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G/HDLC值与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
作者 吴鹏宇 张守彦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77-280,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TG/HDLC值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院内主要不良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洛阳市中心医院接受PCI治疗的患者214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G/H... 目的研究血清TG/HDLC值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院内主要不良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洛阳市中心医院接受PCI治疗的患者214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G/HDLC是否可作为ACS患者发生院内主要不良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TG/HDLC值分为高TG/HDLC值组(66例)、中TG/HDLC值组(74例)、低TG/HDLC值组(74例),对三组患者院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进行比较。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通过校正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Log TG/HDLC值是ACS患者院内主要不良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6.90,95%CI为1.90~25.06,P=0.003),高TG/HDLC值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是低TG/HDLC值组的3.27倍。结论 TG/HDLC值对ACS患者PCI术后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5在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利霞 王皓 张守彦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100-1104,共5页
糖尿病全球发病率逐渐升高,心血管疾病是其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白细胞介素15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在减轻机体炎症、抗氧化应激、调节脂质代谢及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还可明显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 糖尿病全球发病率逐渐升高,心血管疾病是其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白细胞介素15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在减轻机体炎症、抗氧化应激、调节脂质代谢及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还可明显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稳定斑块;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减少心肌细胞损伤、凋亡,抑制心肌重构。文章对白细胞介素15在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5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网膜素-1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水平与心房颤动病人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范彩逢 郭玉冰 齐玉婕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网膜素-1(Omentin-1)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水平与心房颤动(AF)病人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实施射频消融术治疗的125例AF病人,依据随访结果分为两组:未... 目的探究血清网膜素-1(Omentin-1)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水平与心房颤动(AF)病人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实施射频消融术治疗的125例AF病人,依据随访结果分为两组:未复发组(n=93)、复发组(n=32);血清Omentin-1、ANGPTL2、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AF病人术后血清Omentin-1、ANGPTL2水平与各指标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多因素logistic分析AF病人术后复发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血清Omentin-1、ANGPTL2水平在预测AF病人术后复发中的价值。结果复发组血清IL-6[(3.56±0.73)ng/L]、IL-8[(8.26±2.58)ng/L]、TNF-α[(7.34±2.19)ng/L]、左心房内径(LAD)水平[(37.24±5.23)mm]较未复发组[(1.41±0.26)ng/L、(3.49±1.04)ng/L、(2.67±0.63)ng/L、(31.44±4.16)mm]均显著升高,LVEF水平较未复发组显著降低(P<0.05);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血清Omentin-1水平显著降低,复发组血清ANGPTL2上水平显著升高(P<0.05);Pearson分析显示,AF病人术前血清Omentin-1水平与炎症因子IL-6、IL-8、TNF-α及LAD均呈负相关,与LVEF呈正相关(P<0.05);血清ANGPTL2水平与炎症因子IL-6、IL-8、TNF-α及LAD水平均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5),且Omentin-1、ANGPTL2水平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高水平Omentin-1为AF病人术后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高水平ANGPTL2、IL-6、IL-8均为AF病人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Omentin-1、ANGPTL2水平预测AF病人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0.84,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4,效能均优于两者单独预测(Z=1.93、2.10,P<0.05)。结论AF病人术后血清Omentin-1水平显著降低,血清ANGPTL2水平显著升高,与术后复发相关,且两者联合对预测AF术后复发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网膜素-1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赋能的同伴教育模式在老年房颤过渡期患者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张明艳 阮静 赵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5年第3期406-410,共5页
目的探讨家庭赋能的同伴教育模式对老年房颤过渡期患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3年1月至6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134例老年房颤过渡期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试验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试验... 目的探讨家庭赋能的同伴教育模式对老年房颤过渡期患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3年1月至6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134例老年房颤过渡期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试验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试验组男39例,女28例;年龄(70.20±3.06)岁。对照组男40例,女27例;年龄(69.30±3.28)岁。对照组采用常规房颤健康教育模式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家庭赋能的同伴教育模式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至出院后3个月。比较两组家庭主要照顾者分类情况,出院前、3个月后服药依从性[中文版8条目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生活质量[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量表(AF-QoL-18)]、照顾能力[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FCTI)]、负担水平[照顾者负担问卷(CBI)]。