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樊慧杰 徐本玲 +2 位作者 吴晶晶 许莉 秦艳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78-1880,共3页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病理证实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化疗。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30min,第1、8天;替吉奥根据体表面积,予80/100/120mg/d,口服,2次/d,第1...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病理证实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化疗。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30min,第1、8天;替吉奥根据体表面积,予80/100/120mg/d,口服,2次/d,第1~14天,每3周重复。每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共31例患者接受了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一线治疗,其中部分缓解8例(25.8%),稳定例12例(38.7%),进展11例(35.5%)。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4.8个月(95%CI:3.7~5.9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6个月(95%CI:7.8~11.4个月)。该方案治疗导致3~4度毒性,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12例,血小板减少4例,贫血3例,恶心呕吐2例,厌食1例,乏力2例。结论: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作为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取得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较轻,患者大多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化疗 吉西他滨 替吉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TAK1表达以增强三氧化二砷抑制Kasumi-1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莎 袁芳芳 +3 位作者 米瑞华 汪小姣 范瑞华 魏旭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1-376,共6页
目的:探讨沉默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TAK1)基因表达对三氧化二砷(As_2O_3)抑制人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asumi-1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TAK1特异siRNA转染Kasumi-1细胞组,As_2O_3作用组及两者联合处... 目的:探讨沉默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TAK1)基因表达对三氧化二砷(As_2O_3)抑制人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asumi-1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TAK1特异siRNA转染Kasumi-1细胞组,As_2O_3作用组及两者联合处理的Kasumi-1细胞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TAK1、p-JNK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在0.5-20μmol/L范围内,As_2O_3作用于Kasumi-1细胞24 h能够浓度依赖性地抑制Kasumi-1细胞增殖,24 h的IC_(50)值为(3.79±0.36)μmol/L;在0.5-10μmol/L范围内,As_2O_3作用于Kasumi-1细胞48 h能够浓度依赖性地抑制Kasumi-1细胞增殖;之后As_2O_3对Kasumi-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进入平台期,48 h的IC_(50)值为(2.38±0.17)μmol/L。TAK1siRNA转染组和As_2O_3 3.5μmol/L作用24 h组,Kasumi-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0.86±1.64)%和(49.80±2.19)%,凋亡率分别为(8.47±0.75)%和(24.78±2.1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作用于Kasumi-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65.63±0.83)%,凋亡率为(68.97±2.94)%,与对照组和各单独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TAK1siRNA转染和As_2O_3作用Kasumi-1细胞24 h能不同程度下调TAK1、p-JNK、c-Fos、c-Jun、BCL-2的表达,上调BAX和活化型(cleaved)Caspase-3、9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后该作用进一步加强(P<0.05)。结论:利用RNA干扰技术沉默TAK1表达能够增强As_2O_3抑制Kasumi-1细胞增殖的作用,其原因可能是通过TAK1下游的JNK信号传导通路,以及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 SIRNA干扰 三氧化二砷 KASUMI-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癌患者转移淋巴结中T细胞受体β链互补决定区3谱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建波 吕晓东 +6 位作者 宋巍 孙淼淼 于庆凯 冯稳 刘明阁 胡骏 房百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1-484,共4页
目的::分析乳癌患者转移淋巴结标本中 T 细胞受体(TCR)β链互补决定区3(CDR3)的谱型偏移及氨基酸序列特点。方法:选取5例乳癌患者转移淋巴结和2例乳腺反应性增生患者的淋巴结标本,应用 RT-PCR 扩增 T细胞24个 TCR β链可变区(B... 目的::分析乳癌患者转移淋巴结标本中 T 细胞受体(TCR)β链互补决定区3(CDR3)的谱型偏移及氨基酸序列特点。方法:选取5例乳癌患者转移淋巴结和2例乳腺反应性增生患者的淋巴结标本,应用 RT-PCR 扩增 T细胞24个 TCR β链可变区(BV)亚家族,经基因扫描确定 T 细胞克隆性,对提示单、寡克隆性增生的 TCR BV 亚家族的 PCR 产物进行测序。结果:乳腺反应性增生患者淋巴结中 T 细胞均为多克隆性增生。乳癌患者转移淋巴结中T 细胞呈单、寡克隆及多克隆性增生,克隆性增生 T 细胞中存在2~5个 BV 亚家族的谱型偏移;CDR3氨基酸序列分析证实单、寡克隆性增生 T 细胞的 CDR3氨基酸序列呈现多样性的特点。结论:乳癌患者 TCR BV 亚家族取用存在谱型偏移,不同 T 细胞克隆的 CDR3氨基酸序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T细胞受体 互补决定区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纤维连接蛋白诱导自体CIK联合IFN-α治疗晚期肝癌疗效 被引量:5
