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 在 PASDs 患者妊娠结局中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王碧涛 易志军 郑海军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3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MRI在植入性胎盘谱系疾病(PASDs)患者妊娠结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或病检证实为前置胎盘伴PASDs患者45例,剖宫产术前均行胎盘MRI平扫(SSFSE及Fiesta序列T2WI冠、矢、轴位),以血管阻断术下剖宫产术中出血量≥1... 目的探讨MRI在植入性胎盘谱系疾病(PASDs)患者妊娠结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或病检证实为前置胎盘伴PASDs患者45例,剖宫产术前均行胎盘MRI平扫(SSFSE及Fiesta序列T2WI冠、矢、轴位),以血管阻断术下剖宫产术中出血量≥1000 mL作为不良妊娠结局,分析各种MRI特征在不良妊娠结局中的预测价值。结果45例患者中,结局不良组24例,结局良好组21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T2胎盘内暗带(P=0.001)、胎盘床异常血管(P=0.032)为不良妊娠结局的显著预测因子,ROC曲线示T2胎盘内暗带、胎盘床异常血管预测前置胎盘伴PASDs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AUC分别为0.836(95%CI:0.707—0.965)、0.693(95%CI:0.536—0.850)。结论T2胎盘内暗带、胎盘床异常血管对采用血管阻断术的前置胎盘伴PASDs患者妊娠结局有较明显的预测价值,MRI可作为PASDs孕产妇产前重要评估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特征 胎盘植入 前置胎盘 不良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60例临床X线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蒋玲 陈河清 +1 位作者 胡石腾 郑海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年第22期1731-1733,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 7例X线表现为双肺透亮度稍低及细颗粒密集增深影;17例X线表现为肺野呈磨破璃样改变,均匀分布细颗粒密度增深影及支气管充气征;14例X...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 7例X线表现为双肺透亮度稍低及细颗粒密集增深影;17例X线表现为肺野呈磨破璃样改变,均匀分布细颗粒密度增深影及支气管充气征;14例X线表现为肺野透亮度明显降低,颗粒影融合成片状,支气管充气征明显,心缘膈面模糊;22例X线表现呈"白肺"改变,心缘膈面消失。并发气胸2例,肺炎27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肺出血1例。治愈或好转50例,恶化放弃9例,转慢性肺病1例。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有典型的X线表现,胸部X线片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可靠方法,对观察疗效和病情变化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肺透明膜病 X线检查 磨玻璃样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及儿童淋巴管瘤的CT诊断 被引量:2
3
作者 蒋玲 郑海军 +1 位作者 陈河清 胡石腾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3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婴幼儿淋巴管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婴幼儿淋巴管瘤的CT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根据淋巴管瘤的发生部位,将其分为疏松的间隙组(23例,头颈部、颌面部、腋窝、大网膜),体表... 目的探讨儿童、婴幼儿淋巴管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婴幼儿淋巴管瘤的CT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根据淋巴管瘤的发生部位,将其分为疏松的间隙组(23例,头颈部、颌面部、腋窝、大网膜),体表软组织组(15例,胸壁及腹壁9例,四肢4例,臀部2例),最常见的CT表现为边缘清晰的囊性肿物,囊壁菲薄,内有细条状分隔,增强扫描低密度区无强化,囊壁及分隔呈点状、条状、网格状强化。结论 CT可清晰显示淋巴管瘤的部位、大小及累及范围,多数能作出定性诊断,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淋巴管瘤 诊断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郑海军 周海军 +3 位作者 张任华 王向日 曹勇军 罗学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8期1208-1211,共4页
关键词 主动脉 假性动脉瘤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影像表现
5
