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酒钢尾矿制粒磁化焙烧试验研究
1
作者 李小杰 郭忆 《甘肃冶金》 2017年第3期6-8,共3页
酒钢本部尾矿坝现堆存铁品位21%~24%的尾矿约7 000万t,为使尾矿中的铁资源得以回收利用,开展了酒钢尾矿制粒-磁化焙烧-干选抛废-磨矿磁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煤粉与矿样的质量比为1.5%,焙烧温度为810℃,焙烧时间为30 min,焙烧产物磨矿... 酒钢本部尾矿坝现堆存铁品位21%~24%的尾矿约7 000万t,为使尾矿中的铁资源得以回收利用,开展了酒钢尾矿制粒-磁化焙烧-干选抛废-磨矿磁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煤粉与矿样的质量比为1.5%,焙烧温度为810℃,焙烧时间为30 min,焙烧产物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0%,弱磁选磁场强度为125 m T条件下,可获得铁品位为56.13%、铁回收率为72.87%的铁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 制粒 磁化焙烧 干选抛废 弱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0S耐热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缺陷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天增 王建泽 邹德宁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21,共5页
工业冶炼的310S铸坯,通过Fact Sage软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第二相析出模拟和SEM缺陷检测,排除了析出相是产生缺陷的直接原因。后经生产试验发现投入机架除磷的钢卷表面出现了缺陷,而没有投入机架除磷钢卷表面质量良好无缺陷发生。因此,310... 工业冶炼的310S铸坯,通过Fact Sage软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第二相析出模拟和SEM缺陷检测,排除了析出相是产生缺陷的直接原因。后经生产试验发现投入机架除磷的钢卷表面出现了缺陷,而没有投入机架除磷钢卷表面质量良好无缺陷发生。因此,310S耐热钢表面缺陷产生的原因是轧制过程中钢板表面出现微裂纹形成了二次氧化铁皮,二次氧化铁皮被酸洗后形成。为避免表面缺陷再次发生,310S耐热不锈钢批量轧制时建议只使用粗除磷工艺而不使用机架除磷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0S奥氏体不锈钢 第二相 机架除磷 表面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钢焊丝钢ER70S-6X工艺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翟有有 《甘肃冶金》 2015年第5期42-45,共4页
针对焊丝钢ER70S-6X盘条强度偏高,拉拔过程容易断丝;焊接过程飞溅大、成型差。通过对焊丝钢ER70S-6X气保焊丝钢成分优化,冶炼工艺优化、轧制工艺优化,该气保焊丝盘条的质量明显提高,完全满足用户的质量要求。
关键词 ER70S-6X 抗拉强度 化学成分 吐丝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板坯后续工艺流程中的织构演变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文科 吴忠旺 +5 位作者 任慧平 张慧敏 郭欢 赵小龙 罗晓阳 狄彦军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4,共5页
基于采用低温加热工艺制备的高磁感取向硅钢板坯,利用EBSD技术分析了热轧、常化、冷轧和初次再结晶阶段织构的主要组成和Goss织构的分布。结果表明,热轧板的表层是高斯织构的起源,在过渡区{100}、{110}和{111}三种面织构都有一定的占比... 基于采用低温加热工艺制备的高磁感取向硅钢板坯,利用EBSD技术分析了热轧、常化、冷轧和初次再结晶阶段织构的主要组成和Goss织构的分布。结果表明,热轧板的表层是高斯织构的起源,在过渡区{100}、{110}和{111}三种面织构都有一定的占比,中心形变区域占比最多的是{100}<110>立方织构。常化板的表层存在较多的{110}<112>黄铜织构和{110}<001>Goss织构,过渡区和中心形变区都有较多的{114}<418>织构,中心形变区占比最多的是{112}<110>α线织构。冷轧织构以{112}<110>α织构为主,还有较多的{100}<110>织构。经过脱碳退火和渗氮工艺后,初次再结晶以{114}<418>织构和{111}<112>γ线织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磁感取向硅钢 低温加热 织构
原文传递
热加工工艺参数对310S铸坯等轴晶组织动态再结晶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天增 王建泽 +1 位作者 李具仓 邹德宁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9-144,共6页
