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正压通气与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交替疗法在急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丰毅 刘南枝 王婷花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3期510-513,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与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交替疗法在急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9月~2024年8月鄱阳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与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交替疗法在急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9月~2024年8月鄱阳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0例急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数字表法分为HFNC组和NIPPV组,各30例,HFNC组采用HFNC呼吸支持治疗,NIPPV组予以NIPPV与HFNC交替疗法,对比治疗前、治疗3 d后两组血气指标、肺功能、呼吸动力学指标、血清指标,并统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结果:治疗3 d后,NIPPV组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气道峰压(Peak inspiratory pressure,PIP)、气道阻力(Airway resistance,Raw)、呼吸做功(Work of breathing,WOB)、单核细胞分布宽度(Monocyte distribution width,MDW)、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HFNC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HFNC组(P<0.05);NIPPV组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aO_(2))、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最大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第1秒最大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predicted,FEV1%pred)均明显高于HFNC组(P<0.05)。结论:相较于HFNC治疗,NIPPV与HFNC交替疗法应用于急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急救中可显著改善血气指标与呼吸动力学指标,有助于肺功能恢复,同时减轻机体炎症与心肌损伤,降低不良事件发生,促进预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PV HFNC 交替疗法 急重症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症急性肾损伤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丰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23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危重症急性肾损伤(AKI)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治疗的20例危重症AK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分析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危重症急性肾损伤(AKI)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治疗的20例危重症AK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分析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量表(APACHE-Ⅱ)评分、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电解质指标[钠离子(Na+)、钙离子(Ca2+)、钾离子(K+)、碳酸氢根离子(HCO3-)]、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统计分析肾功能恢复率及死亡率。结果患者治疗后24 h、48 h、72 h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9.82±3.81)、(16.75±3.12)、(13.70±3.14)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4.93±3.7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BUN、Scr、Na+、Ca2+、K+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而HCO3-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TNF-α、IL-6、IL-10分别为(18.14±1.92)、(7.93±1.01)、(10.75±1.03)ng/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69.87±2.56)、(38.45±2.06)、(35.64±2.98)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患者中,死亡6例(30%),存活14例(70%),肾功能恢复9例(4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症AKI效果显著,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纠正电解质紊乱,保护肾功能,降低死亡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急性肾损伤 连续性血液净化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miRNAs联合模型预测脑挫裂伤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
3
作者 彭保星 张倩 +2 位作者 陈岩玉 应国明 胡超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20期9-13,共5页
目的:探究外泌体miRNAs联合模型预测脑挫裂伤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脑挫裂伤患者200例,分别检测入院时和1周后患者血清外泌体miR-21、miR-124、miR-335的表达水平。根据伤后3个月的COS评分分为预... 目的:探究外泌体miRNAs联合模型预测脑挫裂伤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脑挫裂伤患者200例,分别检测入院时和1周后患者血清外泌体miR-21、miR-124、miR-335的表达水平。根据伤后3个月的CO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COS4~5分)与预后不良组(COS1~3分)。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外泌体miRNAs与脑挫裂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性,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该联合模型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估外泌体miRNAs联合模型在脑挫裂伤患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结果:2组患者入院时GCS评分、出血量、中线移位、脑挫裂伤体积、miR-21、miR-124、miR-33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合并颅骨骨折例数、是否应用抗凝药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出血量>12mL、中线移位>5mm、脑挫裂伤体积>20cm^(2)、miR-21>2.5、miR-124>3、miR-335>2.5是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入院时CCS评分>8分是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结论:外泌体miRNAs对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miRNAs 模型预测 脑挫裂伤 预后
原文传递
白蛋白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价值
4
作者 彭保星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3年第4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白蛋白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于鄱阳县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人血白蛋白治疗... 目的探讨白蛋白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于鄱阳县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人血白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肿量、水肿面积、神经功能状况,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肿量、水肿面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肿量、水肿面积、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方式治疗基础上增加白蛋白治疗的疗效较好,能够减少急性脑出血患者水肿面积和血肿量,改善神经功能,加速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 急性脑出血 血肿量 水肿面积 神经功能状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