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素质 被引量:7
1
作者 赵继敏 马俊芬 +3 位作者 路静 李沛 赵明耀 董子明 《医学教育探索》 2010年第5期599-601,共3页
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在病理生理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高教师创新意识、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改革传统实验教学等途径,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素质。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教学 创新素质 医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与临床结合的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江亚南 张艳艳 +3 位作者 赵继敏 陈平 黄幼田 董子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07-1008,共2页
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与临床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加深对疾病发生机制的理解。病理生理实验教学通过开展实验设计、巧妙设立问题、典型病例分析与临床结合,激发学生兴趣,为临床教学打下基础。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实验教学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m1和Rac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帅 曲蕴慧 鄢文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3869-3873,共5页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及Rac GTP酶激活蛋白1(Rac1)的表达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62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标本于2006-02-26/03-16取自食管癌高发区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及Rac GTP酶激活蛋白1(Rac1)的表达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62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标本于2006-02-26/03-16取自食管癌高发区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食管鳞癌组织、2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2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Tiam1及Rac1蛋白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Tiam1蛋白表达与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密切相关(χ2=8.779,7.680,4.502,4.987;均P<0.05);在食管鳞癌癌变过程中Tiam1蛋白表达在正常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5.0%(3/20)、55.0%(11/20)、72.6%(45/62),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χ2=20.643,P<0.05);Rac1蛋白表达也与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密切相关(χ2=8.652,6.884,8.276,6.371;均P<0.05);Rac1蛋白在正常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25.0%(5/20)、70.0%(14/20)、70.0%(44/62),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χ2=14.245,P<0.05).Tiam1及Rac1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γp=0.642,P<0.05).结论:Tiam1及Rac1可作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 RAC GTP酶激活蛋白1 食管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浸润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年制医学生肝胆外科临床实习带教探索 被引量:2
4
作者 党晓卫 闫生方 +2 位作者 乔师师 许培钦 刘康栋 《基础医学教育》 2012年第9期679-681,共3页
通过总结七年制医学生肝胆外科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经验,包括制定合理、系统的临床实习计划;加强"三基"训练,强化专业知识培训;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注重示范带教和学生动手能力训练,培养专业操作兴趣;多学科知识的掌握... 通过总结七年制医学生肝胆外科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经验,包括制定合理、系统的临床实习计划;加强"三基"训练,强化专业知识培训;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注重示范带教和学生动手能力训练,培养专业操作兴趣;多学科知识的掌握和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创新能力和科研意识的培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等,以提高七年制医学生肝胆外科实习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外科 教学方法 临床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思维模式的学习在桥梁医学课教学中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沛 董子明 李燕飞 《医学研究杂志》 2010年第6期131-132,共2页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香港大学医学院 教学方式 主动思维 桥梁 要求培养 PB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的分子病理学评估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丽展 刘康栋 李圣青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82-88,共7页
