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科常见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
1
作者 禹永萍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6期193-194,共2页
目的:探讨眼科常见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2月1日~2014年6月31日收治的56例眼科常见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将患... 目的:探讨眼科常见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2月1日~2014年6月31日收治的56例眼科常见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总计28例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总计28例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对比2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下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3.57%,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4.29%,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组比较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满意度总良好率为96.43%,对照组满意度总良好率为85.7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2组比较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眼科常见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相比较单纯给予常规护理具有更加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常见疾病 糖尿病 综合护理 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病区换药室医院感染控制调查及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多民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22期184-185,共2页
目的对病区换药室临床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9月病区换药室感染控制管理中发现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建立感染质控网,规范操作流程,调查患者满意度,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 目的对病区换药室临床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9月病区换药室感染控制管理中发现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建立感染质控网,规范操作流程,调查患者满意度,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结果手卫生不彻底发生34次,无菌物品保存方式不合理问题发生28次,换药室管理不到位发生78次,未严格无菌操作发生64次,换药室消毒不及时发生47次。结论深入分析医院换药室在临床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的重要体现,积极寻找感染诱因,强化感染管理控制力度,有利于降低院内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区换药室 感染控制 调查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症状缓解及视力改善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菡 孙瑞静 +1 位作者 张凤霞 刘文文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5期1181-1184,共4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应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其症状缓解及视力改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7月所在医院接诊的150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的资料开展研究,将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75例患者列为对...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应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其症状缓解及视力改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7月所在医院接诊的150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的资料开展研究,将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75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接受程序化护理干预的75例患者列为观察组。对比2组症状缓解、视力改善、并发症情况与干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泪液分泌距离、泪膜破裂时间均比对照组长(P<0.05);干预2周、干预3个月,观察组裸眼视力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发生眼压上升、结膜充血、视网膜脱落等并发症的概率(4.0%)比对照组(14.7%)低(P<0.05);观察组在服务态度、护理流程、整体体验、预期效果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应用程序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还可促进患者视力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干眼症 程序化护理 视力改善 症状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胺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治疗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王凤仙 杨颖 +1 位作者 任远 朱靖烨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616-617,641,共3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接受长春胺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治疗对其视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黄斑区微血管结构的影响。方法:以掷硬币法将2020年8月—2022年9月我科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97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4... 目的:分析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接受长春胺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治疗对其视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黄斑区微血管结构的影响。方法:以掷硬币法将2020年8月—2022年9月我科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97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48眼)口服长春胺缓释胶囊,观察组49例(49眼)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经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12周末视力视野水平、炎性反应、黄斑区微血管结构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末,观察组患者视野校正形态标准差、视野平均偏差、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较对照组低,平均光敏感度、平均视力、深层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和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应用长春胺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视野视力水平,减轻炎性反应,同时可有效调节患者黄斑区微血管血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 长春胺 雷珠单抗 视野 黄斑区微血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VEGF药物联合Ahmed引流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效果及其对眼动脉血流动力学、血清VEGF及PDGF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任远 杨颖 王凤仙 《实用防盲技术》 2024年第4期144-147,共4页
