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贵州高速公路向家坡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祝辉 唐红梅 +3 位作者 李明 叶四桥 石晋旭 王昌贤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2687-2693,共7页
重庆—贵州高速公路向家坡滑坡为一路堑边坡,由于开挖、降雨及地下水等重要因素的影响,经治理后边坡仍然在缓慢变形之中,目前仍处于欠稳定状态,滑坡随时有继续滑动破坏的可能,一旦失稳,直接危及公路及立交桥正常营运,可能造成不可估量... 重庆—贵州高速公路向家坡滑坡为一路堑边坡,由于开挖、降雨及地下水等重要因素的影响,经治理后边坡仍然在缓慢变形之中,目前仍处于欠稳定状态,滑坡随时有继续滑动破坏的可能,一旦失稳,直接危及公路及立交桥正常营运,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该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形态分布特征分析其形成机制及稳定状况,并提出建议防治措施。此成果为该滑坡的有效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为公路边坡的后续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公路边坡 形态描述 形成机制 传递系数法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地质灾害孕灾环境分区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林孝松 唐红梅 +1 位作者 陈洪凯 覃庆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9,共7页
为探索重庆市地质灾害孕灾环境分布情况,以重庆市主要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孕灾因子基础上,选取暴雨强度、地貌条件、地质岩性、年均降雨量、植被覆盖度和地质构造条件等6个因子,构建地质灾害孕灾环境分区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 为探索重庆市地质灾害孕灾环境分布情况,以重庆市主要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孕灾因子基础上,选取暴雨强度、地貌条件、地质岩性、年均降雨量、植被覆盖度和地质构造条件等6个因子,构建地质灾害孕灾环境分区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效度相耦合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建立孕灾环境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在ArcGIS软件平台支持下,以1 km×1 km网格尺寸为单位精细获取各指标分析数据,计算得到各网格孕灾环境综合指数值,并根据该值进行重庆市地质灾害孕灾环境等级区划分。结果表明:重庆市地质灾害孕灾环境综合指数值在43~84之间,孕灾分区主要集中在高易发区和中易发区,其中危险区1.29×104 km2,占总面积的15.62%;高易发区4.42×104 km2,占53.68%;中易发区2.38×104 km2,占28.85%;低易发区0.15×104 km2,占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孕灾环境 综合分区 地理信息系统(GIS)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工程施工爆破围岩损伤分区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唐红梅 周云涛 廖云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02-206,共5页
基于围岩开挖爆破主频率衰减过程定义损伤变量,得到围岩爆破损伤量随爆心距变化的函数关系式;通过围岩爆破损伤量与爆心距函数关系曲线变化规律以及围岩破坏特征总结得出围岩损伤破坏的5个区,分别为:围岩粉碎区、碎裂区、破裂区、后续... 基于围岩开挖爆破主频率衰减过程定义损伤变量,得到围岩爆破损伤量随爆心距变化的函数关系式;通过围岩爆破损伤量与爆心距函数关系曲线变化规律以及围岩破坏特征总结得出围岩损伤破坏的5个区,分别为:围岩粉碎区、碎裂区、破裂区、后续损伤区(扰动区)和原岩区,并得出对应的分界损伤变量、爆心距以及围岩损伤范围。以龙滩水电站右岸导流洞爆破开挖工程为例,计算结果表明:龙滩水电站右岸导流洞爆破开挖引起的岩体损伤量是爆心距的递减函数,损伤范围依次为0.5 m、0.59 m、3.16 m、8.25 m,损伤范围依次增大,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如粉碎区到碎裂区增长率为15.3%,碎裂区到破裂区为81.3%,破裂区到后续损伤区为61.7%。围岩损伤在破裂区变化最快,此范围内爆破应力波能量衰减急剧,粉碎区、碎裂区、后续损伤区以及原岩区损伤变量随爆心距缓慢递减。实例表明,此损伤分区计算方法具有可靠性。研究成果对于有效评估地下工程施工围岩损伤特性及分析隧洞开挖优化设计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围岩 损伤分区 施工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库区工程弃渣泥石流形成机理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菲 唐红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0-623,640,共5页
