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特困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被引量:15
1
作者 时松和 冯启建 +2 位作者 吴敏 葛菊红 李幼辉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6-346,共1页
关键词 精神卫生 对比研究 贫困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夯实基础,科学创建,开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局面
2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14年第10期8-9,共2页
多年来,郑州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其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作为扎实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自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心理健康教育试点单位以来,学校按照省委高校工... 多年来,郑州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其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作为扎实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自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心理健康教育试点单位以来,学校按照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的要求,以创建为契机,夯实基础,健全体制,充实师资,完善制度,加大投入,努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领导高度重视,充实机构,健全体制,为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一是学校调整和充实了校心理健康领导小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教育工作 教育试点 校党委 思想政治教育 危机干预 学工部 领导小组 心理普查 专职辅导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环境因素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吴敏 时松和 +1 位作者 葛菊红 李幼辉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了解生活环境因素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有关因素问卷对大学生15787名进行测查。结果农村生长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城市及县城生长者,幼年由父母抚养的青... 目的了解生活环境因素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有关因素问卷对大学生15787名进行测查。结果农村生长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城市及县城生长者,幼年由父母抚养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由亲友抚养者,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收入较低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家庭经济收入较高者。结论生活环境因素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变动事件 精神卫生 相互影响分析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人际关系与青少年心理健康 被引量:8
4
作者 时松和 吴敏 +1 位作者 杨翠萍 冯国庆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70-1072,共3页
目的:研究家庭人际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家庭情况问卷对15778名大学新生进行了测查。结果: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抚养者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亲友抚养者;父母不和睦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父母和睦者;... 目的:研究家庭人际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家庭情况问卷对15778名大学新生进行了测查。结果: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抚养者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亲友抚养者;父母不和睦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父母和睦者;父母与子女关系不良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关系良好者。结论:加强社会家庭心理卫生宣传,提高家长教育意识和水平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环境 青少年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感恩和创伤后成长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作用
5
作者 刘慧瀛 谢妤彤 张义鑫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11期93-99,共7页
目的:为探究感恩与大学生创伤后成长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中文版感恩问卷、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及心理弹性量表对351名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经历创伤事件后,大学生获得中等水平的创伤后成长。感恩、心理弹... 目的:为探究感恩与大学生创伤后成长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中文版感恩问卷、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及心理弹性量表对351名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经历创伤事件后,大学生获得中等水平的创伤后成长。感恩、心理弹性及创伤后成长两两分别呈现显著正相关。感恩能直接显著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也能通过心理弹性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创伤后成长。结论:因此,感恩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创伤后成长,也会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影响大学生的创伤后成长,这启示心理工作者在个体经历创伤后可以通过提高个体感恩、心理弹性水平促进其创伤后成长。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titude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 in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Method: The study used the Chinese version of Gratitude Questionnaire-6, Chinese 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 and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to study 351 college students. Result: After experiencing a traumatic event, college students experienced moderate levels of post-traumatic growth. Gratitud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 were each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Gratitude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predicted post-traumatic growth directly, and it also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predicted post-traumatic growth through the partial mediation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Conclusion: Gratitude, therefore, directly affects post-traumatic growth and indirectly affects post-traumatic growth through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which reveals that psychologists can promote post-traumatic growth by increasing the level of gratitude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individuals after they have experienced trau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感恩 创伤后成长 心理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睡眠质量的潜在类别及其与学习投入的关系
