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珏 卓瑞立 +1 位作者 原涟靖 刘扬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06-1508,共3页
目的:观察运用单侧入路进行椎体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C臂监控下,经单侧椎弓根或椎弓根外侧入路向椎体内注射骨水泥。使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结果:76例161个椎体,经一次或分次椎体成形术后,除... 目的:观察运用单侧入路进行椎体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C臂监控下,经单侧椎弓根或椎弓根外侧入路向椎体内注射骨水泥。使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结果:76例161个椎体,经一次或分次椎体成形术后,除1例合并有强直性脊柱炎,术后腰背痛缓解不明显外,其余患者腰背痛均得到明显缓解,术前术后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侧入路只要选好进针点,调整好穿刺的角度方向,将骨水泥注射至前中份即可起到良好的止痛效果,且单侧入路在减少注射损害和手术风险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单侧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痛管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压迫症状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苏智慧 马红娜 +2 位作者 李利召 张晓宇 魏梦迪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5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镇痛管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压迫症状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压迫症状患者4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200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镇痛管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压迫症状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压迫症状患者4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2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镇痛管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NRS评分、不同时间点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干预效果总有效率、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356,P<0.001)。入院时,两组患者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出院后1月、出院后3月及出院后6月,两组患者ODI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下降,且进一步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1.723、10.306、9.607、9.773,P<0.001)。入院时,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出院后1月、出院后3月及出院后6月,两组患者JOA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上升,且进一步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8.283、24.275、17.272、22.276,P<0.001)。对照组患者干预总有效率为84.00%,观察组患者干预总有效率为96.00%,两组患者干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000,P<0.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各个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镇痛管理干预用于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压迫症状患者,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缓解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管理 腰椎间盘突 神经压迫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4
3
作者 董宪杰 白占强 +2 位作者 娄朝晖 卢延霞 张士杰 《中国实用医刊》 2021年第2期41-44,共4页
目的比较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开放组(28例)和微创组(32例)... 目的比较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开放组(28例)和微创组(32例)。开放组采用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微创组采用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低于开放组(P<0.05);术后微创组Cobbs角低于开放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矢状面指数均高于开放组(P<0.05);术后微创组功能障碍指数(ODI)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开放组(P<0.05);微创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式手术相比,患者创伤较少,住院时间较短,疼痛症状较轻,且并发症较少,更利于机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胸腰椎 椎弓根内固定术 Sextant微创
原文传递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硬膜外脓肿的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庄隽炜 黄宗强 +2 位作者 严鹏辉 郭兴 朱继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9期1597-1601,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治疗硬膜外脓肿(SEA)的有效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UBE治疗的9例SEA患者的临床数据。通过手术前后的磁共振判断手术前脓肿形成部位和手术后脓肿清...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治疗硬膜外脓肿(SEA)的有效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UBE治疗的9例SEA患者的临床数据。通过手术前后的磁共振判断手术前脓肿形成部位和手术后脓肿清除情况。观察手术前后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变化情况,应用腰痛、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MacNab评价标准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分析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9例患者年龄35~71(52.44±11.71)岁;男5例,女4例;病程3~28(12.11±8.49)d。所有患者接受UBE治疗,7例接受椎板切除清创减压手术,2例接受清创减压内固定手术,手术时间60~196(117.11±39.39)min,术中出血量30~130(66.67±33.17)mL。患者术后1、2周的WBC、CRP、ESR与术前相比均呈下降趋势(P<0.05)。9例患者术后1个月的腰痛、腿痛VAS及ODI评分均较手术前降低(P<0.05)。依据MacNab标准评价,优良率为88.9%,其中优8例,良1例。随访4~15个月,所有患者手术前的感染症状好转,术前存在的神经症状如下肢无力、麻木等在术后得到了缓解。结论发生SEA时可以选择UBE作为手术治疗方式。对于多节段SEA的患者,在无明显脊柱失稳的情况下亦可以考虑用该种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微创手术 硬膜外脓肿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融合术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兴 黄宗强 +2 位作者 严鹏辉 朱继文 史超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8期1374-1379,共6页