基于对重庆库区工程弃渣泥石流发育的宏观地质环境较系统地分析,认为重庆库区工程弃渣具备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选取沟床比降、沟床糙度、汇水面积、洪峰流量等10个因子分析了重庆库区工程弃渣泥石流的稳定性条件,建立了适合重庆库... 基于对重庆库区工程弃渣泥石流发育的宏观地质环境较系统地分析,认为重庆库区工程弃渣具备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选取沟床比降、沟床糙度、汇水面积、洪峰流量等10个因子分析了重庆库区工程弃渣泥石流的稳定性条件,建立了适合重庆库区工程弃渣泥石流的起动机理;并以重庆库区奉节县城李家大沟工程弃渣为实例进行验证,说明工程弃渣的活动性是可以通过实际验算来具体确定的,为泥石流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工程弃渣 起动机理 重庆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公路高切坡岩土安全分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林孝松 陈洪凯 +1 位作者 许江 唐红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237-3242,共6页
将统一强度理论和Lode应力参数进行耦合,建立计算山区公路高切坡局部安全稳定的数学模型。基于Arc GIS9.3对高切坡数据进行前期处理和分析,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高切坡研究断面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断面各节点的相关参数,利用Arc GIS9.3对... 将统一强度理论和Lode应力参数进行耦合,建立计算山区公路高切坡局部安全稳定的数学模型。基于Arc GIS9.3对高切坡数据进行前期处理和分析,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高切坡研究断面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断面各节点的相关参数,利用Arc GIS9.3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后期分析与可视化,最终得到研究断面岩土安全分区图。以重庆市两巫(巫山-巫溪)路高切坡K88+680为实例,模拟得到K88+660、K88+680和K88+700三个断面的安全分区图,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空间插值方法得出该路段坡面的安全分区图。研究结果与实际相吻合,可用于指导该高切坡的开挖及防治,同时研究方法对于高切坡的局部安全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安全分区 统一强度理论 地理信息系统 高切坡 山区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库区滑带粉质黏土强度参数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罗红 唐红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0-83,138,共5页
滑坡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滑带土是滑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滑坡的发展变形、稳定性评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的研究是滑坡稳定性计算和抗滑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三峡库区重庆境内滑体(带)中广泛存在着粉质黏... 滑坡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滑带土是滑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滑坡的发展变形、稳定性评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的研究是滑坡稳定性计算和抗滑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三峡库区重庆境内滑体(带)中广泛存在着粉质黏土,收集重庆境内代表性滑坡的地质勘察报告,以其滑带粉质黏土的强度参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常规直剪试验的天然峰值强度和残值强度以及饱和峰值强度和残值强度之间、常规直剪强度参数和原位直剪强度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各参数之间的回归方程,揭示了该区域粉质黏土不同试验条件下强度参数之间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质黏土 强度参数 相关性 滑带土 重庆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与地下工程健康研究及防治理念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洪凯 李明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213-217,223,共6页