4
作者 徐本玲 袁龙 +3 位作者 高全立 范瑞华 张成娟 宋永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4-696,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纤维连接蛋白(RN)诱导的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联合IFN-α治疗晚期肝癌的可行性。方法:分离14例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RN、CD3单抗、IFN-γ及IL-2等细胞因子诱导产生CIK。患者每周回输一次CIK,... 目的:探讨重组纤维连接蛋白(RN)诱导的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联合IFN-α治疗晚期肝癌的可行性。方法:分离14例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RN、CD3单抗、IFN-γ及IL-2等细胞因子诱导产生CIK。患者每周回输一次CIK,连续4~6次,同时给予IFN-α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应用BDTM-CBAHumanTh1/Th2型细胞因子试剂盒监测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7d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每个患者平均回输细胞数为25.6×109(21.6×109~31.8×109),毒副作用小。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数,CD3+,CD3+CD56+,CD3+CD8+细胞数均有明显升高。14例患者中有1例获部分缓解,4例稳定,其中缓解和2例稳定患者的AFP水平明显下降。治疗后临床获益患者血清IFN-γ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t=12.644和17.169,P<0.001),而治疗无反应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则无明显变化。结论:RN诱导的自体CIK联合IFN-α治疗晚期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过继免疫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免疫功能 重组纤维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预处理对CIK杀伤肺癌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徐本玲 高全立 +4 位作者 袁龙 张旭华 范瑞华 刘雪 郭金东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56-760,共5页
目的探讨顺铂(DDP)预处理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CFSE/PI双标法检测DDP预处理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及预处理前后不同效靶比,CIK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经IFN-γ,CD3单抗,IL-2诱导后20d,获得典型的CIK... 目的探讨顺铂(DDP)预处理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CFSE/PI双标法检测DDP预处理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及预处理前后不同效靶比,CIK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经IFN-γ,CD3单抗,IL-2诱导后20d,获得典型的CIK细胞做为效应细胞。随着DDP预处理浓度的增加,CIK细胞的杀伤活性随之增强,随着DDP预处理时间的延长,CIK细胞的杀伤活性亦随之增强。在DDP预处理浓度25ng/ml,预处理时间18h的条件下,DDP对靶细胞并无明显影响,但联合CIK后,随着效靶比的增高,CI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明显增强。结论顺铂预处理肺癌细胞后,提高了CIK细胞的杀伤活性,对CIK细胞的临床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顺铂 效靶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KI药物联合化疗治疗伴C-KIT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M2b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米瑞华 陈琳 +6 位作者 郭珍 刘莎 于萍 朱松涛 袁芳芳 尹青松 魏旭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8-302,共5页
目的:探讨TKI药物联合化疗治疗伴C-KIT突变的AML-M2b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2月至2019年6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的10例伴C-KIT突变的AML-M2b患者,男5例,女5例,年龄为14~59岁,其中包括多周期化疗后复发1例;多周期化疗后... 目的:探讨TKI药物联合化疗治疗伴C-KIT突变的AML-M2b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2月至2019年6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的10例伴C-KIT突变的AML-M2b患者,男5例,女5例,年龄为14~59岁,其中包括多周期化疗后复发1例;多周期化疗后不缓解2例;化疗1周期后不缓解3例;多周期化疗后融合基因不转阴2例;融合基因转阴后再次转阳2例。分别给予TKI药物(首选伊马替尼患者2例,首选达沙替尼患者8例)联合化疗方案再次诱导缓解治疗,评估其疗效及监测不良反应。结果:10例患者中8号外显子突变2例(2/10,20%),17号外显子突变8例(8/10,80%);联合治疗后2例无效,总有效率80%(8/10),期间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及胸腔积液的发生。10例患者中2例无效患者均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1例移植过程中死亡,1例移植后3月复发,余8例患者TKI药物应用后的生存期为4月+~30月+。结论:AML-M2b患者中C-KIT突变位点主要为激酶功能域的D816突变;联合TKI药物治疗能明显提高伴C-KIT突变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t(8 21) 基因 C-KIT突变 TK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病人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4
7