肺癌的分子病理学评估是指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基因测序等多种手段,以明确肺癌分类,确定肿瘤侵袭范围和外科手术切缘的受累程度(如阳性或阴性切缘),区分原发肺癌及转移性肿瘤,还可用于分子诊断性研究,确定是否存在特定基因表达异... 肺癌的分子病理学评估是指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基因测序等多种手段,以明确肺癌分类,确定肿瘤侵袭范围和外科手术切缘的受累程度(如阳性或阴性切缘),区分原发肺癌及转移性肿瘤,还可用于分子诊断性研究,确定是否存在特定基因表达异常或突变,对肺癌预后及疗效进行预测,并据此进行个体化治疗。本文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分子病理学 生物标记物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C和Survivin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维山 左曙光 +1 位作者 鄢文海 宋国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6-228,共3页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C(Cyt-C)和Survivin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Cyt-C和Survivin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手工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59例结肠腺癌和1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Cyt-...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C(Cyt-C)和Survivin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Cyt-C和Survivin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手工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59例结肠腺癌和1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Cyt-C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结果:Survivin和Cyt-C在正常结肠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0.0%和30.0%,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9.5%和78.0%,Survivin蛋白和Cyt-C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增加(P<0.05);Cyt-C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和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成正相关(P<0.05);Survivin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和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成负相关(P<0.05);两者与浸润深度,肿瘤的大小,患者的年龄,淋巴结有无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和Cyt-C在结肠癌中表达增加提示Survivin和Cyt-C对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凋亡 SURVIVIN Cyt—C 组织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562细胞外泌体诱导特异性CTL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陈绍倩 杜英 +3 位作者 王鑫 顾巧丽 黄玉敏 董子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168-1171,共4页
为了研究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s)及K562细胞总RNA刺激人树突状细胞(DC)分泌的外泌体能否诱导出K562细胞特异性CTL,采用四步离心法提取K562细胞及K562细胞总RNA刺激人树突状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中的外泌体,并诱导CTL... 为了研究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s)及K562细胞总RNA刺激人树突状细胞(DC)分泌的外泌体能否诱导出K562细胞特异性CTL,采用四步离心法提取K562细胞及K562细胞总RNA刺激人树突状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中的外泌体,并诱导CTL生成,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CTL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显示K562细胞外泌体和K562细胞RNA刺激的DC和外泌体均能明显促进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与未经外泌体作用的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泌体作用后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比对HL-60细胞的杀伤作用强,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K562细胞外泌体能够诱导出特异性抗白血病细胞的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62细胞 树突状细胞 外泌体 细胞毒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干扰食管癌EC9706细胞MTA1基因表达对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松华 赵国强 +2 位作者 郑红 赵继敏 董子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03-505,共3页
目的采用RNAi抑制食管癌EC9706细胞株MTA1基因的表达,观察对食管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包裹转染沉默MTA1表达的siRNA表达载体入食管癌细胞EC9706。定量RT-PCR和免疫印迹分别检测MTA1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划痕损伤实验和... 目的采用RNAi抑制食管癌EC9706细胞株MTA1基因的表达,观察对食管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包裹转染沉默MTA1表达的siRNA表达载体入食管癌细胞EC9706。定量RT-PCR和免疫印迹分别检测MTA1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划痕损伤实验和细胞体外侵袭实验分别测定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定量RT-PCR检测显示,MTA1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转染沉默MTA1的siRNA表达载体组的食管癌细胞划痕未愈合,穿透Matrigel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与未转染组、转染空载体组和转染无关序列siRNA载体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RNA干扰介导的MTA1基因表达沉寂可有效降低食管癌细胞侵袭和迁移;MTA1基因可能成为肿瘤治疗上有前途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A1 RNA干扰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隔交链孢霉素对NIH/3T3细胞毒性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康栋 马艳英 +4 位作者 赵继敏 王瑾瑾 杨洪艳 黄幼田 董子明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9-412,共4页
