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512例老人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庚琴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4年第1期39-39,共1页
为了解老年心电图的增龄性改变特点.采用NEC3321型心电图机对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常规描记.结果在5 512例中发现异常心电图占42%,其中有2项异常者1 505例,占65%.结论:进入老年期后异常心电图明显增多,有必要每年至少做一次心电图.
关键词 老年人 心电图 诊断 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例成人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聪聪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6期171-172,共2页
目的分析与探讨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表现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50例成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ST-T改变32例,左心室高电压28例,异常Q波19例,肢导高电压13例,心电轴左偏11例,心... 目的分析与探讨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表现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50例成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ST-T改变32例,左心室高电压28例,异常Q波19例,肢导高电压13例,心电轴左偏11例,心律失常9例,房室传导组滞4例,左心室高电压合并ST-T改变20例。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有ST-T改变,左心室高电压,异常Q波,心电轴左偏等特征性改变,从而对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作出清晰和准确的判断,这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肥厚型心肌病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心电图改变与临床关系
3
作者 王庚琴 邢适颖 井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7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心电图改变与临床的关系。方法经脑CT确诊为脑梗死的256例患者,按是否伴心电图异常分组。结果256例脑梗死患者老年男性多见,发病高峰在56~75岁,伴心电图异常者136例(53.1%),且高血压、冠心病、血糖、血脂异常的发...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心电图改变与临床的关系。方法经脑CT确诊为脑梗死的256例患者,按是否伴心电图异常分组。结果256例脑梗死患者老年男性多见,发病高峰在56~75岁,伴心电图异常者136例(53.1%),且高血压、冠心病、血糖、血脂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其中1组中高血压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2组(P〈0.05)。结论脑梗死常与高血压、冠心病相伴发生,且多伴有心电图、血糖、血脂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心电图 高血压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诊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聪聪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P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PPVT患者,均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根据波形特征分为A组(右室起源,n=48)与B组(左室起源,n=42)比较各参数。结果两组平均心室率、QTcd、QRS时限、ST-T段改变发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P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PPVT患者,均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根据波形特征分为A组(右室起源,n=48)与B组(左室起源,n=42)比较各参数。结果两组平均心室率、QTcd、QRS时限、ST-T段改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QRS电轴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ST-T段改变为81.25%,B组为76.19%,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QRS电轴是PPVT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PPVT具有较高的价值,QRS电轴是PPVT发生的危险因素,通过测量QRS电轴可鉴别起源心室,利于疾病早期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动态心电图 QRS电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庚勤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4期271-271,共1页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电图诊断 缺血性心脏病 价值 致心律失常 窦房结病变 退行性病变 心脏发生 淀粉样变 病理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心电图用于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聪聪 《临床研究》 2017年第2期62-63,共2页
目的 研究分析常规心电图用于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近两年来收治自愿参与实验的2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常规心电图组与超声心动图组,每组128例.常规心电图组给予常规心电... 目的 研究分析常规心电图用于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近两年来收治自愿参与实验的2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常规心电图组与超声心动图组,每组128例.常规心电图组给予常规心电图对其进行诊断,超声心动图组给予超声心动图对其进行诊断,随后对上述患者统一进行检查并确定诊断结果.观察记录两组各自诊断方法检测出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几率、特异性、敏感性等,并比较分析.结果 经检测常规心电图组使用常规心电图确诊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者45例(35.16%),特异性为79.34%,敏感性为33.95%;超声心动图组使用超声心动图确诊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者107例(83.59%)特异性为63.19%,敏感性为69.93%.常规心电图组确诊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特异性显著高于超声心动图组(P〈0.05);常规心电图组检测出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几率及敏感性显著低于超声心动图组(P〈0.05).结论 常规心电检测出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几率显著低于超声心动图的敏感性及检出率,特异性较高,能用于早期的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诊断,经济、简单、方便,但不能作为该病的评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心电图 左室肥厚 原发性高血压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伴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翟向红 《心电与循环》 2021年第2期201-202,206,共3页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伴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应用效果,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房颤动伴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动...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伴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应用效果,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房颤动伴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一般特征及诊断为情况进行记录。结果90例心房颤动患者RR长间期≥1.5 s为78例,平均心室率为(80.92±10.12)次/min,90例患者共出现542次逸搏心律;以长间期≥3.0 s、平均心室率60次/min、逸搏占总心搏比≥0.1%诊断阳性率为5.56%、3.33%、3.33%。