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家庭主要照顾者均以配偶为主[62.68%(42/67)、59.70%(40/67)],配偶+子女次之[28.36%(19/67)、29.85%(20/67)],子女[4.48%(3/67)、5.97%(4/67)]和保姆[均4.48%(3/67)]占比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试验组MMAS-8、AF-QoL-18、FCT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7.31±0.70)分比(6.02±1.22)分、(71.63±8.65)分比(65.02±9.24)分、(61.43±5.92)分比(51.27±6.97)分],CBI评分低于对照组[(54.47±8.99)分比(62.63±7.49)分](均P<0.05)。结论家庭赋能的同伴教育模式可提高老年房颤过渡期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改善家庭主要照顾者能力,减轻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过渡期 家庭赋能 同伴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松森 牛晓华 张守彦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70-172,178,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冠状动脉(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病变特点及IVUS在冠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就诊的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冠状动脉(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病变特点及IVUS在冠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就诊的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均接受IVUS检查,同时对照组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实施冠脉支架置入术,观察组经IVUS指导实施冠脉支架置入术。统计分析冠脉病变IVUS检查特征、治疗前后病变血管最狭窄部位最小血管直径(MLD)、斑块负荷、直径狭窄率(DS)变化情况、支架置入率及达标率,并于1年后随访,统计对比两组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IVUS检查可知68例患者中,冠脉狭窄程度>70%者占11.76%,最小管腔面积<4 mm^2者占50.00%;治疗后两组MLD较治疗前增加,斑块负荷及DS较治疗前减小,且观察组MLD高于对照组,斑块负荷及DS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支架置入率94.12%及达标率88.24%高于对照组(70.59%、64.71%,P<0.05);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11.76%低于对照组20.5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IVUS检查可有效检出冠心病冠脉病变特征,于其辅助下实施冠脉支架置入术效果显著,可有效增加血管直径,减小斑块负荷,提高支架置入率及达标率,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 冠心病冠脉病变 冠脉支架置入术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鸢尾素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洋洋 谷云飞 +1 位作者 李松森 王皓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16-319,共4页
鸢尾素是一种由肌肉组织分泌的激素样多肽,由含Ⅲ型纤连蛋白域蛋白5经过蛋白水解酶水解后生成,并释放进入外周循环。鸢尾素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本文将从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抑制炎... 鸢尾素是一种由肌肉组织分泌的激素样多肽,由含Ⅲ型纤连蛋白域蛋白5经过蛋白水解酶水解后生成,并释放进入外周循环。鸢尾素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本文将从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等方面,总结近年来鸢尾素在急性心肌梗死中保护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诊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急性心肌梗死 氧化应激 线粒体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并糖耐量受损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常学伟 张守彦 +3 位作者 马惠芳 田利平 魏毅东 魏经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葡萄糖耐量受损(IGT)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152例冠心病并IGT患者及35例冠心病非IGT患者(对照组),采用HOMA2法测定IR指数(HOMA2-IR),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定量评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B...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葡萄糖耐量受损(IGT)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152例冠心病并IGT患者及35例冠心病非IGT患者(对照组),采用HOMA2法测定IR指数(HOMA2-IR),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定量评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B2/C型病变定义为冠状动脉形态学复杂病变。以HOMA2-IR四分位数为切点将冠心病并IGT患者分为4组:第1四分位数组(n=38)、第2四分位数组(n=38)、第3四分位数组(n=38)、第4四分位数组(n=38),比较5组基线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5组间餐后2 h血糖(2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和Gensini积分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4四分位数组多支病变和B2/C病变明显高于第1四分位数组和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Gensini积分与HOMA2-IR(r=0.712,P<0.001)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2-IR、Hb A1c和2h PBG是影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OMA2-IR是多支病变和B2/C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R是反映冠心病并IGT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耐量受损 胰岛素抵抗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8
作者 朱平 谷云飞 金军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3068-3069,3071,共3页
目的验证血浆Cys-C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住院接受PCI的患者300例,按病情分为3组,SAP患者100例为SAP组,UAP患者100例为UAP组,AMI患者100例为AMI组。并选择... 目的验证血浆Cys-C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住院接受PCI的患者300例,按病情分为3组,SAP患者100例为SAP组,UAP患者100例为UAP组,AMI患者100例为AMI组。并选择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胱抑素C(Cys-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AMI组患者的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UAP组和SAP组(P<0.05)。结论 Cys-C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同时是MACE发生的强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冠心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IVUS-VH下斑块性质与H型高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郑卫峰 王晓阳 张守彦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利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VUS-VH)技术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性质与H型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1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49例,所有患... 