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疾病认知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及调节机制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晓芳 王颖 +1 位作者 刘刚琼 闫生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5-269,共5页
目的:探索疾病认知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以及影响过程中学习意愿和医患信任的中介作用和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自编郑州市老年高血压群体健康管理调查问卷对郑州市辖区内的1 2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采用M... 目的:探索疾病认知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以及影响过程中学习意愿和医患信任的中介作用和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自编郑州市老年高血压群体健康管理调查问卷对郑州市辖区内的1 2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采用Mplus程序对相关变量构建回归模型,并进行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结果:疾病认知可以正向影响老年高血压群体的饮食依从性,而且学习意愿和医患信任在其间发挥中介作用[β医患信任(95%CI)=0.127(0.041~0.213),β学习意愿(95%CI)=0.112(0.036~0.190),P<0.05],中介效应值均为0.021。除此之外,自我效能感可以调节疾病认知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β(95%CI)=0.076(0.006~0.146),P=0.012]。结论:疾病认知可通过学习意愿和医患信任两个中介变量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依从性,且自我效能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认知 饮食依从性 自我效能感 医患信任 患方信任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相关科室护士的衰弱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轩慧杰 刘延锦 《临床研究》 2022年第1期187-190,共4页
目的调查老年相关科室护士对老年衰弱的知信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开展相关的培训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编制的《老年相关科室护士对老年衰弱的知信行调查问卷》,选取569名老年相关科室护士对老年衰弱的知信行进行现况调... 目的调查老年相关科室护士对老年衰弱的知信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开展相关的培训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编制的《老年相关科室护士对老年衰弱的知信行调查问卷》,选取569名老年相关科室护士对老年衰弱的知信行进行现况调查,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老年相关科室护士对老年衰弱的知信行总分为(91.96±11.55)分,不同人口学特征在衰弱知信行总分以及三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有不同的影响。结论老年相关科室护士对老年衰弱的知信行水平有待加强,建立和完善老年衰弱相关护理培训及干预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医学科护士 衰弱 知信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接种训练联合结构式心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希望水平、自我感知压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陆颍 袁茹 +1 位作者 李程 刘灵灵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168-1172,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压力接种训练联合结构式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某院2021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老年CHF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其基础上行压力接种训练联合结...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压力接种训练联合结构式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某院2021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老年CHF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其基础上行压力接种训练联合结构式心理干预,对比两组心理水平、希望水平、自我感知压力、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HAD)、Beck抑郁自评问卷(BDL)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得分(t=9.053,6.109;P<0.001);干预后观察组积极态度、积极行动及Herth希望评定量表(HHI)总分均高于对照组(t=7.487,9.071,4.112;P<0.001);干预后观察组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失控感、紧张感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t=7.262,8.707,11.349;P<0.001);干预后观察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总分低于对照组(t=8.800,P<0.001)。结论:应用压力接种训练联合结构式心理干预能够改善老年CHF患者的心理及自我压力水平,提高希望水平及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压力接种训练 结构式心理干预 希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伊伐布雷定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
4
作者 李国栋 杨国杰 赵士超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4期710-713,共4页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接受盐酸伊伐布雷定片与比索洛尔联合治疗的效果,观察其对患者心功能指标、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神经内分泌激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接受盐酸伊伐布雷定片与比索洛尔联合治疗的效果,观察其对患者心功能指标、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神经内分泌激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9例CHF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与观察组(54例),两组均接受标准化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接受盐酸伊伐布雷定片治疗,观察组接受盐酸伊伐布雷定片联合比索洛尔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脑钠肽(BNP)]、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指标[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MP-2]、神经内分泌激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ATⅡ)、去甲肾上腺素(NE)、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F、CO、SV、血清TIMP-1高于对照组,血清BNP、MMP-2、MMP-9、醛固酮、ATⅡ、NE、ET、NO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伊伐布雷定片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CHF患者心功能指标,能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神经内分泌激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盐酸伊伐布雷定片 比索洛尔 基质金属蛋白酶 神经内分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魏子寒 王颖 +1 位作者 杨国杰 孙丽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38-742,共5页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并初步探索磷酸肌酸钠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Wistar乳鼠取出心脏,体外原代、传代培养CF。