目的研究互隔交链孢霉素(altenuene,ALT)对NIH/3T3细胞的毒性作用,为互隔交链孢霉的致癌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互隔交链孢酚(alternariol,AOH)为阳性对照,采用形态学观察,噻唑蓝法,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FCM)等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LT... 目的研究互隔交链孢霉素(altenuene,ALT)对NIH/3T3细胞的毒性作用,为互隔交链孢霉的致癌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互隔交链孢酚(alternariol,AOH)为阳性对照,采用形态学观察,噻唑蓝法,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FCM)等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LT对NIH/3T3细胞生长的影响及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ALT对NIH/3T3细胞的半数抑制率为76.4、50和100μmol/L的ALT染毒24 h可使NIH/3T3细胞生长曲线明显下降,并有明显的形态学改变;以10.0、20.0和50.0μmol/L的ALT染毒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G2/M期细胞比例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T对NIH/3T3细胞有毒性作用,可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G2/M期细胞阻滞,其细胞抑制作用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隔交链孢霉素 NIH/3T3细胞 细胞毒性 生长曲线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B7-2瘤苗与DC瘤苗体外联合诱导抗食管癌的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路静 赵军 +6 位作者 宋谦 崔自由 赵国强 黄幼田 杨洪艳 赵继敏 董子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82-1385,共4页
目的:研究人B7-2瘤苗和负载了肿瘤细胞冻融抗原的DC瘤苗体外联合诱导抗食管癌的免疫作用.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EGFP-N3-B7—2转染人食管癌细胞株EC9706.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脐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MNC)后,获得... 目的:研究人B7-2瘤苗和负载了肿瘤细胞冻融抗原的DC瘤苗体外联合诱导抗食管癌的免疫作用.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EGFP-N3-B7—2转染人食管癌细胞株EC9706.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脐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MNC)后,获得单核细胞(Mo).在细胞因子作用下诱导分化,第3d加入EC9706的冻融抗原,共培养4d后获得负载肿瘤抗原的成熟树突状细胞(MDC).将致敏DC与从脐血中分离的T淋巴细胞共培养3d,获得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CTL对转染和未转染的EC9706的细胞毒作用.结果:融合基因在食管癌细胞株EC9706的胞膜上定位表达.脐血来源的DC可负载并递呈肿瘤抗原,激活自体T淋巴细胞,诱导肿瘤特异性CTL产生,对转染pEGFP—N3-B7—2的EC9706细胞有显著杀伤作用(F=21.672,P=0.000).结论:人B7—2瘤苗和DC瘤苗体外联合应用,诱导出明显的杀伤食管癌细胞的免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B7—2瘤苗 DC瘤苗 体外联合诱导 食管癌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古菌素A对食管癌EC1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俊芬 江亚南 +3 位作者 赵继敏 黄幼田 赵明耀 董子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3534-353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曲古菌素A对食管癌细胞系EC1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对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21WAF1/CIP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0.3,0.5,1.0μmol/L的TSA处理EC1细胞,MTT检测TSA作用24、48h对EC1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0.3,0.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曲古菌素A对食管癌细胞系EC1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对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21WAF1/CIP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0.3,0.5,1.0μmol/L的TSA处理EC1细胞,MTT检测TSA作用24、48h对EC1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0.3,0.5,1.0μmol/L的TSA作用24h后EC1细胞周期的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p21WAF1/CIP1变化.结果:TSA在0.5μmol/L以上时对EC1细胞有抑制作用;0.3μmol/LTSA处理细胞后细胞周期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0.5μmol/LTSA处理EC1细胞后,G0/G1期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S期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减少(74.56%±1.34%vs62.12%±0.52%;14.52%±1.81%vs27.50%±0.66%,均P<0.05);0.5,1.0μmol/LTSA处理细胞后p21WAF1/CIP1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TSA对人食管癌细胞EC具有的增殖抑制作用,引起EC1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其部分机制与p21WAF1/CIP1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古菌素A 细胞周期 食管癌 P21WAF1/CI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隔交链孢酚通过PKA-CREB信号通路激活NIH3T3细胞中DNA聚合酶β表达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继敏 路静 +4 位作者 刘康栋 王瑾瑾 杨洪艳 黄幼田 董子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44-748,共5页
目的:探讨互隔交链孢酚(AOH)诱导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中DNA聚合酶β(DNA polβ)表达增高的分子信号通路。方法:①15μmol/L AOH作用NIH3T3细胞16 h,利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中DNA polβ的表达,并利用磷酸化CREB抗体检测AO... 目的:探讨互隔交链孢酚(AOH)诱导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中DNA聚合酶β(DNA polβ)表达增高的分子信号通路。方法:①15μmol/L AOH作用NIH3T3细胞16 h,利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中DNA polβ的表达,并利用磷酸化CREB抗体检测AOH作用后NIH3T3细胞中CREB信号分子是否被激活。②利用PKA-CREB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H89预处理NIH3T3细胞1 h,再加入AOH作用,分别检测磷酸化CREB和DNA polβ表达的变化。结果:①与溶剂对照组相比,AOH诱导NIH3T3细胞中DNA polβ表达明显增高,而且磷酸化CREB蛋白含量也明显增加,差异均显著。②用PKA特异性抑制剂H89预处理,可部分抑制NIH3T3细胞中CREB蛋白的磷酸化,并且降低了AOH引起的NIH3T3细胞中DNA polβ的表达增加。结论:PKA-CREB信号通路在AOH诱导的NIH3T3细胞中DNA polβ表达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酚 DNA聚合酶Β 蛋白激酶A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NIH3T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靛玉红甲肟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1和Kyse70体外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小兵 罗素霞 +3 位作者 张军辉 刘晓莉 黄幼田 索振河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0-353,共4页
