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0—2014年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局部抗青光眼药应用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慧芝 王娟 +3 位作者 孙惠斌 汪梦园 单清华 贾雪松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第12期1629-1631,共3页
目的:通过了解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眼局部抗青光眼药用药情况,初步掌握本地区青光眼局部用药的临床应用特点、药品分布情况以及发展趋势。方法:通过药品管理系统,统计2010—2014年眼局部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 目的:通过了解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眼局部抗青光眼药用药情况,初步掌握本地区青光眼局部用药的临床应用特点、药品分布情况以及发展趋势。方法:通过药品管理系统,统计2010—2014年眼局部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销售金额的情况,利用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限定日费用(daily drug cost,DDC),综合讨论进行用药分析。结果:我院抗青光眼局部用药销售数量、金额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噻吗洛尔呈下降趋势,曲伏前列素、溴莫尼定上升幅度明显;噻吗洛尔、曲伏前列素DDDs变化明显,其他药物的DDDs排序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噻吗洛尔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逐渐被卡替洛尔所代替;布林佐胺在青光眼药物治疗中占重要位置;曲伏前列素的临床应用率逐年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青光眼药 眼局部用药 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14年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娟 张慧芝 +1 位作者 张晓燕 陈耀升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第4期510-512,共3页
目的:了解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2—2014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排序比(B/A值)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中药注... 目的:了解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2—2014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排序比(B/A值)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年均增长率达55.90%,理血剂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DDDs 3年排序均稳居首位。DDC相差较大,最高可达26倍,B/A值较大的DDDs亦较大,患者容易接受。结论:该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量增长迅速,需加强用药管理和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用药分析 用药金额 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排序比(B/A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18年某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付广俊 张慧芝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9期1574-1578,共5页
目的分析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并分析2016—2018年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药费(DDC)、药品排序比(B/A)等相关数据。结果2016—201... 目的分析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并分析2016—2018年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药费(DDC)、药品排序比(B/A)等相关数据。结果2016—2018年第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数量逐年增长,2016—2017年第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金额增长,2017—2018年第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金额负增长。2016—2018年地佐辛注射液与咪达唑仑注射液的销售金额排名始终居于前2位。第二类精神药品的DDDs逐年增长,艾司唑仑片、地佐辛注射液、阿普唑仑片、右佐匹克隆片、氯硝西泮片的DDDs始终居前5位。各类精神药品的DDC排名基本稳定,地佐辛注射液的DDC值较大,位居第1位,2016—2018年地西泮注射液、氯硝西泮片、苯巴比妥片DDC值逐年上升,其他第二类精神药品的DDC值均下降。艾司唑仑片、阿普唑仑片B/A大于1.00,咪达唑仑注射液、曲马多注射液、地佐辛注射液B/A小于1.00,其他品种B/A接近于1.00。结论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个别药品存在不合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类精神药品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日均费用 药品排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院眼科糖皮质激素医嘱点评分析
4
作者 孙惠斌 张慧芝 +1 位作者 李杨 王海波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8年第12期6-8,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眼科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提高眼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医嘱合格率,促进眼科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利用HIS系统,抽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所有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医嘱,填写医嘱点评表,点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情况。对用药... 目的了解我院眼科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提高眼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医嘱合格率,促进眼科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利用HIS系统,抽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所有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医嘱,填写医嘱点评表,点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情况。对用药不合理医嘱进行归类,分析原因,探讨解决措施。结果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整体使用结构欠合理,长效激素地塞米松使用最多,中效制剂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氢化泼尼松使用其次,短效制剂氢化可的松以及口服剂型使用相对较少。共抽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医嘱58462条,合理医嘱35685条,不合理医嘱10288条,以遴选药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的相对较多。结论糖皮质激素类用药医嘱合格率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依赖PDCA循环不断持续改进,才能使其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医嘱点评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2013-2016年抗菌药物眼用制剂使用量与眼部感染细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晓燕 张慧芝 +2 位作者 陈梦平 李乐 王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3634-3638,共5页