目的利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VUS-VH)技术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性质与H型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1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49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冠状动脉造影后对靶病变进行IVUS检查,分析斑块性质及识别ⅣUS-VH下斑块中纤维成分、纤维脂质成分、坏死核心成分及钙化成分。术前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脂水平。根据患者是否伴有血Hcy水平升高,分为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n=42)和非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n=29),分析H型高血压与斑块性质的关系。结果 IVUS灰阶图像分析发现,H型高血压组有软斑块者76.2%,斑块破裂者40.5%,夹层血栓形成者30.9%,均较非H型高血压组(61.7%、13.8%、13.8%)多见(P<0.05)。IVUS-VH图像分析发现,H型高血压组坏死核心成分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23.71%±5.83%比15.37%±2.75%,P=0.000);非H型高血压组钙化成分比例较H型高血压组增高(17.25%±0.26%比9.72%±4.22%,P=0.000)。结论 H型高血压与冠状动脉局部斑块不稳定性有关,H型高血压使冠状动脉局部斑块的易损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 冠心病 斑块 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耐量受损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常学伟 邱春光 +4 位作者 张守彦 马惠芳 田利平 魏毅东 魏经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54-857,共4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耐量受损(IGT)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冠状动脉(冠脉)侧支循环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行冠脉造影术患者227例,男性131例,平均年龄(53.2±11.0)岁。采用HOMA2法测定IR(HOMA2-IR)指数,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定... 目的:探讨葡萄糖耐量受损(IGT)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冠状动脉(冠脉)侧支循环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行冠脉造影术患者227例,男性131例,平均年龄(53.2±11.0)岁。采用HOMA2法测定IR(HOMA2-IR)指数,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定量评定冠脉狭窄程度,按Rentrop分级法对冠脉侧支循环情况进行分级,并依此将187例IGT且至少有一支血管存在慢性闭塞病变的患者分为4组:Rentrop0级组(n=55),Rentrop1级组(n=42),Rentrop2级组(n=39),Rentrop3级组(n=51);糖耐量正常且冠脉狭窄〈50%患者作为对照组(n=40)。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4个Rentrop不同分级组的患者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HOMA2-IR指数和Gensini积分明显增高,空腹胰岛素(FINS)明显减低;与Rentrop3级组和2级组患者相比,Rentrop1级组患者2 h-PBG和Rentrop 0级组患者2 h-PBG、Hb A1c、HOMA2-IR指数、Gensini积分明显增高,Rentrop0级组患者FINS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HOMA2-IR指数(R=0.518,P〈0.05)、Hb A1c(R=1.916,P〈0.05)、2 h-PBG(R=2.130,P〈0.05)和FINS(R=1.547,P〈0.05)可能是冠脉狭窄程度的危险因素。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侧支循环不良者(Rentrop0级和1级的患者)与HOMA2-IR指数(比值比=1.679,95%可信区间:1.101~2.558,P=0.016)相关。结论:IGT伴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的患者,HOMA2-IR指数显著升高,IR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侧支循环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胰岛素抗药性 葡萄糖耐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介入术治疗的新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潘广杰 张守彦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5年第2期194-197,共4页
自从20世纪70年代,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经过数十年的临床经验积累,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术治疗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现将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稳... 自从20世纪70年代,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经过数十年的临床经验积累,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术治疗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现将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老年冠心病以及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术治疗的进展做一综述,以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介入术治疗 冠心病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易损性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薛国华 马惠芳 张守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12期1097-1100,共4页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单支病变并进一步行血管内超声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6例,以我院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检测上限14.5%为界限分为高RDW...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单支病变并进一步行血管内超声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6例,以我院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检测上限14.5%为界限分为高RDW组及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包括体重、身高、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抽烟史,血脂、血糖、hs-CRP等检验指标.入选病变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下测量及计算指标包括最小管腔处外弹力膜面积、最小管腔面积、斑块截面积、斑块负荷、坏死核心、纤维脂质、纤维组织、钙化组织各成分面积百分比.比较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及病变VH-IVUS特点.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高RDW组RDW及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高RDW组罪犯病变最小管腔处外弹力膜面积、斑块负荷、坏死核心成分比例均高于对照组,纤维组织成分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③RDW与hs-CRP、斑块负荷、斑块截面积、最小管腔外弹力膜面积、坏死核心成分比例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4、0.417、0.480、0.403和0.379,P<0.01);与纤维组织成分比值呈负相关(r=-0.628,P<0.01).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RDW与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提示RDW可以作为预测冠状动脉斑块破裂风险及预后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红细胞分布宽度 超敏C反应蛋白 血管内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索洛尔治疗快速型房颤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30
