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护理在ICU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肺部感染的影响
1
作者 黄璐 王艳纷 魏萍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245-246,共2页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在ICU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120例ICU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肺部感染率、护理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在ICU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120例ICU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肺部感染率、护理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3.33%(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1.67%(P <0.05)。结论 全面护理干预可缩短ICU脑出血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肺部感染率,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护理 ICU 脑出血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聚硅酮泡沫敷料预防创伤后危重病人发生压疮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黄璐 姚丹 王莹 《皮肤病与性病》 2019年第4期616-617,共2页
目的探讨软聚硅酮泡沫敷料预防创伤后危重病人发生压疮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创伤后危重病人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常规方法+软聚硅酮泡沫敷料治疗。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时间、患者的生... 目的探讨软聚硅酮泡沫敷料预防创伤后危重病人发生压疮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创伤后危重病人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常规方法+软聚硅酮泡沫敷料治疗。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时间、患者的生理舒适度、治疗成本;治疗前后病人生活质量评分、压疮风险积分;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创伤后危重疾病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患者的生理舒适度、治疗成本、生活质量评分、压疮风险积分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压疮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软聚硅酮泡沫敷料治疗创伤后危重患者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改善其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聚硅酮泡沫敷料 创伤后危重病人 压疮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管道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璐 王莹 刘琳琳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12期1757-1758,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管道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104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道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管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管道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104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道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管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血气指标(PaO_(2)、PaCO_(2))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P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P<0.05)。结论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管道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管道护理 量化评估策略 血气指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痛镇静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绵 胡亚兰 郑华 《临床研究》 2019年第7期110-112,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镇痛镇静治疗后患者的颅内压的变化情况。方法将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信息进行研究,选择其中的46例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依据规范的格拉斯哥... 目的研究分析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镇痛镇静治疗后患者的颅内压的变化情况。方法将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信息进行研究,选择其中的46例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依据规范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将所有的患者分成两组,A组为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在6分与8分之间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B组为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在3分与5分之间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每组均有23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镇痛镇静治疗前后的颅内压以及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患者的临床颅内压变化情况分析发现,B组患者在镇痛镇静治疗前后的颅内压并没有显著的变化(P> 0.05);A组患者在镇痛镇静治疗前后的颅内压变化显著(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SaO2、血压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A组患者心率、SaO2、血压变化显著(P <0.05);B组心率、SaO2、血压未见明显变化(P> 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进行镇痛镇静治疗对患者的颅内压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使患者的颅内压逐渐的平稳,提高治疗的安全性,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镇痛镇静治疗 颅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患者PTH、IL-6表达水平与其神经功能、近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绵 王真珍 孙雯雯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3期434-437,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PTH)、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与其神经功能、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临床资料(AIS组),并纳入62名同期健康体...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PTH)、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与其神经功能、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临床资料(AIS组),并纳入62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PTH、IL-6、25羟维生素D[25-(OH)D]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差异,分析AIS患者血清PTH、IL-6与25-(OH)D、SBP、DBP的相关性,及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随访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与血清PTH、IL-6的相关性。结果AIS组血清PTH、IL-6及SBP、DB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25-(OH)D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AIS患者血清PTH、IL-6均与血清25-(OH)D呈显著负相关,均与SBP、DBP呈显著正相关(P<0.05)。NIHSS 16~45分者血清PTH、IL-6水平明显高于0~15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评分3~5分者血清PTH、IL-6水平明显高于0~2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AIS患者血清PTH、IL-6与入院时NIHSS评分及随访3个月mRS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PTH、IL-6水平与AIS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及近期预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AIS诊疗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PTH IL-6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改变与BK病毒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吴艳 宋亚佩 +1 位作者 黄白艳 张绵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20-123,共4页
目的研究肾移植受者术后BK病毒(BKV)感染与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20年7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498例肾移植受者,根据病毒感染检测结果分为BKV阴性组(n=409)和BKV阳性组(n=89),采用定量PCR检测肾移植受者的BK... 目的研究肾移植受者术后BK病毒(BKV)感染与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20年7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498例肾移植受者,根据病毒感染检测结果分为BKV阴性组(n=409)和BKV阳性组(n=89),采用定量PCR检测肾移植受者的BKV DNA载量,比较不同感染结果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采用ROC曲线分析淋巴细胞计数对BKV感染的诊断价值,利用Spearman法分析肾移植受者外周血BKV DNA载量与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498例肾移植受者中,89例患者外周血中定量检测出BKV,阳性检出率为17.78%。BKV血症阳性患者BKV DNA载量高于阴性患者(P<0.05);BKV血症阴性患者CD4^(+)、CD8^(+)、CD4^(+)/CD8^(+)值高于BKV血症阳性患者(P<0.05)。CD4^(+)/CD8^(+)诊断BKV血症的AUC为0.840(95%CI:0.707~0.929,P<0.001)。肾移植受者外周血BKV DNA定量水平与CD8^(+)淋巴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498,P<0.05)。结论淋巴细胞计数可有效诊断肾移植受者术后BKV感染,且CD8^(+)淋巴细胞计数与BKV DNA定量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BK病毒 淋巴细胞计数
原文传递
膈肌增厚分数联合浅快呼吸指数对COPD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的预测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绵 郑华 +1 位作者 王真珍 郭琳 《中国实用医刊》 2023年第2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膈肌增厚分数(DTF)联合浅快呼吸指数(RSB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脱机的预测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84例,均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其中撤机后48 h内... 目的探讨膈肌增厚分数(DTF)联合浅快呼吸指数(RSB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脱机的预测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84例,均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其中撤机后48 h内需再插管者41例(对照组),无需再插管者43例(观察组)。两组均给予自主呼吸试验和超声监测,测定DTF与RSBI。评估DTF、RSBI单项及联合预测脱机的价值。结果脱机前,观察组DTF高于对照组(t=6.57,P<0.05),观察组RSBI低于对照组(t=8.42,P<0.05)。DTF、RSBI单项及联合预测脱机结果显示,联合预测脱机灵敏度高于DTF(χ^(2)=4.07,P=0.044),但DTF预测脱机特异度高于RSBI及二者联合预测(χ^(2)=14.99、14.98,P均<0.001)。结论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脱机预测中DTF与RSBI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二者联合预测有更高的灵敏度,可进一步提升脱机预测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膈肌增厚分数 浅快呼吸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