目的: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眼用制剂提供参考。方法:汇总、分析某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抗菌药物眼用制剂的使用情况,计算其用药频度(DDDs);收集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采用Pearson检验考察抗菌药物眼用制剂DDDs与细菌耐药率... 目的: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眼用制剂提供参考。方法:汇总、分析某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抗菌药物眼用制剂的使用情况,计算其用药频度(DDDs);收集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采用Pearson检验考察抗菌药物眼用制剂DDDs与细菌耐药率的相关性。结果:2013-2016年,该院使用的抗菌药物眼用制剂共计七大类10个品种,总DDDs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26.16%。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的DDDs连续3年(2013-2015年)最高,加替沙星滴眼液/眼用凝胶、氧氟沙星滴眼液/眼膏的DDDs在第2~4位波动。共送检眼部标本26 143份,检出细菌21种,共6 221株,检出率为23.80%。检出率最高的前3种细菌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3 067株)、肺炎链球菌(47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21株)。上述3种细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均在70%以上,而对利福平、氯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较为敏感。利福平(2015年)、庆大霉素(2015、2016年)、四环素(2015年)、氧氟沙星(2014、2015年)、左氧氟沙星(2016年)、加替沙星(2016年)的平均耐药率与上一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环素的DDDs与其平均耐药率呈正相关(r=1.000,P<0.05);而其他抗菌药物的DDDs与耐药率无关(P>0.05)。结论:该院患者眼部感染以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四环素的DDDs与耐药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规范抗菌药物眼用制剂的临床使用对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用制剂 抗菌药物 耐药性 用药频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白内障围术期预防性用药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晓燕 李乐 +2 位作者 罗世伟 陈梦平 王娟 《中南药学》 CAS 2020年第8期1428-1431,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白内障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干预的效果。方法临床药师对2013年1月-2016年12月白内障手术预防用药患者的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制订《眼科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并按照该制度对2017年1月-2018年12月施行白内...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白内障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干预的效果。方法临床药师对2013年1月-2016年12月白内障手术预防用药患者的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制订《眼科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并按照该制度对2017年1月-2018年12月施行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围术期预防性用药进行干预,分别就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眼用制剂的用药频度(DDDs)、药敏结果、继发感染情况及经济学指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后,白内障手术全身预防用药率、术后眼内炎发生率、平均药品费用和平均住院日均呈下降趋势;依据临床药师"白内障手术围术期首选喹诺酮类眼用制剂"的建议,该类药物的预防用药的比率和年均DDDs增长明显,干预后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的年均DDDs分别由29.97×10~4、13.28×10~4上升至71.58×10~4、25.89×10~4;加替沙星的耐药率虽较干预前有所增加(χ~2=12.755,P<0.001),但对结膜囊常见定植菌的敏感性依然较高(耐药率<30%)。结论临床药师依据药效-药代动力学模型和药学信息情报优势,结合药物经济学、微生物学、临床知识等多学科知识,在医疗治疗团队中不断深化和体现药师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眼用制剂 抗菌药物 用药频度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咪替丁与临床常用维生素及高危药品配伍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慧芝 张颖 +1 位作者 杨蕊 孙惠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期102-107,112,共7页
目的考察西咪替丁与临床常用维生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6)、高危药品(异丙嗪和酚妥拉明)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按照临床常用药物浓度配制相应药物溶液以及西咪替丁与各药物的配伍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目的考察西咪替丁与临床常用维生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6)、高危药品(异丙嗪和酚妥拉明)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按照临床常用药物浓度配制相应药物溶液以及西咪替丁与各药物的配伍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西咪替丁与上述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在(25±2)℃条件下,于0、2、4、6 h取样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 H值以及含量的变化。结果配伍液静置6 h后,西咪替丁与维生素C、维生素B6、异丙嗪、酚妥拉明药物配伍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无气泡以及沉淀生成;各组配伍液在室温放置6 h内p H均无明显变化;各组药品配伍液在6 h内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西咪替丁与上述药物在室温放置6 h后配伍液相对较稳定,无物理性配伍禁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咪替丁 维生素 高危药品 配伍稳定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娟 陈耀升 +1 位作者 冯玉凤 王军慈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第6期802-805,共4页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评价政策的实施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产生的变化,为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以2010—2014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销量情况、抗菌药物使...