目的 探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掷币法我科62例(95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分2组,对照组31例(47眼)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观察组31例(48眼),术前1w在眼内注射0.5mg... 目的 探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掷币法我科62例(95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分2组,对照组31例(47眼)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观察组31例(48眼),术前1w在眼内注射0.5mg雷珠单抗,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新生血管消退情况、眼动脉血流动力学、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及VEGF、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 3个月末,观察组新生血管消退率95.83%、6个月末手术总成功率95.83%高于对照组的76.60%和78.72%(χ^(2)=7.441,6.299,P<0.05),舒张末期流速(EDV)(10.92±0.51) cm/s、收缩期峰值流速(PSV)(35.07±3.66) cm/s高于对照组的(7.41±0.45) cm/s、(29.34±3.07) cm/s(t=35.542,8.259,P<0.05),3个月末眼动脉血流阻力系数(RI)(0.70±0.08)、眼压(14.24±3.36) mmHg、PDGF (83.25±18.44) ng/L及VEGF (328.31±41.62) ng/L低于对照组(0.76±0.07)、(21.12±4.67) mmHg、(147.41±26.55) ng/L及(531.83±58.46) ng/L (t=3.887,8.228,13.654,19.511,P<0.05),两组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前1w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眼动脉血流动力学和VEGF、PDGF水平,促进新生血管消退,提高手术成功率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眼动脉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VEGF药物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效果及其对眼压、视力及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6
作者 杨颖 任远 王凤仙 《实用防盲技术》 2024年第4期148-151,共4页
目的 对比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应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不同抗血管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间我科65例NVG患者(98眼)分为2组,入院第3d开始,康柏西普组32例(48眼)予康柏西普玻璃体内... 目的 对比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应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不同抗血管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间我科65例NVG患者(98眼)分为2组,入院第3d开始,康柏西普组32例(48眼)予康柏西普玻璃体内点注注射0.04~0.06mL,雷珠单抗组33例(50眼)8点位角膜缘4mm处注入0.05mL雷珠单抗,均治疗1w后行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视力、新生血管消退情况、眼动脉血流动力和并发症。结果 康柏西普组平均消退时间(3.17±0.59) d较雷珠单抗组的(3.81±0.71) d短(t=4.8427,P<0.05),康柏西普组3个月末眼压(19.30±2.21) mmHg及动脉血流阻力系数(0.66±0.07)较雷珠单抗组的(32.19±3.18) mmHg、(0.73±0.06)低(t=23.3785,5.3222,P<0.05),视力(0.73±0.14)、眼舒张末期流速(10.89±0.44) cm/s和收缩期峰值流速(34.49±3.90) cm/s较雷珠单抗组的(0.61±0.16)、(8.21±0.59) cm/s和(31.11±3.44) cm/s高(t=3.9448,25.5582,4.5547,P<0.05),康柏西普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5.00%(12/48)与雷珠单抗组的28.00%(14/50)无显著差异(χ^(2)=0.1131,P>0.05)。结论 NVG患者接受小梁切除术前联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可较雷珠单抗更有效、迅速的促进新生血管消退,且术后眼压控制效果、眼动脉血流动力和视力改善效果优于雷珠单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抗VECF药物 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桂芳 周利晓 +1 位作者 王少敏 孙洁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4期273-274,共2页
目的 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 ,探讨其防治原则。方法 对 12 80例132 6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手术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者178例 196眼进行并发症分类和原因分析。结果 术中出现晶状体后囊破裂 6 9眼 ... 目的 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 ,探讨其防治原则。方法 对 12 80例132 6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手术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者178例 196眼进行并发症分类和原因分析。结果 术中出现晶状体后囊破裂 6 9眼 (5 .2 % ) ,虹膜损伤 2 1眼 (1.6 % ) ,角膜后弹力层撕脱 2眼 (0 .2 % ) ,晶状体核坠入玻璃体腔 4眼(0 .3% ) ,术后角膜内皮水肿 16 8眼 (12 .7% ) ,角膜内皮失代偿 1眼 (0 .1% ) ,暂时性高眼压 2 6眼 (2 .0 % ) ,黄斑囊样水肿 13眼 (1.0 % ) ,瞳孔无张力 11眼 (0 .8% ) ,人工晶状体移位 6眼 (0 .5 % ) ,人工晶状体前膜 7眼 (0 .5 % )。结论 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和术后角膜内皮水肿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手术的主要并发症 ,提高手术技术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手术并发症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蛴螬提取物对兔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视网膜组织ET-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波涛 彭清华 +1 位作者 叶群如 谭涵宇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8-11,共4页
