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2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皮酚对乙醇诱导的大鼠皮质原代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1
作者 王浩 李东朋 +3 位作者 王恒 王晨潮 闫安 乔晓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研究丹皮酚对乙醇诱导的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取出生24 h内的SD乳鼠,分离培养皮质原代神经元。取第10天神经元,分为空白对照组、乙醇组和乙醇+丹皮酚组,分别用含PBS、1.5 g/L乙醇和1.5 g/L乙醇+100μmol/L丹皮酚溶液的培养基培... 目的:研究丹皮酚对乙醇诱导的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取出生24 h内的SD乳鼠,分离培养皮质原代神经元。取第10天神经元,分为空白对照组、乙醇组和乙醇+丹皮酚组,分别用含PBS、1.5 g/L乙醇和1.5 g/L乙醇+100μmol/L丹皮酚溶液的培养基培养12 h。JC-1探针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CCK-8法检测神经元活力,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WST-1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TB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乙醇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神经元活力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凋亡神经元增多,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乙醇组相比,乙醇+丹皮酚组线粒体膜电位升高,神经元活力和SOD活性增加,MDA含量降低,凋亡神经元减少,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丹皮酚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拮抗线粒体凋亡,缓解乙醇诱导的神经元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皮质神经元 大鼠 丹皮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林俐 王卫光 +6 位作者 陈江芸 李腾 程彦如 左艳艳 马丰丽 马聪聪 王宇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653-1657,共5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病区实习的22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神经外科一病区、神经外科...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病区实习的22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神经外科一病区、神经外科二病区实习的学生分为观察组(112名),接受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三病区、神经外科五病区实习的学生为对照组(112名),接受传统教学法。在入科后、出科前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成绩考核和能力测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教学后,观察组理论成绩、临床技能操作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沟通技能正性态度得分、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沟通技能负性态度得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临床护理教学法相比,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理论成绩、临床技能操作水平,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沟通技能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带教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 神经外科 护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神经外科专培医师手术基本功的教学探讨
3
作者 陶晓刚 魏新亭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80-82,共3页
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专培")是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可独立诊治神经外科疾病的专科医师.为提高专培医师的手术基本功,郑大一附院神经外科专培基地精心设置培训课程,注重显微神经解剖训练,加强手术... 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专培")是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可独立诊治神经外科疾病的专科医师.为提高专培医师的手术基本功,郑大一附院神经外科专培基地精心设置培训课程,注重显微神经解剖训练,加强手术全程带教,全方位提升专培医师的手术操作技能.专培医师在临床与手术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由量变产生质变,手术基本功不断提升,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神经外科专科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手术基本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对鉴别幕上孤立性脑转移瘤和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组学模型的增量价值
4
作者 马泽宇 阎静 +2 位作者 张振宇 刘献志 周金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探究DWI对常规MRI影像组学模型鉴别幕上孤立性脑转移瘤(BM)和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效能的增量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22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开颅肿瘤切除术或立体定向活检术并经术后病理诊断... 目的:探究DWI对常规MRI影像组学模型鉴别幕上孤立性脑转移瘤(BM)和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效能的增量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22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开颅肿瘤切除术或立体定向活检术并经术后病理诊断确诊为BM(115例)和PCNSL(77例)的患者。按7∶3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从每个患者的多参数MRI(T1WI、T1c、T2WI、FLAIR和ADC)中提取特征,并经过特征标准化筛选后,使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模型。同时,基于常规MRI(T1WI、T1c、T2WI和FLAIR)筛选出的特征构建常规影像组学模型。使用AUC评价各模型,并用Delong分析进行比较。另外3位独立的影像科医师在参考模型输出结果前后进行两次诊断,并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多参数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验证集AUC(95%CI)分别为0.948(0.906~0.990)、0.923(0.859~0.986);常规影像组学模型则为0.898(0.845~0.951)、0.855(0.765~0.945)。多参数影像组学模型的分类性能优于常规影像组学模型(P<0.05)。在参考了多参数影像学模型的输出结果后,3位医师诊断的准确率分别由90.8%、87.7%、83.1%提高为98.5%、93.8%、89.2%。结论:引入DWI的多参数影像组学模型对BM和PCNSL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脑转移瘤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神经瘤术后患者误吸风险评估与导引式专项护理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许慧娜 李亚瑞 +2 位作者 路风瑞 任男男 张林聪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通过科学的误吸风险评估体系,制定个性化的导引式专项护理方案,并验证其有效性,以优化听神经瘤术后患者的护理流程,提升护理质量,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听神经瘤术后患者,采用数字随... 目的通过科学的误吸风险评估体系,制定个性化的导引式专项护理方案,并验证其有效性,以优化听神经瘤术后患者的护理流程,提升护理质量,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听神经瘤术后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误吸高危评估导引式专项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吞咽功能、营养指标。