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院神经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模式及效果探讨 被引量:14
1
作者 何玉清 郑桂容 王静 《护理管理杂志》 2005年第1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模式,培养高素质的专科护理人才,提高神经外科病人的抢救及护理质量。方法确定神经外科专科护士认定资格,对从事神经外科护理工作3年以上的护士进行基础理论及技术(包括专科新理论、新技术)、抢救理论及技...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模式,培养高素质的专科护理人才,提高神经外科病人的抢救及护理质量。方法确定神经外科专科护士认定资格,对从事神经外科护理工作3年以上的护士进行基础理论及技术(包括专科新理论、新技术)、抢救理论及技术以及开颅手术助手等培训。结果护士的专科知识和技能得到拓展和加深,护士的专科业务水平、工作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显著上升。结论系统的专科知识与技能培训可推动神经外科专科护士的培养进程,加快专科护理队伍的建设,促进专科护理水平和质量的全面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专科护士 培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实习护生带教体会 被引量:2
2
作者 韩秀华 汪小云 韩清华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2期59-60,共2页
对大、中专实习护生采取入科教育、整体护理带教及ICU带教,使护生角色适应期缩短,综合素质提高,病人满意度及出科考核成绩优良率均达95%以上,较好完成了临床教学目标。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神经外科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对颅脑外伤的神经保护效果 被引量:8
3
作者 周待令 张鹏 汪峰 《医学综述》 2016年第20期4111-4114,共4页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颅脑外伤(TBI)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高压氧组(39例)和联合组(39例)。高压氧组给予高...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颅脑外伤(TBI)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高压氧组(39例)和联合组(39例)。高压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时间为80-90 min,每日1次,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期,每日100 mg+250 m L 0.9%氯化钠注射液,每日1次,静脉滴注;维持阶段,每日40 mg+250 m L 0.9%氯化钠注射液,每日1次,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2周、4周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血清髓磷脂碱性蛋白(MBP)水平、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并统计治疗4周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血清NSE、MBP的水平以及MCA在组间、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87%(37/39),明显高于高压氧组患者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高压氧组和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08%(9/39)比30.77%(12/39),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可有效保护TBI患者脑部神经,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状况,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高压氧 神经节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科手术应用于颅底巨大脑膜瘤的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锐 谭云 +1 位作者 张鹏 刘明东 《癌症进展》 2018年第7期837-840,共4页
目的探究显微外科手术应用于颅底巨大脑膜瘤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进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颅底巨大脑膜瘤的7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部位颅底巨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以及术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探究显微外科手术应用于颅底巨大脑膜瘤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进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颅底巨大脑膜瘤的7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部位颅底巨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以及术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颅底巨大脑膜瘤患者以头痛症状最为常见,占56.96%;其次为视力障碍,共有26例患者,占32.91%;精神症状较为少见,仅有4例患者伴有精神症状,占5.06%。对患者随访1年,发现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加重,发生率为32.91%;其次为脑脊液漏及颅内出血,分别发生6例及5例,分别占7.59%、6.33%。79例患者中19例为嗅沟脑膜瘤,占24.05%;15例为鞍区脑膜瘤,占18.99%;15例为蝶骨嵴脑膜瘤,占18.99%;6例为岩斜区脑膜瘤,占7.59%;24例为后颅窝脑膜瘤,占30.38%。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以嗅沟区颅底巨大脑膜瘤全切率最高,术后死亡率最低,复发率最低;而治疗效果以岩斜区颅底巨大脑膜瘤最差。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应用于颅底巨大脑膜瘤的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颅底巨大脑膜瘤 治疗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5例报道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明冬 宋毅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946-1947,共2页
目的评价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998~2008年采用MVD治疗45倒原发性三又神经痛,对其疗效、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有效44例(总效率为97.7%),其中疗效优42例(93.3%),疗效良2例(4... 目的评价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998~2008年采用MVD治疗45倒原发性三又神经痛,对其疗效、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有效44例(总效率为97.7%),其中疗效优42例(93.3%),疗效良2例(4.4%),无效1例(2.2%);并发症有脑脊液漏l例,轻度面瘫2例,面部麻木2例,术后唇周疱疹6例。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结论MVD是一种病因性治疗,具有治愈率高、保持三叉神经功能的特点,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痛 原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神经瘤治疗方案的选择 被引量:1