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伴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可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以长间期≥3.0 s、平均心室率≤60次/min、逸搏占总心搏比≥0.1%诊断更为客观,临床实际运用时需结合患者症状特征、用药等情况综合判断,以此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动态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翟向红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第11期100-101,共2页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评价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评价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测患者出现缺血性ST段改变90例,其中60例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30例为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中42例(70.0%)发生在0:00~8:00,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中20例(66.7%)发生在0:00~8:00,0:00~8:00是心肌缺血的高发时段;24 h动态心电图的房颤、房扑、房速、室速、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阻滞诊断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能够全面掌握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发展,有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心血管疾病 动态心电图 价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对应导联NSTE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姬兰兰 张诚佳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80-182,共3页
目的:观察心电图对应导联非ST段抬高(NSTE)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医院收治的1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纳入研究中,对比AMI伴STE组与AMI不伴STE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情况。结果:STE组与NSTE组均以单支病变为主,NSTE组多支病... 目的:观察心电图对应导联非ST段抬高(NSTE)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医院收治的1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纳入研究中,对比AMI伴STE组与AMI不伴STE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情况。结果:STE组与NSTE组均以单支病变为主,NSTE组多支病变率高于STE组,NSTE组的cTnI、CK-MB、ESR、CRP水平、并发症均明显高于STE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伴心电图对应导联NSTE的受累血管范围广泛,提示临床应及早采取措施干预,防止病情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 NS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采取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10
作者 翟向红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16期154-155,共2页
目的:对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于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符合条件的10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以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常规心电图诊断阳性58例(58%),... 目的:对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于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符合条件的10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以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常规心电图诊断阳性58例(58%),动态心电图诊断阳性61例(61%),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7,P>0.05)。在诊断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方面,动态心电图对于室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二/三联、房性早搏成对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优于常规心电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研究
11
作者 李聪聪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16期151-151,155,共2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总结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心电图的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014—2015年入住我院进行心电图诊断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将其心电图与20例健康研究对象组成的对照组的心电图进行对比。结果:6... 目的:研究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总结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心电图的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014—2015年入住我院进行心电图诊断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将其心电图与20例健康研究对象组成的对照组的心电图进行对比。结果:60例研究组患者心电图不正常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5.0%的不正常率(P<0.05);心电图诊断显示心室肥大的研究组患者有44例,占比73.3%,而对照组无一例心室肥大患者。结论: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因其心室肥厚而造成心电图继发性ST-T段改变,与健康人的心电图存在显著区别,对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心脏病 心电图 临床特征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异常心电图的临床表现分析
12
作者 李聪聪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6年第6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异常心电图的临床表现,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847例老年患者心电图检查中275例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老年患者临床心电图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老年...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异常心电图的临床表现,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847例老年患者心电图检查中275例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老年患者临床心电图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老年人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32.47%,其中异常心电图的主要表现形式为ST段改变、房性早搏、右束支传导阻滞等。结论心电图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老年人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较高,应提醒老年人定期检查,以期及时发现疾病并且并给予有效治疗,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心电图 老年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价值
13