目的观察蛴螬提取物对兔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模型ET-1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取健康兔36只,每组9只,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血栓通组、蛴螬组4组。采用波长532 nm的Nd:YAG激光光凝法建立RVO模型,连续灌胃给药,实验后... 目的观察蛴螬提取物对兔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模型ET-1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取健康兔36只,每组9只,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血栓通组、蛴螬组4组。采用波长532 nm的Nd:YAG激光光凝法建立RVO模型,连续灌胃给药,实验后7、14、21 d分别处死兔取材,石蜡包埋切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ET-1表达活性,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蛴螬组7、14、21 d与模型组比较,ET-1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蛴螬组与血栓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蛴螬组与空白组比较,7、14 d的ET-1表达活性明显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 d时的ET-1表达活性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蛴螬能够明显降低兔RVO模型ET-1表达,抗血栓形成,改善RVO后视网膜局部微循环,减轻缺血缺氧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蛴螬 兔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 内皮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uyton斜视钩下穹窿结膜小切口斜视手术纠正儿童水平斜视的效果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新霞 王小敏 +1 位作者 陆丽红 王海波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分析Guyton斜视钩下穹窿结膜小切口斜视手术对儿童水平斜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间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斜视手术的患儿98例,共130眼,患儿年龄1.5~16.5岁,平均(6.59±1.57)岁,男性患儿55例(78眼)... 目的分析Guyton斜视钩下穹窿结膜小切口斜视手术对儿童水平斜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间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斜视手术的患儿98例,共130眼,患儿年龄1.5~16.5岁,平均(6.59±1.57)岁,男性患儿55例(78眼),女性患儿43例(52眼),其中眼球震颤10例、外斜视63例、眼球后退综合征2例、麻痹性斜视8例、内斜15例;患儿均行Guyton斜视钩下穹窿结膜小切口手术,术后对患儿随访6个月,观察患儿视力、结膜切口、眼球运动、眼位和并发症状况。结果切口干预,51眼行结膜切口干预,有2眼缝合3针,12眼缝合2针,37眼缝合1针,剩余79眼均未行结膜切口干预。手术后患儿切口状况,有2眼手术区内球结膜水肿严重,其中1眼是二次手术患儿,1眼是眼球后退综合征外直肌Y形劈开后退手术,13眼手术区域内结膜出现轻度水肿,在球结膜下出血少许;剩余115眼结膜切口的对位理想,无显著切口瘢痕,球结膜下出血少许;手术后6个月98例患儿眼球的运动均正常。91例(119眼)治愈,第一眼位均获取理想眼位;5例(8眼)为好转;2例(3眼)为未愈,均是手术前视力欠佳共同性斜视者。82例患儿有不同程度双眼单视功能,5例无法查看双眼单视,11例无双眼单视。结论患儿行斜视手术时,采用Guyton斜视钩下穹窿结膜小切口在确保疗效的同时,可降低患儿并发症与刺激症状,手术切口减小,符合最佳美容效果,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斜视 Guyton斜视钩 穹窿结膜小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禹永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23-2124,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患者围术期实施心理干预对术后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120例AACG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患者围术期实施心理干预对术后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120例AACG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比较术后两组第1、4、7天的24 h眼压波动差值和术后3个月随访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4天的24 h眼压波动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两组24 h眼压波动差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ACG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围术期心理干预,可以提高术后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心理干预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氟尿嘧啶联合地塞米松治疗严重人工晶状体前膜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海军 杨桂芳 +4 位作者 王少敏 李桂英 郭巧玲 王丽丽 禹永萍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4期305-305,共1页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地塞米松 人工晶状体前膜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泪囊炎泪道探通术时机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艳霞 张银雪 杨桂芳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年第8期637-637,640,共2页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术在治疗时机上的临床意义。方法:60例患者100眼随机分为2组,每组50眼,将确诊的患儿按治疗的时间分为A组(1-6个月)、B组(6-12个月),分别进行泪道探通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A组在治疗效果上优于B组,差异...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术在治疗时机上的临床意义。方法:60例患者100眼随机分为2组,每组50眼,将确诊的患儿按治疗的时间分为A组(1-6个月)、B组(6-12个月),分别进行泪道探通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A组在治疗效果上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行泪道探通术对先天性泪囊炎有显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泪囊炎 时机 泪道探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状胬肉及手术对角膜曲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桂芳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4期235-235,共1页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手术 角膜曲率 影响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术式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7
14
作者 史文净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54-55,共2页
目的:观察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采用个体化术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患者56例(98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单纯眼睑皮肤轮匝肌切除缝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个体化术... 目的:观察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采用个体化术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患者56例(98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单纯眼睑皮肤轮匝肌切除缝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个体化术式治疗。根据睑缘形态及睫毛是否接触角、结膜判断疗效。对比两组总治愈率。结果:所有56例(98眼)均1期愈合。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组8例(11眼)复发,治愈率77.55%。对照度1例(2眼)复发,治愈率95.92%。两组治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采用个体化术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是治疗老年性睑内翻伴倒睫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睑内翻 倒睫 个体化术式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外肌外伤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利晓 杨桂芳 安美霞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7-397,共1页