目前,隧道与地下工程的病害问题日益成为工程中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将其提升到健康的理念上来,对于工程技术进步和隧道工程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下工程健康所处状态与使用功能的不同,将其健康状况划分为四个等级,并遴选了支护... 目前,隧道与地下工程的病害问题日益成为工程中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将其提升到健康的理念上来,对于工程技术进步和隧道工程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下工程健康所处状态与使用功能的不同,将其健康状况划分为四个等级,并遴选了支护结构状态、地下水和通风照明状况等主要的健康因子作为评价量化指标。结合目前主要的声波、电磁波和激光扫面等无损检测技术,从隧道健康的防治理念出发,开发了针对地下支护结构渗漏与裂损的康复技术,对指导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地下工程 健康指标 诊断机理 康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格构-锚固工程结构计算及其应用——以重庆万州清泉路滑坡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杨铭 陈洪凯 陈斯祺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6年第2期61-65,共5页
筏板式格构-锚杆-锚索复合抗滑支挡结构是治理土质滑坡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技术。该结构由筏板式格构、膨胀型锚杆和预应力锚索组成,结合了普通格构和筏板基础的综合功能。通过建立简化结构计算模型,确定了结构中所需锚杆以及锚索数量的计... 筏板式格构-锚杆-锚索复合抗滑支挡结构是治理土质滑坡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技术。该结构由筏板式格构、膨胀型锚杆和预应力锚索组成,结合了普通格构和筏板基础的综合功能。通过建立简化结构计算模型,确定了结构中所需锚杆以及锚索数量的计算方法。结合工程应用,针对大型松散堆积层滑坡—重庆市万州区清泉路滑坡,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新型结构的设计方法能够满足工程安全要求,该新型结构具有一定的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质滑坡 工程治理 筏板式格构-锚杆-锚索复合抗滑支挡技术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滑坡岩土力学参数分区统计分析研究
9
作者 杨静黎 陈洪凯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7年第5期30-34,共5页
在滑坡的稳定性计算中,计算参数的取值一直是困扰工程师们的问题,特别是土体抗剪强度的取值问题。由于三峡库区范围较大,所涉滑坡较多,为了较为全面地把握和研究三峡库区滑坡的岩土力学参数,对三峡库区内的26个典型滑坡进行了岩性分区... 在滑坡的稳定性计算中,计算参数的取值一直是困扰工程师们的问题,特别是土体抗剪强度的取值问题。由于三峡库区范围较大,所涉滑坡较多,为了较为全面地把握和研究三峡库区滑坡的岩土力学参数,对三峡库区内的26个典型滑坡进行了岩性分区并将其岩土力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岩性主要分为泥、砂岩夹煤层区,泥灰岩夹砂、页岩区和灰岩、白云岩夹页岩区。统计数据表明不同岩性的滑带土体抗剪强度差异明显。在天然快剪、天然残剪、饱和快剪、大型剪切试验的试验方法中,灰岩、白云岩夹页岩区的滑带土内摩擦角较其他岩性分区的滑带土内摩擦角大,而黏聚力的规律则不太明显。滑体土与滑带土在抗剪能力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勘察过程中应注意区分滑体土与滑带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岩性分区 抗剪强度参数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岸塔柱状危岩的压裂耦合损伤-突变失稳预测
10
作者 唐红梅 宋刚 +2 位作者 杨健 毛柯洁 周福川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6,共9页
