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AMH及性激素水平与大学生体检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
1
作者 王静 赫松涛 陈刚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96-98,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抗缪勒氏管激素(AMH)及性激素水平与大学生体检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1年3月-2023年11月我院体检确诊为PCOS的80例大学生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另外收集同时期体检的128例非PCOS人群临床资料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血清抗缪勒氏管激素(AMH)及性激素水平与大学生体检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1年3月-2023年11月我院体检确诊为PCOS的80例大学生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另外收集同时期体检的128例非PCOS人群临床资料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AMH及性激素水平;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价AMH及性激素6项对PCOS的预测效能;皮尔森相关性分析AMH水平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关系。结果两组年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睾酮、催乳素均高于非PCOS组,孕酮低于非PCOS组,差异显著,P<0.05。将PCOS=1,非PCOS=0作为因变量,AMH、性激素6项作为自变量,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MH及性激素6项均对PCOS有良好的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946、0.924,灵敏度分别为0.850、0.850,特异度为0.977、0.891。但AMH联合性激素6项的预测效能较高,AUC最大,为0.997,灵敏度为0.988,特异度为0.977。AMH的预测阈值为7.975ng/mL。PCOS患者血清AMH水平与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促卵泡生成素、睾酮、孕酮、催乳素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结论AMH及性激素水平在大学生体检确认为PCOS血清中异常表达,血清AMH及性激素水平可能与PCOS具有一定相关性,AMH联合性激素6项目对PCOS有良好的评估价值,AMH与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H 促卵泡生成素 促黄体生成素 雌二醇 孕酮 睾酮 催乳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常规检验中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的结果分析
2
作者 赵冬 杨晓煜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1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实施血常规检验的价值。方法择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疑似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共纳入82份血液样本,均实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涂片细胞形... 目的探讨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实施血常规检验的价值。方法择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疑似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共纳入82份血液样本,均实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将胸部CT结合临床症状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测方式单一应用和联合应用诊断效能及对各细胞阳性率的检出情况。结果82例受检者胸部CT结合临床症状发现67份血液样本呈阳性,15份呈阴性;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出58份血液样本呈阳性,24份呈阴性;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出61份血液样本呈阳性,21份呈阴性;两种不同方式联合检测检出64份血液样本呈阳性,18份呈阴性。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61%、60.00%、74.39%、89.66%、37.50%;血液涂片形态学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58%、66.67%、80.49%、91.80%、47.62%;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52%、100.00%、96.34%、100.00%、83.33%;两种检测方式单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诊断效能高于单一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表明,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AUC)为0.721,约登指数为0.683,具有更高诊断效能。联合检测各细胞阳性率均高于单一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式单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实施血常规检验,相对于单一检测,诊断效能较高,可为疾病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检验 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阳性检出率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导师制”在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中的探索与创新 被引量:6
3
作者 朱涛 李锋 +4 位作者 宋欢霞 张锐 孟菁菁 苏绍红 吴永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3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双导师制在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及其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郑州大学医学院、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河南大学医学院2018、2019连续二届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检验科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2018届为文中试验... 目的探讨双导师制在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及其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郑州大学医学院、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河南大学医学院2018、2019连续二届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检验科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2018届为文中试验数据,2019届为重复试验,时间均为1年。学生随机分为双导师指导组、单导师指导组。