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WB的主要特点及在短距离无线通信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5
1
作者 朱义君 常力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8,共3页
UWB是一种高速、低成本和低功耗的新兴无线通信技术,本文介绍UWB的主要特点及相关应用,详细比较了UWB通信与IEEE802.11、Bluetooth和HomeRF等现有短距离无线通信的异同,并对UWB在家庭无线通信网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 UWB IEEE802.11 BLUETOOTH HOMERF 短距离无线通信 超宽带技术 家庭无线通信网 蓝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嵌入式应用的通用型操作系统Windows CE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波 张效义 《微型机与应用》 2004年第5期9-11,共3页
从系统模型、内存管理、任务调度等方面详细介绍了WindowsCE嵌入式操作系统,并对其产生、现状及发展作了简要叙述。
关键词 嵌入式 Windows CE 系统模型 内存管理 任务调度 实时操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监测系统中SNMP报文分析算法的实现 被引量:1
3
作者 芦卫侠 李鸥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8X期47-48,6,共3页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帮助网络管理员实现对基于TCP/IP网络的分布式系统的有效管理。管理员在本地计算机上(通常是一个工作站)使用“取—存”模式完成对代理的各种控制,而代理通过对SNMP报文的分析将通信原语转换成等价的在本地数据结构上...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帮助网络管理员实现对基于TCP/IP网络的分布式系统的有效管理。管理员在本地计算机上(通常是一个工作站)使用“取—存”模式完成对代理的各种控制,而代理通过对SNMP报文的分析将通信原语转换成等价的在本地数据结构上的操作。本文从SNMP基本体系结构入手,提出了一种基于VisualC++的实时监测系统中SNMP报文分析算法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管理站/代理 报文分析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LSR的能量有效路由新方案 被引量:3
4
作者 栾玉洁 于宏毅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9X期74-76,共3页
本文建议了一种计算能量有效路由的新量度,提出了OLSR协议中选择能量有效路由的新机制,主要设计目标是延长低电节点寿命的同时尽量降低数据分组的传输能耗。使用NS2仿真器将它们与OLSR及MMBCR协议进行了比较,说明新机制可以提供更好性能。
关键词 移动自组网 能量有效 路由选择 跳数 电池剩余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的PCMCIA接口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玉东 张效义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8Z期45-46,49,共3页
嵌入式系统在网络控制和通信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分析PC卡时序,利用ARM处理器S3C4510B和外部电路设计PCMCIA接口,实现与无线网卡的软、硬件接口,从而可以使用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来开发无线网络产品。
关键词 S3C4510B PCMCIA接口 PC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嵌入式安全网关入侵检测——基于IPv6的FPGA实现方法
6
作者 陈杨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7Z期225-226,共2页
本文介绍了安全网关的设计和IPv6报文头的格式以及扩展报文头的处理,着重分析了基于服务端口的报文过滤所使用的动态规则库,最后讨论了几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安全网关 IPV6 服务端口 报文过滤 动态规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时延的基于流水型译码器的BICM算法
7
作者 赵岩 张效义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09-209,152,共2页
本文将低时延的流水型译码器应用到BICM(bit-inter鄄leavedcodedmodulation)算法中,与同样使用8-PSK调制、卷积编码的BICM-ID(bit-interleavedcodedmodulationwithiter鄄ativedecoding)相比,在瑞利衰落及加性白高斯信道下,获得了相同的... 本文将低时延的流水型译码器应用到BICM(bit-inter鄄leavedcodedmodulation)算法中,与同样使用8-PSK调制、卷积编码的BICM-ID(bit-interleavedcodedmodulationwithiter鄄ativedecoding)相比,在瑞利衰落及加性白高斯信道下,获得了相同的BER性能。重要的是,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有较低的译码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编码调制 基于迭代译码的比特交织编码调制 流水型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C网络及其线缆调制解调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崔维嘉 陈为怀 樊少杰 《微电脑世界》 2000年第13期52-53,共2页
在人类步入信息社会的今天,网络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随着电信业务的不断拓展和通信网结构的不断变化,广大用户对网络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促使各种各样的接入网技术不断涌现,如非对称用户环路(ADSL)、光纤到路边(FTTC)、光纤到用户大... 在人类步入信息社会的今天,网络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随着电信业务的不断拓展和通信网结构的不断变化,广大用户对网络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促使各种各样的接入网技术不断涌现,如非对称用户环路(ADSL)、光纤到路边(FTTC)、光纤到用户大楼(FTTB)、光纤到用户(FTTH)、光纤/同轴电缆混合方式(HFC)和无线接入等。由于我国拥有世界第一大有线电视网,因此基于有线电视网的HFC 接入网技术在我国具有典型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并逐渐引起业内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线电视网 HFC网络 线缆 调制解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