作者 范瑞华 刘淑哲 +2 位作者 徐本玲 马智勇 高全力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282-1283,共2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肺癌病人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的护理规范。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年9月-2010年10月接受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139例肺癌病人从护患沟通、心理护理、标本采集、CIK细胞悬液回输和输注后病情观查等环节的经验... 目的探讨中晚期肺癌病人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的护理规范。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年9月-2010年10月接受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139例肺癌病人从护患沟通、心理护理、标本采集、CIK细胞悬液回输和输注后病情观查等环节的经验。结果 139例中晚期肺癌患者接受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后有1例出现发热,其他患者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实施科学、规范的护理程序是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实施的前提和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肺癌 过继免疫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体检测的策略优化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邹喆 孙瑞 +3 位作者 李扬威 郭珍 范瑞华 吕晓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13-918,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多核苷酸多态性嵌合体检测法的标本选取、结果校正,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1月-2020年6月本院嵌合体标本,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r)对MNPseq法检测的骨髓和外周血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根据移植前信... 目的:探讨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多核苷酸多态性嵌合体检测法的标本选取、结果校正,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1月-2020年6月本院嵌合体标本,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r)对MNPseq法检测的骨髓和外周血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根据移植前信息完整性的不同构建校正模型,分析各模型的微小嵌合结果校正值;对临床结果进行回顾分析,验证嵌合体结果校正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并进一步探讨MNPseq法的临床价值。结果:MNPseq法检测骨髓和外周血嵌合体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75,P=0.282),且相关性显著(r=0.985,P<0.01)。通过移植前信息不同构建3组校正模型,无供者和移植前患者信息组校正值为1%;有移植前患者、无供者信息组嵌合率校正值为0.61%和13个差异位点;有移植前患者和供者信息组嵌合率校正值为0.26%和差异位点比例校正值21.57%。对372位患者嵌合体结果进行校正,校正后不完全嵌合患者由276人(74.19%)下降至141人(37.91%),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合临床对18例(18/141,12.77%)复发患者的MNPseq、STR和流式MRD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MNPseq法早25-39 d检测出移植物状态的改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NPseq法可用外周血代替骨髓样本进行嵌合体监测,结果经校正后能够更早的发现体内移植物状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核苷酸多态性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嵌合体 短串联重复序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tronectin诱导自体CIK细胞联合IFN-α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范瑞华 杨茂君 +2 位作者 徐本玲 张旭华 高全立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849-1850,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纤维连接蛋白(RN Retronectin)诱导自体CIK(Cytokine induced killer)细胞联合IFN-α(α-干扰素)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规范化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规范的护理计划,其中,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IFN-α药物... 目的探讨重组纤维连接蛋白(RN Retronectin)诱导自体CIK(Cytokine induced killer)细胞联合IFN-α(α-干扰素)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规范化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规范的护理计划,其中,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IFN-α药物应用的护理、CIK的护理等环节,并加以实施和评估疗效。结果接受Retronectin诱导自体CIK细胞联合IFN-α治疗的12例患者,有1例患者在第一次回输CIK后出现38℃的发热,12例患者应用IFN-α后均出现发热及流感样综合征。患者肝肾功能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未见骨髓抑制。患者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实施科学、规范的护理程序是CIK细胞联合IFN-α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前提和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重组纤维连接蛋白 CIK细胞 Α-干扰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治疗产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验室感染的预防与管理
10
