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冠心病的诊断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淇惠 郭华 金峰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417-418,共2页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冠心病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00例,均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依据,比较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效...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冠心病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00例,均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依据,比较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效能。结果常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0.741,P<0.001),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923,P<0.001)。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较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冠心病具有更高的效能,可降低误诊、漏诊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性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uero-Lo Presti指数对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扬辉 张立帅 +2 位作者 闫书妹 常超 刘桂芝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94-697,共4页
目的:分析Peguero-Lo Presti指数对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LVH)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9例,描记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ECG),分别计算Sokolow、Cornell及Peguero-Lo Presti指数。同时行心脏核磁共振成像(CMR)、超声心动图(U... 目的:分析Peguero-Lo Presti指数对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LVH)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9例,描记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ECG),分别计算Sokolow、Cornell及Peguero-Lo Presti指数。同时行心脏核磁共振成像(CMR)、超声心动图(UCG)检查,以CMR作为诊断LVH的参考标准,LVH组226例(男178例,女48例),非LVH组83例(男45例,女38例),计算以上ECG指数及UCG用于诊断LVH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计算约登指数(YI)。结果:常规ECG诊断LVH,在男性患者中,Peguero-Lo Presti指数诊断LVH灵敏度高于Sokolow指数及Cornell指数(P<0.001),其特异度略低于Cornell指数(P=0.012),且在3种指数中YI最高;而在女性患者中,Peguero-Lo Presti指数诊断LVH灵敏度高于Sokolow指数(P=0.010)与Cornell指数(P<0.001),特异度略低于Cornell指数(P=0.004),YI较Sokolow、Cornell指数略低。与UCG比较,在男、女性患者中,Peguero-Lo Presti指数诊断LVH的YI均稍偏低。结论:在高血压性LVH的诊断中,ECG Peguero-Lo Presti指数不仅灵敏度较高,并且在男性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uero-Lo Presti指数 Sokolow指数 CORNELL指数 左心室肥厚 超声心动图 心脏核磁共振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导联(V3R、V4R)心电图对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孙茜 施念 刘桂芝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讨15导联(V3R、V4R)心电图在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IRBBB)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42 083例患者,分别描记标准12导联心电图和15导联(V3R、V4R)心电图,统计是否符合可疑IRBBB... 目的:探讨15导联(V3R、V4R)心电图在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IRBBB)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42 083例患者,分别描记标准12导联心电图和15导联(V3R、V4R)心电图,统计是否符合可疑IRBBB型(rsr′型),以IRBBB诊断标准作为参考,评价标准12导联及15导联(V3R、V4R)心电图诊断IRBBB的价值。结果:标准12导联心电图技术诊断IRBBB的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0.741、0.999、0.740;15导联(V3R、V4R)心电图技术诊断IRBBB的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1.000、0.998、0.998。15导联(V3R、V4R)心电图技术敏感度及约登指数均高于标准12导联心电图技术。结论:15导联(V3R、V4R)心电图对IRBBB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15导联心电图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Defective T波对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诊断价值和形成因素分析