实验分4组(每组n=3),对照组:无血清...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并初步探索磷酸肌酸钠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Wistar乳鼠取出心脏,体外原代、传代培养CF。实验分4组(每组n=3),对照组:无血清的DMEM培养液培养CF;AngⅡ组:含AngⅡ1×10-6mol/L的无血清DMEM培养液;磷酸肌酸钠组:含磷酸肌酸钠10mmol/L的无血清DMEM培养液;AngⅡ+磷酸肌酸钠组:含磷酸肌酸钠10 mmol/L加AngⅡ1×10-6mol/L的无血清DMEM培养液。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分布,Van Gieson(VG)氏染色法测定胶原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CF的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增加,G0/G1期、G2/M期细胞百分率降低,胶原含量增加,pERK1/2蛋白表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磷酸肌酸钠组CF细胞周期、胶原含量和pERK1/2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磷酸肌酸钠组pERK1/2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F细胞周期和胶原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AngⅡ组比较,AngⅡ+磷酸肌酸钠组G0/G1期、G2/M期细胞百分率升高,S期百分率降低,胶原含量减少,pERK1/2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磷酸肌酸钠可部分抑制AngⅡ诱导的CF增殖和胶原合成增加,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RK1/2过度激活有关。这提示磷酸肌酸钠可以明显改善AngⅡ诱导的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心肌 成纤维细胞 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衰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 被引量:21
6
作者 高阳 杨国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890-3891,共2页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衰(CHF)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CHF患者120例(年龄均≥60岁),检测血清胱抑素C浓度,根据CHF患者血清胱抑素C浓度中位数,分为胱抑素C正常组胱抑素C<1.65 mg/L,n=60)和胱抑素C升高组胱抑素C...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衰(CHF)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CHF患者120例(年龄均≥60岁),检测血清胱抑素C浓度,根据CHF患者血清胱抑素C浓度中位数,分为胱抑素C正常组胱抑素C<1.65 mg/L,n=60)和胱抑素C升高组胱抑素C>1.65 mg/L,n=60)。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对这些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血清胱抑素C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结果与胱抑素C正常组相比,胱抑素C升高组的LAD、LVD、LVPWT、IVST、LVMI、脑钠肽(BNP)显著增高(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胱抑素C含量与LAD、LVD、LVPWT、IVST、LVMI、脑钠肽(BNP)呈正相关(P<0.01),经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与药物治疗校正后,上述相关性仍然存在,并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行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AD、LVD、LVPWT、IVST、LVMI、BNP、肌酐与胱抑素C升高呈正相关。结论血清胱抑素C浓度与老年心衰患者心室重构及心功能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衡量CHF患者心室重构程度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阳 贾玲 李栋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762-276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AMI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行PCI分为PCI组(103例)和非PCI组(84例)。PCI组...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AMI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行PCI分为PCI组(103例)和非PCI组(84例)。PCI组患者入院后当日即行急诊PCI,非PCI组仅给予溶栓、抗凝等各种对症支持治疗措施。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及心功能Killip分级,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后1 d常规检测肝功能指标,对于入院后1 d肝功能异常者继续于入院后3、6、9、12、15 d监测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PCI组与非PCI组入院后1 d肝功能异常者分别有26例(25.2%)、39例(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57,P<0.05)。两组入院后1 d肝功能异常者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及直接胆红素(DBi L)升高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入院后1 d肝功能异常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水平低于非PCI组,总胆红素(TBi L)升高水平高于非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和非PCI组肝功能异常患者ALT、AST分别于入院第6、9天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其平均水平于入院15 d后仍未达到参考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0.293,95%CI(0.125,0.683),P=0.005〕、年龄〔OR=1.271,95%CI(1.169,1.382),P<0.001〕及是否接受PCI术〔OR=0.211,95%CI(0.089,0.499),P<0.001〕是老年AMI患者入院后1 d肝功能的影响因素。结论 PCI治疗是老年AMI患者肝功能的保护性因素,早期行PCI术可改善肝功能的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肌梗死 肝功能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胡蒙 轩慧杰 《中国临床护理》 2020年第5期388-392,共5页
目的探索老年慢性病患者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特征,旨在为患者自我管理提供更好的指导。方法通过目的抽样和理论抽样,选取18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采用Strass和Corbin的扎根理论分析资料的方法进行三级编码。结... 目的探索老年慢性病患者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特征,旨在为患者自我管理提供更好的指导。方法通过目的抽样和理论抽样,选取18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采用Strass和Corbin的扎根理论分析资料的方法进行三级编码。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特征包括搜寻动机和搜寻过程两个方面。搜寻动机受个人认知、疾病治疗、社会环境三方面影响。信息搜寻过程中出现信息焦虑与信息规避,主要受个人生理、心理、认知因素及信息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对网络健康信息需求迫切,医护人员应了解患者在信息搜寻过程中遇到的阻碍,通过提供相应的支持,帮助其更好地自我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慢性病 网络健康信息 信息搜寻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心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轻度抑郁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高爱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5期957-958,共2页