作者 蒋玲 郑海军 《罕少疾病杂志》 2013年第5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影像表现,以提高本病的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证实的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影像资料。结果消化道造影可见十二指肠与空肠上段位置异常11例,其中十二指肠呈螺旋型下降5例,十二指肠水平段梗阻4...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影像表现,以提高本病的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证实的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影像资料。结果消化道造影可见十二指肠与空肠上段位置异常11例,其中十二指肠呈螺旋型下降5例,十二指肠水平段梗阻4例,十二指肠空肠曲位于脊椎右侧2例,钡剂灌肠回盲部位置异常12例。超声检查肠系膜上动静脉关系异常11例,呈漩涡征改变8例。结论十二指肠、空肠上段、回盲部位置异常及漩涡征是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特征性影像表现,可作为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旋转不良 先天性 消化道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CT对肾结石并肾盂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易志军 刘建滨 +4 位作者 范立新 谢安 郑海军 王诗斌 彭国洪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肾结石并肾盂恶性肿瘤的CT诊断和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肾结石并肾盂恶性肿瘤的CT资料,重点观察肾结石并肾盂恶性肿瘤的发生部位、病理类型、有无转移、合并症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结果]9例肾结石并肾... [目的]探讨肾结石并肾盂恶性肿瘤的CT诊断和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肾结石并肾盂恶性肿瘤的CT资料,重点观察肾结石并肾盂恶性肿瘤的发生部位、病理类型、有无转移、合并症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结果]9例肾结石并肾盂恶性肿瘤患者5例为肾盂移行细胞癌,3例为肾盂鳞癌,1例腺癌;5例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鳞癌、移行细胞癌各1例,累及肾被膜及邻近脂肪组织及肝、肾上腺等多处转移;7例合并肾盂、输尿管炎症或肾盂积脓,3例合并肾盂炎性肉芽增生,移行细胞癌2例和鳞癌1例误诊为肾结石并积水感染,确诊率66.7(6/9),误诊率33.3%(3/9).[结论]多排CT对肾结石并肾盂恶性肿瘤诊断价值较高,但合并其他病变时易导致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并发症 肾结石/放射摄影术 肾肿瘤/放射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组家族暴发的2019冠状病毒病 被引量:1
7
作者 罗维军 熊曾 +1 位作者 唐海雄 周晖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5-279,共5页
随着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的持续,已有多篇文献对该病进行了报道,但对家族暴发的2019冠状病毒病的报道较少。现报告一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确诊的2019冠状病毒病家族聚集暴发病例,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期为该病的防控及诊断提供参考。... 随着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的持续,已有多篇文献对该病进行了报道,但对家族暴发的2019冠状病毒病的报道较少。现报告一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确诊的2019冠状病毒病家族聚集暴发病例,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期为该病的防控及诊断提供参考。患者共5例,皆来自同一家族,均有与湖北武汉人员接触史,其中4例为成人,1例为儿童。4例成人患者症状不一,表现为咳嗽、发热、咽痛、呼吸困难,儿童患者无症状。实验室检查除2例患者CRP稍增高,1例患者肝功能指标轻度异常外,其他患者均未见异常。患者胸部CT检查结果均有异常,但影像学表现及严重程度不一。患者最终均行核酸检测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磨玻璃影 晕征 “铺路石”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对克罗恩病及其肠道并发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巫江东 毛志群 郑海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6期528-532,共5页
目的:探讨MSCT对克罗恩病(CD)及其肠道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5例CD的MSCT资料,分析病灶部位、肠壁增厚及强化方式、肠管外表现及肠道并发症。结果:35例患者中,25例行MSCT小肠造影检查,10例行CT增强扫描。病变... 目的:探讨MSCT对克罗恩病(CD)及其肠道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5例CD的MSCT资料,分析病灶部位、肠壁增厚及强化方式、肠管外表现及肠道并发症。结果:35例患者中,25例行MSCT小肠造影检查,10例行CT增强扫描。病变仅位于小肠23例,同时累及小肠及结直肠10例,仅累及结直肠2例。27例表现为肠壁对称性环形增厚,8例表现为非对称性增厚。增强扫描后肠壁仅黏膜层强化11例,分层强化10例,全层强化14例。20例病变周围肠系膜密度增高,27例呈齿梳征,22例肠周淋巴结反应性增大。8例合并不全性肠梗阻,9例合并肠内外瘘,7例出现腹腔脓肿,5例合并肛瘘或肛周脓肿。结论:MSCT对CD及其肠道并发症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能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可作为CD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多元化实习带教模式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郑海军 刘向儒 +2 位作者 陈海菊 罗勇 易志军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3期66-68,共3页