对照组实习生以单导师制模式指导,试验组在单导师制组的基础上,以笔者为总导师,施行双导师指导方案。通过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以及师生互评问卷等方式对研究结果进行量化比较。结果双导师制组学生理论和操作技能得分的最大值、均值、众数等特征值均明显高于单导师制组;双导师指导组在师生互评项目的评分上“优”的比例增加,单导师制和等级C最接近,双导师制和等级A最接近,师生互评满意度明显高于单导师指导组。结论与单导师组相比,双导师组的各项得分均明显增高,说明双导师指导模式对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及操作能力有积极影响;对推动多模式医学人才的培养、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导师制 医学检验 PBL 教学实践 郑州大学 检验科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4-3p、lncRNA-MALAT-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化疗疗效、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赵冬 杨晓煜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5期820-824,共5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微小RNA-124-3p(miR-124-3p)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各指标与患者的临床特征、化疗疗效及预后情况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微小RNA-124-3p(miR-124-3p)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各指标与患者的临床特征、化疗疗效及预后情况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纳入9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为研究组,给予标准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另选取98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组间miR-124-3p、lncRNA-MALAT-1水平,收集研究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究各指标及化疗疗效、预后情况与患者miR-124-3p、lncRNA-MALAT-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miR-124-3p更低,lncRNA-MALAT-1更高(P<0.05)。研究组患者在年龄、髓外病变、性别、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FAB分型方面miR-124-3p及lncRNA-MALAT-1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白细胞计数≥30×109 L-1、骨髓原始细胞比率≥70%患者的miR-124-3p水平更低,lncRNA-MALAT-1水平更高(P<0.05)。无效组患者的miR-124-3p水平低于有效组,lncRNA-MALAT-1水平高于有效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miR-124-3p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lncRNA-MALAT-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中miR-124-3p水平降低,lncRNA-MALAT-1水平升高;miR-124-3p和lncRNA-MALAT-1的表达水平与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化疗疗效和预后情况具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微小RNA-124-3p 临床特征 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脂肪肝患者血脂与肝功能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赫松涛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脂肪肝患者肝功能酶学指标与血脂的变化。〔方法〕收集经超声诊断为脂肪肝的大学生患者44例,作为脂肪肝组;将42例无指标异常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把两组人员肝功能酶学指标和血脂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大学生脂肪肝患者肝功能酶学指标与血脂的变化。〔方法〕收集经超声诊断为脂肪肝的大学生患者44例,作为脂肪肝组;将42例无指标异常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把两组人员肝功能酶学指标和血脂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脂肪肝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44,P<0.05);甘油三酯(TG)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28,P<0.05),TC、HDL-C、LDL-C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学生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肝功能异常,血脂主要表现为甘油三酯(TG)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血脂 ALT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毛丽红 《系统医学》 2019年第1期95-96,99,共3页
目的研究hs-CRP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7年2月—2018年1月该院接诊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24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对所选病例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120例。实验组实行hs-CRP... 目的研究hs-CRP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7年2月—2018年1月该院接诊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24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对所选病例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120例。实验组实行hs-CRP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对照组仅行血常规检验。分析两组的诊断结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的阳性检出率为96.67%,明显比对照组的75.83%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58 7,P<0.05)。实验组脑膜炎、肺炎、肠炎以及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结果依次是103例、97例、112例、108例,优于对照组的80例、76例、91例以及89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71 4,9.131 2,14.091 3,10.227 8,P<0.05)。结论选择hs-CRP与血常规联合检验方案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诊断,可显著提升其阳性检出率,建议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HS-CRP 诊断价值 血常规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检验受溶血现象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邵春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8期6-6,共1页