目的探讨双心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轻度抑郁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轻度抑郁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A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和B... 目的探讨双心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轻度抑郁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轻度抑郁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A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和B组(在A组基础上进行双心护理),各50例。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1 d,两组生活质量量表各方面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 d,两组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躯体功能方面评分均提高,B组各方面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B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A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轻度抑郁障碍的患者,通过双心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抑郁障碍 老年人 双心护理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内注射腺苷联合逆向精准溶栓对AMI患者心肌灌注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兰芳 《黑龙江医学》 2025年第6期643-646,共4页
目的:观察冠脉内注射腺苷联合逆向精准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9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溶栓组(59例)和联合组(60例... 目的:观察冠脉内注射腺苷联合逆向精准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9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溶栓组(59例)和联合组(60例)。溶栓组实施逆向精准溶栓治疗,联合组在溶栓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经冠脉内注射腺苷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肌灌注、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实验(TIMI)分级3级占比、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 3级占比均高于溶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7、6.364,P<0.05);联合组患者TIMI血流帧数计数(e TFC)低于溶栓组,心肌灌注指数(PI)高于溶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02、2.816,P<0.05);联合组患者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低于溶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91、4.008、2.787,P<0.05);联合组患者的不良预后发生率为6.67%,低于溶栓组患者的2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8,P<0.05)。结论:冠脉内注射腺苷联合逆向精准溶栓治疗AMI能改善患者心肌灌注情况,减轻心肌损伤,对降低不良预后发生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逆向精准溶栓 冠脉内注射腺苷 心肌灌注 预后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轩慧杰 《中国临床护理》 2020年第6期548-550,共3页
目的分析思维导图在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实习的90例来自于本地6所高校的护理实习生,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观察组应用思维导图进行临床护理教学,... 目的分析思维导图在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实习的90例来自于本地6所高校的护理实习生,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观察组应用思维导图进行临床护理教学,比较2组理论、操作考试成绩以及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及对护理教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t=-33.558,P<0.001;t=-19.606,P<0.001;Z=2.414,P=0.016)。结论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能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理论和操作水平,护理人员认同度较高,并明显提升了护理实习生对护理教学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引导 思维导图 心内科 护理实习生 护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随诊间收缩压变异性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曹大平 贾玲 王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13-1215,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随诊间收缩压变异性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2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内科门诊随诊的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随诊血压,随诊末期行彩超检查患者的室间隔厚度(VS)、左室舒张末期容...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随诊间收缩压变异性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2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内科门诊随诊的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随诊血压,随诊末期行彩超检查患者的室间隔厚度(VS)、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Ds)、左心室后部厚度(PW)、舒张早期左房室血流速度(E)、舒张早期左房室瓣环运动速度(E')、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检测患者的血清脑钠肽(BNP)水平,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以随诊间收缩压标准差(SD)作为收缩压变异性的指标,E/E'作为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结果随诊间SD为(9±4)mm Hg,SD与E/E'、LVMI、IMT呈正相关(r=0.389、0.318、0.512,P<0.05);BNP与E/E'呈负相关(r=-0.869,P<0.05),与LVMI、IMT呈正相关(r=0.582、0.488,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D和BNP对E/E'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诊间收缩压变异性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预测患者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利钠肽 心力衰竭 舒张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质运载蛋白2水平与侧支循环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源繁 杨国杰 李栋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0-31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质运载蛋白2(LCN2)表达水平及与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方法选取临床诊断冠心病的老年患者89例为冠心病组,均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1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90%。