作者 范瑞华 徐本玲 +1 位作者 赵霞 郭嬿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3215-3216,共2页
目的探讨生物治疗产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实验室预防感染的管理措施。方法重点从加强人员,实验室环境、消耗材料、仪器和医疗废物等环节实施,制定切实有效的消毒、隔离等措施。结果经过对生物治疗GMP实验室的严格无菌管理,顺利地完成... 目的探讨生物治疗产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实验室预防感染的管理措施。方法重点从加强人员,实验室环境、消耗材料、仪器和医疗废物等环节实施,制定切实有效的消毒、隔离等措施。结果经过对生物治疗GMP实验室的严格无菌管理,顺利地完成了1153例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培养与输注,细胞的质量和数量均达到临床使用标准。结论依据规范、科学的消毒、隔离制度管理,是CIK细胞培养成功的前提和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实验室 感染 管理
原文传递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置换的应用及护理干预
11
作者 范瑞华 白献红 +3 位作者 王励 董晓林 魏旭东 宋永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1年第2期229-230,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前进行血浆置换的效果及护理干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5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双路开放、置换液与血浆等速交换,全程护理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血浆置... 目的:探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前进行血浆置换的效果及护理干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5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双路开放、置换液与血浆等速交换,全程护理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血浆置换能快速降低患者体内的球蛋白水平,从(9.2±2.0)g/L下降至(4.2±2.0)g/L,且不适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血浆置换可降低血浆M蛋白浓度降从而增强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或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多发性骨髓瘤 老年 住院患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转移淋巴结T细胞克隆性分析
12
作者 张建波 吕晓东 +4 位作者 楚广民 宋魏 冯稳 刘明阁 于庆凯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转移淋巴结中TCR BV亚家族T细胞的克隆性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及10例乳腺癌转移淋巴结标本,应用RT-PCR方法扩增T细胞24个TCRβ链可变区(BV)亚家族的互补决定区3(CDR3)基因,经基因扫描确定T细胞...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转移淋巴结中TCR BV亚家族T细胞的克隆性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及10例乳腺癌转移淋巴结标本,应用RT-PCR方法扩增T细胞24个TCRβ链可变区(BV)亚家族的互补决定区3(CDR3)基因,经基因扫描确定T细胞克隆性。结果乳腺癌转移淋巴结中T细胞存在克隆性增生,增生形式包括单、寡克隆及多克隆。不同患者增生T细胞克隆中均存在TCR谱型偏移,仅表达2~5个BV亚家族。结论乳腺癌转移淋巴结内克隆性T细胞TCR BV亚家族存在选择性取用特点,可能与机体对乳腺癌相关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T细胞受体 基因扫描 互补决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干细胞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晶(综述) 宋永平(审校)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1年第7期439-441,共3页
髓系白血病是一种具有多分化潜能的异常造血细胞形成的克隆性疾病,以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异常为主要特征。通过对白血病不同亚群进行研究,研究者发现不同群体的白血病细胞功能不同,有学说认为这种异质性是由白血病干细胞... 髓系白血病是一种具有多分化潜能的异常造血细胞形成的克隆性疾病,以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异常为主要特征。通过对白血病不同亚群进行研究,研究者发现不同群体的白血病细胞功能不同,有学说认为这种异质性是由白血病干细胞(LSC)形成的。近年来,对LSC的研究提示这群细胞与白血病的起病及治疗有十分重要的关系,文章回顾了近期在LSC起源、免疫表型及在白血病细胞群体中的比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免疫表型分型 干细胞
原文传递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恶性实体瘤八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4
作者 汪小姣 米瑞华 +5 位作者 陈琳 姚金晓 杨如玉 杨海平 尹俊杰 魏旭东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9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合并恶性实体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8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例明确诊断为CML且合并...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合并恶性实体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8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例明确诊断为CML且合并恶性实体瘤患者的资料,并结合文献对患者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 8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50岁(40~76岁).发病初7例患者CML处于慢性期,1例处于加速期;除1例仅给予羟基脲治疗外,其余7例均服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8例患者中,同时性多原发癌(SMPC)2例,异时性多原发癌(HMPC)6例;手术治疗2例,手术+化疗1例,化疗4例,同位素治疗1例.1例SMPC患者已死亡,1例治疗中;6例HMPC患者均在继续治疗中.结论 CML与恶性实体瘤之间的关系目前暂无定论,发病少但并不罕见,临床医生应该提高认识,避免误诊和漏诊,治疗上应遵循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两条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肿瘤 多原发性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IDH1和IDH2基因突变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米瑞华 吕晓东 +5 位作者 魏旭东 范瑞华 尹青松 胡杰英 王倩 宋永平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10-613,共4页