本次主要对血液检验受溶血现象的影响进行分析,为临床检验提供重要依据,确保检验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 90 例,根据所有受试者的体检编号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45 例。将两组的血液标本分别装进1 号和 2 号... 本次主要对血液检验受溶血现象的影响进行分析,为临床检验提供重要依据,确保检验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 90 例,根据所有受试者的体检编号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45 例。将两组的血液标本分别装进1 号和 2 号试管当中, 实验组的血液标本为溶血标本, 装进 1 号试管; 对照组的血液标本为正常标本, 装进 2 号试管。 结果 两组受试者的血液检查结果相比较,在多项指标中均具有差异,P<0.05。结论 积极规范操作标准,预防溶血的情况,有利于提高血液检验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检验 溶血现象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生化学检验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高卫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8期50-50,共1页
本次对血液生化学检验白血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 60 例,根据患者病情分类情况分为急性和慢性,其中急性有 33 例,慢性有 27 例,同时选取在我院进行检查的健康人群 40 例,对其血液生化学检查进行分析。结... 本次对血液生化学检验白血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 60 例,根据患者病情分类情况分为急性和慢性,其中急性有 33 例,慢性有 27 例,同时选取在我院进行检查的健康人群 40 例,对其血液生化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组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其血铜水平比健康组高,但是在血锌指标上比健康组低,两组患者的血铬指标均高于健康组,P<0.05,慢性组的患者其乳酸脱氢酶指标、碱性磷酸酶指标以及α-羟基丁酸脱氢酶指标、谷氨酰转肽酶指标水平均下降,急性组的患者除了谷氨酰转肽酶指标上升,其他指标均下降,但是两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对白血病患者进行血液生化学检验有利于对其疾病和治疗情况进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生化学检验 白血病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PLA2、HCY、D-D与低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9
作者 王静 赫松涛 陈刚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6期1053-1056,1061,共5页
目的 分析脂蛋白磷脂酶A2 (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和D-二聚体(D-D)与低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郑州大学医院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312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根据6个月内... 目的 分析脂蛋白磷脂酶A2 (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和D-二聚体(D-D)与低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郑州大学医院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312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根据6个月内AMI发病情况,分为AMI组(n=86)和无AMI组(n=226)。入院时和入院1个月后,采用循环酶法检测Hcy,采用干式荧光免疫法检验LP-PLA2,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D-D,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低年龄段AMI发病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LP-PLA2、HCY、D-D水平与AMI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AMI组和无AMI组性别、吸烟史、高血脂史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高血压史、饮酒史、家族史、糖尿病史和NYHA分级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和1个月后,AMI组血清LP-PLA2、Hcy和D-D水平均明显高于无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入院时:t=7.291、4.672、6.696,P<0.001;1个月后:t=16.783、8.974、11.360,P<0.001)。入院LP-PLA2>175μg/L、入院Hcy>15μmol/L、入院D-D>0.5 mg/L,1个月LP-PLA2>175μg/L、1个月Hcy>15μmol/L、1个月D-D>0.5 mg/L为影响低年龄段AMI发病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低年龄段AMI发病风险与入院时血清LP-PLA2、HCY、D-D水平均呈正相关(r=0.826,0.775,0.724,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入院时LP-PLA2、Hcy和D-D水平与AMI发病有相关性,三指标是低年龄段AMI发病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低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D-二聚体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
10
作者 李婷婷 张琳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303-307,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CHB)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的CHB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入组152名CHB患者,以是否发生HBV-HCC为预后评价指标,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回顾... 目的:回顾性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CHB)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的CHB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入组152名CHB患者,以是否发生HBV-HCC为预后评价指标,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回顾和统计分析;通过对本研究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酗酒、高脂血症、糖尿病史、PT、INR、AST、ALT、血小板、GGT、总胆红素、HBV DNA和肌酐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患者肝癌发生率的危险因素。接着采用ROC曲线寻找GGT对HBV-HCC的最佳预测阶段值,并验证GGT对患者患HCC的预测能力。