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州商城在古代文明史上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民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5-98,共4页
从1955年始就发现了郑州商城。经过长期的考古发掘,使我们对于郑州商城的面貌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尤其是“夏商周断代工程”更推进了对郑州商城的研究。从目前掌握的有关郑州商城的大量考古资料来看,郑州商城不仅是一座商代前期的重要遗... 从1955年始就发现了郑州商城。经过长期的考古发掘,使我们对于郑州商城的面貌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尤其是“夏商周断代工程”更推进了对郑州商城的研究。从目前掌握的有关郑州商城的大量考古资料来看,郑州商城不仅是一座商代前期的重要遗址,即使在中国古代文明的进程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古代城市发展史的研究上,也应该受到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商城 二里岗 内城 郭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文献在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与发展研究中的意义及其使用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民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9,共3页
一、古代文献在中国文明形成与发展研究中的重要性 作为重要手段,中国古代文献在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与发展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中是不可或缺的,它与考古发掘相辅相成,互相支持、印证。
关键词 古代文献 中国古代文明 文明形成研究 文明发展研究 使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殷商时期重民保民思想刍议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保国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22-26,共5页
殷商时期的重民保民思想产生于对夏王朝兴衰的总结 ,经过商汤、盘庚、武丁诸时期的发展形成了丰富的内容 ,它对于我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发展的权力掌握在统治者的手中 ,真正的主体——下层民众缺乏甚至不能... 殷商时期的重民保民思想产生于对夏王朝兴衰的总结 ,经过商汤、盘庚、武丁诸时期的发展形成了丰富的内容 ,它对于我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发展的权力掌握在统治者的手中 ,真正的主体——下层民众缺乏甚至不能有效地参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民 保民 殷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代居址环境保护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何艳杰 《殷都学刊》 2003年第4期36-41,共6页
有商一代城址中大型手工业作坊遗址分布于城址外围边缘 ,少量的小规模手工作坊处于城址内部边缘。这种布局规律体现了一定的城市环境保护意识。商代诸居址中的水井构造 ,反映出商人对水资源的重视和保护。商人对各种废物的处理本身就是... 有商一代城址中大型手工业作坊遗址分布于城址外围边缘 ,少量的小规模手工作坊处于城址内部边缘。这种布局规律体现了一定的城市环境保护意识。商代诸居址中的水井构造 ,反映出商人对水资源的重视和保护。商人对各种废物的处理本身就是保护环境的措施。商人对建筑神、门神等自然神和风、雨等气象神的崇拜是商人环境保护意识萌芽的折射。总之 ,商人已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采取了某些措施来保护生存环境 ,并且形成了初步的环保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 城市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郑州商城生态环境与商王朝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岩 《殷都学刊》 2003年第1期23-25,共3页
本文从文献及考古资料考察了郑州商城的生态环境、及其与商王朝先民之间相互影响。
关键词 郑州商城 生态环境 商王朝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郑州商城的城市兴建特点看商朝早期的社会分化
6
作者 王惠苑 《殷都学刊》 2005年第2期35-38,共4页
商朝早期社会分化已很明显。本文以考古资料为基础,以郑州商城的布局特点为角度,分析商朝早期的社会分工和各阶层之间的社会分化。
关键词 郑州商城 城市布局 社会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武乙射天看商代的人神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奇伟 何宏波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7-60,共4页
商代的鬼神信仰保留有较多的原始性 ,殷人的敬鬼事神还没有后世人为宗教的欺骗成分。从商代晚期武乙射天开始 ,社会上出现了严重的慢于鬼神的现象 ,这是社会发展、殷人认识水平提高后的进步现象。传统观点认为殷人尊神是神道设教、愚弄... 商代的鬼神信仰保留有较多的原始性 ,殷人的敬鬼事神还没有后世人为宗教的欺骗成分。从商代晚期武乙射天开始 ,社会上出现了严重的慢于鬼神的现象 ,这是社会发展、殷人认识水平提高后的进步现象。传统观点认为殷人尊神是神道设教、愚弄民众 ,慢于鬼神是商王的无道行为 ,这些观点是不符合商代社会的实际情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 祭祀 占卜 武乙射天 帝号 人神关系 鬼神信仰 神话 甲骨卜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庚迁都新议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民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21,共6页