6
作者 范仕兵 刘明冬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9年第3期235-238,共4页
听神经瘤的治疗应包括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主要有枕下乙状窦后入路(RSC)、经中颅窝入路(MFC)、经迷路入路(TLC)三种手术入路,非手术治疗包括放射治疗以及动态影像学观察。不同的治疗方法各具有相应的优缺点,本文就目前听... 听神经瘤的治疗应包括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主要有枕下乙状窦后入路(RSC)、经中颅窝入路(MFC)、经迷路入路(TLC)三种手术入路,非手术治疗包括放射治疗以及动态影像学观察。不同的治疗方法各具有相应的优缺点,本文就目前听神经瘤存在的主流治疗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进行综述以帮助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治疗 显微外科 放射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神经瘤切除术后并发症(附42例报告)
7
作者 龙明 崔坤虎 +1 位作者 周待令 冉住国 《伤残医学杂志》 1999年第3期37-38,共2页
本文报告听神经瘤切除术后并发症42例。其最常见并发症为面,听神经损伤;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为脑干损伤;其它并发症有三叉神经损伤,后组颅神经损伤、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伤口局部积液及脑膨出、急性肺水肿、脑脊液鼻漏等。本文着重介... 本文报告听神经瘤切除术后并发症42例。其最常见并发症为面,听神经损伤;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为脑干损伤;其它并发症有三叉神经损伤,后组颅神经损伤、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伤口局部积液及脑膨出、急性肺水肿、脑脊液鼻漏等。本文着重介绍及讨论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神经纤科手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椎管内硬膜外神经鞘瘤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龙明 崔坤篪 +1 位作者 刘明冬 冉住国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55-256,共2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硬膜外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本文收集1989~2004年期间椎管内硬膜外神经鞘瘤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以神经根痛为首发症状,继而出现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腰穿显示椎管梗阻,脑脊液蛋白... 目的探讨椎管内硬膜外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本文收集1989~2004年期间椎管内硬膜外神经鞘瘤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以神经根痛为首发症状,继而出现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腰穿显示椎管梗阻,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脊髓腔造影表现不典型,MRI可明确诊断;手术可完整切除肿瘤及其宿主神经。结论本病临床少见,术前明确肿瘤与硬脊膜的关系有一定困难,手术为惟一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 硬脊膜 神经鞘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及脑室外引流加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内血肿合并脑室铸型24例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宋毅 刘明冬 +1 位作者 冉住国 崔坤篪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24-1425,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及脑室外引流加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内血肿合并脑室铸型的疗效。方法对24例脑内血肿合并脑室铸型患者采用手术及腰大池引流等综合方法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同时行脑室外引流并配合腰大池引流24例,存活19例,术... 目的探讨手术及脑室外引流加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内血肿合并脑室铸型的疗效。方法对24例脑内血肿合并脑室铸型患者采用手术及腰大池引流等综合方法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同时行脑室外引流并配合腰大池引流24例,存活19例,术后6个月ADL评分:I级5例,Ⅱ级6例,Ⅲ级3例,Ⅳ级2例,Ⅴ级1例,死亡2例。结论对于出血量较大的脑内血肿合并脑室铸型,本方法能较快清除血肿,促进脑脊液循环通路的重新建立,是提高预后的救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内血肿 脑室铸型 脑室外引流 腰大池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颅内血肿的界定及分型初探 被引量:11
10
作者 崔坤篪 龙明 +4 位作者 李骥 刘明冬 冉住国 周待令 赵锐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3年第2期135-137,共3页
本文作者对外伤性颅内血肿的界定及分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把颅内血肿分为"微型、小型、中型、大型和巨大型,在临床上从某一方面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选择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对颅脑损伤的病人来讲外伤... 本文作者对外伤性颅内血肿的界定及分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把颅内血肿分为"微型、小型、中型、大型和巨大型,在临床上从某一方面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选择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对颅脑损伤的病人来讲外伤性颅内血肿除硬膜外血肿外,绝大多数急性硬膜下血肿与脑内血肿都伴有脑挫裂伤,单纯血肿较少见。血肿的大小不一定说明病情轻重,对急性硬膜下血肿而言有时血肿小而脑挫裂伤严重,其病情反而较重。正如文中所指出的:颅内血肿的界定及分型仅是对疾病的诊断作出进一步的阐述和完善,并不能作为治疗的依据。因此,颅脑损伤的诊治必须根据外伤机制、受伤轻重、脑组织原发和继发损伤程度、临床和CT表现等综合判断,决定治疗措施。目前我们对颅脑损伤的分级是使用CT出现以前的方法。随着CT的广泛应用,结合病人的神志、瞳孔变化、神经系统体征、生命体征和CT的表现,将会出现更完善的分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颅内血肿 分型 CT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技术探讨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明冬 宋毅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01-1202,共2页