结果:年龄、性别、吸烟史、嗜酒、糖尿病史、高血脂症、HBVDNA、PT、INR、血小板、AST、ALT、总胆红素以及肌酐(P>0.05),但GGT(P<0.001)、酗酒(P=0.004)、AST(P=0.007)、ALT(P=0.020)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多因素分析显示,GGT是HBV患者患HCC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GGT水平与HBV患者患HCC呈正相关(P<0.05);使用ROC曲线分析发现,当GGT水平最佳截断值为75U/L时,GGT预测HBV患者患HCC的AUC值为0.915。结论:GGT对HBV-HCC的最佳预截断段值为75 u/L,GGT对患者患HCC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谷氨酰转氨酶 慢性乙型肝炎 HBV相关肝细胞癌 生物标志物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EG与凝血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骆苏彦 何鑫 宋欢霞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67-69,99,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栓弹力图(TEG)与临床常规凝血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AIS患者13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根据入院时NIHSS评分将观察组分为中重度亚组(87例)与轻度亚组...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栓弹力图(TEG)与临床常规凝血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AIS患者13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根据入院时NIHSS评分将观察组分为中重度亚组(87例)与轻度亚组(43例),根据治疗情况分为转归不良亚组(28例)与转归良好亚组(102例),比较各组TEG参数与常规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R时间(4.49±0.94) min、K时间(1.02±0.37) min、APTT(27.28±4.11) s小于对照组(5.53±1.13) min、(1.88±0.32) min、(29.47±3.24) s,α角度(68.59±3.48)°、MA(67.97±2.25) mm、FIB(2.53±0.87) g/L大于对照组(65.82±4.21)°、(60.26±2.39) mm、(1.45±0.73) g/L(P<0.05);中重度亚组R时间(4.17±1.13) min、K时间(0.81±0.42) min小于轻度亚组(4.75±0.92) min、(1.19±0.35) min(P<0.05);转归不良亚组R时间(2.44±0.37) min、K时间(0.95±0.23) min、APTT(20.47±2.43) s、FIB(1.53±0.32) g/L小于转归良好亚组(3.95±0.75) min、(1.74±0.27) min、(25.28±3.34) s、(2.17±0.18) g/L,α角度(56.28±2.96)°、MA(60.27±5.82) mm大于转归良好亚组(50.63±2.59)°、(51.84±3.52) mm(P<0.05);AIS患者的R时间与PT、ATPP存在正相关,K时间与FBI存在负相关,α角度、MA与FIB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 TEG参数可反映AIS患者的病情及治疗转归情况,且与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密切相关,可作为AIS患者临床治疗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急性脑梗死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poB/ApoA1、TG/HDL-C水平联合检测在PCI术后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预测中的效能
12
作者 夏芳 何鑫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2期117-119,共3页
目的:观察血清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联合检测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预测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作... 目的:观察血清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联合检测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预测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冠心病组,并依据不同预后将其分为预后良好患者和预后不良患者;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不同预后PCI术后冠心病患者血清ApoB/ApoA1、TG/HDL-C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poB/ApoA1、TG/HDL-C水平联合检测在PCI术后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预测中的效能。结果:冠心病组ApoB/ApoA1、TG/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血清ApoB/ApoA1、TG/HDL-C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poB/ApoA1、TG/HDL-C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0.885、0.876、0.967,且联合检测预测效能高于二者单项检测。结论:血清ApoB/ApoA1、TG/HDL-C水平联合检测预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的效能高于二者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B 载脂蛋白A1 三酰甘油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心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痛宁对偏头痛模型大鼠硬脑膜、三叉神经节及脑干区JNK-1和PAR-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方莉 白金娟 +2 位作者 连亚军 徐会茹 顾盼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9-412,共4页
目的:观察偏头痛模型大鼠硬脑膜、三叉神经节及脑干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c-Jun氨基末端激酶-1(JNK-1)和G-蛋白耦联受体家族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的表达以及中药头痛宁对其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观察偏头痛模型大鼠硬脑膜、三叉神经节及脑干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c-Jun氨基末端激酶-1(JNK-1)和G-蛋白耦联受体家族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的表达以及中药头痛宁对其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头痛宁治疗组3组,每组10只。模型组、治疗组大鼠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注射剂10mg/kg建立实验性偏头痛模型,模型组造模30min后蒸馏水1.04mL/kg灌胃,治疗组造模15~20min后头痛宁1.2g/kg灌胃。1周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硬脑膜、三叉神经节及脑干区JNK-1和PAR-2的表达。结果:模型组硬脑膜、三叉神经节及脑干区JNK-1和PAR-2的表达均高于其他2组(JNK-1:F硬脑膜=288.665,F三叉神经节=20016.775,F脑干=333774.771,P均〈0.001;PAR2:F硬脑膜=25790.690,F三叉神经节=820.497,F脑干=198.165,P均〈0.001),治疗组和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痛宁可通过下调偏头痛模型大鼠硬脑膜、三叉神经节及脑干区JNK-1和PAR-2的表达,防治偏头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硝酸甘油 硬脑膜 三叉神经节 脑干 头痛宁 JNK-1 PAR-2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瘫患儿血清TORCH抗体及IL-4、IFN-γ、TNF-α水平检测 被引量:12
