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科任职神经外科新护士长的压力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冯兴旺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年第5期142-143,共2页
总结了跨科任职神经外科新护士长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专科知识不全、管理经验欠缺、角色转变、人际关系、缺乏凝聚力、创新力、带动力等,护理管理部门应通过各种措施并结合新护士长自身的努力,使其尽快有效应对跨科任职所带来的一系列管理... 总结了跨科任职神经外科新护士长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专科知识不全、管理经验欠缺、角色转变、人际关系、缺乏凝聚力、创新力、带动力等,护理管理部门应通过各种措施并结合新护士长自身的努力,使其尽快有效应对跨科任职所带来的一系列管理工作压力、尽早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顺利地完成角色转变,并保持其良好的身心健康,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科任职 神经外科新护士长 压力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脂肪干细胞的培养及向神经细胞的定向分化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向阳 邓永文 +3 位作者 方芳 王飞 宋涛 方加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0-534,共5页
目的从大鼠脂肪组织中分离出脂肪干细胞(ADSC),并通过体外培养观察其在形态、生长方式以及贴壁率、生长曲线等方面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其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的能力。方法取SD大鼠的腹股沟和腹膜后脂肪,分离体外培养ADSC,观察形态并进行传... 目的从大鼠脂肪组织中分离出脂肪干细胞(ADSC),并通过体外培养观察其在形态、生长方式以及贴壁率、生长曲线等方面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其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的能力。方法取SD大鼠的腹股沟和腹膜后脂肪,分离体外培养ADSC,观察形态并进行传代。取第3代细胞测定其贴壁率、MTT比色法描绘生长曲线,免疫荧光法鉴定干细胞标志物CD44。通过两步诱导法诱导ADSC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免疫荧光法检测分化后细胞NSE、GFAP的表达情况。在分化过程中,用免疫组化检测Nestin的动态变化,验证ADSC分化与神经干细胞的关系。结果从大鼠的脂肪组织中可成功提取ADSC,在含血清培养中能够连续传代并稳定增殖,而且ADSCs强烈表达CD44。经诱导剂诱导后,大部分ADSC分化表达NSE,而未见GFAP的表达。分化过程中,Nestin表达水平经统计学分析后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ADSC具有强大的扩增能力和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生物学特性,分化后在形态、表型同时体现出了显著变化,可以成为治疗神经系统损伤、退行性疾病的较为理想的成体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 神经元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航及神经内镜下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张云强 李斌 +3 位作者 周朝阳 唐国强 方松 陈加贝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458-460,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结合神经导航手术操作系统(Neuro Navigation)经鼻碟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MRI扫描后,将资料输入神经导航系统,在神经内镜的辅助下,精确性定位,直达肿瘤部位。结果 59例患者中肿瘤全部切除54例,次全切除5例,...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结合神经导航手术操作系统(Neuro Navigation)经鼻碟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MRI扫描后,将资料输入神经导航系统,在神经内镜的辅助下,精确性定位,直达肿瘤部位。结果 59例患者中肿瘤全部切除54例,次全切除5例,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在经鼻蝶入路过程中均无明显偏差,平均系统误差1. 5 mm。所有手术入路设计在术前完成,尽量避开功能区,使病灶完整或最大限度切除。结论神经导航系统与神经内镜结合辅助鼻碟入路垂体瘤的切除术提高了准确性、可靠性、切除病灶彻底、副损伤小,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 垂体瘤 神经内镜 鼻蝶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仅有癫痫表现颞叶肿瘤的外科治疗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谢竹青 廖军华 +1 位作者 叶友忠 周向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934-1936,1939,共4页
目的探讨仅有癫痫表现的颞叶脑肿瘤适合的治疗方式、策略和预后评估。方法对仅有癫痫表现的38例颞叶脑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按病灶位于左侧和右侧分组,术中通过皮层脑电图监测对病灶和致痫灶准确定位,术前后对患者进行韦氏智力量表测试... 目的探讨仅有癫痫表现的颞叶脑肿瘤适合的治疗方式、策略和预后评估。方法对仅有癫痫表现的38例颞叶脑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按病灶位于左侧和右侧分组,术中通过皮层脑电图监测对病灶和致痫灶准确定位,术前后对患者进行韦氏智力量表测试,术后随访。分析肿瘤的病理学特点。结果 38例患者行病灶切除术、致痫灶切除术、前颞叶切除术、海马杏仁核切除术、软膜下多处横切术或皮层热灼术。术后平均随访3.5年,按Engel术后效果分级,Ⅰ级28例(73.6%),Ⅱ级5例(13.2%),Ⅲ级3例(7.9%),Ⅳ级2例(5.3%)。随访期间本组无复发。术后MQ下降有显著性(P<0.05),病灶位于左侧组的患者术后IQ和MQ的下降有显著性(P<0.05)。结论仅有癫痫表现的颞叶脑肿瘤有趋向良性的病理学特点。手术切除病灶或致痫灶的疗效满意。而术后短期内的认知功能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脑肿瘤 外科手术 颞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春阳 刘子彪 +2 位作者 周朝阳 谢竹青 熊波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7年第4期238-23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三叉神经痛病人病因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48例50岁以下和56例50岁以上三叉神经痛患者显微手术治疗术中所见,手术方式及手术效果,随访1年至7年8个月。结果50岁以下组中34例三叉神经松解术,14例行微血管减压术,全部有...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三叉神经痛病人病因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48例50岁以下和56例50岁以上三叉神经痛患者显微手术治疗术中所见,手术方式及手术效果,随访1年至7年8个月。结果50岁以下组中34例三叉神经松解术,14例行微血管减压术,全部有效,随访6例复发。50岁以上组其中54例行微血管减压术,2例行三叉神经松解术加感觉根切断术,全部有效,随访2例复发。结论50岁以下中青年三叉神经痛患者,术中大多数蛛网膜黏连增厚,行三叉神经松解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50岁以上中老年三叉神经痛患者,术中大多数见明显责任血管压迫,行微血管减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松解 微血管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内镜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6
