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重特征提取和点对应关系的三维点云非刚配准
1
作者 吴亦奇 何嘉乐 +3 位作者 张甜甜 张德军 李艳丽 陈壹林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8,共9页
为实现非刚点云间的精确配准,并在配准过程中准确建立点对应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特征提取和点对应关系建模的无监督三维点云非刚配准网络。网络由多重特征提取、匹配精细化和形状感知注意力模块构成。首先,提取输入的源点云与目标... 为实现非刚点云间的精确配准,并在配准过程中准确建立点对应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特征提取和点对应关系建模的无监督三维点云非刚配准网络。网络由多重特征提取、匹配精细化和形状感知注意力模块构成。首先,提取输入的源点云与目标点云的多重特征,并计算特征之间的相似度获得特征相似度矩阵。随后,将特征相似矩阵输入到网络中的匹配精细化模块中使用软硬匹配结合的方法生成点对应关系矩阵。最后,将目标点云的特征、源点云和点对应关系矩阵输入形状感知注意力模块,得到最终配准结果。通过此方法,配准结果可以同时具有与目标点云的点对应关系和形状相似性。在公共数据集及合成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可视化效果及定量结果比较表明,该方法可准确获得源点云与目标点云间的点对应关系和形状相似性,有效实现无监督三维点云非刚配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 非刚配准 点对应关系 形状感知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文旅IP助力鄂尔多斯全域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2
作者 丁敏 《旅游与摄影》 2024年第2期35-37,共3页
在文旅融合的时代大趋势下,打造鄂尔多斯特色文旅IP,是提升“暖城鄂尔多斯”品牌形象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有效路径。文章从深挖文化精髓、打造特色IP矩阵、加强营销推广、提高服务质量、促进价值转化等方面展开研究,探索特色文旅IP助... 在文旅融合的时代大趋势下,打造鄂尔多斯特色文旅IP,是提升“暖城鄂尔多斯”品牌形象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有效路径。文章从深挖文化精髓、打造特色IP矩阵、加强营销推广、提高服务质量、促进价值转化等方面展开研究,探索特色文旅IP助力鄂尔多斯全域旅游发展的路径,希望打造独属于鄂尔多斯的特色文旅IP,推动鄂尔多斯文旅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IP 鄂尔多斯 全域旅游 发展路径
原文传递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型研究
3
作者 张立峰 付志勇 武小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21期9-12,共4页
职业教育法修订后对职业教育定位给出了明确规定,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要求更高、范围更广。职业教育技术技能的培养应该立足于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质量都受校企合作模式的影响,合作的模式和运行对学生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 职业教育法修订后对职业教育定位给出了明确规定,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要求更高、范围更广。职业教育技术技能的培养应该立足于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质量都受校企合作模式的影响,合作的模式和运行对学生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部分高职院校的质量报告,通过分析构建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型,进而研究校企合作效率、运行模式。针对模型运行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推进校企合作健康发展,增强职业教育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模型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在线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以网络攻防技术课程为例
4
作者 郝晓飞 郑兴 张生瑞 《信息与电脑》 2022年第6期247-250,共4页
文章以网络攻防技术课程为例,归纳了课程思政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生评教结果等,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基于以上研究分析,提出了网络攻防技术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的改进办法,并进行了教学实施。... 文章以网络攻防技术课程为例,归纳了课程思政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生评教结果等,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基于以上研究分析,提出了网络攻防技术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的改进办法,并进行了教学实施。实践结果证明,改进后的网络攻防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注重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巧妙融合,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解决了一味灌输思想、知识导致课堂枯燥乏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网络攻防技术 在线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现状扫描及障碍性因素研究
5
作者 丁敏 《时代人物》 2024年第9期143-145,共3页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群)的创新创业教育处于深入发展阶段,在深化双创教育体系改革、强化双创教育机制保障、加强双创人才培养、提升双创赛事组织水平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但在培养理念、管理机制、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多元协同等...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群)的创新创业教育处于深入发展阶段,在深化双创教育体系改革、强化双创教育机制保障、加强双创人才培养、提升双创赛事组织水平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但在培养理念、管理机制、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多元协同等方面仍需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现状扫描 障碍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