺少相关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气道内支架应用的各种并发症越来越多。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气道介入治疗相关动物实验的研究现状和发展,为开展相... 近年来介入放射学解决了大量的气道疾病的临床难题,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缺少相关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气道内支架应用的各种并发症越来越多。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气道介入治疗相关动物实验的研究现状和发展,为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 动物实验 现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29例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天垒 于耀宇 +3 位作者 韩新巍 水少锋 李腾飞 李延良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0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2010-04—2014-06 29例使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使用脑梗死溶...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2010-04—2014-06 29例使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使用脑梗死溶栓分级(TICI)评估术后即刻造影血管再通情况,围手术期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SS)评分评估,判断手术近期疗效;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评价其安全性;术后180d通过门诊MRA随访了解病变血管再通情况并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判断其中期疗效。结果 26例(89.66%)血管再通。术前NISS评分(16±8)分,出院时(10±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例获得完整随访,术后180dmRS评分≤2分13例(56.52%)。结论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有较高的再通率和安全性,其中期随访显示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TAIRE AB支架 脑动脉闭塞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