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抗氧化指标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宋彬彬 段智慧 张雅敏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抗氧化指标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8例予...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抗氧化指标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8例予以左旋多巴治疗,研究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普拉克索治疗,采用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评定运动及非运动症状,采血测定血清胱抑素C、抗氧化指标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8.75%低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8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均降低,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胱抑素C降低,BDNF升高,治疗后血浆血浆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te,GPX)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普拉克索能降低帕金森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提高BDNF水平及抗氧化能力,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拉克索 帕金森病 胱抑素C 抗氧化指标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右心声学造影与经颅彩色多普勒发泡试验联合检查诊断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李丽 宋彬彬 +3 位作者 宁金丽 肖露 辛果果 王亚星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5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 探究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PFO-RLS)患者应用经胸右心声学造影(c-TTE)与经颅彩色多普勒发泡试验(c-TCCD)联合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100例2021年8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疑似PFO-RL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c-TTE、c-TCCD、经食... 目的 探究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PFO-RLS)患者应用经胸右心声学造影(c-TTE)与经颅彩色多普勒发泡试验(c-TCCD)联合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100例2021年8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疑似PFO-RL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c-TTE、c-TCCD、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EE)检查。分析c-TTE、cTCCD诊断PFO-RLS结果;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在PFO-RLS中的分级情况,并以c-TEE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在PFO-RLS中的诊断价值,并计算一致性。结果 100例疑似患者中经c-TEE检查明确PFO-RLS阳性47例,c-TTE检出PFO-RLS阳性42例,c-TCCD检出PFO-RLS阳性40例,联合检查检出PFO-RLS阳性共46例。不同检查方法在PFO-RLS分级0级、Ⅰ级检出率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Ⅱ级及Ⅲ级检出率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单项检查,联合检查灵敏度及准确度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检验显示,联合检查一致性良好(Kappa值为0.940,P<0.001),c-TTE、c-TCCD单项检查一致性均尚可(Kappa值为0.778、0696,P<0.001)。结论 c-TTE与c-TCCD联合检查诊断PFO-RLS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二者联合较好弥补单项检查的不足,可有效提高PFO-RLS检出率及检出准确度,并与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为临床进一步诊疗PFO-RLS提供有效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 未闭 心声学造影 经颅彩色多普勒发泡试验 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评价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临床价值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丽 《临床研究》 2020年第9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究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前后实施经颅多普勒超声以及颈动脉超声评估的作用。方法选择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进行颈动脉支架治疗的60例病患为研究样本,其治疗时间均在2017年1月—2019年10月之间,回顾性分析病患临床资料。全部... 目的探究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前后实施经颅多普勒超声以及颈动脉超声评估的作用。方法选择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进行颈动脉支架治疗的60例病患为研究样本,其治疗时间均在2017年1月—2019年10月之间,回顾性分析病患临床资料。全部病患均实施经颅多普勒超声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病患颈动脉狭窄部位收缩期峰值流速以及颈动脉狭窄部位管径,同时还对同侧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以及收缩期峰值流速实施检查,统计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手术后一周、手术后一年时病患同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以及血管搏动指数均高于手术前(P<0.05);手术后一周、手术后一年时病患颈动脉狭窄部位血管腔直径高于手术前,收缩期峰值流速低于手术前(P<0.05)。结论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准确评估治疗效果,有利于术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颈动脉超声 收缩期峰值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