目的:探讨靛玉红甲肟(indirubin-3'-monoxime)对体外培养的人食管癌细胞株EC-1和Kyse70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靛玉红甲肟处理食管癌EC-1和Kyse70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FCM法和RT-PCR法检测细胞周... 目的:探讨靛玉红甲肟(indirubin-3'-monoxime)对体外培养的人食管癌细胞株EC-1和Kyse70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靛玉红甲肟处理食管癌EC-1和Kyse70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FCM法和RT-PCR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bcl-2和bax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靛玉红甲肟对人食管癌细胞EC-1和Kyse70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P<0.05)。FCM法检测发现,以5μmol/L的靛玉红甲肟对EC-1细胞处理24、48和72h后,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下降(P<0.05),S期细胞比例未见明显改变,G2/M期细胞比例逐渐上升(P<0.05),呈时间依赖性。RT-PCR法检测发现人食管癌细胞bcl-2和bax mRNA比例呈时间依赖性下调。结论:靛玉红甲肟对人食管癌细胞EC-1和Kyse70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靛玉红甲肟 基因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便高效的原代HUVECs培养 被引量:3
15
作者 路静 赵军 +4 位作者 杨洪艳 黄幼田 郑智敏 赵明耀 董子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建立简便高效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体外分离、培养、冻存方法,以获得大量HUVECs为相关医学基础研究及组织工程学提供良好细胞来源。方法新鲜脐静脉内灌注0.25%胰蛋白酶消化,获得HUVECs,内皮细胞培养基(ECM)进行培养。倒... 目的建立简便高效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体外分离、培养、冻存方法,以获得大量HUVECs为相关医学基础研究及组织工程学提供良好细胞来源。方法新鲜脐静脉内灌注0.25%胰蛋白酶消化,获得HUVECs,内皮细胞培养基(ECM)进行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RT-PCR检测VWF、CD144的表达。HUVECs加入10%甘油的冻存液,置于液氮保存4周,冻存复苏后Western blot检测VWF、CD144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HUVECs体外生长2-3 d可铺满单层,细胞呈梭形,漩涡状排列生长,传代后可见管腔样结构;高表达VWF和CD144;冻存后复苏的细胞分裂增殖旺盛,蛋白水平高表达VWF、CD144。结论脐静脉灌注胰蛋白酶消化法配合ECM培养可获取大量高纯度的内皮细胞,可作为相关研究良好的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 内皮细胞 细胞冻存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nl抑制剂Juglone对食管癌EC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玲 陈平 +3 位作者 连鸿凯 赵纪敏 马俊芬 董子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47-1151,共5页
目的:测定Pinl抑制剂(Juglone)对食管癌细胞EC1生长增殖的影响,探讨Juglone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系EC1,用MTT试验观察细胞生长增殖状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凋亡.结果:MTT试验表明,Juglone对EC1细胞生长... 目的:测定Pinl抑制剂(Juglone)对食管癌细胞EC1生长增殖的影响,探讨Juglone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系EC1,用MTT试验观察细胞生长增殖状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凋亡.结果:MTT试验表明,Juglone对EC1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而增强.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加入Juglone培养48h后,EC1细胞出现G2期阻滞.Juglone药物(10、20、30μmol/L)培养48h后,EC1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9.06%,32.88%,53.18%vs8.77%,均P<0.05).结论:Pinl抑制剂Juglone可以通过抑制Pinl表达从而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Pinl抑制剂有望成为新型的抗肿瘤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酰脯氨酰顺反异构酶 JUGLONE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的DNA聚合酶β基因对CHO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继敏 金戈 +3 位作者 黄幼田 杨洪艳 郑智敏 董子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805-1807,共3页
目的:比较野生型和突变型(58 bp缺失)DNA聚合酶β(polβ)基因对真核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将表达人野生型和缺失型DNA polβ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株(CHO),用RT-PCR方法鉴定野生型和缺失型DNA polβmRNA水平的表达,MTT法测生长曲线、流... 目的:比较野生型和突变型(58 bp缺失)DNA聚合酶β(polβ)基因对真核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将表达人野生型和缺失型DNA polβ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株(CHO),用RT-PCR方法鉴定野生型和缺失型DNA polβmRNA水平的表达,MTT法测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周期.结果:转染野生型和突变型DNA polβ的CHO细胞株中,都有外源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转染突变型(58 bp缺失)polβ基因的细胞增殖速度和S期比例增高均高于未转染组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转染野生型polβ基因对细胞增殖速度和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高表达外源性野生型和突变型DNA polβ,对CHO细胞生长具有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polβ 转染 CHO细胞 RT-PCR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萍 房佰俊 +1 位作者 宋永平 董子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3期8426-8430,共5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最有希望解决造血重建缓慢的策略之一,但临床实施中,抽取骨髓进而分离、扩增间充质干细胞尚不能为大部分健康供者所接受。