6
作者 刘梦婷 刘慧瀛 +9 位作者 张配嘉 王连珂 张蔷 朱铮麒 王孜骐 段婧仪 王艺文 韩笑荷 周靖怡 孙长青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索某校大学生睡眠质量的潜在类别,并探讨不同类别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1至2月整群抽取某高校4 256名大学生,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学习投入等量表进行调查,并采用潜在剖面分析对睡眠质量进行分类,采用多重线性回... 目的:探索某校大学生睡眠质量的潜在类别,并探讨不同类别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1至2月整群抽取某高校4 256名大学生,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学习投入等量表进行调查,并采用潜在剖面分析对睡眠质量进行分类,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睡眠质量类别与学习投入得分的关系。结果:大学生睡眠质量可分为4个类别:高睡眠质量组(60.8%)、入睡困难组(25.4%)、低睡眠质量组(8.6%)、严重睡眠障碍组(5.2%)。在调整年龄、性别、民族、BMI、是否单身、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政治面貌、就读专业和年级后,与高睡眠质量相比,严重睡眠障碍、低睡眠质量、入睡困难与学习投入均呈负关联[β(95%CI)分别为-9.372(-12.529~-6.215)、-19.260(-21.762~-16.758)、-13.750(-15.409~-12.091),P<0.001]。结论: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可被分为4种类别,其中低睡眠质量、入睡困难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质量 学习投入 潜在剖面分析 大学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意义团体心理咨询对大学新生心理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慧瀛 杨怡帆 +3 位作者 王婉 赵若兰 陈鑫宇 杨静怡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生命意义团体心理咨询对大学新生心理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结果呈阳性的大学新生45名,随机分配进入干预组(n=21)和对照组(n=24)。对干预组使用生命意义的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进行6次(每次2h)的干预... 目的:探讨生命意义团体心理咨询对大学新生心理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结果呈阳性的大学新生45名,随机分配进入干预组(n=21)和对照组(n=24)。对干预组使用生命意义的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进行6次(每次2h)的干预,其间对照组处于常态。使用SCL-90和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修订版(MLQ)进行基线及干预后测量。结果:两组基线SCL-90、MLQ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SCL-90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得分降低(均P<0.05),MLQ总分及拥有意义感得分提高(均P<0.01);对照组基线与干预后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生命意义团体心理咨询能够改善大学新生的心理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新生 心理症状 生命意义感 团体心理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5
8
作者 郭玉琴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目的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发展历程现状的系统总结、分析研究。结果 ... 目的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发展历程现状的系统总结、分析研究。结果 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学生 心理咨询 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依恋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关系——压力知觉与特质正念的作用
9
作者 刘慧瀛 谢妤彤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13-118,共6页
为探究大学生的依恋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以及压力知觉、特质正念在其中的作用,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成人依恋量表、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中文版五因素正念量表对37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的依恋焦虑显著正向预测抑郁情... 为探究大学生的依恋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以及压力知觉、特质正念在其中的作用,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成人依恋量表、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中文版五因素正念量表对37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的依恋焦虑显著正向预测抑郁情绪;压力知觉在依恋焦虑和抑郁情绪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特质正念在依恋焦虑和压力知觉之间起调节作用。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依恋焦虑会直接影响抑郁情绪,也会通过压力知觉间接影响抑郁情绪,而特质正念起保护性作用,有助于缓解依恋焦虑和压力知觉对抑郁情绪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抑郁情绪 依恋焦虑 压力知觉 特质正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成瘾对自杀行为的影响:抑郁和自尊的作用
10
作者 刘慧瀛 牛纪帆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11期424-431,共8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杀行为的关系,以及抑郁的中介作用和自尊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网络成瘾测试量表、自杀行为问卷、9项患者健康问卷、自尊量表对河南省某高校的939名在校生进行线上的问卷填写。结果:(1) 网络成瘾可以正向预...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杀行为的关系,以及抑郁的中介作用和自尊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网络成瘾测试量表、自杀行为问卷、9项患者健康问卷、自尊量表对河南省某高校的939名在校生进行线上的问卷填写。结果:(1) 网络成瘾可以正向预测自杀行为;(2) 抑郁在网络成瘾和自杀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 抑郁和自杀行为的关系受到自尊的调节作用。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和自杀行为之间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抑郁是中介因素,自尊减弱了抑郁对自杀行为的影响。