盘庚迁殷,以往大多数学者认为是自奄迁于今之安阳洹南之殷墟,即今之小屯村一带。然而在今之洹南的考古发掘中,很难找到盘庚、小辛、小乙三王时期的文化遗存和遗物。随着考古发掘的扩大和发展,我们认为,盘庚始迁为漳南洹北的殷墟,... 盘庚迁殷,以往大多数学者认为是自奄迁于今之安阳洹南之殷墟,即今之小屯村一带。然而在今之洹南的考古发掘中,很难找到盘庚、小辛、小乙三王时期的文化遗存和遗物。随着考古发掘的扩大和发展,我们认为,盘庚始迁为漳南洹北的殷墟,历经小辛、小乙时期,至武丁时,都城稍稍南移,遂移至今洹南殷墟。盘庚始迁之漳南洹北,文献上称之为漳南之商丘,又可称毫、称殷。它与洹南之殷墟合则称之为殷(后世称之为殷墟),析则分别称毫与殷。由于盘庚、小辛、小乙居洹北仅二十多年,析称的史实遂被“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的记载所湮没,致使人们忽略了盘庚始迁的这段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庚 漳南商丘 洹南殷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禹贡》成书西周中期说 被引量:7
9
作者 岳红琴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8-193,共6页
《禹贡》成书时代是《禹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和首要的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冀州在《禹贡》中的重要位置和周人尊夏的史实,推断《禹贡》主要内容成于西周。进而由古人关于铁的认识和使用及梁州贡“铁”的记载,推断《禹... 《禹贡》成书时代是《禹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和首要的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冀州在《禹贡》中的重要位置和周人尊夏的史实,推断《禹贡》主要内容成于西周。进而由古人关于铁的认识和使用及梁州贡“铁”的记载,推断《禹贡》成书应在西周中期。公盨及其铭文为《禹贡》主要内容成于西周中期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关键词《禹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贡》 成书时代 西周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禹贡》五服制与夏代政治体制 被引量:9
10
作者 岳红琴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0-93,共4页
五服制是《禹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夏商周三代文明具有传承性的特点,可以看出《禹贡》五服制有一定的史实依据,它反映了夏王朝与周边与国、部落及部落联盟之间政治、经济、军事等关系,并且这些关... 五服制是《禹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夏商周三代文明具有传承性的特点,可以看出《禹贡》五服制有一定的史实依据,它反映了夏王朝与周边与国、部落及部落联盟之间政治、经济、军事等关系,并且这些关系具有原始性、不稳定性、非对等性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贡》 五服制 夏代 政治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吕刑》看“明德慎罚”思想在西周的演变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保国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0,共4页
“明德慎罚”是西周统治阶级重要的政治理念 ,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它也发生了变化 ,周初以敬民保民为核心 ,民本是其最大特色 ;西周中后期 ,它演化成治民的工具 ,君本成了最基本的特征。王权的日益稳固和隆升 。
关键词 《吕刑》 明德慎罚 西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王朝疆域探索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民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6-19,共4页
商王朝的疆域 ,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随着考古发掘的日益增多 ,可以与文献相互参照并结合甲骨文资料 ,逐步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从目前掌握的文献与考古资料 ,可以明确看到 ,对商王朝的疆域可以分三个层次来探讨 :一是商王朝... 商王朝的疆域 ,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随着考古发掘的日益增多 ,可以与文献相互参照并结合甲骨文资料 ,逐步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从目前掌握的文献与考古资料 ,可以明确看到 ,对商王朝的疆域可以分三个层次来探讨 :一是商王朝的直接辖区即王畿 ;二是商王朝行政、信息所达 ,基本上能够管理的地区 ;三是商王朝影响所及的地域。在三个层次中 ,惟有第二个层次才是商王朝的疆域。据此 ,《汉书·贾捐之传》所言之“东不过江黄 ,西不过氐羌 ,南不过蛮荆 ,北不过朔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王朝 疆域 统治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国始封与蔡姓始祖溯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民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2-24,共3页
关于西周时期蔡国的始封问题 ,至今仍是史学界所关注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 ,它既涉及到对周初的大分封 ,又涉及周初“三监”的一些历史的探索。根据所见到的历史文献以及相关考古资料的分析 ,西周初年武王伐纣之后 ,封蔡叔度为蔡国之君 ,... 关于西周时期蔡国的始封问题 ,至今仍是史学界所关注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 ,它既涉及到对周初的大分封 ,又涉及周初“三监”的一些历史的探索。根据所见到的历史文献以及相关考古资料的分析 ,西周初年武王伐纣之后 ,封蔡叔度为蔡国之君 ,并委任为“三监”之一。但此时 ,蔡叔度并未就国 ,只是在中央王朝委派的“三监”任职 ,后来由于“三监”叛周 ,遂被流放至死。其子蔡仲由于能“克慎”、“改行”而被复封于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国 始封 蔡姓 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殷钟麒与《中国档案管理新论》 被引量:5