目的评估异柠檬酸脱氢酶1和2(IDH1和IDH2)基因突变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发生频率和对预后的影响,并探讨IDH突变与临床、细胞遗传学、分子危险度分层的关系。方法2009年9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96例初治AML患者,采用RT—PCR... 目的评估异柠檬酸脱氢酶1和2(IDH1和IDH2)基因突变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发生频率和对预后的影响,并探讨IDH突变与临床、细胞遗传学、分子危险度分层的关系。方法2009年9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96例初治AML患者,采用RT—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IDH1及IDH2基因的突变情况,了解IDH突变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96例AML患者中检出IDHI突变患者14例(14.6%),突变位点包括国际上未见报道的P.P127和P.1130;检出IDH2突变2例(2.2%),突变位点为第140位氨基酸。14例IDH1突变阳性患者中10例为正常核型患者;2例IDH2突变阳性患者均为正常核型患者。IDH突变阳性的患者白细胞计数较高,血小板计数较低,但与野生型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DH2突变阳性患者年龄偏大。IDH突变阳性的患者表达HLA—DR、CD33、CD34、CD13抗原和具有缓解率低、复发率高的特点。结论IDH突变是AML患者常见的分子突变类型,并且是AML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非淋巴细胞 急性 基因 IDH DNA突变分析 预后
原文传递
伴JAK2 V617F突变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6
作者 米瑞华 尹青松 +3 位作者 魏旭东 艾昊 王献伟 宋永平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4年第8期499-500,共2页
目的 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JAK2 V617F突变与BCR-ABL210易位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特征及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1例新诊断的CML患者行血常规、染色体、融合基因及荧光原位杂交等检查,明确诊断后给予伊马替尼治疗.结果 患者发病时白细... 目的 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JAK2 V617F突变与BCR-ABL210易位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特征及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1例新诊断的CML患者行血常规、染色体、融合基因及荧光原位杂交等检查,明确诊断后给予伊马替尼治疗.结果 患者发病时白细胞及血小板数目明显增多,同时存在JAK2 V617F突变与BCR-ABL210易位阳性,伊马替尼治疗1个月后患者达到血液学完全缓解,治疗3个月时达细胞遗传学完全缓解.结论 在典型CML患者中,可同时检测到JAK2 V617F突变与BCR-ABL210易位阳性,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现象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细胞 慢性 JAK2 V617F突变 BCR-ABL210易位 伊马替尼
原文传递
伴TP53基因异常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米瑞华 郭珍 +5 位作者 刘雯 胡杰英 范瑞华 陈琳 刘佳 魏旭东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955-960,共6页
目的探讨伴TP53基因异常的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分析经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检测到的44例伴基因异常的A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包含108种白血病相关基因的测序技术进行变异... 目的探讨伴TP53基因异常的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分析经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检测到的44例伴基因异常的A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包含108种白血病相关基因的测序技术进行变异分析;常规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分析44例伴TP53基因变异的AL患者的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基因变异和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伴TP53基因变异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中位年龄(46岁)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17.5岁),且骨髓原始细胞中位数前者(40.5%)低于后者(89.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检出异常核型28例,其中复杂核型25例,16例为单体核型,14例存在-17/17p-。TP53在复杂核型、单体核型及-17/17p-的检出率分别为59.5%、38.1%、33.3%。亚组分析显示:TP53基因异常在AML和ALL复杂核型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3.1%和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共发现TP53基因变异类型41种,且其中位变异频率为43.58%。75.6%变异位于DNA结合结构域。伴随变异基因主要为TET2、IKZF1。可评价疗效的18例AML和17例ALL患者,1疗程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分别为22.2%和9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例达CR的AML和16例达CR的ALL的中位RFS分别为174和246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ML和ALL的中位OS分别为20和37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P53基因变异与AML复杂核型相关,而在ALL无显著影响。TP53基因变异位点主要分布于DNA结合结构域。伴TP53基因变异的AML缓解率低于ALL。伴TP53基因变异的AL患者,预后差,应尽可能早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TP53基因 复杂核型 预后