分析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带教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探讨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多元化教学模式包括:对实习生岗前职业素养教育、各种设备检查的安全教育;改革实习教学思路,确立治学目标,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精心挑选实习教学案例,... 分析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带教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探讨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多元化教学模式包括:对实习生岗前职业素养教育、各种设备检查的安全教育;改革实习教学思路,确立治学目标,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精心挑选实习教学案例,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开放科室所有设备资源,创造条件为实习生提供实习机会;建立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实习生教学综合评价体系;注重实践质量,实行导师制;鼓励实习生参加各项活动,提高综合素质。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技术 多元化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首次核酸阴性与首次核酸阳性患者临床及CT影像学表现
10
作者 李莎 刘进康 +9 位作者 熊曾 罗维军 唐海雄 彭晚祥 胡子玉 冯慧娟 谢群柏 刘奔 廖伟华 周晖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肺部CT在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临床筛查及早期诊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析首次核酸阴性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并与首次核酸阳性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进行比较。结果:与首次核... 目的:探讨肺部CT在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临床筛查及早期诊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析首次核酸阴性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并与首次核酸阳性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进行比较。结果:与首次核酸阳性患者比较,首次核酸阴性患者起病时间较短[(3.58±2.94) d],但确诊时间较长[(3.92±3.66) d];首次核酸阴性患者与首次核酸阳性患者主要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对于避免因为核酸假阴性导致的COVID-19漏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CT影像学 核酸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CT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1
作者 郑海军 王诗斌 +4 位作者 易志军 李武元 刘尧斌 李勇 雷永兰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4期324-325,I0001,共3页
目的:探讨16层CT血管成像(16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5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16SCTA检查,应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组(MPR)对颅内动脉瘤显示情况进行评价,并将结果与DSA和/(或)手术结果比较。结果:58例... 目的:探讨16层CT血管成像(16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5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16SCTA检查,应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组(MPR)对颅内动脉瘤显示情况进行评价,并将结果与DSA和/(或)手术结果比较。结果:58例共发现动脉瘤69个,其中单个动脉瘤50例,2个动脉瘤7例(14个),3个以上动脉瘤1例(5个)。16SCTA清晰显示了颅内动脉瘤的部位、瘤颈、载瘤动脉的关系及与周围邻近结构的空间关系。结论:16SCTA具有无创、快捷、安全、准确性高的特点,可作为颅内动脉瘤患者首选而有效的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囊肿破裂出血的16排螺旋CT影像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9
12
作者 易志军 郑海军 +4 位作者 黄义强 谭宜珠 曹剑 李勇 黄勇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3年第4期304-306,共3页
卵巢囊肿有多种类型,包括单纯性囊肿和功能性囊肿,功能性囊肿可分为滤泡囊肿、黄体囊肿、黄素囊肿等,多数囊肿为单侧性,部分可为双侧性。囊肿大小不等、多为单房灶,壁薄无分隔,然而多囊性卵巢为双侧性,且呈周边分布多发小囊,代表未排的... 卵巢囊肿有多种类型,包括单纯性囊肿和功能性囊肿,功能性囊肿可分为滤泡囊肿、黄体囊肿、黄素囊肿等,多数囊肿为单侧性,部分可为双侧性。囊肿大小不等、多为单房灶,壁薄无分隔,然而多囊性卵巢为双侧性,且呈周边分布多发小囊,代表未排的卵泡,为下丘脑无周期性活动所致,而囊肿破裂出血常见于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黄体囊肿、黄素囊肿等,单纯囊肿破裂出血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破裂出血 螺旋CT影像 临床特点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黄体囊肿 黄素囊肿 单纯性囊肿 多囊性卵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环形强化病变的MRI诊断 被引量:4