4
作者 施念 孙茜 +1 位作者 闫书妹 刘桂芝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49-654,共6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Defective T波(DTW)诊断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价值及主要形成因素。方法:选取经心脏超声心动图确诊的继发孔型ASD成人患者243例(ASD组)和心脏超声未见明显异常者247例(非ASD组),均描记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观察... 目的:探讨心电图Defective T波(DTW)诊断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价值及主要形成因素。方法:选取经心脏超声心动图确诊的继发孔型ASD成人患者243例(ASD组)和心脏超声未见明显异常者247例(非ASD组),均描记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观察DTW、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B)检出情况,分析DTW对继发孔型ASD的诊断价值和形成因素,观察不同术式前后心电图的变化。结果:ASD组、非ASD组DTW检出率分别为58.02%(141/243)、5.67%(14/247),DTW合并IRBBB检出率分别为51.85%(126/243)、0.81%(2/247),ASD组均高于非ASD组(χ^(2)=155.263、165.363,P<0.001)。DTW诊断继发孔型ASD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58.02%、94.33%和76.33%,DTW合并IRBBB诊断继发孔型ASD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51.85%、99.19%和75.71%。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收缩压增高是ASD患者DTW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OR(95%CI)分别为1.095(1.020~1.176)、1.040(1.006~1.075)];术前DTW、IRBBB和DTW合并IRBBB阳性的ASD患者经过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治疗6个月后均缓解,缓解程度在两种术式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DTW对成人继发孔型ASD的诊断具有较大指导意义,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收缩压增高是ASD患者DTW的主要形成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心电图 Defective T波 诊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在判断急性肺栓塞发生部位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静华 王随峰 +2 位作者 施念 刘桂芝 郭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5-488,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肺栓塞(PE)患者的心电图(ECG)特点,探讨ECG的异常是否可以提示栓塞发生部位。方法:急性PE患者147人,根据肺动脉干及左右主肺动脉(MPA)是否发生栓塞将入选患者分为肺动脉干/MPA栓塞组和叶肺动脉和(或)远端分支栓塞组,所有... 目的:观察急性肺栓塞(PE)患者的心电图(ECG)特点,探讨ECG的异常是否可以提示栓塞发生部位。方法:急性PE患者147人,根据肺动脉干及左右主肺动脉(MPA)是否发生栓塞将入选患者分为肺动脉干/MPA栓塞组和叶肺动脉和(或)远端分支栓塞组,所有入选患者均行常规12导联ECG检查。结果: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CG V1导联PR段压低、右心室肥大(RVH)、V1-V3导联STE合并V4-V6导联ST段压低(STD)及V1-V4导联T波倒置(NTW)4个变量可以判断PE是否发生在肺动脉干/MPA[OR(95%CI)分别为13.030(1.416~9.936)、2.239(1.909~5.075)、7.038(6.023~12.748)、0.129(0.055~0.304),P<0.05]。上述4指标判断PE发生在肺动脉干/MPA的灵敏度分别为17.5%、33.3%、15.8%和71.9%,特异度分别为98.9%、92.2%、97.8%和78.9%。结论:根据ECG的V1-V3导联STE合并V4-V6导联STD、RVH、V1-V4导联NTW及V1导联PR段压低变化可以大致推测急性PE发生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心电图 肺动脉干 主肺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视矫正术中眼心反射的动态心电图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桂芝 常超 +3 位作者 闫书妹 庆淑梅 李志刚 朱豫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6-389,共4页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DCG)连续观察并分析斜视矫正术中眼心反射(OCR)的发生特点。方法:借助12导联同步DCG,对68例斜视矫正术(涉及176条眼外肌)中OCR的发生率、发生时机、DCG变化特征、不同眼外肌OCR敏感性、麻醉对心律和OCR的影响、术...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DCG)连续观察并分析斜视矫正术中眼心反射(OCR)的发生特点。