目的 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融合术(ULIF)与传统开放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LIF)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8例双节段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ULIF... 目的 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融合术(ULIF)与传统开放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LIF)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8例双节段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ULIF组和TLIF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腰部和下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使用Bridwell椎间融合标准评估末次随访时患者腰椎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ULIF组患者术中未接受输血,TLIF组5例患者接受输血。ULIF组较TLIF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ULIF组出现3例术后并发症,TLIF组出现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部VAS评分、腿部VAS评分、ODI、JOA评分时间、组间、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腰、腿部VAS评分及ODI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P<0.05)。术后1周及术后3月时,ULIF组较TLIF组VAS评分、ODI低,JOA评分高(P<0.05)。术后6个月两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均椎间融合成功。结论 与TLIH相比,ULIF在治疗双节段LDH上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侧双通道内镜腰椎融合术 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彩霞 袁春 +1 位作者 耿婷婷 张留敏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n=42,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和对照组(n...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n=42,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和对照组(n=40,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腰痛评分及腰椎功能评分、护理效果、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腰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临床上具有降低腰背部疼痛、帮助恢复腰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效果的作用,值得使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单开门及微创颈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海东 张春霖 +1 位作者 孙东方 严旭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4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锚定法)、微创颈椎管成形术(CMIL)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效果及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方法2010年9月至2013年3月,应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CSM患者54例(A组);应用...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锚定法)、微创颈椎管成形术(CMIL)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效果及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方法2010年9月至2013年3月,应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CSM患者54例(A组);应用微创颈椎管成形术治疗CSM患者71例(B组)。术后即刻、3、6、12个月门诊随访,以后每年随访1次。依据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标准分别评估疗效及轴性症状,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JOA改善率无明显差异,但B组轴性症状的发生率低于A组。结论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及微创颈椎管成形术均可彻底减压并保持椎管成形后稳定,能有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微创颈椎管成形术组低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颈椎管成形术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CSM 轴性症状
原文传递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融合器植入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间隙感染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宗强 刘学森 +1 位作者 严鹏辉 朱俊博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第10期63-65,共3页
目的 观察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融合器植入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间隙感染的疗效.方法 对2010年10月至2014年12月13例颈椎间隙感染患者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融合器植入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前术后均给予足量有效抗感染治疗.对患者的病... 目的 观察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融合器植入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间隙感染的疗效.方法 对2010年10月至2014年12月13例颈椎间隙感染患者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融合器植入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前术后均给予足量有效抗感染治疗.对患者的病历资料、手术情况、影像学资料及VAS、JOA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12-48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损伤、硬脊膜破裂等并发症,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前VAS评分(7.5±1.4)分,末次随访(1.6±0.7)分;术前JOA评分(11.0±2.2)分,末次随访(16.3±0.7)分,JOA与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OA优良率为88.9%.随访期间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椎间隙无塌陷,均骨性融合,无感染复发.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融合器植入融合、钛板内固定、抗生素应用治疗颈椎间隙感染,能够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颈椎 内固定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智伟 张春霖 +1 位作者 郭俊杰 曾昭峰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11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手术治疗,采用Odom分类系统评定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9个月,其中优14例,良8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5.65%。结论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是...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手术治疗,采用Odom分类系统评定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9个月,其中优14例,良8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5.65%。结论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 颈椎病