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评价政策的实施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产生的变化,为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以2010—2014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销量情况、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使用率、限定日费用(DDC)、用药频度(DDDs)、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率及病原学送检率等为重点监控指标,比较专项整治活动前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结果:5年来,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AUD、DDC等各项指标总体呈下降趋势。抗菌药物配备数量由2010年的50个品种78个品规降为2014年的34个品种53个品规;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由27.7%降至11.3%;抗菌药物使用率由89.5%降至52.1%;AUD由69.5 DDD/(100人·d)降至36.2 DDD/(100人·d);病原学送检率亦逐年提高;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率由85.6%降至29.7%;从预防性用药的品种选择、给药时间及疗程等多方面评价手术预防性用药的合理率,结果显示,合理率由11.6%升至82.5%,预防性用药品种选择及给药时间较专项整治活动前均有明显改善,但疗程方面有待进一步规范。结论:专项整治活动可显著改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但抗菌药物品种的局限性、耐药性的筛选及不同标本送检的意义等方面仍需深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专项整治 用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口服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药学监护要点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晓燕 孙世龙 +2 位作者 张慧芝 王娟 张宏颖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2期4055-4058,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口服药物不良反应(ADR)和药学监护要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药师参与心内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的日常查房工作。对患者开展...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口服药物不良反应(ADR)和药学监护要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药师参与心内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的日常查房工作。对患者开展住院期间全程药学监护和用药宣教。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伴随疾病情况、治疗药物使用率、ADR发生情况及药学监护要点。结果共纳入420例患者,其中60岁以上患者393例(93.57%),63.57%的患者伴有3项及以上其他疾病。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中,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苷类的使用率分别为89.29%(375/420)、87.14%(366/420)、27.14%(114/420)、33.57%(141/420)、55.71%(234/420)、55.71%(234/420)。利尿剂的ADR发生率为10.40%,多为电解质紊乱(13例);ACEI的ADR发生率为12.28%,多为干咳(10例);洋地黄苷类的ADR多不典型,如胃纳不佳或恶心、呕吐(6例)、头晕无力(4例)。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重用药的情况比较普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发生ADR的种类较多。对此类长期多重用药的患者进行药学监护的要点也较多。临床药师有必要开展药学监护,识别潜在的用药风险或错误,减少药源性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药学监护 多重用药 药物不良反应 临床药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对的循证药学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易湛苗 郭浩 +2 位作者 戚师博 周甜甜 赵荣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7-531,共5页
目的: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应对中开展循证药学信息支持的药学工作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20年2月12日,同时检索药品说明书、UpToDate数据库。收集COVID-19的药物治疗进... 目的: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应对中开展循证药学信息支持的药学工作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20年2月12日,同时检索药品说明书、UpToDate数据库。收集COVID-19的药物治疗进展、禁止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合用的药物信息和药物不良反应信息,并进行总结和评价。结果和结论:共有14篇文献介绍了针对COVID-19的化学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药(如干扰素α/干扰素α-2β、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等)、免疫调节药(如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抗疟药(如磷酸氯喹)等7类20种化学药。现有的药物治疗证据主要来自体外细胞试验或正在进行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据级别和推荐强度较低(按牛津证据级别评价为5级、推荐意见强度为D级)。对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诊疗方案中推荐可以试用的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该药为细胞色素P450(CYP)3A抑制剂,可增加部分抗心律失常药物、抗肿瘤靶向药物、抗菌药物等的血药浓度,应禁止与阿夫唑嗪、伊伐布雷定、胺碘酮等药物合用;该药十分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累及消化系统(腹泻、味觉障碍、呕吐等)、呼吸系统(上呼吸道感染)、内分泌和代谢系统(高胆固醇血症等)、皮肤及附属物(皮疹),临床需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药学 新型冠状病毒 药学信息 药物治疗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动态监测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娟 陶华 +1 位作者 张慧芝 张颖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2年第4期432-433,436,共3页
目的:对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实施动态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动态监测系统并结合临床药学的实际工作特点,实现对医院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动态监测及实时干预。结果:本系统从医院药学的实际工作需要出发,较... 目的:对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实施动态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动态监测系统并结合临床药学的实际工作特点,实现对医院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动态监测及实时干预。结果:本系统从医院药学的实际工作需要出发,较好地实现了对全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动态监控。结论:本法高效、科学和实用性强,能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干预感染性眼内炎治疗的效果评价
12