方法:借助12导联同步DCG,对68例斜视矫正术(涉及176条眼外肌)中OCR的发生率、发生时机、DCG变化特征、不同眼外肌OCR敏感性、麻醉对心律和OCR的影响、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8例眼外肌矫正术中OCR发生率高达94.12%;勾拉眼外肌时OCR的发生率最高和最为严重;OCR的DCG特征以窦性心律减慢(64.70%)为主,少数(4.55%)出现短暂全心停搏;3级OCR或全心停搏者均在停止手术操作或给予阿托品后恢复正常窦性心律;OCR均于术后3 h恢复到术前状态。结论:DCG可用于术中OCR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矫正术 眼心反射 动态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心脏压力超负荷左心室肥大的电学和形态学改变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桂芝 常超 +1 位作者 闫书妹 衡紫微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6-73,共8页
目的观察兔心脏压力超负荷左心室肥大(LVH)发展过程中心电图(ECG)的电学改变能否早于超声心动图(UCG)的形态学改变,进一步探讨ECG在高血压性LVH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日本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25只和对照组15只。实验组采用肾... 目的观察兔心脏压力超负荷左心室肥大(LVH)发展过程中心电图(ECG)的电学改变能否早于超声心动图(UCG)的形态学改变,进一步探讨ECG在高血压性LVH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日本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25只和对照组15只。实验组采用肾上腹主动脉次全结扎法建立心脏压力超负荷LVH模型,对照组除不行腹主动脉缩窄外,其余处理同实验组。两组兔均于术前及术后2、4、6、8周测量血压,描记同步12导联ECG并测量各导联R波和QRS波的振幅、心电轴、QRS波时限和QTc间期;同时做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及左心室下后壁厚度、左心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心功能等参数。术前及术后8周拍摄X线胸片,测量心胸比值。之后处死动物,取左心室测量其质量指数,并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实验组兔术后血压逐渐上升,X线下心胸比值增加,左心室质量指数增大,病理所见心肌细胞肥大,部分变性或坏死。超声所见:左心室下壁、后壁及室间隔厚度术后即逐渐增大,E/A逐渐降低,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内径术后4周始逐渐增大,6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逐渐降低,术后8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G表现:心电图Ⅱ、Ⅲ、aVF及胸前各导联术后R波及QRS波振幅逐渐增高,术后2周开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QRS波时限和QTc术后呈逐渐递增趋势,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兔上述各指标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兔压力超负荷LVH发展过程中,ECG电学改变早于UCG反映的结构改变,ECG对高血压性LVH具有一定的早期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超负荷 左心室肥大 心电描记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静华 施念 +2 位作者 刘桂芝 唐琳 赵丽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4-568,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特点。方法:选取2014至2021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确诊SSS的患者共110例,按15~<50岁、50~<60岁、60~<70岁及70~82岁分为4组。110例中71例有动态心电图(DCG)结果。比较不...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特点。方法:选取2014至2021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确诊SSS的患者共110例,按15~<50岁、50~<60岁、60~<70岁及70~82岁分为4组。110例中71例有动态心电图(DCG)结果。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SSS分型、有关窦房结电生理指标及DCG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年龄分别与24 h最快心率、24 h最快最慢心率差值的相关性。结果:15~<50岁及50~<60岁患者SSS以单纯病窦型为主(分别占79.2%及70.6%);60~<70岁及70~82岁患者慢快综合征型占比分别达54.5%与52.6%;双结病变型仅4例,其中70~82岁组2例,占比10.5%。70~82岁组房室交界区前传文氏点高于其他组,前传文氏点降低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24 h最快最慢心率差值随年龄的增长进行性下降(P<0.05)。相关分析显示年龄分别与24 h最快心率、24 h最快最慢心率差值负相关(r=-0.336和-0.376,P均<0.05)。结论:<60岁的SSS患者以单纯病窦型为主,60岁以上患者慢快综合征型占比约50%,70岁以上患者双结病变型比例增加;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出现窦房结变时功能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年龄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 动态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立倾斜试验标准操作流程中国专家推荐意见》践行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桂芝 王彦兹 +2 位作者 闫书妹 常超 邢玉荣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8年第5期305-309,316,共6页