结果护理后1周试验组进食误吸、噎食、吸入性肺炎、呼吸系统感染人数及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临床检查、洼田饮水试验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铁、锌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听神经瘤术后患者误吸风险评估与导引式专项护理的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听神经瘤术后患者的护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吸高危评估 导引式专项护理 听神经瘤术后 误吸风险 营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的分析及防范对策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娜 郭敏 王永勤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0期310-311,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对收治的120例神经外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和防范对策。结果 120例神经外科患者中,不安全操作风险发生在患者身上18例,其中院...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对收治的120例神经外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和防范对策。结果 120例神经外科患者中,不安全操作风险发生在患者身上18例,其中院方不安全因素造成的护理风险有3例(16.7%),护理人员不安全因素造成的有15例(83.3%),存在较大的护理风险。结论神经外科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因此需要加大对这些风险的认识,并把护理风险的对策积极落实到医院管理和护理工作中,提高对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确保患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护理风险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及护理现状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马君芳 吕全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5期162-164,177,共4页
目的:了解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2012年9月~2013年9月,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4个神经外科病区,... 目的:了解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2012年9月~2013年9月,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4个神经外科病区,随机抽取50例患者及100名护士参与调查,依据2006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颁布的《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指导意见》及2010年《神经外科危重昏迷患者肠内营养专家共识》自制调查报告量表作为研究工具,集中调查营养支持治疗开展情况,护理人员对营养支持的认知、护理水平,并对患者住院期间的营养状况±、营养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得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50例患者均参与了营养支持治疗,其中早期全肠内营养患者19例(38%),全肠外营养患者20例(40%),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患者11例(22%);3个(75%)神经外科病区对营养支持期间护理实施细则有明确规定,4个(100%)病区进行血糖监测,住院期间患者出现营养并发症7例;护理人员对营养支持认知总得分为(62.70±17.29)分,护理水平总得分为(83.71±11.07)分。结论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已得到重视和认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水平较高,但认知水平仍有待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危重症 营养支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科手术对脑胶质瘤患者血流灌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坤 赵启正 +2 位作者 任瑞明 程东亮 成文平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4期1595-1597,1601,共4页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对脑胶质瘤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灌注情况的影响。方法 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104例脑胶质瘤患者分为显微组(n=53)和传统组(n=51),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外科手术,显微组患者给予显微外科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对脑胶质瘤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灌注情况的影响。方法 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104例脑胶质瘤患者分为显微组(n=53)和传统组(n=51),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外科手术,显微组患者给予显微外科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血流灌注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显微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57%,高于传统组患者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大脑皮层13N-NH3标准摄取值均高于本组术前,且显微组患者大脑皮层13N-NH3标准摄取值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ADL、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显微组患者ADL、NIHSS评分均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32%,低于传统组患者的2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大脑皮层血流灌注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脑胶质瘤 神经功能 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超前镇痛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孙振涛 韩雪萍 +1 位作者 苗丽君 刘献志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6年第2期39-41,共3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凯纷)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超前镇痛作用及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方法ASAⅠ-Ⅱ级15-65岁神经外科全麻神经外科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超前镇痛组)、B组(术后镇痛组)和C组(对照组),各40例,A组于...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凯纷)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超前镇痛作用及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方法ASAⅠ-Ⅱ级15-65岁神经外科全麻神经外科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超前镇痛组)、B组(术后镇痛组)和C组(对照组),各40例,A组于麻醉后、手术开始前10min缓慢静脉注射凯纷50mg,B组于术后缓慢静脉注射凯纷50mg,C组不给凯纷,三组术后均手术结束前10min静脉滴注格拉司琼3mg,术后接PCA泵,泵内药物A组、B组为凯纷50mg+芬太尼8μg/kg+生理盐水至100ml,C组为芬太尼8μg/kg+生理盐水至100ml。观察VAS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循环、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VAS镇痛评分术后8h、24h、36h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A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B组明显低于C组(P<0.05)。