通过热模拟实验和显微组织分析,研究了热变形工艺参数对310S钢再结晶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1 100℃、0.1s^(-1)条件下,变形量>15%时发生动态再结晶,变形量达到60%时,晶内和晶界均出现大量的再结晶晶粒。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再... 通过热模拟实验和显微组织分析,研究了热变形工艺参数对310S钢再结晶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1 100℃、0.1s^(-1)条件下,变形量>15%时发生动态再结晶,变形量达到60%时,晶内和晶界均出现大量的再结晶晶粒。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再结晶过程逐渐充分,晶粒尺寸趋于均匀。在相同变形温度下,应变速率越低,晶粒尺寸越大;随着应变速率升高,再结晶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在变形温度为1 000℃,应变速率为10s^(-1)、0.01s^(-1)条件下,再结晶晶粒尺寸分别为15μm和45.4μm。分析表明等轴晶310S钢的热变形再结晶机制主要由晶界弓弯形核和晶内亚晶界演变形核两种机制共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0S 等轴晶 组织 再结晶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工艺对平整轧制后50W800无取向硅钢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谯德高 赵小龙 +2 位作者 狄彦军 郭渊强 蔺晓亮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7-121,共5页
为提高50W800无取向硅钢的板形,需要对再结晶退火后的硅钢进行平整轧制,在平整后会出现硅钢片磁性能下降现象。对平整轧制后的50W800无取向硅钢进行400~800℃的去应力退火,利用单片测量法测量其铁损和磁感应强度,并用EBSD技术对组织织... 为提高50W800无取向硅钢的板形,需要对再结晶退火后的硅钢进行平整轧制,在平整后会出现硅钢片磁性能下降现象。对平整轧制后的50W800无取向硅钢进行400~800℃的去应力退火,利用单片测量法测量其铁损和磁感应强度,并用EBSD技术对组织织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平整轧制后,50W800无取向硅钢小角度晶界增加,但晶粒不均匀性会导致磁性能下降;采用700℃×2 min去应力退火后,50W800无取向硅钢磁性能得到较好的改善。EBSD技术分析发现,去应力退火能消耗大量小角度晶界,使晶界含量降低,晶粒均匀性增加,不利形变织构{111}<112>强度降低,这是50W800无取向硅钢磁性能改善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小角度晶界 平整退火 磁性能
原文传递
30Cr13马氏体不锈钢色差缺陷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具仓 刘天增 +1 位作者 王军伟 徐斌 《铸造技术》 CAS 2018年第1期210-213,共4页
工业生产的30Cr13马氏体不锈钢钢卷在制造刀具过程中出现了色差缺陷,对色差缺陷进行了金相组织观察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色差缺陷是连铸铸坯在凝固过程中析出大量珠状碳化物聚集,经轧制后沿轧向形成的。在860℃退火,随着时间的延长,直... 工业生产的30Cr13马氏体不锈钢钢卷在制造刀具过程中出现了色差缺陷,对色差缺陷进行了金相组织观察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色差缺陷是连铸铸坯在凝固过程中析出大量珠状碳化物聚集,经轧制后沿轧向形成的。在860℃退火,随着时间的延长,直接淬火后的30Cr13色差试样硬度平均值从HV173上升到HV201。这是由于铁素体+碳化物向奥氏体转变的越多,冷却反向转变时碳化物弥散强化作用和奥氏体不完全转变形成少量的马氏体,因此硬度升高。860℃保温64 h,能够消除30Cr13刀具制品上的色差缺陷,保证产品的成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不锈钢 30Cr13 色差 退火 弥散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帘线钢中Als热力学计算与含量控制
8
作者 翟有有 《甘肃冶金》 2015年第6期28-29,64,共3页
酒钢生产帘线钢中脆性夹杂物检出率68.3%,经过热力学计算可知帘线钢冶炼过程中平衡酸溶铝含量约3ppm,而在线分析钢液中的酸溶铝含量为20~40 ppm,钢中脆性夹杂物含量高是由钢中酸溶铝含量高所致,为提升帘线钢质量必须控制炼钢过程酸溶铝... 酒钢生产帘线钢中脆性夹杂物检出率68.3%,经过热力学计算可知帘线钢冶炼过程中平衡酸溶铝含量约3ppm,而在线分析钢液中的酸溶铝含量为20~40 ppm,钢中脆性夹杂物含量高是由钢中酸溶铝含量高所致,为提升帘线钢质量必须控制炼钢过程酸溶铝的含量,杜绝含铝合金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夹杂物 热力学计算 酸溶铝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