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YP2C19基因多态性联合C-反应蛋白指导伏立康唑在血液病患者并侵袭性真菌感染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周丽娟 桑智慧 +4 位作者 李慧红 申明慧 郭志强 何勐 秦福丽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352-2358,共7页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指导药物治疗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对血液病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伏立康唑(voriconazole,VCZ)用药的指导意义。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郑州大学附属...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指导药物治疗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对血液病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伏立康唑(voriconazole,VCZ)用药的指导意义。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血液科收治的血液病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接受VCZ治疗的患者139例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未发生不良反应)和B组(发生不良反应)。采用RT-PCR法检测CYP2C19基因型,RP-HPLC法检测血药谷浓度(C_(min))。比较两组在不同基因表型、CRP分层间C_(min)的差异及疗效差异,Logistic分析CYP2C19基因表型、CRP、C_(min)和VCZ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结果:A组中UM/RM/PM和IM型患者的比率分别显著低于(P<0.05)或高于B组(P<0.05),其余一般临床资料和疗效在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A组VCZ的C_(min)显著低于B组(P=0.009)。VCZ的C_(min)在CYP2C19的各基因表型间无显著差异(P=0.137),PM型患者却显著高于IM型患者(P=0.048),但在CRP不同分层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5)。VCZ的C_(min)的增高是导致VCZ发生肝毒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YP2C19基因表型联合CRP水平指导TDM进行VCZ个体化给药,有助于患者获得目标谷浓度,提高疗效和安全性,促进VCZ的精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CYP2C19 血药谷浓度 疗效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以植物蛋白为主的膳食营养支持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2
作者 许海磊 刘云 刘艳慧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2期3940-3942,共3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以植物蛋白为主的膳食营养支持模式干预对其营养状态、短期肾功能、便秘情况及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抽签法将2020年2月—2022年2月我科1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68例接受常规饮食支持干...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以植物蛋白为主的膳食营养支持模式干预对其营养状态、短期肾功能、便秘情况及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抽签法将2020年2月—2022年2月我科1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68例接受常规饮食支持干预,研究组68例接受以植物蛋白为主的膳食营养支持干预模式,均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营养状态、短期肾功能、便秘情况和生存预后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上臂肌围、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Kt/V均高于常规组,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酸、肌酐、尿素氮及腹胀、下腹不适、粪便性状、排便频率、排便时间、排便困难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生存预后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接受以植物蛋白为主的膳食营养支持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其营养状态和短期肾功能,缓解其便秘情况,且不增加不良生存预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植物蛋白 膳食营养支持模式 营养状态 短期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血液病患者感染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秦福丽 郭志强 +2 位作者 邓梅 石丽芳 李小雨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59-59,共1页
发热是血液病患者常见的体征,可由感染、疾病本身、药物、输血、输液反应等引起。我们旨在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血液病患者感染期的诊断价值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择2010年1月~2... 发热是血液病患者常见的体征,可由感染、疾病本身、药物、输血、输液反应等引起。我们旨在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血液病患者感染期的诊断价值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血液科就诊的发热患者105例。感染的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感染 血液病
原文传递
血液净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艳 王亚梅 +2 位作者 肖泽清 陆宜莲 何兵 《临床研究》 2017年第6期17-18,共2页
目的 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采用血液净化治疗方案,研究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 目的 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采用血液净化治疗方案,研究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液净化治疗.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肾功能检测,记录患者肾功能的恢复时间和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发生心率失常的次数以及发生低血压的次数.结果 试验组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率失常发生次数和低血压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采用血液净化进行治疗能够使患者的肾功能更快恢复正常,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慢性心力衰竭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及白介素-2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郭志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3年第4期499-501,共3页