目的总结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86例,行显微手术治疗,并随访采用GOS评分,观察预后。结果行动脉瘤瘤颈夹闭术84例,动脉瘤包裹术1例,动脉瘤孤立术1例。术后... 目的总结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86例,行显微手术治疗,并随访采用GOS评分,观察预后。结果行动脉瘤瘤颈夹闭术84例,动脉瘤包裹术1例,动脉瘤孤立术1例。术后随访恢复良好77例,轻残4例,重残2例,死亡3例。结论手术时机的把握,以及术中综合措施的应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积极预防脑血管痉挛可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前组循环 显微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继发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铃铛 宋毅 +5 位作者 冯清林 刘明冬 范仕兵 杜江峰 张鹏 冯梅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5期394-398,共5页
目的研究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继发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ymptomatic cerebral vasospasm,SCVS)的相关危险因素,为SCVS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SAH患者临床资料,对性别、年龄、高血压史、... 目的研究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继发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ymptomatic cerebral vasospasm,SCVS)的相关危险因素,为SCVS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SAH患者临床资料,对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Fisher分级等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6例患者中发生SCVS的患者共39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CVS组与非SCVS组在年龄、高血压、吸烟、脑室内积血、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显示血管痉挛程度、尼莫地平使用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龄、高血压史、Fisher分级是发生SCVS的危险因素,其比值比(odds ratio,OR)分别为0.567、1.982和2.713;而尼莫地平的使用是SCVS发生的保护因素,OR为0.799。结论 SAH后SCVS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低年龄、高血压史、Fisher分级是SCVS的独立危险因素,尼莫地平使用为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症状性脑血管痉挛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1504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5
13
作者 崔坤篪 龙明 +4 位作者 冉住国 周待令 刘明冬 李骥 赵锐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3年第5期390-391,共2页
由于CT的普及,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诊治水平不断提高,治疗效果更为满意.我院1991年1月至2001年6月共收治1504例,治疗体会如下.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颅内血肿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例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体会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明冬 宋毅 +5 位作者 赵锐 周待令 冉住国 李骥 崔坤篪 张鹏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第8期499-500,共2页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46例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其中瘤颈夹闭术44例,瘤壁加固术1例,孤立术1例。均采用经翼点入路,近侧载瘤动脉暂时阻断,瘤体、瘤颈逐步缩窄等技术。结果术后患者恢复良好40例,轻残2例,重残1例,死...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46例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其中瘤颈夹闭术44例,瘤壁加固术1例,孤立术1例。均采用经翼点入路,近侧载瘤动脉暂时阻断,瘤体、瘤颈逐步缩窄等技术。结果术后患者恢复良好40例,轻残2例,重残1例,死亡3例。结论为防止再次出血,对颅内动脉瘤应积极手术。手术时机的把握以及术中操作是手术成功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术 手术时机 脑血管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弹簧圈栓塞颅内前循环动脉瘤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毅 刘明冬 +2 位作者 张铃铛 谭云 吴瑶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3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应用国产Jasper电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医院行单纯动脉瘤栓塞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116例,其中37例联合使用国产弹簧圈和进口弹簧圈(国产组),79例使用进口弹簧圈栓塞(进口...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应用国产Jasper电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医院行单纯动脉瘤栓塞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116例,其中37例联合使用国产弹簧圈和进口弹簧圈(国产组),79例使用进口弹簧圈栓塞(进口组)。两组患者在同一时间段由同一术者使用单纯栓塞的方法采用同种微导管进行治疗,术后采用栓塞体积比评估动脉瘤的栓塞致密度,并以患者出院时的住院费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两组治疗的经济性。结果国产组与进口组的入院Hunt-Hess评分、动脉瘤栓塞体积比、出院GO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 0. 05);国产组费用/评分低于进口组(P <0. 05)。