位于三峡库区巫峡段消落带的塔柱状危岩,其底部多损伤因素的耦合作用下常呈压裂诱发座溃整体失稳模式,危岩底部耦合损伤至突变机制是研究该类库岸危岩体失稳预警的关键科学问题.以三峡库区库岸巫峡段箭穿洞塔柱状危岩体为例,将危岩体简... 位于三峡库区巫峡段消落带的塔柱状危岩,其底部多损伤因素的耦合作用下常呈压裂诱发座溃整体失稳模式,危岩底部耦合损伤至突变机制是研究该类库岸危岩体失稳预警的关键科学问题.以三峡库区库岸巫峡段箭穿洞塔柱状危岩体为例,将危岩体简化为中上部非劣化区和下部劣化区的二元地质力学模型,基于应变等价原理获得其危岩体下部劣化区的荷载效应、溶蚀效应、干湿循环弱化效应的耦合损伤本构模型和总损伤度演化方程,根据地质力学模型概化为等效弹簧模型转化为力-位移的耦合损伤本构方程;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和突变理论建立了塔柱状危岩的耦合损伤-折叠突变模型,获取了其失稳判据和临界位移的表达式.通过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危岩体突变失稳时的系统控制变量为-0.0073,预测模型计算理论的突变起点垂向位移为42.2mm,终止点位移为60.5mm,当监测数据危岩体最大垂向累积位移为26.2mm时,小于突变起始位移时就采用及时治理措施,与危岩未失稳的状态吻合.其研究成果可为三峡库区灰岩地区库岸塔柱状压溃型危岩的监测预警与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岸塔柱状危岩 压溃失稳型 耦合损伤 突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降雨作用下强风化泥岩降雨入渗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陈洪凯 唐红梅 +4 位作者 唐云辉 谭玲 魏来 何晓英 高阳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55-2760,共6页
土体降雨入渗特性是实施坡面泥石流和土体滑坡发育过程研究的重要因素。研制了人工降雨土柱入渗试验装置,实施了10、20、30、40、50、60 mm/h共6种降雨强度下强风化泥岩的入渗试验,最长降雨历时105 min。试验结果表明:可将土体入渗过程... 土体降雨入渗特性是实施坡面泥石流和土体滑坡发育过程研究的重要因素。研制了人工降雨土柱入渗试验装置,实施了10、20、30、40、50、60 mm/h共6种降雨强度下强风化泥岩的入渗试验,最长降雨历时105 min。试验结果表明:可将土体入渗过程可分为无压入渗、有压入渗和饱和入渗3阶段,其中土体的入渗率在无压入渗阶段和饱和入渗阶段均随降雨历时增长近似为常数,在有压入渗阶段则快速降低;通过定义降雨作用下土体入渗锋,包括初始入渗锋和终止入渗锋,分析了入渗锋所处位置随降雨强度的变化关系,初始入渗锋和终止入渗锋之间的幅值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变宽;提出了可表征重庆地区侏罗系强风化泥岩入渗过程的土体降雨入渗公式。研究成果对于构建重庆地区降雨诱发型滑坡及坡面泥石流的预测预报模型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力学 入渗特性 强风化泥岩 试验 人工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剪型危岩破坏弹冲动力参数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洪凯 张瑞刚 +1 位作者 唐红梅 赵先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30-33,共4页
危岩崩塌具有突发性,属于能量快速释放的动力学过程。针对压剪型危岩,提出了压剪型危岩破坏力学模型,建立主控结构面锁固段切向抗力和剪切位移本构方程;发现危岩动力失稳瞬间系统的临滑聚能将释放并转换为危岩崩落动能,推导建立了危岩... 危岩崩塌具有突发性,属于能量快速释放的动力学过程。针对压剪型危岩,提出了压剪型危岩破坏力学模型,建立主控结构面锁固段切向抗力和剪切位移本构方程;发现危岩动力失稳瞬间系统的临滑聚能将释放并转换为危岩崩落动能,推导建立了危岩主控结构面锁固段断裂扩展所需耗能的计算公式,得到危岩临滑聚能和临滑释放能量随剪切位移增大的演化曲线,据此提出危岩突发性破坏后崩塌体弹冲速度和弹冲加速度计算公式。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分析危岩崩落机制及致灾效应具有一定参考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弹冲动力参数 压剪型危岩 主控结构面 聚能与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岩主控结构面损伤模型研究 被引量:87
13
作者 陈洪凯 唐红梅 叶四桥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45-851,共7页
危岩是迄今研究程度极其薄弱的地质灾害类型,而主控结构面受荷损伤是危岩发育机理研究的核心技术.通过定义主控结构面裂端损伤区,运用损伤力学方法建立了裂端损伤区的即时泊松比和即时弹性模量的计算方法,并据此构建了主控结构面裂端损... 危岩是迄今研究程度极其薄弱的地质灾害类型,而主控结构面受荷损伤是危岩发育机理研究的核心技术.通过定义主控结构面裂端损伤区,运用损伤力学方法建立了裂端损伤区的即时泊松比和即时弹性模量的计算方法,并据此构建了主控结构面裂端损伤本构方程,为主控结构面断裂演化数值模拟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 主控结构面 损伤区 损伤模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型滑坡经验性降雨阈值研究综述 被引量:69
14
作者 陈洪凯 魏来 谭玲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90-996,共7页