作者 贾雪松 李乐 +2 位作者 罗世伟 陈梦平 王娟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0年第12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实施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2017年(无干预组)697例、2018年(有干预组)110例感染性眼内炎的患者病历,对无干预组和有干预组治疗方案、经济指标、细菌耐药的变化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实施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2017年(无干预组)697例、2018年(有干预组)110例感染性眼内炎的患者病历,对无干预组和有干预组治疗方案、经济指标、细菌耐药的变化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干预组多次手术的例数明显下降;药品费用及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下降了8.16%和15.97%;视力恢复由43.61%升至55.45%;房水和玻璃体液的送检率分别增加了4.56%和16.95%,结膜囊分泌物的标本送检率下降21.51%;经验性治疗方案采纳率由74.32%增加至90.00%、有干预组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24株(82.76%),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革兰阴性菌5株(17.24%),均对头孢他啶敏感。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协助医师进行治疗方案的优化,对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炎 感染性 临床药师 干预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辅助用药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雪松 赵丽聪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6期950-951,960,共3页
目的了解某院辅助用药使用情况,为医院辅助用药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调取某院2018年1-6月涉及辅助用药的病历1 932份,对辅助用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点评。结果 1 932份病历中,625份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率为32.35%,不... 目的了解某院辅助用药使用情况,为医院辅助用药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调取某院2018年1-6月涉及辅助用药的病历1 932份,对辅助用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点评。结果 1 932份病历中,625份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率为32.35%,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适应证不适宜(67.72%)、联合用药不适宜(14.08%)、疗程选择不适宜(11.52%)及使用肠外营养类药物时未进行营养筛查和评估(7.68%)。结论对辅助用药进行监管,减少不合理应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适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药 药物利用 医院 处方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冶疗药物监测的拉莫三嗪个体化用药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甜甜 王夏红 +2 位作者 张慧芝 张颖 王录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9年第2期75-77,92,共4页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LTG)血药浓度与剂量对其疗效的影响,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服用LTG的癫痫患者资料,共计67例,分析LTG血药浓度、给药剂量、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对血药浓度和剂量进行回归分析,并对血药浓度、日剂量...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LTG)血药浓度与剂量对其疗效的影响,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服用LTG的癫痫患者资料,共计67例,分析LTG血药浓度、给药剂量、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对血药浓度和剂量进行回归分析,并对血药浓度、日剂量和疗效进行对比。结果:4例患者发生过敏而停药,56例患者血药浓度处于治疗窗内(3~15μg·mL^(-1)),7例患者血药浓度低于治疗窗,两者给药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治疗窗组的总有效率为91.07%,显著高于低治疗窗组的57.14%;控制组和显效组的血药浓度显著高于有效组和无效组,有效组的给药剂量显著低于显效组(P <0.05)。3例低治疗窗患者和5例治疗窗内患者联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结论:TDM对LTG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LTG用药存在个体差异,临床应基于TDM进行LTG个体化用药,以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药物监测 拉莫三嗪 疗效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3000张门诊眼科处方点评与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惠斌 李杨 +3 位作者 王海波 张慧芝 张晓燕 王焕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第7期975-977,共3页
目的:了解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眼科处方情况,提高眼科处方合格率,促进眼科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于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每日随机抽取当日门诊眼科处方200张,填写处方点评表,对处方整体情况进行点评,... 目的:了解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眼科处方情况,提高眼科处方合格率,促进眼科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于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每日随机抽取当日门诊眼科处方200张,填写处方点评表,对处方整体情况进行点评,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归类分析,分析原因,探讨解决措施。结果:共抽取门诊眼科处方73 000张,其中,合理处方53 380张,处方合理率为73.12%;不合理处方19 620张,主要表现为适应证不适宜、遴选药品不适宜、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标注日期及专用处方选择不适宜等。结论:眼科药物品种多,处方合理率的提升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医院各部门应加强合作,使处方合理率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不合理处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收缩性心衰患者神经内分泌抑制剂用药规范化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常辰毓 张晓燕 +1 位作者 张宏颖 孙世龙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4期349-353,共5页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3类神经内分泌抑制剂的使用情况。方法收集临床药师干预前后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对患者临床特征、神经内分泌抑制剂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临床药师根据指南评价标准进行用药...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3类神经内分泌抑制剂的使用情况。方法收集临床药师干预前后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对患者临床特征、神经内分泌抑制剂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临床药师根据指南评价标准进行用药干预。