目的:探讨经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注射复方苦参注射液及白介素-2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恶性胸水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经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注射复方苦参注射... 目的:探讨经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注射复方苦参注射液及白介素-2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恶性胸水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经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注射复方苦参注射液及白介素-2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顺铂和生理盐水胸腔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生存质量的KPS评分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经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注射复方苦参注射液及白介素-2治疗恶性胸水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水 复方苦参注射液 白介素-2 中心静脉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对白血病化疗者感染和输血的影响
6
作者 秦福丽 郭志强 +5 位作者 宋君君 石丽芳 李小雨 田冬华 闫春艳 周建中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9期1025-1026,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丙种球蛋白对急性白血病(AL)化疗者感染和输血的影响。方法 95例AL患者根据是否应用丙种球蛋白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对两组患者感染、体液免疫情况及输血的影响。结果两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差异不大;实... 目的探讨应用丙种球蛋白对急性白血病(AL)化疗者感染和输血的影响。方法 95例AL患者根据是否应用丙种球蛋白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对两组患者感染、体液免疫情况及输血的影响。结果两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差异不大;实验组抗感染时间明显减少,输注血小板数量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率降低。结论在AL化疗期间应用丙种球蛋白利于感染控制,减少支持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药物疗法 免疫球蛋白类 感染 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习得性无助感现状及影响因素
7
作者 许海磊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7期1201-1204,共4页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习得性无助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216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习得性无助感量表(LHS)、家庭关怀度...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习得性无助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216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习得性无助感量表(LHS)、家庭关怀度量表(APGAR)、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量表(HDSMI)进行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习得性无助感总分为(64.41±8.16)分,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习得性无助感与家庭关怀度得分呈负相关(r=-0.468,P<0.05),与自我管理得分呈负相关(r=-0.411,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自我管理和家庭关怀度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习得性无助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习得性无助感得分处于较高水平,提示医务人员关注评估血液透析患者的习得性无助感水平,重点关注女性、家庭条件较差的患者,采取积极的临床干预措施提高患者家庭关怀度和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降低其习得性无助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习得性无助感 自我管理 家庭关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8
作者 陆宜莲 刘萌萌 +1 位作者 皇甫珍慧 陈艳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肾功能以及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2月~2019年10月收治且经临床明确诊断的102例CGN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肾功能以及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2月~2019年10月收治且经临床明确诊断的102例CG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剂量分为A组和B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空腹抽取患者治疗前后3ml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MMP-9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91.84%)高于B组(73.58%),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肾功能指标SCr、BUN、β2-MG、24h尿蛋白定量水平下降、血清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上升;且A组SCr、BUN、β2-MG、24h尿蛋白定量水平低于B组,MMP-9水平与生活质量高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治疗CGN患者效果较好,且通过调整雷公藤多苷的起始剂量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其内在机制可能与更有效的增加MMP-9水平有关,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药物剂量 缬沙坦 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蛋白及血清蛋白电泳在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2
9