为更好地对滑坡进行预测预报,将作为滑坡预警重要判据的经验性降雨阈值的研究现状进行分类总结,并结合滑坡产生机理加以评述。提出了经验性降雨阈值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受客观统计资料影响较大、降雨强度的选择问题、地区性限制明显、如何... 为更好地对滑坡进行预测预报,将作为滑坡预警重要判据的经验性降雨阈值的研究现状进行分类总结,并结合滑坡产生机理加以评述。提出了经验性降雨阈值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受客观统计资料影响较大、降雨强度的选择问题、地区性限制明显、如何进行前期降雨时间选择问题、前期降雨型式的考虑问题、降雨、滑坡的周期性对降雨阈值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建议:经验性降雨阈值应同滑坡产生机理密切结合、经验性降雨阈值应同环境地质背景紧密结合、完善降雨滑坡监测机制,灵活选取经验性降雨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型滑坡 降雨阈值 前期降雨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裂砂岩蠕变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郭臣业 鲜学福 +2 位作者 姜永东 唐红梅 姚伟静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90-995,共6页
为了认识破裂砂岩蠕变特征,利用MTS815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对永川煤矿T3xj6砂岩进行一系列加载水平的峰后蠕变试验,并用改进的西原模型描述破裂(峰后)砂岩蠕变全过程。试验结果表明,破裂砂岩失稳蠕变过程与煤岩一般的蠕变规律相似;破裂砂... 为了认识破裂砂岩蠕变特征,利用MTS815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对永川煤矿T3xj6砂岩进行一系列加载水平的峰后蠕变试验,并用改进的西原模型描述破裂(峰后)砂岩蠕变全过程。试验结果表明,破裂砂岩失稳蠕变过程与煤岩一般的蠕变规律相似;破裂砂岩也存在长期强度,其值可根据岩石加载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得出;破裂砂岩蠕变全过程可用改进的西原模型描述,对加载应力大于Sh(破裂砂岩的长期强度)的情况,模型的参数可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影响破裂砂岩蠕变成功进行的因素是岩样的均质性、加载控制和岩样移送三轴压力室前密封的可靠性。研究结论对揭示地下工程灾害发生的时滞性、确定掘进巷道围岩支护参数等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破裂岩石 蠕变试验 长期强度 蠕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倾岩质边坡破坏的力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王林峰 陈洪凯 唐红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84-889,共6页
以反倾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由一组结构面切割时边坡稳定性系数的力学计算方法。根据岩块结构面的受力模式,构建了岩块结构面的断裂力学模型,并基于断裂力学建立了各岩块结构面等效应力强度因子的求解方法和稳定性判据。引入Kelvi... 以反倾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由一组结构面切割时边坡稳定性系数的力学计算方法。根据岩块结构面的受力模式,构建了岩块结构面的断裂力学模型,并基于断裂力学建立了各岩块结构面等效应力强度因子的求解方法和稳定性判据。引入Kelvin蠕变模型,获得了t时刻岩块结构面等效应力强度因子的求解方法和结构面长度计算方法,为反倾岩质边坡的防治和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以边坡内各岩块的转角为关联变量,量化了岩块转动后岩块间的相互作用力,建立了岩块转角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建立的反倾岩质边坡破坏的力学分析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倾岩质边坡 力学机制 稳定性 断裂力学 破坏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岩耦合参数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唐红梅 叶四桥 +3 位作者 祝辉 李明 石晋旭 王昌贤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2642-2649,共8页
目前,对危岩稳定性计算参数的选取仅仅从力学角度考虑,一般是通过大量试验及等效公式计算得出的。危岩主控结构面的强度参数,对危岩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危岩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影响力学参数的环境因素,采用人工神经... 目前,对危岩稳定性计算参数的选取仅仅从力学角度考虑,一般是通过大量试验及等效公式计算得出的。