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封包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建立 张奕颖 +1 位作者 高峰 曹建西 《中医研究》 2019年第4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封包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及血清胰酶水平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封包(醋乳香、醋没药、北... 目的:观察中药封包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及血清胰酶水平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封包(醋乳香、醋没药、北刘寄奴、威灵仙、赤芍、黄芩、黄连、蒲公英、连翘、芒硝)治疗,每次20 min,每日2次。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3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痊愈14例,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7.5%。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肠道功能及血清胰酶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中药封包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和血清胰酶水平的恢复,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药封包疗法/治疗应用 胃肠道功能 血清胰酶水平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多肌群SNX17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艳停 吕杰 +9 位作者 赵雪 张迎娜 方华 李倩如 杜英 张清勇 杨俊红 张运克 高峰 李昕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5-719,共5页
目的:探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大鼠多肌群分拣微管连接蛋白17(SNX17)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主动免疫法构建EAMG大鼠模型(EAMG组)并进行评估,以正常大鼠作对照(正常对照组),利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2组大鼠胸锁... 目的:探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大鼠多肌群分拣微管连接蛋白17(SNX17)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主动免疫法构建EAMG大鼠模型(EAMG组)并进行评估,以正常大鼠作对照(正常对照组),利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2组大鼠胸锁乳突肌、膈肌、咬肌、心肌、肋间肌、前肢肌、腓肠肌和眼肌等8组肌群中SNX17、nAChR mRNA和蛋白含量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EAMG大鼠模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MG组大鼠心肌、肋间肌中SNX17 mRNA的表达升高(P <0. 05),膈肌中SNX17 mRNA的表达降低(P <0. 05);胸锁乳突肌、腓肠肌和眼肌中nAChR mRNA的表达降低(P <0. 05),心肌中n AChR mRNA的表达升高(P <0. 05);咬肌、心肌和腓肠肌中SNX17蛋白含量升高(P <0. 05),胸锁乳突肌、膈肌中降低(P <0. 05)。EAMG组腓肠肌中SNX17 mRNA与nAChR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 773,P=0. 035),而在心肌中呈正相关(r=0. 947,P=0. 012)。结论:SNX17可能是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关键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拣微管连接蛋白17 主动免疫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 神经肌肉接头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易受累肌群乙酰胆碱受体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苏丽莎 朱明振 +6 位作者 张清勇 张婧 赵雪 方华 高峰 张迎娜 程静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65-1367,共3页
目的 通过对大鼠不同肌群乙酰胆碱受体形态学观察和含量测定,探讨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肌群易受累的原因.方法 分离正常大鼠膈肌、腓肠肌、肋间肌、胸锁乳突肌、心肌、眼肌、咀嚼肌和前肢肌等8组肌群,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 目的 通过对大鼠不同肌群乙酰胆碱受体形态学观察和含量测定,探讨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肌群易受累的原因.方法 分离正常大鼠膈肌、腓肠肌、肋间肌、胸锁乳突肌、心肌、眼肌、咀嚼肌和前肢肌等8组肌群,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乙酰胆碱受体(AChR)形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比较AChRβ1亚基基因含量.结果 8组肌群均可见红色AChR、绿色神经纤维和突触囊泡;8组肌群中AChRβ1亚基的表达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95.1,P<0.05),组间比较腓肠肌(25.49 ±0.31)、肋间肌(24.42±0.75)、胸锁乳突肌(22.20±1.23)、咀嚼肌(11.22 ±0.80)、眼肌(1.46±0.1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鼠各肌群AChR含量的不同与累及不同肌群的重症肌无力发病率明显相关,可部分解释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病后肌群受累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受体 重症肌无力
原文传递
重症肌无力患者肌细胞中LRP4胞内区与SNX17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安颖 吕杰 +8 位作者 张迎娜 高峰 张婧 方华 李倩如 杜英 张清勇 王金兰 张运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4(LRP4)和分拣微管连接蛋白17(SNX17)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肌细胞中相互作用关系。方法:分别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30a-LRP4胞内区和真核表达载体p EASY-Blunt M2-SNX17,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4(LRP4)和分拣微管连接蛋白17(SNX17)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肌细胞中相互作用关系。方法:分别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30a-LRP4胞内区和真核表达载体p EASY-Blunt M2-SNX17,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7 800的His-LRP4胞内区,在HEK293T细胞中诱导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3 000的Myc-SNX17。利用抗Myc单克隆抗体磁珠与抗His单克隆抗体磁珠进行双向免疫共沉淀(Co-IP),以验证LRP4、SNX17两种蛋白分子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 T30a-LRP4胞内区和真核表达载体pE ASY-Blunt M2-SNX17;抗Myc单克隆抗体磁珠与His-LRP4混合后不发生共沉淀,如再与Myc-SNX17混合则可发生共沉淀;抗His单克隆抗体磁珠与Myc-SNX17混合后不发生共沉淀,再与His-LRP4胞内区混合可发生共沉淀。