13
作者 易志军 冯朝燕 +5 位作者 郑海军 彭国洪 刘尧斌 李武元 胡敏 黄勇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4年第2期91-92,96,F0004,共4页
目的探讨MRI对颅内环形强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颅内环形强化病变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66例患者中,肿瘤48例,其中10例良性肿瘤(听神经瘤8例,三叉神经瘤2例)位于鞍区、桥小脑角;25例恶性胶质瘤位于幕上,颞顶枕叶多见;13... 目的探讨MRI对颅内环形强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颅内环形强化病变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66例患者中,肿瘤48例,其中10例良性肿瘤(听神经瘤8例,三叉神经瘤2例)位于鞍区、桥小脑角;25例恶性胶质瘤位于幕上,颞顶枕叶多见;13例转移瘤位于皮髓质交界区。10例脑脓肿,其中细菌性脑脓肿9例,结核性脑脓肿1例。慢性血肿6例,脑囊虫病2例。结论颅内环形强化病变的MRI影像具有不同特点及表现形式,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并可协助临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强化病变 颅内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结肠充气成像对结肠癌术前定位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剑 郑海军 +3 位作者 李涛 罗勇 彭国洪 周兴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2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结肠充气成像对结肠癌术前定位的诊断价值,为提高结肠癌术前定位诊断的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结肠镜、钡灌肠检查、MSCT结肠充气成像,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结肠充气成像对结肠癌术前定位的诊断价值,为提高结肠癌术前定位诊断的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结肠镜、钡灌肠检查、MSCT结肠充气成像,比较分析3种检查方法对结肠癌术前定位的准确性。结果36例结肠癌患者,MSCT结肠充气成像定位准确36例,准确率100%;结肠镜检查定位准确34例,准确率94.4%;钡灌肠检查定位准确29例,准确率80.6%。结论MSCT结肠充气成像对结肠癌术前定位的准确性优于结肠镜和钡灌肠两种检查,有条件的医院可将MSCT结肠充气成像作为结肠癌术前定位的常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结肠充气成像 结肠癌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序列在前列腺恶性结节检出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敏 郑海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9期131-132,139,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DWI序列在前列腺恶性结节检出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两年16例完善了磁共振DWI序列且通过穿刺活检确诊为恶性结节的前列腺结节患者,凸显出磁共振DWI序列在前列腺恶性结节检出中的价值优势。结果前列腺恶性结节根... 目的探讨磁共振DWI序列在前列腺恶性结节检出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两年16例完善了磁共振DWI序列且通过穿刺活检确诊为恶性结节的前列腺结节患者,凸显出磁共振DWI序列在前列腺恶性结节检出中的价值优势。结果前列腺恶性结节根据自身的水分子扩散受限程度不同而在DWI序列上表现为不同强度的高信号。其敏感度及特异度接近100%。结论磁共振DWI序列呈现高信号,对前列腺恶性结节的检出中的价值很大,诊断准确率相当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WI 前列腺恶性结节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CT血管造影在颈动脉海绵窦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海军 易志军 +4 位作者 王诗斌 黄义强 李武元 李勇 雷永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年第4期12-14,共3页
目的评价16层CT血管造影(16SCTA)在诊断颈动脉海绵窦瘘(CC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CCF病例行16SCTA检查,图像后处理采用容积重组(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结果 19例均显示眼球突出、海绵窦扩大,动脉期眼上静脉显... 目的评价16层CT血管造影(16SCTA)在诊断颈动脉海绵窦瘘(CC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CCF病例行16SCTA检查,图像后处理采用容积重组(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结果 19例均显示眼球突出、海绵窦扩大,动脉期眼上静脉显影并扩张,5例动脉期大脑中静脉显影并扩张。结论 16SCTA对诊断CCF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CT血管造影在诊断烟雾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海军 黄义强 +3 位作者 易志军 彭国洪 李勇 黄勇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4年第5期311-313,共3页