目的验证《直立倾斜试验标准操作流程中国专家推荐意见》方法学的合理性,并发现其存在的不足。方法因晕厥一次及以上为主诉门诊就诊或住院,并申请做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able test,HUTT)的患者600例,按检查顺序随机分成试验组和... 目的验证《直立倾斜试验标准操作流程中国专家推荐意见》方法学的合理性,并发现其存在的不足。方法因晕厥一次及以上为主诉门诊就诊或住院,并申请做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able test,HUTT)的患者600例,按检查顺序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试验组操作严格按照《直立倾斜试验标准操作流程中国专家推荐意见》执行,对照组采用本倾斜实验室一直沿用的方法。观察两组在基础倾斜试验阶段和药物激发试验阶段诱发晕厥的时间及阳性率,阳性反应发生情况及采取的处理手段等。结果 600例患者中阳性393例,阳性率为65.5%。试验组基础倾斜试验阶段阳性率[12.00%(36/300)]明显高于对照组[6%(18/300)](χ~2=6.593,P=0.010);两组基础倾斜试验阶段阳性反应发生时间3~39 min,平均(16.67±9.90)min,95%可信区间12.44~20.89 min。药物激发试验阶段试验组阳性反应发生时间(5.13±4.27)min,对照组(5.28±2.39)min,95%可信区间4.59~5.89 min。393例阳性患者中,血管抑制型90例(22.9%),心脏抑制型12例(3.1%),混合型291例(74.0%)。仅1例放平倾斜床后心率、血压不升,给予阿托品1 mg静脉注射后,心率、血压仍不能维持;开放静脉通道,给予生理盐水加多巴胺静脉滴注,心率、血压逐渐恢复。结论新的操作流程使基础倾斜试验阳性率明显提高,但不改变硝酸甘油激发倾斜试验阳性反应的发生率及发生时间。HUTT试验前是否所有患者均需开放静脉通路,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倾斜试验 血管迷走性晕厥 中国专家推荐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运动试验中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运动时间及运动血压的特点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立帅 张扬辉 +2 位作者 闫书妹 常超 刘桂芝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第9期1107-1110,共4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平板运动试验中运动时间及血压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程度与运动时间及血压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平板运动试验的患者...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平板运动试验中运动时间及血压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程度与运动时间及血压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平板运动试验的患者310例,其中105例患者行冠脉CTA,195例患者行冠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和病史分为四组,A组(对照组):正常人群,62例;B组(单纯高血压组),53例;C组(冠心病不合并高血压组),80例;D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115例;记录患者运动试验前静息血压,运动中峰值血压,恢复6 min血压及运动时间,计算C、D两组改良Gensini评分,并分析该评分与运动时间、峰值血压及恢复6 min后血压的关系。结果C组运动时间最短,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运动时间最长,与C组及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及D组静息血压,峰值血压和恢复6 min后血压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的改良Gensini评分与运动时间、峰值收缩压,舒张压,恢复6 min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无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r<0.15,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运动耐力降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血压在运动和恢复中均较正常人明显升高;冠脉狭窄程度与运动时间及运动血压变化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血压 平板运动试验 心电图 改良Gensin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素异丙酯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施念 王志红 +4 位作者 王世祥 郑晓晖 谢滢滢 程亮星 赵松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2-466,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素异丙酯(IDHP)对D-半乳糖(D-gal)致衰老大鼠肾脏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Wistar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衰老模型组、维生素E(VE,100.0 mg/kg)组、高剂量IDHP(21.0 mg/kg)组和低剂量IDHP(7.0 mg/kg)组5组,每组8只。