作者 陈景霞 廖晓斌 康承湘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6-689,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内镜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6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胃管组和肠管组,每组60例。入院后12~24 h,胃管组给... 目的:探讨早期内镜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6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胃管组和肠管组,每组60例。入院后12~24 h,胃管组给予鼻胃管进行早期营养支持,肠管组胃镜辅助下置鼻空肠管进行早期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次日和第14天NIHSS、GCS评分、营养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b)]、IgG、IgA、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入院后第14天,相较于胃管组,肠管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GCS评分、外周血Alb、PAB、Hb、IgG、IgA、IgM、CD3^(+)T、CD4^(+)T、CD4^(+)T/CD8^(+)T水平明显升高(P<0.05)。肠管组治疗后消化道出血、反流性食管炎、胃潴留、呕吐的发生率低于胃管组(P<0.05)。结论:早期内镜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重症脑出血患者营养状态,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出血 肠内营养支持 内镜 免疫球蛋白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重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春阳 叶友忠 +1 位作者 刘子彪 谢竹清 《临床外科杂志》 2008年第6期418-419,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7年8月手术治疗的132例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中型脑出血患者79例,重型脑出血患者53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94例,去骨瓣...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7年8月手术治疗的132例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中型脑出血患者79例,重型脑出血患者53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94例,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38例。评定其4周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中型脑出血患者中优8例,良30例,中28例,差11例,死亡2例。重型脑出血患者中优1例,良5例,中14例,差19例,死亡14例。结论外科手术治疗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开颅手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非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痛的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春阳 刘子彪 +2 位作者 周朝阳 谢竹青 熊波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6期366-367,共2页
目的 探讨非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痛病因及手术方法。方法 术中未见明显责任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周围蛛网膜增厚粘连,采用锐性分离蛛网膜粘连松解三叉神经。结果 无手术死亡,34例全部有效,随访3~7年,平均4、1年,5例复发。结论 三叉... 目的 探讨非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痛病因及手术方法。方法 术中未见明显责任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周围蛛网膜增厚粘连,采用锐性分离蛛网膜粘连松解三叉神经。结果 无手术死亡,34例全部有效,随访3~7年,平均4、1年,5例复发。结论 三叉神经根周围蛛网膜增厚粘连是三叉神经痛致病原因之一,锐性分离蛛网膜粘连松解三叉神经对治疗非血管压迫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长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蛛网膜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手术治疗中青年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9
作者 陈春阳 刘子彪 +2 位作者 周朝阳 谢竹青 熊波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5期923-924,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中青年三叉神经痛病人的疗效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63例中青年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可见明显责任血管压迫,并且有压痕;36例可见责任血管与神经相贴,无明显压痕;6例未见明显责任血管压迫。3...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中青年三叉神经痛病人的疗效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63例中青年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可见明显责任血管压迫,并且有压痕;36例可见责任血管与神经相贴,无明显压痕;6例未见明显责任血管压迫。31例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32例行蛛网膜松解术。【结果】本组63例无手术死亡,治疗后全部有效,随访49例,5例复发。【结论】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蛛网膜黏连松解术是治疗中青年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外科学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不同手术入路在颅内血肿患者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10
作者 陈加贝 康承湘 高金鹏 《微创医学》 2021年第3期315-318,327,共5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下不同手术入路在颅内血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0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将其分为锁孔入路组和鼻蝶入路组,各8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后的手术相关指标、近期疗效,以及患者...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下不同手术入路在颅内血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0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将其分为锁孔入路组和鼻蝶入路组,各8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后的手术相关指标、近期疗效,以及患者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出院后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级。结果鼻蝶入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锁孔入路组(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肿清除率、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鼻蝶入路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感染率显著短/低于锁孔入路组(均P<0.05)。出院后6个月,两组患者mRS评分均较出院时降低,GCS评分均较出院时升高(均P<0.05);出院后6个月,两组间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鼻蝶入路组mRS评分显著低于锁孔入路组(P<0.05)。出院后6个月,两组患者死亡率和恢复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ADL评级中,鼻蝶入路组Ⅰ级恢复率显著优于锁孔入路组患者(P<0.05)。结论在颅内血肿患者中采用神经内镜下锁孔入路和鼻蝶入路手术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而经鼻蝶入路可以显著降低术后感染率并增加ADL评级Ⅰ级的占比,可以优先考虑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肿 神经内镜 手术 锁孔入路 鼻蝶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H1-R132H突变体通过调节HIF-1α通路抑制胶质瘤U87细胞恶性进展