14
作者 熊华春 王军 +2 位作者 朱登那 张琳 郭信长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18-419,共2页
目的:检测脑瘫患儿TORCH抗体及血清IL-4、IFN-γ和TNF-α水平。方法:应用ELISA法对128例脑瘫患儿血清CMV-IgM、TOX-IgM、RV-IgM和HSV2-IgM进行检测,对血清细胞因子IL-4、IFN-γ和TNF-α水平进行检测。130例正常儿作对照。结果:脑瘫患儿... 目的:检测脑瘫患儿TORCH抗体及血清IL-4、IFN-γ和TNF-α水平。方法:应用ELISA法对128例脑瘫患儿血清CMV-IgM、TOX-IgM、RV-IgM和HSV2-IgM进行检测,对血清细胞因子IL-4、IFN-γ和TNF-α水平进行检测。130例正常儿作对照。结果:脑瘫患儿中CMV-IgM、TOX-IgM、HSV2-IgM、RV-IgM阳性率分别为41.4%、32.8%、14.8%、8.6%,均高于正常儿(P<0.05)。与TORCH-IgM阴性脑瘫患儿和正常儿比较,TORCH-IgM阳性脑瘫患儿血清IL-4水平较低(P<0.05),TNF-α和IFN-γ水平较高(P<0.05)。结论:脑瘫患儿TORCH感染以CMV为主。脑瘫患儿TORCH感染后,细胞因子分泌失衡,免疫平衡遭到破坏,易致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RCH 脑性瘫痪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Γ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ICAM-1及白细胞膜黏附分子水平检测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涛 许军秀 徐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0-263,共4页
目的: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白细胞膜黏附分子(CD11a和CD18)水平的变化。方法:采集80例CHF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sICAM-1检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a和CD18... 目的: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白细胞膜黏附分子(CD11a和CD18)水平的变化。方法:采集80例CHF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sICAM-1检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a和CD18。结果:CHF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及CD11a、CD18阳性细胞百分率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10.186、11.999和13.764,P均<0.05)。不同基础心脏病CHF患者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578、1.723、0.214,P均>0.05),不同心功能分级CHF患者间血清sICAM-1水平,CD11a、CD18阳性细胞百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3.953、15.592和25.384,P<0.001),Ⅳ级患者高于Ⅱ、Ⅲ级患者(P<0.05)。结论:ICAM-1介导的心脏炎症反应可能是诱发或加重CHF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白细胞膜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中NO水平、NOS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方莉 方伟 +1 位作者 李庆军 董海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水平,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变化及雷公藤多甙(GTW)对其影响。方法:将100只wistar大鼠分成假手术组、手术组、生理盐水治疗组和GTW治疗组,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水平,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变化及雷公藤多甙(GTW)对其影响。方法:将100只wistar大鼠分成假手术组、手术组、生理盐水治疗组和GTW治疗组,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用硝酸银还原法测定4组大鼠脑组织缺血1 h再灌注15 min、1 h、6h、12 h、24 h NO含量和NOS活性。结果:与手术组及生理盐水治疗组相比,各时间点GTW治疗组大鼠脑组织NOS活性降低,NO含量减少(P<0.05)。结论:GTW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甙 局灶性脑缺血 缺血再灌注损伤 脑缺血-再灌注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CD4^+ CD25^(high) Foxp^(3+)调节性T细胞数量和分布及Foxp3mRNA表达与肿瘤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魏明 涂玲 +4 位作者 梁颖红 刘佳 龚艳杰 张俊华 张宜花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12期2227-2231,共5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CD4+CD25high Foxp3+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Treg)的存在数量、分布情况,及其功能基因Foxp3mRNA的表达变化与国际抗癌联盟(UICC)乳腺癌的TNM分期的关系。方法用四色流式细胞术以Foxp3-FITC/CD25-PE/CD4-PerCP...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CD4+CD25high Foxp3+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Treg)的存在数量、分布情况,及其功能基因Foxp3mRNA的表达变化与国际抗癌联盟(UICC)乳腺癌的TNM分期的关系。方法用四色流式细胞术以Foxp3-FITC/CD25-PE/CD4-PerCP/CD3-PC7抗体组合分析40名健康对照者及4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TNM分期T1期9例、T2期10例、T3期12例、T4期9例)外周血、肿瘤组织浸润淋巴细胞(TIL)及癌旁淋巴结中CD4+CD25high Foxp3+Treg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TregFoxp3mRNA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 Foxp3+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为(8.91±3.06)%,高于正常健康对照组(5.84±2.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TIL、癌旁淋巴结中Treg占CD4+T淋巴细胞比例均高于外周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乳腺癌组织TIL和癌旁淋巴结中Treg的Foxp3平均荧光强度(MFI)显著高于外周血(P<0.05)。