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suicidal behavior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s well as the mediating role of depression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self-esteem. Methods: The Internet Addiction Test Scale, Suicidal Behavior Questionnaire, 9-item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and Self-Esteem Scale were used to fill out the questionnaires online for 939 students enrolled in a university in Henan Province. Results: (1) Internet addiction positively predicted suicidal behavior;(2) Depression partially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suicidal behavior;(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suicidal behavior was moderated by self-esteem. Conclusion: There is a moderated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suicidal behavior among college students, depression is a mediator, and self-esteem attenuates the effect of depression on suicidal behavi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行为 网络成瘾 自尊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突发事件中市民心理应激调查及应对干预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玉琴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 社会突发事件中市民心理应激反应和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策略是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方法 本文选材于在非典流行期社会突发事件中对900名市民采用及时的自编心理应激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找出不同人群的不同... 目的 社会突发事件中市民心理应激反应和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策略是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方法 本文选材于在非典流行期社会突发事件中对900名市民采用及时的自编心理应激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找出不同人群的不同心理应激反应,从中寻找心理应对干预策略。结论 对在社会突发事件中调整市民心态、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稳定社会有其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心理应激 心理干预 社会突发事件 心理应激反应 市民 心理干预策略 分类统计分析 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完美主义倾向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玉琴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09年第3期47-48,共2页
一名大二女生来到心理咨询室,哭着诉说自己近来的压抑和苦闷: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干什么都没有兴趣,班级活动也不想参加,原来很大的学习劲头一下子没有了。经过询问才知道,原来她是某院系的一位学生干部,各门功课成绩优秀,平时... 一名大二女生来到心理咨询室,哭着诉说自己近来的压抑和苦闷: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干什么都没有兴趣,班级活动也不想参加,原来很大的学习劲头一下子没有了。经过询问才知道,原来她是某院系的一位学生干部,各门功课成绩优秀,平时学习刻苦、争强好胜,学生工作做得也很出色,但这学期末她只拿到二等奖学金,一等奖学金的目标没有实现,因此她认为自己的努力都白费了,自信心受到了很大打击,一个月来一直处在抑郁和痛苦的状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主义 心理咨询 学生工作 奖学金 自信心 学习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提高领导干部弹性应对能力的心理素质培养
13
作者 郭玉琴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Z期27-28,共2页
随着干部队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近年来社会突发事件的频发,如何有效应对各种压力已成为领导干部热议的一个话题。为提高领导干部的应对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本文以健康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和应激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健康心... 随着干部队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近年来社会突发事件的频发,如何有效应对各种压力已成为领导干部热议的一个话题。为提高领导干部的应对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本文以健康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和应激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健康心理学教学和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分析弹性应对的概念及相关因素,提出领导干部弹性应对的心理素质培养途径,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干部队伍 心理素质培养 应激心理 社会突发事件 心理学教学 积极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心理健康 人格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境下A、B型行为应对能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玉琴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年第6期418-419,共2页
目的本研究在科学创设的可控与不可控应激环境下,探讨A、B型行为被试在不同环境下的应对能力。方法采用“A型行为问卷”抽取男性研究生60名(其中A型性格32名、B型性格28名),在可控与不可控应激环境下,比较A、B型被试的作业时间。结果A... 目的本研究在科学创设的可控与不可控应激环境下,探讨A、B型行为被试在不同环境下的应对能力。方法采用“A型行为问卷”抽取男性研究生60名(其中A型性格32名、B型性格28名),在可控与不可控应激环境下,比较A、B型被试的作业时间。结果A型被试在可控环境下作业时间较短,不可控环境下的作业时间较长。结论进一步证明了Glass假说的预见性,A型被试在不可控应激环境下作业水平更易受到抑制[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行为 B型行为 可控环境 不可控环境 不同环境 B型行为 能力 实验研 作业时间 应激环境 A型性格 A型行为问卷 B型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整体运动知觉衰退的视觉机制——基于知觉模板模型
15
作者 金花 梁紫平 +2 位作者 单金磊 张羽萍 朱子良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1-768,共8页
整体运动知觉存在年龄相关的衰退,然其老化的视觉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分别招募34名青年人和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点阵范式,首次以动态速度为外部噪声考察了这一问题。结果发现,老年组整体运动一致性阈值显著高于青年组,且中等速... 整体运动知觉存在年龄相关的衰退,然其老化的视觉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分别招募34名青年人和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点阵范式,首次以动态速度为外部噪声考察了这一问题。结果发现,老年组整体运动一致性阈值显著高于青年组,且中等速度下的差异较小,证明整体运动知觉存在老化效应,且老化程度受到速度的影响。对两组数据进行知觉模板拟合发现,以青年组为基准,老年组表征内部加法噪声和排除外部噪声能力的A_(a)和A_(f)均大于1,且A_(a)>>A_(f),提示老年人整体运动知觉的衰退可能源于其内部加法噪声的增强和排除外部噪声能力的减弱,其中内部加法噪声的增强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运动知觉 知觉模板模型 老化 速度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疏导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及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16