结论国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为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提供了一种更经济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弹簧圈 颅内动脉瘤 栓塞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大池引流在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冯清林 范仕兵 +4 位作者 赵锐 吴瑶 李冀 冉住国 刘明冬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14期1525-1529,共5页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引流释放脑脊液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缩短责任血管显露时间、预防小脑挫伤及岩静脉破裂出血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09例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病例资料。术中行腰大池置引流患者(实验组)56例,术中未行腰...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引流释放脑脊液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缩短责任血管显露时间、预防小脑挫伤及岩静脉破裂出血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09例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病例资料。术中行腰大池置引流患者(实验组)56例,术中未行腰大池引流者(对照组)53例,比较2组责任血管显露时间,术中、术后小脑挫裂伤及岩静脉属支出血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责任血管显露时间<10min 48例(85.71%),对照组16例(30.18%);术中发生小脑挫裂伤对照组3例(5.66%),实验组1例(1.78%);术后复查头颅CT示小脑挫裂伤对照组2例(3.77%),实验组无术后小脑挫裂伤。对照组术中可见由于释放CSF牵拉造成岩静脉属支出血2例(3.77%),术后对侧幕上远隔部位硬膜下出血1例(1.88%);实验组术中、术后均未见出血,且未见明显腰大池置管相关并发症。结论术中腰大池引流可控制脑脊液释放量及释放时间,可避免术中释放脑脊液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引发的小脑挫裂伤,亦可避免由于过快、过多的脑脊液丢失导致的远隔部位出血,同时减少MVD手术相关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腰大池引流 显微血管减压术 并发症 小脑挫伤 岩静脉属支出血 远隔部位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例顽固性颞叶癫痫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锐 冉住国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724-1725,共2页
目的探讨顽固性颞叶癫痫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顽固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并进行病灶和致痫灶定位,术中在ECOG描记下5例行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10例行病灶切除+标准前颞叶切除,8例行标准前颞叶切除+... 目的探讨顽固性颞叶癫痫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顽固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并进行病灶和致痫灶定位,术中在ECOG描记下5例行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10例行病灶切除+标准前颞叶切除,8例行标准前颞叶切除+MST或热灼术。结果本组23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0.5~2年,Engel's效果分级:Ⅰ级18例(78%),Ⅱ级3例(13%),Ⅲ级2例(9%),暂时性运动性失语1例,暂时性轻度偏瘫1例。结论在严格的术前综合评估、术中皮层和深部电极精确描记下,采用联合术式治疗顽固性颞叶癫痫能达到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颞叶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泵持续湿化在气管切开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汪小云 张小容 +3 位作者 冯梅 田琨 谢咏梅 韩秀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2期264-265,共2页
重型颅脑损伤和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常因昏迷致咳嗽或吞咽反射减弱或丧失,表现为窒息或呼吸困难,气管切开是防治患者窒息,保证气道开放、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主要措施,是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改善低氧症状、减轻缺氧对脑组织继发性损害、减轻脑... 重型颅脑损伤和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常因昏迷致咳嗽或吞咽反射减弱或丧失,表现为窒息或呼吸困难,气管切开是防治患者窒息,保证气道开放、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主要措施,是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改善低氧症状、减轻缺氧对脑组织继发性损害、减轻脑水肿的重要抢救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高血压脑出血 气管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孤独肾结石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7
19
作者 熊迪 文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11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孤独肾结石的护理要点。方法收集28例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孤独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经由手术和护理干预后,27例患者成功碎石,碎石成功率96.4%,平均住院时间(16.9±2.7...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孤独肾结石的护理要点。方法收集28例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孤独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经由手术和护理干预后,27例患者成功碎石,碎石成功率96.4%,平均住院时间(16.9±2.7)d,28例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孤独肾结石患者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对减少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2
20
作者 范仕兵 刘明东 李骥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0年第6期637-638,共2页
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inoma)又称前庭神经瘤,是颅内脑桥-小脑角区的常见肿瘤。听神经瘤直径〈3cm为中、小型听神经瘤,以听神经及邻近脑神经症状、小脑功能受损、后组脑神经及脑干症状多见。
关键词 听神经瘤 外科手术切除 临床应用 小脑角区 后组脑神经 神经症状 功能受损 脑干症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