后4组... 目的:探讨丹参素异丙酯(IDHP)对D-半乳糖(D-gal)致衰老大鼠肾脏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Wistar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衰老模型组、维生素E(VE,100.0 mg/kg)组、高剂量IDHP(21.0 mg/kg)组和低剂量IDHP(7.0 mg/kg)组5组,每组8只。后4组大鼠皮下注射25 g/L D-gal 2 mL/(kg·d)制作衰老大鼠模型,VE组、高剂量IDHP组和低剂量IDHP组大鼠皮下注射相应浓度的药物2 mL/kg,1次/d,连续8周。计算各组大鼠肾脏指数,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细胞形态变化,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水平,肾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和过氧化脂质(LPO)水平。结果:与衰老模型组相比,VE组、高剂量IDHP组和低剂量IDHP组大鼠肾脏指数升高;与低剂量IDHP组相比,VE组、高剂量IDHP组大鼠肾脏指数升高(P<0.05)。衰老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呈现典型衰老性病理改变,VE组、高剂量IDHP组、低剂量IDHP组均有改善,但VE组、高剂量IDHP组改善更为明显。与衰老模型组相比,VE组、高剂量IDHP组和低剂量IDHP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水平降低;与低剂量IDHP组相比,VE组、高剂量IDHP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水平降低(P<0.05)。与衰老模型组相比,VE组、高剂量IDHP组和低剂量IDHP组大鼠肾脏组织中SOD、GSH-Px、CAT活性升高,MDA、LPO水平降低;与低剂量IDHP组相比,VE组、高剂量IDHP组大鼠肾脏组织中SOD、GSH-Px、CAT活性升高,MDA、LPO水平降低(P<0.05)。结论:IDHP具有延缓大鼠肾脏衰老的作用,这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异丙酯 衰老 肾脏 D-半乳糖 氧化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高静脉血栓风险患者行Micra微型无线起搏器植入一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志煜 张扬辉 +5 位作者 张辉 张文静 上官佳红 刘刚琼 郑颖颖 张金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77-880,共4页
经静脉置入心脏永久起搏器是目前治疗慢性心律失常,尤其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重要手段^([1])。传统起搏器需要在皮肤下制作人工囊袋容纳脉冲发生器,并将电极导线连接至心腔内部,因此可出现囊袋感染、皮肤破溃、循环系统血栓、电极脱位... 经静脉置入心脏永久起搏器是目前治疗慢性心律失常,尤其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重要手段^([1])。传统起搏器需要在皮肤下制作人工囊袋容纳脉冲发生器,并将电极导线连接至心腔内部,因此可出现囊袋感染、皮肤破溃、循环系统血栓、电极脱位、导线断裂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12.4%~21.6%^([2])。对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同时伴有高龄、严重肾功能不全、静脉血栓风险等多种传统起搏器并发症高危因素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高静脉血栓风险 Micra微型无线起搏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超负荷左心室肥大过程中兔心电图的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闫书妹 常超 +1 位作者 衡紫微 刘桂芝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7-222,共6页
目的:观察压力超负荷左心室肥大(LVH)过程中兔心电图的动态变化。方法:将55只兔随机分为模型组30只和对照组25只。模型组采用肾上腹主动脉次全结扎法制成压力超负荷LVH模型;对照组除不行腹主动脉缩窄外,其余同上。术前及术后2、4、6... 目的:观察压力超负荷左心室肥大(LVH)过程中兔心电图的动态变化。方法:将55只兔随机分为模型组30只和对照组25只。模型组采用肾上腹主动脉次全结扎法制成压力超负荷LVH模型;对照组除不行腹主动脉缩窄外,其余同上。术前及术后2、4、6、8周行心电图检查,测量12导联QRS波振幅、心电轴、QRS波宽度及QTc间期;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下壁厚度(LVIW)、左室后壁厚度(LVPW)及室间隔厚度(IVS);术前及术后8周行X线检查测量心胸比值。结果:模型组死亡3只,对照组死亡2只。从术后第4周开始模型组兔LVIW、LVPW及IVS明显增增大并逐渐增加(P〈0.05),术后第8周心胸比值高于术前(P〈0.05)。模型组从术后第2周开始,各导联QRS波振幅明显增大并逐渐增加(P〈0.05);从术后第4周开始QRS波时间、QTc间期和V1~V3导联R/S比值明显增大并逐渐增加(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压力超负荷LVH过程中兔心电图主要表现为下壁及胸前导联QRS波振幅增大、QRS波时间及QTc间期延长、胸前导联R/S比值增大;心电图的变化早于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早期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超负荷 左心室肥厚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栓危险因素及抗凝治疗对术后并发症及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闫振富 张静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外科术后急性肺栓塞(PE)是手术后高危并发症,病死率极高。