目的:探讨小鼠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对异基因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模...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最有希望解决造血重建缓慢的策略之一,但临床实施中,抽取骨髓进而分离、扩增间充质干细胞尚不能为大部分健康供者所接受。目的:探讨小鼠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对异基因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鼠造血功能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内实验,于2007—05/11在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雄性6~8周龄BALB/c(H-2K^d)小鼠20只,雌性7~8周龄C57BL/6(H-2K^b)小鼠50只,均购于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方法: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20只雄性BALB/c小鼠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反复吹打20只雌性C57BL/6(H-2K^b)小鼠骨髓细胞,加入EDTA-NH4Cl液去除红细胞,即为骨髓有核细胞。剩余30只雌性C57BL/6(H-2K^b)小鼠均给予一次全身3.0Gy^60Co-γ照射,照射后第4,5,6天皮下注射环磷酰胺及氯霉素,建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模型鼠随机分为3组,联合组经尾静脉输入骨髓有核细胞2×10^9个+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3×10^6个,骨髓有核细胞组单纯输入骨髓有核细胞2×10^7个,对照组输入生理盐水0.2mL,10只/组。主要观察指标:定期检测外周血和股骨有核细胞数以及巨噬细胞/粒细胞集落形成单位数的变化,PCR法鉴定Y染色体,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小鼠骨髓及脾脏CD3和H-2K^d阳性表达情况。结果:细胞移植后第2周,联合组外周血有核细胞数、股骨有核细胞数、巨噬细胞/粒细胞集落形成单位数均明显高于骨髓有核细胞组(P〈0.05),且随移植时间的延长,各种细胞数量逐渐恢复(P〈0.05)。细胞移植后第4周(即造血恢复期),联合组外周血可特异性地扩增Y染色体的SRY基因片段,移植小鼠骨髓及脾脏中CD3和H-2K^d双阳性细胞达6.66%,提示在受体小鼠体内有供体细胞的存在。结论: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能够重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的造血功能,促进小鼠造血系统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有核细胞 造血恢复 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组织浸润淋巴细胞CD4、CD8、γδT和肿瘤细胞P5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江亚南 范宗民 +2 位作者 王苒 任景丽 王立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193-2195,共3页
目的:探讨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组织浸润淋巴细胞CD4、CD8、γδT和肿瘤细胞P53的表达变化特征、相关性及贲门癌组织浸润淋巴细胞CD4、CD8和γδT的表达与贲门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40例贲门癌的组织病理... 目的:探讨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组织浸润淋巴细胞CD4、CD8、γδT和肿瘤细胞P53的表达变化特征、相关性及贲门癌组织浸润淋巴细胞CD4、CD8和γδT的表达与贲门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40例贲门癌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并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分析其浸润淋巴细胞CD4、CD8、γδT的表达状况和肿瘤细胞P53的表达状况。结果:40例贲门癌组织,P53染色阳性率是75.0%,30例P53阳性贲门癌组织中,P53阳性肿瘤细胞数为99±22。CD8和γδT阳性淋巴细胞数在P53阳性组明显高于P53阴性组(P<0.05);而CD4阳性淋巴细胞数在P53阳性组低于P53阴性组(P>0.05);P53阳性肿瘤细胞与CD8阳性淋巴细胞呈正相关(P<0.05)。CD4、CD8、γδT阳性淋巴细胞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分化、不同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贲门癌浸润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贲门癌患者中P53蛋白可能作为肿瘤抗原引起以CD8+T淋巴细胞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为P53作为贲门癌患者免疫治疗的一个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贲门癌组织浸润T淋巴细胞亚群类型与贲门癌临床特征(中低分化、肿瘤中晚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贲门癌 CD4 CD8 ΓΔT P53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慢病毒载体快速建立表达外源基因的哺乳动物细胞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平 胡涛 +5 位作者 薛敬礼 杜春燕 章金涛 朱奎成 金树兴 王纯耀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10-213,共4页
建立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的哺乳动物细胞系是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介绍了联合使用慢病毒载体和流式细胞仪分选技术来建立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293T细胞系。结果表明,在1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即可获得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293T细胞系,阳性细胞率... 建立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的哺乳动物细胞系是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介绍了联合使用慢病毒载体和流式细胞仪分选技术来建立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293T细胞系。结果表明,在1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即可获得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293T细胞系,阳性细胞率高达96.5%,而且建立的细胞系能够稳定传代。因此,联合慢病毒载体和流式细胞仪分选技术的策略对于建立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的哺乳动物细胞系快捷和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流式细胞仪分选技术 绿色荧光蛋白 哺乳动物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