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孔腹腔镜与传统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朋 王晓晖 +1 位作者 田静 周晓波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11期886-888,共3页
探索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回顾性选取71例鞘膜积液患儿,按手术方式分为传统手术组(n=36,行传统鞘状突高位结扎术)和单孔腹腔镜组(n=35,行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从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两组在住院时... 探索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回顾性选取71例鞘膜积液患儿,按手术方式分为传统手术组(n=36,行传统鞘状突高位结扎术)和单孔腹腔镜组(n=35,行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从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两组在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次数、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费用传统手术组明显少于单孔腹腔镜组(P<0.05)。目前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鞘膜积液是安全有效的,提示临床上应进一步细化鞘膜积液术前诊断,从而利于手术方法的选择。建议临床上针对双侧鞘膜积液和复发鞘膜积液患儿采用单孔腹腔镜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鞘状突高位结扎术 儿童 鞘膜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案治疗小儿淋巴管畸形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朋 赵成鹏 王晓晖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8-350,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方案治疗小儿淋巴管畸形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将183例淋巴管畸形患儿按瘤内注射药物分成两组,A组96例,B组87例。A组将注射用平阳霉素8 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8 mL稀释,按平阳霉素0.2~0.3 mg·kg-1+2%盐酸利多卡... 目的比较两种方案治疗小儿淋巴管畸形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将183例淋巴管畸形患儿按瘤内注射药物分成两组,A组96例,B组87例。A组将注射用平阳霉素8 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8 mL稀释,按平阳霉素0.2~0.3 mg·kg-1+2%盐酸利多卡因2 mL+地塞米松5 mg混合。1 mL皮试针头在彩超引导下穿刺,抽尽淡黄色淋巴液,彩超显示无液性暗区后,将混合药物注入瘤体。每个月注射1次,4个月为一个疗程,平阳霉素总剂量不超过5 mg·kg-1。B组将A群链球菌制剂1 KE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按A群链球菌制剂(初次剂量不超过2 KE,再次注射每次不超过3 KE)+2%盐酸利多卡因2 mL+地塞米松5 mg混合,注射方法同A组。评价两种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两组有效率、治愈率、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微囊型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A群链球菌制剂和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淋巴管畸形疗效相当,但A群链球菌制剂注射治疗微囊型淋巴管畸形有效率优于平阳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A群链球菌制剂 淋巴管畸形/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