选取同期CAG检查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冠心...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质运载蛋白2(LCN2)表达水平及与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方法选取临床诊断冠心病的老年患者89例为冠心病组,均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1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90%。选取同期CAG检查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冠心病组根据侧支循环形成情况,通过Rentrop-Cohen分级分为良好组43例(分级2~3级)和不良组46例(分级0~1级)。检测入选者血浆LCN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用ROC曲线分析LCN2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血浆LCN2及MMP-9水平均明显升高[(37.91±6.43)ng/L vs(21.20±3.53)ng/L,(3.43±0.66)mg/L vs(1.51±0.38)mg/L,P<0.01]。与不良组比较,良好组血浆LCN2及MMP-9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冠心病组血浆LCN2与MMP-9呈正相关(r=0.612,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冠心病组血浆LCN2(OR=1.228,P=0.001)和MMP-9(OR=1.001,P=0.027)是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良好侧支循环形成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示,LCN2可以有效预测侧支循环的状态(曲线下面积为0.85,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LCN2表达显著升高,与MMP-9关系密切,其可能在侧支循环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脂笼蛋白质类 冠状血管造影术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注射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明慧 王颖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以3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比较应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前后血清B型尿钠肽(BNP)、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和心...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以3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比较应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前后血清B型尿钠肽(BNP)、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和心肌酶的变化。结果应用磷酸肌酸钠前后血清B型钠尿肽分别为(1.33±2.24)和(1.18±1.62)ng·mL-1(P<0.05);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值分别为(109.93±35.08)和(124.40±61.92)mL(P>0.05);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分别为(44.48±25.73)和(52.10±28.64)mL(P>0.05);射血分数分别为61.55%±9.07%和59.30%±4.97%(P>0.05);每搏输出量分别为(62.93±17.09)和(68.20±36.74)mL(P>0.05);乳酸脱氢酶分别为(284.97±379.52)和(185.96±89.89)U·L-1(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分别为(22.36±36.34)和(14.42±6.82)U·L-1(P<0.05);天冬氨酸转氨酶分别为(25.00±12.37)和(23.58±9.11)U·L-1(P>0.05);肌酸磷酸激酶分别为(126.69±95.99)和(115.83±81.35)U·L-1(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注射液能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老年 冠心病 心功能 脑尿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5
作者 晏菁 苗晶晶 张园园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0期3692-369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术后生活质量及心理情况调查,统计调查结果...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术后生活质量及心理情况调查,统计调查结果,通过单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对结果进行分析,明确影响老年患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并分析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老年患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分为(102.54±9.59)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为(208.65±1.26)分;年龄<70岁、有配偶、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家庭月收入>5000元、居住地为城镇、术前心功能分级Ⅰ级、起搏器类型为双腔、SCL-90评分≤200分患者的WHOQOL-100评分较高(P<0.05);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居住地、婚姻状况、术前心功能分级、起搏器类型、SCL-90评分为影响WHOQOL-100评分的因素(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老年患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WHOQOL-100评分与SCL-90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患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生活质量与术后心理状况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老年患者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学在职研究生科研能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燕 娄小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20期3793-3796,共4页
目的调查护理学在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以后在职研究生的培养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郑州某大学2017~2020级护理学在职研究生226名,通过一般资料问卷、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和一般自我... 目的调查护理学在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以后在职研究生的培养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郑州某大学2017~2020级护理学在职研究生226名,通过一般资料问卷、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学在职研究生科研能力总得分(72.40±11.22)分,2017级科研能力得分[(78.22±16.94)分]高于2020级得分[(61.00±15.39)分]。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年级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为护理学在职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理学在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处于一般水平,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针对日后的护理学在职研究生培养与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在职研究生的年级,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培养,同时着重提升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职研究生 护理学 科研能力 一般自我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晏菁 陆颖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2期4181-4182,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各63例。