14
作者 崔红伟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6,共1页
关键词 档案管理 四川省财政厅 档案工作改革 档案教育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 行政机关 管理实践 专门人才 档案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文字中的“子”和闽方言中的“囝”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蕴智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1993年第1期65-70,共6页
“子”、“孑”、“孓”、“好”、“孔”、“字”、“巳”诸字是一组同源字,其同源母体是殷周古文之“子”字。古子字象襁褓之幼儿形,因其成形较早,又是个常用字,所以随着时代的推移,它所兼负的记词任务相当繁复。“子”的一字多用现... “子”、“孑”、“孓”、“好”、“孔”、“字”、“巳”诸字是一组同源字,其同源母体是殷周古文之“子”字。古子字象襁褓之幼儿形,因其成形较早,又是个常用字,所以随着时代的推移,它所兼负的记词任务相当繁复。“子”的一字多用现象在殷周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 古文字 同源字 “好” 殷周 闽方言 子字 幼儿 甲骨文 《说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盘庚》看商代中期的王权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玲玲 《殷都学刊》 2002年第2期12-16,共5页
有商一代 ,王权在与神权和族权的相互利用和不断斗争中逐渐加强已是一个不争之事实。本文仅就《盘庚》篇所体现的王权在迁都中的功能和作用浅析商代王权在这一时期的特点。经过商代前期近三百年的发展 ,到盘庚时期商代王权已得到了极大... 有商一代 ,王权在与神权和族权的相互利用和不断斗争中逐渐加强已是一个不争之事实。本文仅就《盘庚》篇所体现的王权在迁都中的功能和作用浅析商代王权在这一时期的特点。经过商代前期近三百年的发展 ,到盘庚时期商代王权已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基本控制了族权 ,并且控制了部分神权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权 功能 族权 神权 尚书 盘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初德治思想的再认识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保国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38-41,共4页
关键词 周初 德治 明德 保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国时期秦对六国外交策略的演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保国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64-67,共4页
战国时期 ,秦国的外交策略灵活多变 ,孝公、惠王、武王、昭王、秦王政各朝大都能依据当时秦国的国力状况和国际形势确定不同的外交策略。事实说明 ,这些策略无一不切实可行而成效显著 ,它们削弱了敌人 ,壮大了自己 。
关键词 秦国 外交 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保国 《殷都学刊》 2003年第2期35-39,共5页
儒家的德治思想从诞生之日起就期望作为一种可以参考的统治模式 ,但直到孟子时代也没有被统治者采用 ,原因是无论孔子或者孟子都没有找到这种思想与现实统治者的切合点 ;到战国末期 ,荀子对传统德治思想作了彻底的改造 ,德治思想才成为... 儒家的德治思想从诞生之日起就期望作为一种可以参考的统治模式 ,但直到孟子时代也没有被统治者采用 ,原因是无论孔子或者孟子都没有找到这种思想与现实统治者的切合点 ;到战国末期 ,荀子对传统德治思想作了彻底的改造 ,德治思想才成为统治思想中的内容。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有九项内容 ,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众的利益 ,但它们不过都是为了统治阶级能够长治久安而释放的怀柔声音罢了 ,统治阶级或者它们的代言人都不可能站在民众的角度发展这种思想 ,更不可能把这种思想推向民主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德治思想 荀子 孔子 民本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时期太阳崇拜及其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岳红琴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68-70,共3页
太阳崇拜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在我国先秦时期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先秦时期的太阳崇拜,经历了史前传说时期、殷商时期、西周及其以后时期三个阶段。远古的太阳崇拜,经过殷商、西周时期的发展,尤其到春秋时期,人们对太阳本身的崇拜... 太阳崇拜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在我国先秦时期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先秦时期的太阳崇拜,经历了史前传说时期、殷商时期、西周及其以后时期三个阶段。远古的太阳崇拜,经过殷商、西周时期的发展,尤其到春秋时期,人们对太阳本身的崇拜已经淡化,与此同时,却又把对太阳的崇拜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结合了起来,不仅把它消释在对上天的崇拜之中,而且还把对它的崇拜和现实生活中的等级制度联系了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崇拜 社会生活 等级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