文中旨在通过分析各项危险因素及抗凝治疗对术后PE转归的影响,为其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3月至2014年4月住院经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 目的外科术后急性肺栓塞(PE)是手术后高危并发症,病死率极高。文中旨在通过分析各项危险因素及抗凝治疗对术后PE转归的影响,为其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3月至2014年4月住院经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急性PE的94例患者。按照合并其他PE危险因素情况将纳入的PE患者分为A组(未合并其他PE危险因素)和B组(合并其他PE危险因素)。比较2组患者患者血栓危险因素、发病时相关检查结果[血压、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血清D-二聚体及B型利钠肽(BNP)结果]以及治疗方法、出血并发症、疾病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 A组患者平均氧分压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36±23.06)mm Hg vs(74.43±24.7)mm Hg,P<0.05];血清BNP浓度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5.64±1 407.64)pg/m L vs(2 639.14±4 070.38)pg/m L,P<0.05]。B组抗凝治疗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vs 100%,P<0.05);患者死亡风险高于A组(P<0.05)。抗凝和溶栓治疗与出血并发症相关性显著(P<0.05)。抗凝治疗与病死率呈负相关(P<0.05);而患有肿瘤、BNP升高、低氧血症、低血压与病死率呈正相关(r=0.448、r=0.211、r=0.369、r=0.200,P<0.05)。结论急性PE患者外科术后抗凝、溶栓治疗与出血并发症有关。抗凝治疗可降低外科术后急性PE患者的死亡风险;而肿瘤、BNP升高、低氧血症、低血压增加此类患者的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外科手术 并发症 疾病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日本大耳白兔同步12导联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衡紫微 闫书妹 +1 位作者 常超 刘桂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26,65,共8页
目的揭示正常日本大耳白兔同步12导联心电图特征,为心血管疾病的实验研究提供心电图基本数据。方法雄性日本大耳白兔55只,20%乌拉坦腹腔麻醉,描记兔同步12导联心电图,并拍胸部X线正位片。结果心电图:1日本大耳白兔心电图波形与人类相似... 目的揭示正常日本大耳白兔同步12导联心电图特征,为心血管疾病的实验研究提供心电图基本数据。方法雄性日本大耳白兔55只,20%乌拉坦腹腔麻醉,描记兔同步12导联心电图,并拍胸部X线正位片。结果心电图:1日本大耳白兔心电图波形与人类相似,均为窦性心律。心率较快,265.5±36.8次/min,未见心律失常发生;2仰卧位平均心电轴:19°~250°,波动范围较大;3 P波:形态钝圆或略尖,均符合窦性P波规律,在肢体Ⅱ、a VF导联及胸导联较为明显;4 P-R间期:(0.063±0.007)s;5 QRS波:QRS波时间为(0.040±0.005)s,主波在Ⅱ、Ⅲ、a VF导联多数向上,胸导联与人类相似,R/S比值逐渐递增;6 ST段:较短,均位于等电位线;7 T波:T波形态多圆顿,部分双峰,多数导联T波直立,部分倒置,平坦或双向。T波在肢体II、III、a VR、a VF及胸导联较为明显;8 QT间期:QT间期(0.142±0.015)s,QTc(0.306±0.034)s。胸部X线正位片:心影大多位于胸腔正中及右侧。结论获得了兔标准12导联心电图波形及其各波段的正常值范围,在心血管疾病的实验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大耳白兔 12导联心电图 正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标记-流动注射-串联质谱法定量检测葡萄糖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含量 被引量:2
16
作者 施念 徐鑫丽 +4 位作者 王彬 刘玉微 黎文轩 徐霞 陈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79-783,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葡萄糖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HMF)含量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12)C_(6)-3-硝基苯肼和^(13)C_(6)-3-硝基苯肼(^(12)C_(6)/^(13)C_(6)-3-NPH)作为稳定同位素标记试剂分别标记葡糖糖注射液和标准溶液中的HMF,标记反应在... 目的:建立一种葡萄糖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HMF)含量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12)C_(6)-3-硝基苯肼和^(13)C_(6)-3-硝基苯肼(^(12)C_(6)/^(13)C_(6)-3-NPH)作为稳定同位素标记试剂分别标记葡糖糖注射液和标准溶液中的HMF,标记反应在醋酸-乙腈溶液中进行,标记温度为30℃,时间10.0 min。将上述标记后的溶液混合,并采用流动注射串联质谱法(FI-MS/MS)进行检测,以^(12)C_(6)-3-NPH-HMF和^(13)C_(6)-3-NPH-HMF的质谱信号峰面积比值对相应浓度回归,绘制标准曲线,从而建立定量分析方法。结果:标准曲线为Y=0.016 5X-0.010 2,X在5~5 0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性良好(R~2>0.99),检出限(S/N=3)和定量限(S/N=10)分别为1.0和3.3 ng/mL,低、中、高浓度(20、200、5 000 ng/mL)条件下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1.6%~109.8%,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8.6%。