危岩主控结构面的强度参数,对危岩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危岩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影响力学参数的环境因素,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危岩稳定性计算力学参数进行综合选取,得到危岩耦合参数的弱化系数,对危岩主控结构面强度参数进行合理折减,并以万州区首立山危岩为实例进行验算,通过与等效法计算结果的比较,发现两者较为接近,证实该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耦合参数 主控结构面 弱化系数 半定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石碰撞切向恢复系数的取值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叶四桥 巩尚卿 +2 位作者 王林峰 谢涛 王宗建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5,共8页
切向恢复系数是落石运动轨迹计算和被动防护系统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不同坡面状态、落石形状和质量的落石模型冲击试验,进行落石碰撞切向恢复系数研究。结果表明:落石的形状对切向恢复系数无明显影响;落石质量、坡面状态、坡度、... 切向恢复系数是落石运动轨迹计算和被动防护系统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不同坡面状态、落石形状和质量的落石模型冲击试验,进行落石碰撞切向恢复系数研究。结果表明:落石的形状对切向恢复系数无明显影响;落石质量、坡面状态、坡度、下落高度对切向恢复系数的影响较大,切向恢复系数随坡面由软到硬以及落石质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大,随碰撞坡面坡度和下落高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各种试验条件下切向恢复系数基本均在0.4以上,占总试验次数的98%,0.5以上的占93%,0.9以上的占25%,表明在碰撞过程中,落石切向速度的损失有限,在当前落石运动路径模拟中,现有切向恢复系数取值在部分情形下偏小,可能导致被动防护设计安全储备不足。综合考虑坡面状态和坡度2个因素,给出了不同条件下切向恢复系数的建议值。在实际取用时,坡面越硬、坡度越小则取区间内高值,反之,则取区间内低值,或直接采用区间随机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石 运动路径 被动防护设计 切向恢复系数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石冲击力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8
19
作者 叶四桥 陈洪凯 唐红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9-64,共6页
落石冲击力计算依赖于一些半经验半理论的算法,但这些算法的适宜性、合理性一直未能得到充分讨论和厘清。本文选择国内外代表性的5种冲击力算法,在设定落石尺寸、自由落高和缓冲土层厚度下进行冲击力计算结果的系统对比分析,发现国内有... 落石冲击力计算依赖于一些半经验半理论的算法,但这些算法的适宜性、合理性一直未能得到充分讨论和厘清。本文选择国内外代表性的5种冲击力算法,在设定落石尺寸、自由落高和缓冲土层厚度下进行冲击力计算结果的系统对比分析,发现国内有关规范推荐的落石冲击力算法实际计算的是落石冲击过程平均冲击力,而并非最大冲击力,从而导致工程应用中冲击力计算结果严重偏小,应是落石冲击力作用下结构开裂和失效的原因。相应地,以日本道路公团算法为代表的基于落石现场冲击实测冲击力拟合得到的经验算法比较符合实际,建议引入使用,但其不足在于不能反映冲击角度、缓冲土层厚度等对冲击力的影响,要圆满解决落石冲击力计算问题需要在以上各方面进一步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石 冲击力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万州区公路洪灾孕灾环境分区 被引量:14
20
作者 覃庆梅 林孝松 +1 位作者 唐红梅 陈洪凯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4,共6页
针对重庆市万州区公路洪灾,选择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育、暴雨强度、洪水频次、地貌条件、岩性条件、年均降雨量、植被覆盖度与地质构造等8个孕灾环境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提出了孕灾环境指数评价模型。在GIS技术支持下,以网格... 针对重庆市万州区公路洪灾,选择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育、暴雨强度、洪水频次、地貌条件、岩性条件、年均降雨量、植被覆盖度与地质构造等8个孕灾环境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提出了孕灾环境指数评价模型。在GIS技术支持下,以网格为单位提取出各网格的孕灾环境指数,据此结合万州区乡镇级行政区划将万州区公路洪灾孕灾环境划分为4个等级区,即危险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与低易发区。通过研究其成果对公路洪灾风险评价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灾环境分区 公路洪灾 层次分析法 地理信息系统 万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