结果干预后ACEI/ARB、ACEI、β-RI、MRA、ACEI/ARB+β-RI+MRA、ACEI+β-RI+MRA、ACEI/ARB+β-RI、ACEI+β-RI的出院带药率(83.10%、42.62%、88.57%、66.90%、46.30%、24.76%、26.90%、14.05%)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干预后ARB的出院带药率由干预前的高于ACEI(34.34%vs.32.97%)降为低于ACEI(40.48%vs.42.62%)。ACEI/ARB、β-RI的剂量达标率分别由30.20%、40.91%升高为71.35%、81.48%(P<0.001)。结论我院3类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使用较规范,但与指南尚有差距,临床药师干预能提高推荐药物的使用率和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神经内分泌抑制剂 临床药师 达标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同时测定4种抗癫痫药物血清浓度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勋 王夏红 +2 位作者 张慧芝 张颖 赵保红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18期2881-2882,2885,共3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同时测定拉莫三嗪(LTG)、奥卡西平(MHD)、苯妥英钠(PHT)和卡马西平(CBZ)4种抗癫痫药物的血清浓度。方法选用纯甲醇为萃取溶剂,以Waters sunfine C 18柱为分离色谱柱,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1...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同时测定拉莫三嗪(LTG)、奥卡西平(MHD)、苯妥英钠(PHT)和卡马西平(CBZ)4种抗癫痫药物的血清浓度。方法选用纯甲醇为萃取溶剂,以Waters sunfine C 18柱为分离色谱柱,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35 nm。结果LTG、MHD、PHT和CBZ分离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0.8~31.0、1.39~47.94、1.19~38.34、0.99~31.01μg/mL;血清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2、0.27、0.47、0.05μg/mL;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7%、100.81%、99.74%、99.59%;日内精密度均小于3.00%,日间精密度均小于5.00%。结论RP-HPLC法稳定性好,经济简便,适用于临床联合使用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血药浓度 监测 抗癫痫药物 精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门诊口服降压药处方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常辰毓 张慧芝 +1 位作者 王娟 张晓燕 《北方药学》 2018年第4期183-184,共2页
目的:评价我院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提高医院合理选用抗高血压药的水平。方法:调查我院2015年7月1日~2016年12月31日门诊高血压处方5619张,采用金额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分析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药物联合应用情况、日均费用(D... 目的:评价我院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提高医院合理选用抗高血压药的水平。方法:调查我院2015年7月1日~2016年12月31日门诊高血压处方5619张,采用金额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分析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药物联合应用情况、日均费用(DDC)以及销售金额等。结果:DDDs最高的是钙离子阻断剂(CCB),其后依次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β受体阻断剂(β-RI)和利尿剂;在5619张处方中单用一种降压药物的占67.33%,联合应用两种降压药物的占29.44%,联合应用三种降压药物的占3.23%。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符合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绝大部分用药方案合理,但也存在个别联合方案欠佳的处方,须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降压药 处方分析 用药频度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患者口服甲钴胺超适应证用药调查分析
19
作者 王静 张慧芝 +2 位作者 韩露 陈耀升 张颖 《上海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41-43,66,共4页
目的:调查某院门诊处方中甲钴胺口服制剂的使用情况,分析超适应证用药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使用甲钴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抽取某院开具口服甲钴胺的门诊处方,依照药品说明书、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分析用药是否合理。结果:... 目的:调查某院门诊处方中甲钴胺口服制剂的使用情况,分析超适应证用药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使用甲钴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抽取某院开具口服甲钴胺的门诊处方,依照药品说明书、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分析用药是否合理。结果:共纳入4572张处方,有16个科室使用甲钴胺口服制剂,其诊断情况分布于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系统、内分泌系统、骨骼系统、血液系统;使用口服甲钴胺不合理处方550例(12.03%),超适应证用药处方208例(4.55%),超适应证处方占总不合格处方的37.82%。结论:门诊患者口服甲钴胺存在超适应证用药现象,用于青光眼、视网膜疾病、突发性聋等疾病有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支持,但用于鼻炎、斑秃等疾病缺乏或没有证据支持,药师应加强对甲钴胺合理化使用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钴胺 超适应证用药 门诊处方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在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铮 《北方药学》 2018年第6期153-153,共1页
目的:分析国产缬沙坦在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选择20例来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交叉口服参比的国产缬沙坦胶囊和试验国产缬沙坦胶囊,服药后48h多点抽取人体静脉血,对血浆中的活性代谢物浓度进行测定。结果:... 目的:分析国产缬沙坦在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选择20例来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交叉口服参比的国产缬沙坦胶囊和试验国产缬沙坦胶囊,服药后48h多点抽取人体静脉血,对血浆中的活性代谢物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试验缬沙坦组的t_(1/2α)、t_(1/2β)、t_(max)、C_(max)、AUC_(0-48)和AUC(0-∞)分别为(1.85±0.94)h、(9.94±3.40)h、(2.32±0.79)h、(2.60±1.16)μg·mL^(-1)、(17.80±7.21)μg·h·mL^(-1)和(19.13±7.01)μg·h·mL^(-1),和参比缬沙坦组对应指标差异不显著,两组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试验的缬沙坦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14±14.54)%。结论:国产缬沙坦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高,和进口缬沙坦胶囊生物学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药物动力学 相对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