11
作者 方松 唐国强 +2 位作者 叶友忠 李明松 陈加贝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654-659,共6页
目的 探究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R132H突变体通过调节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路抑制胶质瘤U87细胞恶性进展。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胶质瘤组织和细胞IDH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将U87细胞... 目的 探究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R132H突变体通过调节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路抑制胶质瘤U87细胞恶性进展。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胶质瘤组织和细胞IDH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将U87细胞分为对照组、Vector组、IDH1 wt组、IDH1-R132H组,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DH1 wt、IDH1-R132H转染效率,噻唑蓝(MTT)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IDH1、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Bcl-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HIF-1α、HIF-2α蛋白表达。结果 与癌旁组织和正常胶质细胞NHAs相比,胶质瘤组织和人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细胞T98G、U138、U87中IDH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IDH1 wt、IDH1-R132H转染成功;与对照组或Vector组比较,IDH1-R132H组细胞活性、PCNA、MMP-2、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VEGF、HIF-1α、HIF-2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且IDH1-R132H组克隆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减少,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但对照组、Vector组、IDH1 wt组上述指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DH1-R132H突变体可能通过调节HIF-1α通路抑制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和迁移,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H1-R132H突变体 HIF-1α通路 胶质瘤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全脑室铸型的治疗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春阳 熊波 +1 位作者 周朝阳 谢竹青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51-52,共2页
目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致全脑室铸型,降低死亡率。方法:该组22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全脑室的病人全部采用颅骨钻孔、双侧侧脑室穿刺、置管冲洗持续引流,次日同时腰穿,连续4~7d,每天1~2次,直到脑室冲洗基本清亮。结果:22例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致全脑室铸型,降低死亡率。方法:该组22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全脑室的病人全部采用颅骨钻孔、双侧侧脑室穿刺、置管冲洗持续引流,次日同时腰穿,连续4~7d,每天1~2次,直到脑室冲洗基本清亮。结果:22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全脑室系统病人,12例存活,10例死亡,死亡率45.5%。结论:同时双侧脑室冲洗引流和腰穿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全脑室系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 脑出血 双侧脑室引流 治疗 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两种治疗方法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熊波 李斌 +2 位作者 陈春阳 陈继华 刘秋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破入脑室 治疗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4
作者 闫雪梅 李文刚 洪星禹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5602-5604,共3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狭窄性疾病的术式选择和疗效。方法共18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被分为颈动脉内膜剥脱组108例,颈动脉支架植入74例。术后分析并发症情况及疗效。结果平均随访(18.71±4.51)个月。两组再狭窄率、并发症及重大脑卒中发生率方... 目的分析颈动脉狭窄性疾病的术式选择和疗效。方法共18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被分为颈动脉内膜剥脱组108例,颈动脉支架植入74例。术后分析并发症情况及疗效。结果平均随访(18.71±4.51)个月。两组再狭窄率、并发症及重大脑卒中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两种术式治疗颈动脉狭窄性疾病同样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椎管内肿瘤显微手术与椎管骨性重建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文刚 李振勇 +5 位作者 冯亮 韩春阳 肖虎 胡浉波 雷昆 谢竹青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463-464,共2页