T1、T2、T3、T4期乳腺癌患者Treg比例分别为(5.81±1.89)%、(6.52±2.15)%、(9.65±3.14)%、(11.86±2.43)%。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Treg数量与肿瘤TNM分期显著相关(r=0.7 576,P<0.01);Foxp3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乳腺癌TNM各分期呈显著相关性(r=0.6 129,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CD4+CD25high Foxp3+Treg的数量升高,其增高程度与肿瘤临床分期呈显著正相关。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和癌组织局部Treg的数量、分布情况及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mRNA的表达强度均有所不同,提示这可能是产生肿瘤免疫抑制的重要机制,CD4+CD25high Foxp3+Treg将来可作为乳腺癌患者病情进展的重要判断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分期 特异性转录因子 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和vWF表达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明 刘培杰 +3 位作者 陈炅 卢永申 张俊峰 李盼盼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与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以131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尿蛋白排泄率(UAER)、...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与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以131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尿蛋白排泄率(UAER)、眼底镜检查和肌电图检查分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和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检测131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30名正常对照组个体的血小板膜糖蛋白,同时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检测血浆vWF水平,并对各种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组CD62p、CD63阳性百分率和CD41、CD61的平均荧光道数(MnX)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血管病变组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糖尿病组CD42b的阳性百分率低于正常对照组,有无微血管病变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血浆vWF水平(1398±69)高于正常对照组(978±67)P<0.01,有微血管病变组(1657±78)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1243±67)P<0.01;经相关分析显示:CD62p、CD63、CD61与vWF呈正相关(r分别为0.4665、0.4556和0.3814,P<0.05。结论 CD61、CD62p、CD63和vWF在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中显著升高,提示血小板膜糖蛋白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的病理发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小板膜糖蛋白 微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羟基喜树碱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h17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燕 孟令杰 +2 位作者 王建平 张俊峰 刘乃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8-690,共3页
目的:探讨10-羟基喜树碱(HCPT)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3组(HCPT组、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选取20例健康查体者为正常对照。采集各组患者外周血并分离单个核细胞,HCPT和阳性对照... 目的:探讨10-羟基喜树碱(HCPT)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3组(HCPT组、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选取20例健康查体者为正常对照。采集各组患者外周血并分离单个核细胞,HCPT和阳性对照组分别加入HCPT和甲氨蝶呤(MTX)进行培养,余2组不加药。加药前和加药48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h17细胞百分率,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17水平。结果:RA患者Th17细胞百分率和培养上清中IL-17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47.021、12.507,P均<0.001)。培养后,HCPT组和阳性对照组患者Th17细胞百分率和培养上清中IL-17水平较阴性对照和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F=418.743、142.112,P<0.001),HCPT组和阳性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PT可抑制RA患者Th17细胞的功能,在RA治疗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羟基喜树碱 类风湿关节炎 TH17细胞 IL-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糖甙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方莉 李庆军 方树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2-474,共3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糖甙(GTW)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132只Wistar大鼠分为4组,每组33只:Ⅰ组为假手术组,Ⅱ组为手术组,Ⅲ组为生理盐水治疗组,Ⅳ组为GTW治疗组。Ⅳ组于实验前3d开始灌胃给30mg/kgGTW。Ⅲ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糖甙(GTW)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132只Wistar大鼠分为4组,每组33只:Ⅰ组为假手术组,Ⅱ组为手术组,Ⅲ组为生理盐水治疗组,Ⅳ组为GTW治疗组。Ⅳ组于实验前3d开始灌胃给30mg/kgGTW。Ⅲ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分别于灌胃后1、3、6、12及24h时间点处死6只,留取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每组3只缺血1h/再灌注24h后,取脑制作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各组脑组织形态变化。结果:Ⅳ组多数神经元结构完整的,形态相对正常,间质水肿轻。再灌注3、6、12及24h,Ⅳ组较Ⅱ、Ⅲ2组TNF-α含量降低(F=58.971,113.639,68.395和60.011,P<0.001)。结论:GTW对大鼠及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肿瘤坏死因子-Α 雷公藤多糖甙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