目的探讨16层CT血管造影(16SCTA)在诊断烟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3例烟雾病患者均行16层CT平扫和16SCTA检查,图像后处理采用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其中5例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 16层C... 目的探讨16层CT血管造影(16SCTA)在诊断烟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3例烟雾病患者均行16层CT平扫和16SCTA检查,图像后处理采用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其中5例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 16层CT平扫显示脑梗死8例,脑出血7例,脑出血合并脑梗死6例,脑实质未见异常2例。16SCTA均清晰显示发生狭窄、闭塞的颈内动脉、Willis环血管近侧端,以及明显增多、扩张的脑底部侧支血管影,其中双侧颈内动脉闭塞8例,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13例,单侧颈内动脉闭塞伴同侧大脑后动脉狭窄2例。侧支血管表现为相应血管及其分支的粗大、增多、迂曲。5例DSA表现与16SCTA结果一致。结论 16SCTA可以清晰显示烟雾病病变血管的特点,检查方法简单、快捷,可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脑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卵巢畸胎瘤并右侧蒂扭转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海军 曹剑 +3 位作者 黄义强 易志军 李武元 刘尧斌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第4期117-117,119,共2页
1病例资料 患者,女,42岁。呈间断性下腹痛3年,无恶心、呕吐、畏寒、发热,近1年来月经紊乱,无痛经。专科检查:腹膨隆,无压痛、反跳痛,中下腹部可扪及包块,囊实性感,边界欠清,活动度可,右侧附件区可扪及一包块,大小约7.2cm... 1病例资料 患者,女,42岁。呈间断性下腹痛3年,无恶心、呕吐、畏寒、发热,近1年来月经紊乱,无痛经。专科检查:腹膨隆,无压痛、反跳痛,中下腹部可扪及包块,囊实性感,边界欠清,活动度可,右侧附件区可扪及一包块,大小约7.2cm×3.7cm,活动度可;左穹窿处可扪及一囊性包块,表面光滑,下界尚清,活动度可;阴道见中量暗红色血液及少量血凝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畸胎瘤 蒂扭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CT重组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郑海军 易志军 +4 位作者 王诗斌 刘尧斌 李武元 李勇 雷永兰 《罕少疾病杂志》 2012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16层CT重组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常规X线平片或临床诊断为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进行16层CT扫描,并对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容积重组(VR)和最大密度投影重组(MIP),对骨折的部位、范围、碎骨片的数... 目的探讨16层CT重组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常规X线平片或临床诊断为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进行16层CT扫描,并对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容积重组(VR)和最大密度投影重组(MIP),对骨折的部位、范围、碎骨片的数量或骨折程度、胫骨平台受累情况、手术入路、骨质疏松程度及骨组织的缺损等做出评价。结果 65例胫骨平台骨折的CT图像经MPR、VR、MIP重组后,骨折显示与术中所见吻合率为100%,X线平片漏诊7例。MPR能够显示骨折的细微结构,有助于骨折类型的判断。VR、MIP重组可清晰显示骨折的立体外观、关节面碎裂及塌陷的范围。结论 16层CT重组技术能直观、多方位、立体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部位、形态、类型,关节面碎裂及塌陷程度等空间信息,对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准确的复位和内固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骨折 重组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CT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海军 易志军 +4 位作者 王诗斌 刘尧斌 李武元 李勇 雷永兰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2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16层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PE患者行16层CT血管造影检查,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并结合轴位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4例均能显示肺动脉栓塞... 目的探讨16层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PE患者行16层CT血管造影检查,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并结合轴位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4例均能显示肺动脉栓塞的部位、范围、局部管腔狭窄程度,19例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为"截断征""、双轨征";5例慢性肺动脉栓塞主要表现为肺动脉管腔内偏心性、附壁性的充盈缺损。结论 16层CT血管造影是诊断肺动脉栓塞及其溶栓疗效评价和随访最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肺栓塞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