A组接受常规护理,B组接受综合护理...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各63例。A组接受常规护理,B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福格-米勒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WHOQOL-BRE)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Fugl-Meyer、ADL和WHOQOLBR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后,B组患者Fugl-Meyer、ADL和WHOQOL-BRE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肢体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魏子寒 李栋博 +2 位作者 元峥 陆颍 杨国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1期57-62,共6页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H-LHD)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浆内皮素-1(ET-1)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s ICAM-1)及人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水平的影响,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PH-LHD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H-LHD)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浆内皮素-1(ET-1)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s ICAM-1)及人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水平的影响,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PH-LHD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60例心力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吸氧、利尿、扩血管)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80 mg,1次/d。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50 mg沙库巴曲缬沙坦,2次/d持续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90 d的6 min步行距离(6MWD)、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以及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右室舒张末内径(RVEDD)、左房内径(LAD)、三尖瓣反流速率(TR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肺动脉收缩压(PASP)。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90 d的血浆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ET-1及血清s ICAM-1、s CD40L的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心脏彩超相关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血浆NT-proBNP和ET-1及血清s ICAM-1和s CD40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6 min步行距离的差值、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心脏彩超相关指标改善更加显著,血浆NT-proBNP和ET-1及血清s ICAM-1和s CD40L水平降低的程度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以更加有效地降低左心衰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以及血ET-1、s ICAM-1和s CD40L的水平,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高血压 肺性 沙库巴曲缬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卡尼汀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TGF-β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二玲 杨国杰 +2 位作者 魏子寒 高阳 廉湘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639-2641,共3页
扩张性心肌病(DCM)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并伴收缩功能受损为特征,临床常表现为进行性心力衰竭、左室收缩功能下降、传导系统异常、心肌纤维化及心源性猝死,预后极差。目前临床主要以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等综合... 扩张性心肌病(DCM)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并伴收缩功能受损为特征,临床常表现为进行性心力衰竭、左室收缩功能下降、传导系统异常、心肌纤维化及心源性猝死,预后极差。目前临床主要以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等综合治疗为主。新近研究发现〔1〕,左卡尼汀降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病死率,还有望用于DCM心力衰竭的治疗。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能增加以胶原为主的间质蛋白质的合成,在心肌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左卡尼汀对DCM伴心衰患者心功能及TGF-β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性心肌病 心功能 左卡尼汀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Sema4D水平与扩张型心肌病心室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唐俊燕 杨国杰 +4 位作者 李栋博 魏子寒 李国栋 秦鹏 朱晨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 :研究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ema4D(s Sema4D)与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水平的变化,探讨s Sema4D与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6例新入院的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扩张型心... 目的 :研究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ema4D(s Sema4D)与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水平的变化,探讨s Sema4D与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6例新入院的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扩张型心肌病组,32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 Sema4D、MMP14、B型利钠肽原(pro 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检测左心房内径(LAD)、右心室内径(RV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对s Sema4D、MMP14及左心室重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间血清s Sema4D、MMP14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扩张型心肌病组血清s Sema4D水平分别与血清MMP14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正相关(r=0.462,P<0.001;r=0.643,P<0.000)。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 Sema4D蛋白与MMP14蛋白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蛋白质类 基质金属蛋白酶14 心肌病 扩张型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