原文传递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东方 张春霖 +1 位作者 孙海东 王经宇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4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50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观察其术后疗效及椎间盘融合率。结果50例患者1年后均达到椎间盘融合,症状明显缓解,ODI评分及VAS评分都有不同程度的...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50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观察其术后疗效及椎间盘融合率。结果50例患者1年后均达到椎间盘融合,症状明显缓解,ODI评分及VAS评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MED术后疗效良好,椎间盘融合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可靠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融合术 融合率 疗效
原文传递
后路镜下腰椎间盘摘除B—twin植入融合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俊杰 张春霖 +1 位作者 李智伟 曾昭峰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11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镜下腰椎间盘摘除B—twin植入术术后的远期疗效及融合率。方法对接受手术的32例患者进行远期随访,比较术前及术后症状及影像学检查,观察B—twin的临床疗效及椎间盘融合率。结果32例患者4年后均达到椎间盘融合,症状明显... 目的探讨后路镜下腰椎间盘摘除B—twin植入术术后的远期疗效及融合率。方法对接受手术的32例患者进行远期随访,比较术前及术后症状及影像学检查,观察B—twin的临床疗效及椎间盘融合率。结果32例患者4年后均达到椎间盘融合,症状明显缓解,ODI评分及VAS评分都有不容程度的提高。结论后路镜下腰椎间盘摘除B—twin植入术术后的远期疗效佳,椎间盘融合率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win融合术 远期疗效
原文传递
镜下B-Twin融合术治疗30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12
作者 崔峰 张春霖 +2 位作者 周镇锋 张昌盛 王铮 《中国实用医刊》 2010年第3期55-56,共2页
目的 比较椎管镜下B-Twin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时,患者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及临床疗效间的差异.方法 对2006年至2008年入院行上述手术方法治疗的30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随访.比较其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及临床疗效指... 目的 比较椎管镜下B-Twin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时,患者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及临床疗效间的差异.方法 对2006年至2008年入院行上述手术方法治疗的30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随访.比较其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及临床疗效指标的变化以及术后植骨融合率情况.结果 随访3~24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所有患者所有节段均获骨性融合,未见融合器后移及沉陷,无并发感染.JOA评分:优18例,良8例,总优良率86.6%.滑脱率、复位率术后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椎间高度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椎管镜下B-Twin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良,长期疗效随访优势明显,是效果优良的微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 椎管镜 椎间融合 微创
原文传递
PEID与PETD治疗L5-S1钙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对比
13
作者 苏智慧 马红娜 +1 位作者 柴祥雪 程瑞娟 《医药论坛杂志》 2023年第10期61-63,67,共4页
目的 对比椎板间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ID)与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L5-S1钙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23日—2023年1月23日收入治疗的L5-S1钙化腰椎间盘突出... 目的 对比椎板间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ID)与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L5-S1钙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23日—2023年1月23日收入治疗的L5-S1钙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9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表法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48)采取PETD进行治疗,观察组(n=48)采取PEID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腰痛腿痛的VAS评分、ODI的指数、改良后MacNab的疗效。结果 两组出血量、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长显著短于对照组、透视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的1个月、3个月、1年,两组腰痛腿痛的VAS评分、ODI的指数评分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术前术后腰痛腿痛的VAS评分、ODI的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5.83%,与对照组的93.75%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L5-S1钙化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PEID与PETD临床疗效相当,但相比PETD,PEID的手术时长更短,需要的透视次数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腰椎间盘突出症 L5-S1 PEID PETD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新型电子内镜下改良PLIF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牛旺 王珏 +4 位作者 原涟靖 李正熙 李国钰 岳峰 杜文杰 《中国实用医刊》 2021年第8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电子内镜下改良经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腰椎滑脱患者48例,均合并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术前给予骨科影像学检查,并行新型电子... 目的探讨新型电子内镜下改良经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腰椎滑脱患者48例,均合并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术前给予骨科影像学检查,并行新型电子内镜下改良术式治疗。回顾性分析其围术期指标及术后末次随访时椎体情况。结果48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及术后6~18个月随访,手术时间(118.06±17.97)min,术中出血量(246.25±121.05)ml,切口长度(2.99±0.19)mm。术后末次随访时,48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椎间隙高度、椎体滑移度及滑脱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60、18.050、22.580,P<0.01)。结论新型电子内镜下改良PLIF术治疗腰椎滑脱效果确切,切口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 新型电子内镜 椎管狭窄 椎体滑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