实际样品分析结果显示,6个葡萄糖注射液样品中HMF含量均符合药典限量规定。结论: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在检测通量、灵敏度、准确性和分析速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注射液 5-羟甲基糠醛 稳定同位素标记 流动注射 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联合应用判断急性肺栓塞发生部位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丽霞 李平 +1 位作者 张月红 张静华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263-1267,1272,共6页
目的:观察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特点,探讨联合应用是否可以诊断PE发生的部位。方法:根据肺动脉干及左右主肺动脉(main pulmonary artery,MPA)是否发生栓塞将入选患者分为肺... 目的:观察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特点,探讨联合应用是否可以诊断PE发生的部位。方法:根据肺动脉干及左右主肺动脉(main pulmonary artery,MPA)是否发生栓塞将入选患者分为肺动脉干和/或MPA栓塞组和叶肺动脉和/或远端分支栓塞组。分析两组间超声心动图阳性表现发生率是否相同;筛出能反映肺动脉干和/或MPA栓塞的异常ECG;并联合超声心动图进一步判断能否提高肺动脉干和/或MPA栓塞栓塞的诊断率。结果:肺动脉干和/或MPA栓塞组超声心动图阳性表现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CGV1~V3 ST段抬高(ST-segment elevation,STE)合并V4~V6 ST段压低(ST-segment depression,STD)、右心室肥大(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RVH)、V1~V4导联T波倒置(NTW)及V1导联PR段压低4个变量可以初步判断PE是否发生在肺动脉干和/或MPA;超声心动图和ECG联合阳性表现者,肺动脉干和/或MPA栓塞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超声心动图和ECG联合检测肺动脉干和/或MPA栓塞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1%,63.4%,61.2%,90.0%,与单个ECG指标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相比,超声心动图和ECG联合检测肺动脉干和/或MPA栓塞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最高。与上述单个指标相比,超声心动图和ECG联合实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数值最大,为0.763。结论:超声心动图和ECG联合检测更有助于检出肺动脉干、左右MPA部位的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 肺动脉干 主肺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根部起源的特发性室性早搏或室速患者临床心电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振华 杜卫国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25-128,152,共5页
目的研究主动脉根部起源的特发性室性早搏(室早)或室速患者体表心电图和心内电生理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确诊为主动脉根部起源的特发性室早或室速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体表心电图和心内电生理的特点。选取... 目的研究主动脉根部起源的特发性室性早搏(室早)或室速患者体表心电图和心内电生理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确诊为主动脉根部起源的特发性室早或室速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体表心电图和心内电生理的特点。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30例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早或室速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相关参数,使用ROC曲线分析心电图相关参数对主动脉根部起源的室早或室速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患者主要呈左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向下,胸前导联移行一般在V_(3)导联之前,Ⅰ导联主要为rsr~、rS波形,aVL导联以QS波形为主;研究组患者R波时限指数、R波振幅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ROC曲线分析表明,心电图相关参数对主动脉根部起源的室早或室速患者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P均<0.05)。结论与常见部位的特发性室早或室速患者心电图结果相比,起源于主动脉根部的特发性室早或室速具有独特的心电图表现,R波时限指数、R波振幅指数对于区分主动脉根部起源的特发性室早或室速与右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早或室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根部起源 特发性室性早搏 室速 体表心电图 腔内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肥厚兔缓慢型延迟整流钾电流通道KCNQ1和KCNE1 mRNA表达的变化
19
