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41与miR-146a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1
作者 鲁惠 曹贤 任水明 《西部医学》 2025年第3期447-451,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41(miR-141)、微小核糖核酸-146a(miR-146a)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RA患者176例纳入观察组,根据不同临床分期分为活动期[28个...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41(miR-141)、微小核糖核酸-146a(miR-146a)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RA患者176例纳入观察组,根据不同临床分期分为活动期[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3.2分]104例和缓解期(DAS28评分≤3.2分)72例,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以治疗3个月后DAS28评分≤2.6分为达到临床缓解,根据治疗结果将患者分为达到临床缓解组115例,未达到临床缓解组61例;另择同期18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miR-141、miR-146a表达水平、实验室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不同临床分期、治疗效果RA患者miR-141、miR-146a表达水平、实验室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实验室指标、炎症因子与miR-141、miR-146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141、miR-146a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外周血miR-141、miR-146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全血血沉(ESR)、血清类风湿因子(R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缓解期,活动期外周血miR-141、miR-146a表达水平更高,DAS28评分、全血ESR、血清RF、TNF-α、IL-6、CRP水平更高(P<0.05)。相较临床缓解患者,未达到临床缓解患者外周血miR-141、miR-146a表达水平更高,DAS28评分、全血ESR、血清RF、TNF-α、IL-6、CRP水平更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法结果显示,DAS28评分、ESR、RF、TNF-α、IL-6、CRP和miR-141、miR-146a呈正相关(P<0.05)。绘制ROC曲线分析miR-141、miR-146a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治疗结果的预测价值,联合检测均为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890,敏感性为83.61%,特异性为86.96%。结论RA患者miR-141、miR-146a表达更高,其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且与多种疾病活动度指标、炎症因子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可为评估疗效和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微小核糖核酸-141 微小核糖核酸-146a 相关性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对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郑婧 任水明 +1 位作者 高倩 高婧 《天津中医药》 2025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对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作用机制。[方法]无特殊病原体动物(SPF)级BALB/C小鼠60只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10只)、模型组(9只)、白芍总苷(TGP)低剂量组(10只)、TGP中剂量组(9只)、TGP高剂量组(10只)及...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对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作用机制。[方法]无特殊病原体动物(SPF)级BALB/C小鼠60只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10只)、模型组(9只)、白芍总苷(TGP)低剂量组(10只)、TGP中剂量组(9只)、TGP高剂量组(10只)及西药组(10只),除对照组外均建立ITP动物模型,建模后24 h TGP低、中及高剂量组均灌胃100 mg/kg、200 g/kg及400 mg/kg的TGP溶液,西药组灌胃5 mg/kg的醋酸泼尼松,其余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建模前、建模后24 h、干预1周、干预2周、干预3周、干预4周时血小板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辅助性T细胞17(Th17)、全称调节性T细胞(Teg)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白细胞介素(IL)-10、IL-17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及脾组织病理形态并计算脏器指数。[结果]建模24 h及干预1周,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小鼠血小板计数均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3周及4周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小板计数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TGP低、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血小板计数升高(P<0.05),TGP低、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组间比较血小板计数逐渐升高,存在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外周血Treg百分比降低,Th17百分比、肝指数及脾指数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TGP低、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Treg百分比升高,Th17百分比、肝指数及脾指数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外周血IL-10、TGF-β1降低,IL-17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TGP低、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IL-10、TGF-β1升高,IL-17降低(P<0.05)。IL-17在TGP低、中、高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在TGP低、中、高剂量组、西药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IL-17在TGP高剂量组与西药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白芍总苷可改善慢性ITP小鼠免疫功能,提高血小板计数,减少肝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小鼠 免疫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神经卡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3
作者 高培森 任水明 +2 位作者 刘磊 杜智慧 王淑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7-330,共4页
目的评估高频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神经卡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80例RA患者(研究组)和60例非RA患者为研究对象,行上肢神经超声检查,统计两组受试者的神经卡压发生率;比较有、无神经卡压症状RA患者在年龄、病程、健康评估问... 目的评估高频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神经卡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80例RA患者(研究组)和60例非RA患者为研究对象,行上肢神经超声检查,统计两组受试者的神经卡压发生率;比较有、无神经卡压症状RA患者在年龄、病程、健康评估问卷残疾指数(HAQ-DI)分值、类风湿活动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RA组上肢神经卡压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5.0%比3.3%,P=0.046)。伴有神经卡压RA患者与无神经症状患者相比年龄更大[(60.2±11.4)岁比(49.2±7.9)岁;t=2.343,P=0.039],病程更长[(9.50±5.99)年比(5.88±3.87)年;t=2.639,P=0.023],HAQ-DI指数更高(1.58±0.75比0.85±0.67;t=2.490,P=0.030);两组患者在类风湿活动性指数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14.50±11.68比16.62±9.24;t=1.141,P=0.278)。结论外周神经病变是RA的常见关节外表现。当RA患者疑似外周神经病变时,应行高频超声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神经卡压 超声 上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曹贤 曹青凤 任水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680-1682,共3页