作者 秦福丽 郭志强 +3 位作者 闫春艳 田冬华 宋君君 刘凯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778-779,共2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是MM的重要临床和实验室特征,也是导致相关器官损伤的重要致病因素^([1-4])。MM初诊时临床表现多样,初诊时入院科室也常常不是血液科,为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我院...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是MM的重要临床和实验室特征,也是导致相关器官损伤的重要致病因素^([1-4])。MM初诊时临床表现多样,初诊时入院科室也常常不是血液科,为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我院在2017年成立多发性骨髓瘤多学科会诊(MM-MDT)小组。现将3年来MM-MDT患者进行归纳分析,评价球蛋白、血清蛋白电泳(SPE)在MM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取2017年8月~2020年10月我院经MM-MDT会诊的住院患者638例,其中男342例,女296例,年龄41~82岁,平均年龄(64.5±1.0)岁。纳入标准:(1)生化检查中球蛋白>40 g/L;(2)年龄>40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蛋白 血清蛋白电泳 多发性骨髓瘤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JAK2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65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秦福丽 郭志强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737-739,共3页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s)是指分化相对成熟的一系或多系骨髓细胞不断地克隆性增殖所致的一组肿瘤性疾病,血常规检查结果可表现为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增生,表现为WBC计数、Hb、PLT计数异常,伴肝脏、脾脏或淋巴结肿大。其临床表现具有明显的异质...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s)是指分化相对成熟的一系或多系骨髓细胞不断地克隆性增殖所致的一组肿瘤性疾病,血常规检查结果可表现为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增生,表现为WBC计数、Hb、PLT计数异常,伴肝脏、脾脏或淋巴结肿大。其临床表现具有明显的异质性,许多患者无特殊表现或以心脑血管疾病就诊[1],容易被忽视。MPNs在治疗上应注重稳定外周血象,预防并发症,延缓疾病进展。我们对我院近5年收治的MPN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JAK2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为其诊断和预后提供更直接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JAK2突变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厄贝沙坦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中老年高血压并发肾功能衰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艳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18年第3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中老年高血压并发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中老年高血压并发肾功能衰竭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100 mg,qd)治疗,研究组给...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中老年高血压并发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中老年高血压并发肾功能衰竭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100 mg,qd)治疗,研究组给予厄贝沙坦(100 mg,qd)联合羟苯磺酸钙(500 mg,ti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肌酐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炎性因子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中老年高血压并发肾功能衰竭,有利于降低血压水平,改善患者肾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羟苯磺酸钙 高血压 肾功能衰竭 疗效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例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特点和预后
12
作者 秦福丽 郭志强 +5 位作者 田冬华 闫春艳 李小雨 宋君君 石丽芳 赵俊歌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4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32例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32例初治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血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疗效及生存状况,分析影响总生存(OS)的因素。结果32例... 目的观察32例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32例初治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血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疗效及生存状况,分析影响总生存(OS)的因素。结果32例AML患者法美英(FAB)分型M0型1例,M1型1例,M2型24例,M4型4例,M5型2例;染色体核型分析均为正常核型;世界卫生组织(WHO)分型预后良好4例,预后不良5例,预后中等23例。CD34阳性率为53.1%,CD117阳性率为100.0%,CD33阳性率为100.0%,CD19阳性率为6.3%,CD7阳性率为28.1%,CD56阳性率为12.5%;总体完全缓解(CR)率为78.1%(25/32),1个疗程46.9%(15/32);可统计生存患者2年OS率为56.3%;年龄、白细胞数、CD7及CD56表达率影响2年OS。结论年龄、白细胞数、CD7和CD56表达率及预后分层是影响正常核型AML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预后分层 染色体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伏立康唑用药的指导意义探讨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敏 周丽娟 +3 位作者 张华 郭志强 秦福丽 高延秋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6-160,207,共6页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伏立康唑用药的指导作用,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前瞻性非随机对照方法,依据患者是否进行CYP2C19基因检测进行分组,A组(未进行基因检测)和B组(基因检测组),B组根据代...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伏立康唑用药的指导作用,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前瞻性非随机对照方法,依据患者是否进行CYP2C19基因检测进行分组,A组(未进行基因检测)和B组(基因检测组),B组根据代谢表型分UM组(超快代谢型),EM组(快代谢型),IM组(中间代谢型),PM组(慢代谢型),均采用标准给药剂量,比较各组血药谷浓度(Cmin)、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采用RT-PCR法检测基因型,RP-HPLC法检测Cmin。常规治疗前、治疗后3 d、7 d和治疗结束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细菌学情况、肝、肾功能检测。结果:A组和B组一般临床资料、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EM、IM和PM 3组间Cmin和不良反应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PM组的Cmin显著高于EM组(P<0.01),PM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显著高于EM和IM组(P均<0.01)。单因素分析表明CRP和基因型对Cmin有显著影响(P均<0.05)。结论:基于CYP2C19基因型和炎症严重程度进行伏立康唑起始剂量用药,有助于获得目标谷浓度,提高疗效,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CYP2C19 Cmin 疗效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