原文传递
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娟 张莉 +2 位作者 胡杰英 周健 宋永平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6年第4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染色体核型特点,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313例CML患者[排除治疗后费城染色体(Ph)阴性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及其中45例患者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 目的探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染色体核型特点,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313例CML患者[排除治疗后费城染色体(Ph)阴性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及其中45例患者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结果。染色体的检测采用R显带技术。结果在313例CML患者中,Ph+307例(98.08%),Ph-6例(1.92%);其中典型Ph+288例(93.81%),变异型Ph+19例(6.19%)。所有患者中,48例(15.34%)染色体伴有附加异常,其中典型Ph+患者41例(13.10%),变异型Ph+者7例(2.24%);最常见的附加染色体异常类型依次为:+der(22)Ph(35.42%),+8(33.33%),+21(12.50%)。附加染色体异常联合出现类型以+der(22)Ph与+8的联合为最多(16.67%),其次为+8合并+21(10.42%)。单纯Ph+者多见于慢性期,典型Ph+伴附加染色体异常者多见于进展期(x2=111.55,P〈0.01);简单变异易位者在慢性期、进展期的比例与复杂变异易位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2)。45例患者FISH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其中有5例表现为2G1R1Y。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通过识别Ph克隆演变,从而发现遗传学不稳定或疾病进展的特征,为临床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染色体核型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变异易位 附加染色体异常
原文传递
敲降HER-2和TOP2A增强乳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袁鹏 王承正 +7 位作者 徐本玲 杨晗昭 孙恒 秦鹏 吴军召 谢天 秦丽 刘晓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2-656,共5页
目的 研究HER-2和TOP2A对乳腺癌细胞系SK-Br-3的放射敏感性影响,并探讨二者联合作用,为临床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分别构建表达HER-2或TOP2A siRNA的重组质粒,并使用lipofectamine 2000将其转染至乳腺癌细胞SK-Br-3中,敲降HER-2和TOP2A的... 目的 研究HER-2和TOP2A对乳腺癌细胞系SK-Br-3的放射敏感性影响,并探讨二者联合作用,为临床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分别构建表达HER-2或TOP2A siRNA的重组质粒,并使用lipofectamine 2000将其转染至乳腺癌细胞SK-Br-3中,敲降HER-2和TOP2A的基因表达。2 d后利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干扰效果,利用流式细胞仪和MTT法分别检测放射处理后细胞凋亡和增殖变化,并检测凋亡和增殖相关蛋白Caspase-3、Bcl-2、Ki-67表达变化。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放射敏感性。结果在乳腺癌细胞SK-Br-3中敲降HER-2和TOP2A的表达,放射处理后细胞凋亡率升高,增殖率降低。凋亡标志蛋白活化的Caspase-3表达升高,凋亡抑制蛋白Bcl-2表达降低。细胞增殖标志蛋白Ki-67表达降低。同时敲降HER-2和TOP2A两个基因时促进凋亡和抑制增殖及克隆形成的作用增强,表明这两个基因存在协同效应。结论 敲降HER-2和TOP2A基因在乳腺癌细胞SK-Br-3中的表达后,乳腺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提高,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增殖率降低,克隆形成率降低,且2基因存在协同效应,作用机制可能与Caspase-3、Bcl-2有关的凋亡通路及细胞增殖蛋白Ki-67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基因 TOP2A基因 SK-Br-3细胞系 放射敏感性
原文传递
达沙替尼治疗急性白血病致血性胸腔积液三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
作者 米瑞华 汪小姣 +6 位作者 陈琳 尹青松 袁芳芳 熊媛媛 于萍 朱松涛 魏旭东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9年第8期490-492,共3页
目的探讨达沙替尼治疗急性白血病(AL)致血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达沙替尼治疗中发生血性胸腔积液的A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患者将达沙替尼减量后胸腔积液好转,获得持续分子学缓解;例2患者将达... 目的探讨达沙替尼治疗急性白血病(AL)致血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达沙替尼治疗中发生血性胸腔积液的A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患者将达沙替尼减量后胸腔积液好转,获得持续分子学缓解;例2患者将达沙替尼(商品名:依尼舒)调整为达沙替尼(商品名:施达赛),并逐渐增加剂量,获得持续分子学缓解;例3患者将达沙替尼调整为伊马替尼治疗,获得再次缓解.结论胸腔积液是达沙替尼治疗过程中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但血性胸腔积液少见,应密切监测并尽早干预,可使患者获长期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达沙替尼 血性胸腔积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