目的探讨骨代谢标志物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关系。方法根据制定的标准,纳入56例RA患者及40例健康者(对照组),检测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以及股骨颈、ward区、腰椎L1-L4正位骨密度。比较不同关节功能分级组患者与健康者骨代谢指标及骨密... 目的探讨骨代谢标志物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关系。方法根据制定的标准,纳入56例RA患者及40例健康者(对照组),检测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以及股骨颈、ward区、腰椎L1-L4正位骨密度。比较不同关节功能分级组患者与健康者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水平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骨代谢标志物与骨密度的诊断效能。结果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rossLaps)、骨钙素(N-MID)、25羟基维生素D(25-OHVD)水平,以及股骨颈、ward区、腰椎L1-L4正位骨密度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功能Ⅱ、Ⅲ、Ⅳ级组P1NP、β-CrossLaps、N-MID、25-OHV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NP、β-CrossLaps、N-MID、25-OHVD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2、0.764、0.766、0.868,大于股骨颈、ward区、腰椎L1-L4正位骨密度的ROC曲线下面积(0.647、0.644、0.646)。结论骨代谢标志物检测在RA患者关节功能及骨代谢水平评价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标志物 类风湿关节炎 骨密度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薛月梅 《智慧健康》 2017年第23期82-83,共2页
目的对来氟米特、激素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研究参与对象为我院收治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38例患者,予以环磷酰胺、波尼松治疗;实验组38例,予以来氟米特联合波尼松... 目的对来氟米特、激素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研究参与对象为我院收治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38例患者,予以环磷酰胺、波尼松治疗;实验组38例,予以来氟米特联合波尼松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予以记录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高,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相关指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理想,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低,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可使患者病情症状得到改善,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氟米特 激素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郝艳霞 《中国农村卫生》 2013年第04Z期67-67,共1页
终末期肾病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引起习惯性失眠、易醒、多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睡眠质量的下降将直接导致患者生存质量的下降。本研究旨在观察血液灌流对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性。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痛 睡眠障碍 血液灌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合并尿路感染及其与血清sTREM-1、HMGB1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逯青霞 李素和 +1 位作者 薛月梅 吴凤爱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83-1087,共5页
目的 探讨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尿路感染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的155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尿路感染将患者分2组:合并尿路感染... 目的 探讨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尿路感染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的155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尿路感染将患者分2组:合并尿路感染组(n=58),T2DM组(n=97),同期选择8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sTREM-1、HMGB1的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TREM-1、HMGB1水平对T2DM合并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58例T2DM并发尿路感染患者尿液病原菌培养结果显示,共计培养出病原菌6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6株(占55.38%),革兰阳性菌26株(占40.00%),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各1株;合并尿路感染组和患者血清中sTREM-1(65.30±10.68 ng/mL)、HMGB1(8.83±1.51 ng/mL)水平较T2DM组(40.26±3.46 ng/mL,5.74±1.08 ng/mL)及对照组(13.19±1.11 ng/mL,2.82±0.22 ng/mL)中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sTREM-1、HMGB1水平诊断T2DM合并尿路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分别为0.875(95%CI:0.812~0.922)、0.867(95%CI:0.804~0.916),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44,高于单一指标检测(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TREM-1、HMGB1均为T2DM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sTREM-1、HMGB1在T2DM合并尿路感染患者血清中均呈高浓度水平,二者可作为诊断T2DM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尿路感染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原文传递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中Ccr、BNP、hs-cTnI水平变化及意义
8
作者 秦树佩 王燕 《慢性病学杂志》 2021年第6期913-914,917,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CKD)血清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氮(BNP)及超敏心肌肌钙蛋白Ⅰ(hs-cTnI)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4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CKD患者(CKD组)与45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均采...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CKD)血清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氮(BNP)及超敏心肌肌钙蛋白Ⅰ(hs-cTnI)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4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CKD患者(CKD组)与45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均采集血液标本,检测Ccr、BNP及hs-cTnI水平。结果CKD组血清Ccr低于对照组,血清BNP、hs-cTnI高于对照组,且CKD患者随着病情分期(CKDⅠ~Ⅳ期)的增加,血清Ccr逐渐降低,血清BNP、hs-cTnI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组BNP水平均升高,hs-cTnI水平部分升高,对照组hs-cTnI水平少量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Ccr、BNP及hs-cTnI水平对CKD诊断有重要价值,为临床医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疾病 肌酐清除率 血尿素氮 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