目的 观察眼外肌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眼外肌外伤 1 1例早期行抗炎、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及功能训练 ,6例兼行超短波治疗 ,1例行眶壁修复手术 ,后期血管扩张剂治疗。结果 半年后 8例复视患者中 6例复视症状消退或明显减轻 (包括行眶壁... 目的 观察眼外肌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眼外肌外伤 1 1例早期行抗炎、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及功能训练 ,6例兼行超短波治疗 ,1例行眶壁修复手术 ,后期血管扩张剂治疗。结果 半年后 8例复视患者中 6例复视症状消退或明显减轻 (包括行眶壁修复术 1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肌 眼外伤 临床分析 治疗 复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手术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年金瑞 《临床眼科杂志》 2013年第5期424-424,共1页
小切口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手术因不受仪器设备的限制,疗效和安全性较好,术后患者临床恢复快,角膜散光小,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易普及等优点,亦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采用该法对265例白内障患者行小切... 小切口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手术因不受仪器设备的限制,疗效和安全性较好,术后患者临床恢复快,角膜散光小,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易普及等优点,亦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采用该法对265例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疗效明显,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 白内障患者 疗效分析 临床恢复 仪器设备 术后患者 角膜散光 经济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结膜下注射治疗角膜溃疡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8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维生素C结膜下注射对角膜溃疡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角膜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临床眼科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给药基础上联合维生素C结膜下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 目的探讨采用维生素C结膜下注射对角膜溃疡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角膜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临床眼科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给药基础上联合维生素C结膜下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4例患者治疗后复发,平均治疗时间(10.15±4.45)d,复发率为8.8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56%,治疗时间平均(17.30±4.15)d,治疗后7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5.56%。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维生素C结膜下注射方式治疗角膜溃疡,疗效显著,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溃疡 维生素C 结膜下注射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海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6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90例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接受外科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记录其治疗前后眼压...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90例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接受外科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记录其治疗前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眼压、前房深度均较之前降低,而视力则较之前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给予同期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可提高其疗效及预后,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的松龙联合维生素C治疗单疱性角膜炎72眼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洁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0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强的松龙联合维生素C治疗单疱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为单疱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眼科接受诊疗的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患者66例(72眼)为研究对象,依循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36眼)。对照... 目的探讨强的松龙联合维生素C治疗单疱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为单疱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眼科接受诊疗的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患者66例(72眼)为研究对象,依循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36眼)。对照组单行强的松龙药物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维生素C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34/3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27/3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术后复发率,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4眼,复发率为9.09%,两组经治疗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的松龙联合维生素C治疗单疱性角膜炎,疗效肯定,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的松龙 维生素C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性眼外伤并眼内异物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史文净 孙洁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5-386,共2页
目的 通过对机械性眼外伤并眼内异物各种相关资料的对比分析,探讨疾病的防护与诊治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对28例(28眼)眼外伤并眼内异物的年龄、性别、就诊时间、异物性质、并发症及治疗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男:女=8.3:1,... 目的 通过对机械性眼外伤并眼内异物各种相关资料的对比分析,探讨疾病的防护与诊治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对28例(28眼)眼外伤并眼内异物的年龄、性别、就诊时间、异物性质、并发症及治疗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男:女=8.3:1,多发年龄17~40岁,致伤原因主要为敲打金属、殴斗.伤后3天内行手术者占68%,其中73.7%视力恢复较好.结论 眼外伤并眼内异物是严重的致盲原因,它是可以预防的,及时而有效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眼内异物 青壮年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