结论:原核表达的LRP4胞内区蛋白与真核表达的SNX17体外可发生直接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4 分拣微管连接蛋白17 重症肌无力 免疫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抗GQ1b抗体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婷婷 张迎娜 +9 位作者 吕杰 赵雪 张婧 孟云 任璐 方华 杨俊红 张运克 高峰 白宏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1-235,共5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抗GQ1b抗体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15例临床怀疑周围神经病患者的血清进行抗神经节苷脂抗体检测,分析确诊为抗GQ1b抗体综合征的2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将22例患者按血清是否单一抗GQ1b抗体阳性分为2组,分析两组间... 目的:分析河南省抗GQ1b抗体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15例临床怀疑周围神经病患者的血清进行抗神经节苷脂抗体检测,分析确诊为抗GQ1b抗体综合征的2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将22例患者按血清是否单一抗GQ1b抗体阳性分为2组,分析两组间临床表现不同点;将患者按应用一线免疫药物治疗(17例)和临床对症治疗(5例)分为2组,比较2组疗效的差异。结果:22例患者中男10例,女12例,有前驱感染病史14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四肢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球麻痹;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9例。血清仅抗GQ1b抗体1项阳性者4例,均无意识障碍发生;多抗体阳性18例,其中伴有意识障碍发生的有5例。一线免疫治疗较临床对症治疗疗效更好(P=0. 018)。4例患者经一线免疫治疗8~12 d后血清抗GQ1b抗体转阴性。结论:抗GQ1b抗体综合征临床症状复杂,其中意识障碍的发生可能有多种抗体共同参与,根据临床特点、脑脊液检查和血清GQ1b抗体可明确诊断;给予人免疫球蛋白或激素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GQ1b抗体综合征 临床特点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温晓艳 张迎娜 +4 位作者 方华 赵雪 张婧 吕杰 高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3期37-40,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20例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增强对抗NMDAR脑炎的认识。方法对90例临床疑似脑炎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进行抗NMDAR-IgG检测,分析确诊为抗NMDAR脑炎的2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20例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增强对抗NMDAR脑炎的认识。方法对90例临床疑似脑炎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进行抗NMDAR-IgG检测,分析确诊为抗NMDAR脑炎的2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抗NMDAR脑炎患者男女比例为6:14,中位年龄24岁,首发症状及主要精神症状多有不同。20例抗NMDAR脑炎患者中有12例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抗NMDAR-IgG抗体均阳性,其他8例仅在血清或脑脊液中检测到抗NMDAR-IgG抗体。5例盆腔检查异常,其中1例病理确诊为成熟囊性畸胎瘤。6例患者脑电图异常,7例头颅MRI异常。除1例患者未接受免疫治疗死亡外,其余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3例未伴畸胎瘤的患者用二线免疫治疗后复检血清和脑脊液中抗NMDAR-IgG抗体水平下降。结论抗NMDAR脑炎患者中年轻女性发病率较高。二线免疫治疗可能对不伴有畸胎瘤患者的疗效更好。CSF中的抗NMDAR-IgG抗体的阳性率高于血清,同时检测血清和脑脊液中抗NMDAR抗体可以提高疾病的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NMDAR脑炎 畸胎瘤 免疫治疗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
7
作者 刘凡昭 崔新征 +5 位作者 朱利伟 张清勇 陆增辉 张迎娜 高峰 陈嘉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92-1495,共4页
目的观察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NNCS)在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 方法取MG患者及对照组受检者肘正中静脉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目的观察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NNCS)在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 方法取MG患者及对照组受检者肘正中静脉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AChR:M1R~5R)、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α2~10、β2~4)、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胆碱酯酶(AChE)的表达。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定量分析mAChR(M1R、M3R、M5R)、nAChR(α5、α7)以及AChE在对照组和MG组中的差异。结果RT-PCR结果显示MG组和对照组PBMC中均表达M1R、M3R、M5R、α5、α7和AChE,但nAChR(α3、α9、β2)只在对照组中检测出,其余各亚型和ChAT在两组均未见表达。Real-time PCR结果显示MG患者PBMC中M1 mAChR表达量为对照组的0.80倍(P=0.418),M3 mAChR为对照组的0.40倍(P=0.004),M5 mAChR为对照组的1.23倍(P=0.488),α5 nAChR为对照组的0.63倍(P=0.177),α7 nAChR为对照组的0.81倍(P=0.668),AChE为对照组的3.24倍(P=0.002)。结论 MG患者PBMC中nAChR(α3、α9、β2)、M3 mAChR以及AChE表达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
原文传递
自整合障碍因子1在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组织中的表达
8
作者 李龙腾 金湘东 +5 位作者 郭玲霞 董忠生 方华 陈志勇 张清勇 高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042-2043,F0004,共3页
目的 观察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组织中自整合障碍因子1(BANF-1)的表达,探讨BANF-1与MG胸腺异常的关系.方法 Trizol法提取增生型(30例)、萎缩型(22例)、胸腺瘤型(20例)及正常胸腺(24例)总RN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 目的 观察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组织中自整合障碍因子1(BANF-1)的表达,探讨BANF-1与MG胸腺异常的关系.方法 Trizol法提取增生型(30例)、萎缩型(22例)、胸腺瘤型(20例)及正常胸腺(24例)总RN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BANF-1 mRN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BANF-1蛋白表达.结果 4种胸腺组织类型之间BANF-1 mRN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27,P<0.05).与正常(17.77 ±13.01)、增生型(29.58 ±22.81)和胸腺瘤型(15.99± 16.33)胸腺组织比较,萎缩型胸腺BANF-1基因(54.79 ±35.13)表达增高(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MG患者3种类型胸腺组织BANF-1均有表达.结论 BANF-1可能与MG患者异常胸腺的发生有关,尤其与MG胸腺萎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整合障碍因子1 胸腺 重症肌无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