作者 翟向红 《临床研究》 2017年第7期192-193,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肌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观察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 目的探究分析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肌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观察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对两组患者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心电图诊断后,对照组患者检出心肌缺血25例,检出率为55.6%,观察组患者检出心肌缺血44例,检出率为97.8%。观察组心肌缺血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患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为早期临床的干预治疗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心肌缺血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法在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翟向红 刘亚丽 李冬玉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对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症状体征及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1月-2023年3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对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症状体征及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1月-2023年3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法进行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8周后的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颈动脉彩超结果、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情况及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8周后心电图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77.50%,31/40)(P<0.05);观察组治疗8周后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75.00%,30/4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2组神疲、乏力、气短、脉络瘀血、疼痛评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阻力指数(RI)、博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SPV)、T波倒置导联数、T波低平导联数、ST段下移导联数、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可明显改善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症状体征、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心肌供血及血脂水平,有利于提高心电图及中医证候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益气活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异性及其与心脏结构、泵血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翟向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2164-2168,共5页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心脏结构、泵血功能与动态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郑州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26例老年EH患者作为A组,其中79例H型高血压(HT)患者为H型HT组,47例非H型HT患者为非H型HT组。...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心脏结构、泵血功能与动态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郑州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26例老年EH患者作为A组,其中79例H型高血压(HT)患者为H型HT组,47例非H型HT患者为非H型HT组。同期收治的130例非HT老年患者作为B组。比较A组和B组动态血压变异性指标、泵血功能、心脏结构,H型HT组和非H型HT组动态血压变异性指标、心脏结构、泵血功能,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老年EH患者心脏结构、泵血功能与动态血压变异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组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SD)均高于B组(P<0.05)。A组每搏量、心排出量及室间隔厚度高于B组;A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后壁厚度低于B组(P<0.05)。相比于非H型HT组,H型HT组24 h SSD、N-SSD、D-SSD、每搏量、心排出量及室间隔厚度均更高;LVEF及左心室后壁厚度更低(P<0.05)。老年EH患者每搏量与24 h SSD、N-SSD、D-SSD呈正相关(r=0.548、0.508、0.487),心排出量与24 h SSD、N-SSD、D-SSD呈正相关(r=0.612、0.573、0.490);LVEF与24 h SSD、N-SSD、D-SSD呈负相关(r=-0.603、-0.489、-0.543);室间隔厚度与24 h SSD、N-SSD、D-SSD呈正相关(r=0.576、0.645、0.476);左心室后壁厚度与24 h SSD、N-SSD、D-SSD呈负相关(r=-0.524、-0.603、-0.498)(P<0.05)。结论 不同类型的老年EH患者动态血压变异性、心脏结构及泵血功能有所差异,患者24 h SSD、N-SSD、D-SSD与每搏量、心排出量、室间隔厚度呈正相关,与LVEF、左心室后壁厚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老年 动态血压变异性 心脏结构 泵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向量图诊断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庚勤 井艳 张巧玲 《医药论坛杂志》 2008年第5期94-95,共2页
目的了解心电向量图诊断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价值。方法对254例心电图检查电轴左偏患者行心电向量图检查,依照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图诊断标准判断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发生率。结果依照心电图诊断标准一检出左前分支传导阻滞41例,占16.1%;依照... 目的了解心电向量图诊断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价值。方法对254例心电图检查电轴左偏患者行心电向量图检查,依照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图诊断标准判断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发生率。结果依照心电图诊断标准一检出左前分支传导阻滞41例,占16.1%;依照心电图诊断标准二检出左前分支传导阻滞20例,占7.9%;依照心电向量图诊断标准检出左前分支传导阻滞69例,占27.2%。结论心电图电轴左偏患者加描心电向量图有助于提高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向量图 心电图 电轴左偏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翟向红 《医药论坛杂志》 2017年第4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中医院94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统计比较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无症...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中医院94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统计比较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无症状心肌缺血特异度、敏感度及符合率。结果 94例患者中经冠脉造影检查诊断出无症状心肌缺血68例,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出无症状心肌缺血57例,诊断特异度为53.85%(14/26),敏感度为83.82%(57/68),符合率为75.53%(71/94);常规心电图检查出无症状心肌缺血39例,诊断特异度为34.62%(9/26),敏感度为57.35%(39/68),符合率为51.06%(48/94),动态心电图诊断敏感度、符合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应用动态心电图可显著提高诊断符合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原文传递
心绞痛诱发间歇性预激综合征1例
18
作者 王庚勤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5期383-384,共2页
关键词 间歇性预激综合征 心绞痛 B型预激综合征 动态心电图 诱发 左背疼痛 心电图示 缓解后 正常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梗伴QRS低电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庚勤 张莉莎 张培红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8年第1期76-76,共1页
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低电压的发生率较高,而且预后不良。通过对80例AMI病人统计和研究。得出一点粗浅体会,现报告如下。 80例AMI病例,入院后72小时呈现低电压的有32例,占40%,统计发现,并发低电压的病人中陈旧心梗或多发部位AMI发病... 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低电压的发生率较高,而且预后不良。通过对80例AMI病人统计和研究。得出一点粗浅体会,现报告如下。 80例AMI病例,入院后72小时呈现低电压的有32例,占40%,统计发现,并发低电压的病人中陈旧心梗或多发部位AMI发病率明显增多,低电压和正常电压的并发症差别在:并发低电压的AMI病人合并肺水肿、心源性休克、心脏增大比正常电压的AMI病人多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压 正常电压 急性心梗 AMI病人 临床意义 河南省郑州市 缓慢心律失常 多发部位 心脏增大 心电图振幅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