作者 马小青 韩学青 +3 位作者 崔少娟 郭玉琴 李璐 李倩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24期3308-3311,共4页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疏导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和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病房2018年6月—2019年12月行原发性青光眼手术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n=48)和对照组(n=48)。对...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疏导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和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病房2018年6月—2019年12月行原发性青光眼手术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青光眼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疏导。采用SAS、SDS、自制视觉相关生活质量问卷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的SAS评分分别为(56.79±1.86)分和(56.77±1.9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SAS评分分别为(41.31±3.37)分和(47.45±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的SDS评分分别为(66.97±3.27)分和(66.64±2.4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SDS评分分别为(44.91±2.04)分和(52.52±1.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疏导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团体心理疏导 原发性青光眼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社会逆境感知、心理痛苦和可协商命运观对自杀风险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慧瀛 郝祥森 +2 位作者 孔德荣 王婉 杨静怡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54-958,共5页
目的:探讨社会逆境感知、心理痛苦、可协商命运观对自杀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逆境感知问卷、心理痛苦量表、自杀行为问卷和可协商命运观量表对某高校51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社会逆境感知正向预测自杀风险;(2)心理痛苦... 目的:探讨社会逆境感知、心理痛苦、可协商命运观对自杀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逆境感知问卷、心理痛苦量表、自杀行为问卷和可协商命运观量表对某高校51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社会逆境感知正向预测自杀风险;(2)心理痛苦在社会逆境感知对自杀风险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3)可协商命运观调节了心理痛苦在社会逆境感知和自杀风险间中介作用的前后两条路径。结论:个体的社会逆境感知可以通过增加心理痛苦来提高自杀风险,可协商命运观在这一过程中起缓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风险 社会逆境感知 心理痛苦 可协商命运观
原文传递
述情障碍对郑州市某高校医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慧瀛 杨静怡 +5 位作者 孔德荣 郝祥森 张磊 赵心萌 赵华夏 徐山山 《医学与社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8-103,110,共7页
目的:探讨述情障碍对郑州市某高校医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影响,为探讨医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产生原因及其预防与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郑州市某高校797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问卷、大学生网络道德判断问卷... 目的:探讨述情障碍对郑州市某高校医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影响,为探讨医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产生原因及其预防与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郑州市某高校797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问卷、大学生网络道德判断问卷、生命意义感量表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述情障碍、网络道德判断、生命意义感和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之间均呈显著相关。述情障碍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网络道德失范行为(β=0.17,t=5.98,P<0.001)。网络道德判断能够在述情障碍和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19,t=6.63,P<0.001;β=0.12,t=3.86,P<0.001)。生命意义感调节了述情障碍对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直接效应(β=-0.06,t=-2.16,P<0.01)。结论:述情障碍不仅能够直接影响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并且能够通过网络道德判断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生命意义感能够缓冲述情障碍对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述情障碍 网络道德失范 医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待性快感缺失与自杀风险的关系:抑郁与反刍思维的作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慧瀛 吉思思 +3 位作者 孔德荣 王婉 杨静怡 赵华夏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69-673,652,共6页
目的:探讨期待性快感缺失、抑郁、反刍思维与自杀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时间性愉快体验量表(TEPS)中的期待性快感体验分量表、9项目患者健康问卷(PHQ-9)、反刍思维量表(RRS)、自杀行为问卷(SBQ-R)对619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 目的:探讨期待性快感缺失、抑郁、反刍思维与自杀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时间性愉快体验量表(TEPS)中的期待性快感体验分量表、9项目患者健康问卷(PHQ-9)、反刍思维量表(RRS)、自杀行为问卷(SBQ-R)对619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期待性快感体验不仅可以直接负向预测自杀风险(β=-0.10,P<0.001),还可以通过抑郁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自杀风险;(2)反刍思维不仅调节了期待性快感体验对自杀风险的直接预测作用,还调节了抑郁的中介效应,即反刍思维水平越高,期待性快感体验和抑郁对自杀风险的预测作用更强。结论:期待性快感缺失与自杀风险间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反刍思维加剧了期待性快感缺失对抑郁和自杀风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待性快感缺失 抑郁 反刍思维 自杀风险
原文传递
河南省某高校医学生领悟社会支持、生命意义感对网络成瘾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慧瀛 杨静怡 王婉 《医学与社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4-118,共5页
目的:探讨医学生领悟社会支持、生命意义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为改善医学生的网络成瘾状况提供新的视角。方法:选取河南省某高校1361名医学生为被试,完成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生命意义感量表(MLQ)和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的问卷调查... 目的:探讨医学生领悟社会支持、生命意义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为改善医学生的网络成瘾状况提供新的视角。方法:选取河南省某高校1361名医学生为被试,完成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生命意义感量表(MLQ)和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 21.0软件和SPSS-PROCESS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医学生网络成瘾总分为(49.59±14.65)分,检出率为17.19%;领悟社会支持与生命意义感呈显著正相关,与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领悟社会支持能够显著负向预测网络成瘾(β=-0.32,t=-12.19,P<0.001);生命意义感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领悟社会支持不仅能够显著负向预测网络成瘾,并且能够通过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网络成瘾,应当重视医学生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加强医学生的生命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网络成瘾 领悟社会支持 生命意义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