13
作者 赵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4-335,共2页
未来20年,房颤的发病率估计会翻倍[1],至2030年仅欧洲每年预计新增房颤120 000-215 000例[2],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达33%,合并持续房颤的患者达44%,合并永久性房颤的患者高达56%[3]。改善心力衰竭是临床治疗快速心室率房颤伴心... 未来20年,房颤的发病率估计会翻倍[1],至2030年仅欧洲每年预计新增房颤120 000-215 000例[2],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达33%,合并持续房颤的患者达44%,合并永久性房颤的患者高达56%[3]。改善心力衰竭是临床治疗快速心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的重要方式,以达到有效控制患者快速心室率的目的[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快速型房颤 临床治疗 比索洛尔 快速心室率 疗效 阵发性房颤 持续房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范亚娟 褚雯 +1 位作者 梁雅君 常学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6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右心室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0例APE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分为APE高危组(36例)、APE中危组(39例)、APE低危组(35例),同期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RT-3DE测算比较右心...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右心室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0例APE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分为APE高危组(36例)、APE中危组(39例)、APE低危组(35例),同期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RT-3DE测算比较右心室横径(RV)、肺动脉收缩压(SPAP)、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每搏量(RVSV)、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室峰值排空率(PER)、右心室Tei指数。结果与对照组和APE低危组、中危组比较,APE高危组RV、SPAP、RVEDV和Tei显著升高(P<0.05),RVEF和PER显著降低(P<0.05)。校正心率后,Tei[OR=5.596,95%CI=(1.599,19.579),P=0.007<0.05]和SPAP[OR=1.870,95%CI=(1.171,2.988),P=0.009<0.05]仍能进入回归方程,提示两者是APE危险分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ei指数和SPAP是评价APE右心室功能的较好指标,可以用于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射血分数 TEI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心房颤动消融术后复发评分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文静 何竟潮 谷云飞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7期888-891,共4页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房颤)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1,2],其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高,且伴随脑卒中、心力衰竭等不良临床事件[3]。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目前有3350万人罹患房颤,发病风险随年龄增长递增[4]。在我国...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房颤)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1,2],其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高,且伴随脑卒中、心力衰竭等不良临床事件[3]。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目前有3350万人罹患房颤,发病风险随年龄增长递增[4]。在我国,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房颤疾病负荷更为严峻。研究显示,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约1%,7~84岁人群则增至12%,80岁以上人群高达3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类型 临床事件 心房颤动 发病风险 数据显示 心力衰竭 脑卒中 房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与梗死面积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常学伟 张守彦 +4 位作者 张明明 马惠芳 谷云飞 魏毅东 魏经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心肌梗死面积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发病12 h内的STEMI患者163例,根据入院时血清EPO中位数19.6 IU/L进行分组,高EPO组83...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心肌梗死面积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发病12 h内的STEMI患者163例,根据入院时血清EPO中位数19.6 IU/L进行分组,高EPO组83例,低EPO组80例.测定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及CK峰值、CK总累积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低EPO组患者CK峰值为(3.63±1.87)×10^3 U/L,CK总累积量为(107.5±82.3)×10^3U·h^-1·L^-1,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为22.9%(19/83);高EPO组患者CK峰值为(2.15±1.23)×10^3 U/L,CK总累积量为(68.1±50.4)×10^3 U·h^-1·L^-1,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为40.0%(32/8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EPO与CK总累积量(r=-0.503,P〈0.01)和CK峰值(r=-0.441,P〈0.01)均呈显著负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血清EPO(OR =0.750,95%CI 0.606-0.928,P=-0.008)是侧支循环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EPO (β=-0.504,P=0.001)和梗死前心绞痛(β=0.269,P=0.030)是CK总累积量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血清EPO水平与STEMI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和心肌梗死面积密切相关,内源性EPO具有一定的心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促红细胞生成素 冠状动脉 肌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心肌梗死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常学伟 张守彦 +3 位作者 郑卫峰 杨启岭 魏毅东 魏经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1195-1198,共4页