作者 闫书妹 常超 +2 位作者 衡紫微 王彦兹 刘桂芝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2-736,共5页
目的:观察左心室肥厚兔左心室内外膜心肌细胞中缓慢型延迟整流钾电流(IKs)通道KCNQ1和KCNE1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IKs通道在兔肥厚心肌复极离散度增大中的作用。方法:55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25只。实验组行... 目的:观察左心室肥厚兔左心室内外膜心肌细胞中缓慢型延迟整流钾电流(IKs)通道KCNQ1和KCNE1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IKs通道在兔肥厚心肌复极离散度增大中的作用。方法:55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25只。实验组行肾上腹主动脉次全结扎,使腹主动脉缩窄50%~60%;对照组除不做丝线结扎外,其余处理同实验组。术后8周处死动物,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IKs通道KCNQ1和KCNE1 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左心室内膜IKs通道mRNA表达水平低于心外膜(P<0.001);实验组左心室内外膜IKs通道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IKs通道减少使复极时限延长,其不均一性减小可能是肥厚心肌复极离散度增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超负荷 心肌肥厚 缓慢型延迟整流钾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率变异性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中特征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静华 李平 +3 位作者 郭华 王随峰 张扬辉 刘桂芝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8期757-761,共5页
目的观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变化,探讨HRV在SSS患者中特征及对SSS的诊断价值。方法2014年7月—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SSS患者61例为SSS组,非心脏病患者195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 目的观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变化,探讨HRV在SSS患者中特征及对SSS的诊断价值。方法2014年7月—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SSS患者61例为SSS组,非心脏病患者195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2组及2组不同年龄段患者24 h心率(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平均心率、总心率)、HRV指标[全部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部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所占百分比(pNN50)]及R-R间期>2000 ms发生率。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最慢心率与HRV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SS诊断的影响因素。结果SSS组24 h最快心率[(95±23)次/min]、最慢心率[(38±7)次/min]、平均心率[(56±9)次/min]、总心率[(80805±13240)次/min]均低于对照组[(121±17)、(52±6)、(74±7)、(106287±10602)次/min](P<0.05),SDNN[(175.26±51.00)ms]、SDANN[(143.79±50.43)ms]、rMSSD[(103.87±64.44)ms]、pNN50[(24.65±16.34)%]及R-R间期>2000 ms发生率(41.0%)均高于对照组[(128.85±31.75)ms、(116.11±30.38)ms、(36.16±19.77)ms、(7.36±7.33)%、0](P<0.05)。对照组不同年龄段患者24 h最快心率、平均心率、总心率、SDNN、SDANN、rMSSD、pNN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长均呈逐渐降低趋势;对照组不同年龄段患者最慢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SS组不同年龄段患者24 h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平均心率、总心率、SDNN、SDANN、rMSSD、pNN50及R-R间期>2000 ms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DNN、SDANN、rMSSD、pNN50与最慢心率均呈负相关(r=-0.693,P<0.001;r=-0.667,P<0.001;r=-0.229,P=0.001;r=-0.498,P<0.001);SSS组SDNN、SDANN、pNN50与最慢心率均呈负相关(r=-0.585,P<0.001;r=-0.471,P<0.001;r=-0.468,P<0.001),rMSSD与最慢心率无相关性(r=-0.037,P=0.776)。最快心率(OR=0.926,95%CI:0.894~0.959,P<0.001)、最慢心率(OR=0.727,95%CI:0.644~0.821,P<0.001)、rMSSD(OR=1.060,95%CI:1.037~1.084,P<0.001)是诊断SSS的影响因素。结论窦性心律时SSS患者24 h心率降低,HRV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均升高,最快心率、最慢心率、rMSSD有助于诊断S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率变异性 动态心电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