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伴上皮性囊肿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 with epithelial cysts,AMLE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AMLE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9岁,体检发现...目的探讨伴上皮性囊肿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 with epithelial cysts,AMLE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AMLE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9岁,体检发现双肾囊肿2年,CT示右肾囊性肿块。眼观:肿瘤包膜完整,多房囊性,囊内壁灰红、灰褐色,粗糙,内为血性液体。镜检:肿瘤由囊性和实性区混合,由三种成分构成:单层立方、柱状和鞋钉样上皮细胞,紧邻上皮下形成层样伴苗勒样分化的间质细胞和以平滑肌细胞为主的血管平滑肌瘤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免疫表型:上皮细胞CK、vimentin、PAX-8均弥漫阳性,desmin、SMA、HMB-45、Melan-A、ER、PR和CD10均阴性;上皮下致密的间质细胞vimentin、ER、PR、HMB-45和Melan-A、CD10均弥漫阳性,SMA和desmin斑片状阳性,CK、PAX-8阴性;平滑肌细胞vimentin、SMA和desmin均弥漫阳性,ER、PR、CD10、HMB-45和Melan-A斑片状阳性,CK和PAX-8阴性;三种成分CD34、CD117、S-100、WT-1和α-inhibin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低。患者随访7个月无复发。结论AMLEC作为AML的一种新亚型,其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良好的预后,在实际工作中需与肾脏其他囊性肿瘤,尤其是低度恶性潜能的多房囊性肾细胞肿瘤、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和滑膜肉瘤等相鉴别。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醛酮还原酶1B10(aldo-keto reductase family 1B10,AKR1B1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超声诊断的237例甲状腺结节患...目的探讨醛酮还原酶1B10(aldo-keto reductase family 1B10,AKR1B1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超声诊断的23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病理标本。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甲状腺正常组织和PTC组织中AKR1B10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甲状腺组织AKR1B10蛋白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KR1B10蛋白在PT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甲状腺正常组织(0.82±0.10 vs 0.22±0.07,t=2.702,P=0.011)。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显示,AKR1B10在PTC组织中呈高表达,且在不同甲状腺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最高(79.5%)。AKR1B10表达与甲状腺癌组织周围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7)。结论 AKR1B1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周围淋巴结转移有关。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喉癌相关基因1(laryngeal cancer related gene 1,LCRG1)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mous cell carcinoma,LS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89例LSCC、31例喉上皮内瘤变及10例喉部息肉进行检测...目的探讨喉癌相关基因1(laryngeal cancer related gene 1,LCRG1)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mous cell carcinoma,LS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89例LSCC、31例喉上皮内瘤变及10例喉部息肉进行检测,观察LCRG1蛋白的表达。分析LCRG1的表达与LSCC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型、组织学类型、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LCRG1在LSCC中的阳性率为78.65%,低于上皮内瘤变组织和喉部息肉组织(P<0.05),随着组织分化程度的增高,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型、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LCRG1蛋白在喉癌中表达的降低可能与癌变的发生有关,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相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伴上皮性囊肿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 with epithelial cysts,AMLE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AMLE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9岁,体检发现双肾囊肿2年,CT示右肾囊性肿块。眼观:肿瘤包膜完整,多房囊性,囊内壁灰红、灰褐色,粗糙,内为血性液体。镜检:肿瘤由囊性和实性区混合,由三种成分构成:单层立方、柱状和鞋钉样上皮细胞,紧邻上皮下形成层样伴苗勒样分化的间质细胞和以平滑肌细胞为主的血管平滑肌瘤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免疫表型:上皮细胞CK、vimentin、PAX-8均弥漫阳性,desmin、SMA、HMB-45、Melan-A、ER、PR和CD10均阴性;上皮下致密的间质细胞vimentin、ER、PR、HMB-45和Melan-A、CD10均弥漫阳性,SMA和desmin斑片状阳性,CK、PAX-8阴性;平滑肌细胞vimentin、SMA和desmin均弥漫阳性,ER、PR、CD10、HMB-45和Melan-A斑片状阳性,CK和PAX-8阴性;三种成分CD34、CD117、S-100、WT-1和α-inhibin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低。患者随访7个月无复发。结论AMLEC作为AML的一种新亚型,其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良好的预后,在实际工作中需与肾脏其他囊性肿瘤,尤其是低度恶性潜能的多房囊性肾细胞肿瘤、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和滑膜肉瘤等相鉴别。
文摘目的探讨醛酮还原酶1B10(aldo-keto reductase family 1B10,AKR1B1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超声诊断的23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病理标本。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甲状腺正常组织和PTC组织中AKR1B10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甲状腺组织AKR1B10蛋白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KR1B10蛋白在PT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甲状腺正常组织(0.82±0.10 vs 0.22±0.07,t=2.702,P=0.011)。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显示,AKR1B10在PTC组织中呈高表达,且在不同甲状腺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最高(79.5%)。AKR1B10表达与甲状腺癌组织周围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7)。结论 AKR1B1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周围淋巴结转移有关。
文摘目的探讨喉癌相关基因1(laryngeal cancer related gene 1,LCRG1)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mous cell carcinoma,LS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89例LSCC、31例喉上皮内瘤变及10例喉部息肉进行检测,观察LCRG1蛋白的表达。分析LCRG1的表达与LSCC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型、组织学类型、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LCRG1在LSCC中的阳性率为78.65%,低于上皮内瘤变组织和喉部息肉组织(P<0.05),随着组织分化程度的增高,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型、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LCRG1蛋白在喉癌中表达的降低可能与癌变的发生有关,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