目的探讨初发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入院时血清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对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3年9月~2014年9月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初发STEMI患者163例,随访时间... 目的探讨初发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入院时血清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对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3年9月~2014年9月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初发STEMI患者163例,随访时间(19.1±2.8)月,随访终点为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力衰竭再住院、心肌梗死、卒中、心源性死亡。对MACE组和无MACE组临床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ACE组肌酸激酶(CK)峰值显著高于无MACE组,血清EPO水平和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无MACE组(P均<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EPO低于中位数(HR=3.504,95%CI:1.548~7.935,P=0.003)和CK峰值高于中位数(HR=7.456,95%CI:2.001~27.776,P=0.003)是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以血清EPO切点界值17.6IU/L预测MACE,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0.741~0.891,P<0.001),预测价值优于CK峰值;LogRank检验显示血清EPO与无MACE生存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6.095,P=0.014)。结论初发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血清内源性EPO是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患者长期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促红细胞生成素 冠状动脉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GGIC评分联合fT3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常学伟 申豫 +3 位作者 张卓 王皓 魏经汉 魏毅东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7期797-800,共4页
目的探索慢性心力衰竭荟萃分析全球工作组(MAGGIC)评分联合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312例DCM患者为研究对象,随... 目的探索慢性心力衰竭荟萃分析全球工作组(MAGGIC)评分联合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312例DCM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40.46±13.89)月,共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93例(29.81%),据此将患者分为MACE组(n=93)和非MACE组(n=219),应用Cox回归分析影响DCM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MAGGIC评分联合fT3对DCM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MACE组相比,MACE组患者MAGGIC评分、NYHAⅣ级比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较高(P<0.05),而fT3、NYHA分级Ⅱ级比例、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比例均较低(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MAGGIC评分(HR=1.104,95%CI:1.070~1.139,P<0.001)、低fT3(HR=0.461,95%CI:0.364~0.583,P<0.001)的患者MACE发生风险较高。MAGGIC评分和fT3预测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2、0.750,两者联合有更好的预测价值(AUC=0.809,95%CI:0.757~0.860,灵敏度为73.1%,特异度为74.4%)。高MAGGIC评分且低fT3的DCM患者MACE发生率更高(χ^(2)=81.083,P<0.05)。结论MAGGIC评分联合fT3对DCM预后有更好的预测价值,高MAGGIC评分、低fT3患者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超敏C反应蛋白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高强度心脏康复训练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应变参数、心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俊花 庆笑春 《内科》 2022年第4期399-402,共4页
目的研究间歇性高强度心脏康复训练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应变参数、心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将101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1)。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康复运动,观察组患者行间歇性高强度心脏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 目的研究间歇性高强度心脏康复训练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应变参数、心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将101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1)。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康复运动,观察组患者行间歇性高强度心脏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肌应变参数、心功能、运动耐力。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左、右心室最大收缩期纵向应变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左、右心室最大收缩期纵向应变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峰值摄氧量、峰值功率、运动持续时间、无氧阈值水平均高(长)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间歇性高强度心脏康复训练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应变参数和心功能,提高其运动耐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间歇性高强度心脏康复训练 心肌应变参数 心功能 运动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亲环素A与冠心病影响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7
20
作者 潘广杰 李松森 +2 位作者 陈艳 陈绘丽 梁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862-3864,共3页
目的考察血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PCSK)9、亲环素(Cyp)A与冠心病(CHD)影响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106例CHD患者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34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的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PCSK)9和亲环素(C... 目的考察血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PCSK)9、亲环素(Cyp)A与冠心病(CHD)影响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106例CHD患者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34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的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PCSK)9和亲环素(Cyp)A水平,分析血清PCSK9、CypA与CHD影响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冠心病病变范围和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影响CHD的各种因素中,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者的PCSK9和CypA水平显著高(P<0.05);性别、体重指数、是否吸烟和存在CHD家族史等对PCSK9和CypA水平影响不大(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大,血清PCSK9和CypA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血清PCSK9和CyP A水平与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密切相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PCSK)9 亲环素(Cyp)A 冠心病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