目的总结颈椎椎管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与椎管骨性重建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颈椎椎管内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显微手术和椎板棘突复合体回纳固定进行椎管骨性重建。结果术后神经功能改善12例,改善不明显2例,无新发神经功能... 目的总结颈椎椎管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与椎管骨性重建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颈椎椎管内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显微手术和椎板棘突复合体回纳固定进行椎管骨性重建。结果术后神经功能改善12例,改善不明显2例,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病人。随访14例,时间平均1年3个月,术后3个月行颈椎CT三维复查,14例椎板棘突复合体均固定确切,无移位,无椎管狭窄,13例颈椎生理曲度稳定性良好,1例术后3个月出现生理曲度下降。结论在电生理监测下行显微手术切除颈椎椎管内肿瘤以及椎板棘突复合体回纳椎管重建术能在切除肿瘤同时最大限度保护颈椎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肿瘤 颈椎 显微外科手术 椎管重建术 回纳 椎板棘突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后二次脑损伤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雷昆 胡浉波 陈春阳 《当代医学》 2010年第26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二次脑损伤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0年3月我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死亡患者作为观察组,生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体温、早期血压、血糖、血钠等方面的差异,且...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二次脑损伤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0年3月我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死亡患者作为观察组,生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体温、早期血压、血糖、血钠等方面的差异,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70例患者死亡60例(29.41%,60/17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体温、血糖、血钠水平高、血压低(P<0.05)。结论高热、高血糖、高血钠、低血压等均为二次脑损伤致伤因素,严重影响预后,应高度重视,针对性加强预防与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 颅脑损伤 二次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3
17
作者 叶友忠 陈春阳 +2 位作者 高金鹏 刘子彪 周朝阳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609-610,共2页
目的 探索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178例翼点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病例. 结果 术后12 ~24 h复查CT,血肿清除率90%以上164例,70%~90% 12例,2... 目的 探索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178例翼点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病例. 结果 术后12 ~24 h复查CT,血肿清除率90%以上164例,70%~90% 12例,2例为高血压脑出血复发行再次手术(其中1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术后随访3月~3年,格拉斯哥昏迷(GCS)作为随访评估标准,178例患者中优37例,轻残94例,重残26例,持续植物状态12例,死亡9例. 结论 经侧裂分离岛叶入路清除基底节脑出血,其损伤较小,再出血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裂-岛叶入路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碘粒子植入联合肿瘤切除术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疗效及对血清miR-128、miR-29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云强 李斌 +1 位作者 唐国强 李栋 《疑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27-131,135,共6页
目的探究^(125)碘粒子植入联合肿瘤切除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miR-128、miR-29c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究^(125)碘粒子植入联合肿瘤切除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miR-128、miR-29c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颅肿瘤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125)碘粒子植入治疗。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miR-128和miR-29c表达水平,选用KPS功能状态评分对患者的功能状态进行衡量,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 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肿瘤分化程度Ⅰ~Ⅱ级患者血清miR-128表达高于Ⅲ~Ⅳ级患者(χ~2=3.643,P=0.000),miR-29c表达水平低于Ⅲ~Ⅳ级患者(χ~2=3.934,P=0.000)。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中miR-128水平均降低,miR-29c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P=3.468/0.001,t/P=5.926/0.000)。治疗后2组患者KPS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 519,P=0. 00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 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结论采用^(125)碘粒子植入联合肿瘤切除术治疗脑胶质瘤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采用肿瘤切除术,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血清中miR-128、miR-29c的表达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碘粒子 肿瘤切除术 脑胶质瘤 miR-128 miR-29c 功能状态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治疗巨大蝶、筛窦囊肿的体会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云强 陈春阳 +4 位作者 刘子彪 熊波 李玉 周朝阳 谢竹青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64-265,共2页
关键词 鼻内窥镜 治疗 巨大 筛窦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椎板开窗切除椎管内髓外肿瘤体会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开勇 黄松 +1 位作者 李明秋 刘子彪 《华西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424-424,共1页
目的 :分析半椎板开窗切除椎管内肿瘤的优缺点及适应症。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 ,对采用半椎板开窗方式切除椎管内肿瘤的 17例病人的手术、术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7例病例 ,3例为脊膜瘤 ,14例为鞘膜瘤。颈部 3例 ,胸部 8例 ,腰部 6... 目的 :分析半椎板开窗切除椎管内肿瘤的优缺点及适应症。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 ,对采用半椎板开窗方式切除椎管内肿瘤的 17例病人的手术、术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7例病例 ,3例为脊膜瘤 ,14例为鞘膜瘤。颈部 3例 ,胸部 8例 ,腰部 6例 ,颈部 3例中有 1例为哑铃型 ,胸、腰部有 3例为多发性。除颈部哑铃型肿瘤椎管外残留部分肿瘤 ,其他 16例均全部切除肿瘤 ,没有一例出现新的神经功能废损 ,没有脊柱畸形、腰背疼痛等症状出现。结论 :半椎板开窗切除椎管内肿瘤 ,具有创伤小 ,有利于维持脊柱稳定性的优点 ,也有暴露受限的缺点 ,适用于椎管内脊髓外肿瘤、且肿瘤大部分偏向椎管一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椎板开窗 肿瘤切除术 椎管内髓外肿瘤 适应症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