镇静评分各时间点三组均无过度镇静(如昏睡、昏迷),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三组患者循环、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均在正常范围,术后变化无显著性意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心律失常、呼吸抑制、凝血功能异常及恶心、呕吐、瘙痒不良反应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凯纷镇痛效果良好,起效快,作用时间长,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有效缓解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且有一定超前镇痛作用,可安全用于颅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开颅手术 神经外科 术后镇痛 超前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手术时代的神经外科教学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付有 宋来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3期351-352,共2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医疗条件的改善,神经外科的发展经历了四大发展阶段,分别为大体神经外科、显微神经外科、微创神经外科及精准神经外科。而精准神经外科的标志以术中高场强(磁场强度大于等于1.5 T)磁共振为代表的临床新技术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医疗条件的改善,神经外科的发展经历了四大发展阶段,分别为大体神经外科、显微神经外科、微创神经外科及精准神经外科。而精准神经外科的标志以术中高场强(磁场强度大于等于1.5 T)磁共振为代表的临床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临床,大大提高了脑肿瘤尤其功能区部位肿瘤的手术全切率,而显著降低了术后失语、偏瘫等严重并发症,使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但是由于术中高场强磁共振指导术中脑功能区病变的切除系新生事物,目前国内尚无普遍开展,为适应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探讨在精准手术时代神经外科教学对培养神经外科青年一代相当必要。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手术 神经外科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手术中实时B超应用33例
11
作者 赵明 徐欣 +2 位作者 龙江 保健基 宋来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96-697,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实时B超 B超定位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导航系统在神经外科临床应用的初步探讨
12
作者 宋来君 庞长河 +1 位作者 龙江 闫东明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2期29-30,共2页
目的 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进行显微外科手术 ,尽可能减少神经外科手术创伤 ,准确寻找颅内微小病灶 ,提高手术精确度 ,降低手术并发症 ,达到手术微创目的。方法 术前将病人的CT影像学数据资料装载于手术导航神经系统计算机工作站 ,进行三... 目的 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进行显微外科手术 ,尽可能减少神经外科手术创伤 ,准确寻找颅内微小病灶 ,提高手术精确度 ,降低手术并发症 ,达到手术微创目的。方法 术前将病人的CT影像学数据资料装载于手术导航神经系统计算机工作站 ,进行三维建模 (包括头皮、病灶、重要功能区及标志点 )、靶点设定、手术切口入路设计 ,精确定位微小病灶位置 ,术中实时定位监测手术进程 ,随时纠正手术偏差。结果 术中导航对颅内病变、重要结构定位准确 ,定位误差均在 3mm以内。结论 手术导航系统能以最短、最安全的路径精确地寻找微小病灶的位置、术中标识病灶的范围 ,将寻找病灶的损伤降至最小 ,完全切除病灶 ,降低死亡率、病残率 ,增加肿瘤的控制时间 ,提高手术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导航系统 神经外科 临床应用 微创外科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专业临床实践教学的思考与分析
13
作者 庞长河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71-72,共2页
根据神经外科专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经验,针对不同层次神经外科专科医师的培养目的和要求,从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理论水平和临床操作技能的提高等方面进行探索,使医学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得到提高,从而达到神经... 根据神经外科专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经验,针对不同层次神经外科专科医师的培养目的和要求,从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理论水平和临床操作技能的提高等方面进行探索,使医学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得到提高,从而达到神经外科专业医师的最终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学 临床实践 教学方法 人文素质 科学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经Wiltse入路治疗椎间孔区神经鞘瘤的疗效分析
14
作者 丁大领 邱锴 +4 位作者 张风江 余斌 陈煜 李恩 庞长河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641-646,共6页
目的探讨经Wiltse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对胸腰椎椎间孔区神经鞘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胸腰椎椎间孔区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Wiltse入路组(n=32)和后正中入路组(n=2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 目的探讨经Wiltse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对胸腰椎椎间孔区神经鞘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胸腰椎椎间孔区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Wiltse入路组(n=32)和后正中入路组(n=2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通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评估两组术前疼痛情况及术后疼痛缓解程度,并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病理结果均为神经鞘瘤。Wiltse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后正中入路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较,Wiltse入路组术后第1个月和第3个月的V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术后第3个月VAS评分,Wiltse入路组明显低于后正中入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定期随访复查MRI,肿瘤均无复发。结论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比较,Wiltse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以及保护关节突关节和韧带复合体等优点。采用Wiltse入路治疗胸腰椎椎间孔区神经鞘瘤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和明显手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椎间孔区 哑铃型肿瘤 Wiltse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护理中细节化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分析
15
作者 孟艳艳 马君芳 《饮食科学》 2019年第20期69-70,共2页
大多数神经外科的患者属于突然发病,且一旦发病病情就会十分危重,需要长期卧床,因此护理措施是神经外科患者治疗恢复效果中十分关键的因素。基于此,提出一种细节化的神经外科护理措施,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最后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大多数神经外科的患者属于突然发病,且一旦发病病情就会十分危重,需要长期卧床,因此护理措施是神经外科患者治疗恢复效果中十分关键的因素。基于此,提出一种细节化的神经外科护理措施,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最后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护理方法相比,新的护理方法能够从患者的细节入手,有效的降低了患者在各种情况下发生的意外损伤,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细节化 护理措施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治疗观察及护理体会
16
作者 马君芳 孟艳艳 《饮食科学》 2019年第18期120-120,122,共2页
目的:研究58例神经外科危重病患的治疗观察及其护理体会。方法: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这个基础上强化观察与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愈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术后伤口感染以病人下肢压疮率分别为10.07%和4.90%,明显... 目的:研究58例神经外科危重病患的治疗观察及其护理体会。方法: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这个基础上强化观察与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愈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术后伤口感染以病人下肢压疮率分别为10.07%和4.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66%和20.15%,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对神经外科危重病患的观察治疗与临床护理水平,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学的成功率,推动病患各项功能良好恢复,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且对后遗症诊疗具备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危重患者 治疗观察 护理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立体定向引导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短期效果
17
作者 关毅 任振强 龙江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27-530,534,共5页
目的分析经立体定向引导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HBGH)的短期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21年8月我院神经外科HBGH患者148例,依据不同手术方案分为研究组... 目的分析经立体定向引导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HBGH)的短期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21年8月我院神经外科HBGH患者148例,依据不同手术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行常规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的74例为对照组,行立体定向引导下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的74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住院期间再出血发生比例、术后6 h血肿清除比例、术前和术后3个月欧洲脑卒中量表(E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术后3个月死亡发生比例、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比例、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比例。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长于对照组(t=19.084,P<0.05),住院期间再出血发生比例低于对照组(χ^(2)=9.378,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 h血肿清除比例高于对照组(u=2.935,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ESS评分、Barthel指数手术前后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8.349、9.474,P<0.05),而死亡发生比例、并发症发生比例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预后良好比例高于对照组(χ^(2)=9.483,P<0.05)。结论经立体定向引导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HBGH手术时间虽较长,但能提高血肿清除率、降低术后再出血率,预后效果良好,并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立体定位技术 神经内窥镜检查 血肿 治疗结果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关怀干预应用于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18
作者 刘景云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第6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干预应用于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效果分析。方法纳入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诊的113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掷币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56例接受神经外科常规干预,观察组57例接受常...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干预应用于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效果分析。方法纳入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诊的113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掷币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56例接受神经外科常规干预,观察组57例接受常规干预+人文关怀,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评价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干预前后抑郁焦虑情绪。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及S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观察组EORTCQLQ-C30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人文关怀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干预 神经外科 颅脑损伤 生活质量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例神经外科昏迷患者肺部感染病原学分析及治疗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重庆 魏新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572-2573,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昏迷 肺部感染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张娜 刘俊 张文强 《癌症进展》 2024年第6期667-669,692,共4页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688例脑胶质瘤手术患者,比较术后发生医院感染和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688例脑胶质瘤手术患者,比较术后发生医院感染和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间、组织学分级、合并糖尿病情况、脑室引流情况、脑室引流时间均可能是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4 h、合并糖尿病、脑室引流、脑室引流时间≥2天均是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年龄≥60岁、手术时间≥4 h、合并糖尿病、脑室引流、脑室引流时间≥2天均是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高风险感染人群,及时实施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为患者尽早治疗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术后医院感染 临床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