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门诊教学模式在小儿外科临床实习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向丽
吕麟亚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6期945-947,共3页
临床实习是连接医学理论与实践的纽带,是培养合格临床医生的关键环节。门诊教学模式使得医学生能在实习期间尽早融入医疗实践活动中,解决了病房教学病种单一、动手能力不足等问题,是病房教学的有益补充。该院在小儿外科的临床实习轮转...
临床实习是连接医学理论与实践的纽带,是培养合格临床医生的关键环节。门诊教学模式使得医学生能在实习期间尽早融入医疗实践活动中,解决了病房教学病种单一、动手能力不足等问题,是病房教学的有益补充。该院在小儿外科的临床实习轮转过程中常规加入了小儿外科门诊轮转,让医学生参与普通外科门诊、急诊外科门诊和创口门诊的轮转,取得了良好口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习
小儿外科
外科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风险管理在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
17
2
作者
张学兵
周蓉
+1 位作者
徐红芳
罗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21期1809-1810,共2页
目的有效地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为门诊手术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以风险管理知识为指导,通过识别门诊手术工作中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风险衡量与评价,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指导临床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结...
目的有效地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为门诊手术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以风险管理知识为指导,通过识别门诊手术工作中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风险衡量与评价,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指导临床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结果门诊手术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无护理差错发生,有效地减少了医疗纠纷。结论在门诊手术室安全管理工作中,识别门诊手术工作中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风险是前提,培训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和能力是基础,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是关键,加强风险监控、狠抓落实是实现安全护理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门诊手术
护理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0.1%平阳霉素在儿童口腔血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袁亮
周德凯
+2 位作者
郭振华
何昀
向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017-2022,共6页
目的探讨0.1%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儿童口腔血管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经验。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管瘤专科有完整记录及随访资料的56例口腔血管畸形患儿,所有病例末次治疗结束后均...
目的探讨0.1%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儿童口腔血管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经验。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管瘤专科有完整记录及随访资料的56例口腔血管畸形患儿,所有病例末次治疗结束后均随访2年。分析患儿血管畸形大小分型、部位等临床资料。统计患儿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典型病例,总结临床治疗要点。结果 56例患儿均完成全程治疗,其中有效48例,基本治愈45例,无效7例。4例患儿出现局部溃疡、色素沉着等,无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本组患儿基本治愈率高于文献报道的平均水平。结论 0.1%平阳霉素经皮局部灌注治疗儿童口腔血管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且较易于掌握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治疗
口腔血管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塑支具治疗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学兵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3-254,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矫形支具治疗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2005年1月采用热塑支具治疗或支具辅助治疗的124例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凸患儿,穿戴前进行全面评估,解除患儿思想顾虑,做好各项宣教;穿戴后进行...
目的:探讨应用矫形支具治疗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2005年1月采用热塑支具治疗或支具辅助治疗的124例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凸患儿,穿戴前进行全面评估,解除患儿思想顾虑,做好各项宣教;穿戴后进行连续护理观察,重视患儿的感受和需求,反复强调注意要点,注意预防并发症;治疗期间加强功能锻炼。结果:全部病儿均经过2~4年的随访,绝大多数有不同程度的畸形矫正,基本上达到矫治的预期目的。穿戴前后加强宣教和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由于儿童的病理及生理特点,支具对各种特发性脊柱侧凸均有不同程度的矫正作用,可有效地控制早期脊柱侧凸的发展。但应加强穿戴前后的宣教和护理,及早防治各种并发症,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脊柱侧凸
支具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虚拟现实技术在儿童感染伤口换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
15
5
作者
吴玉洁
吴利平
+2 位作者
林光燕
王燕
陈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儿童感染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在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伤口门诊就诊的感染伤口患儿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在换...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儿童感染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在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伤口门诊就诊的感染伤口患儿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在换药过程中分别给予手机视频干预和虚拟视频干预,评价并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及干预第1~3天伤口换药的疼痛评分、心率、换药时长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第1~3天,观察组换药中疼痛评分、伤口清创心率与换药时长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换药中疼痛评分、伤口清创心率,伤口包扎心率与换药时长方面,存在组间、时间及两者交互效应(均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可减轻儿童感染伤口换药疼痛,缩短换药时长,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儿童
伤口护理
疼痛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268例非住院儿童创伤发病特点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
6
6
作者
吴玉洁
吴利平
+3 位作者
林光燕
王燕
徐红芳
魏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13-1217,共5页
目的:调查非住院儿童创伤发病特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儿童创伤的科普、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非住院创伤患儿病历资料。结果:共纳入患儿17 268例,男女比为1.73∶1,平...
目的:调查非住院儿童创伤发病特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儿童创伤的科普、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非住院创伤患儿病历资料。结果:共纳入患儿17 268例,男女比为1.73∶1,平均年龄(4.31±2.82)岁;年创伤高发期为4月(1 777/17 268,10.29%)、7月(1 752/17 268,10.15%)及12月(1 574/17268,9.12%),日创伤高发时段为18:00~19:59(3 475/17 268,20.12%);家庭(7 932/17 268,45.93%)和学校(5 526/17 268,32.00%)是常见受伤地点;头部(12 150/17 268,70.36%)和四肢(3 605/17 268,20.88%)易受伤,头部受伤多由跌倒(7 805/12150,64.24%)和撞伤(3 657/12 150,30.10%)引起,四肢受伤多由锐器伤(1 122/3 605,31.12%)和烫伤(1 342/3 605,37.23%)引起,头部跌倒受伤是首位致伤原因(7 805/17 268,45.20%)。结论:非住院儿童创伤的发病特点有规律可循。加强儿童及其照顾者健康宣教,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家校联动防范创伤,注重防护头部与四肢,重视烫伤预处理与活动场地安全,可有效减少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创伤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凝胶敷料引起伤口周围皮肤炎症的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被引量:
4
7
作者
张学兵
徐红芳
+2 位作者
罗宁
林光燕
敖伟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641-2642,共2页
目的探讨水凝胶敷料用于儿童慢性伤口治疗引起伤口周围皮肤炎症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116例慢性伤口患儿使用水凝胶敷料进行伤口换药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适应证的选择、水凝胶敷料的使用方法、敷料更换时间、患儿年龄等。结果...
目的探讨水凝胶敷料用于儿童慢性伤口治疗引起伤口周围皮肤炎症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116例慢性伤口患儿使用水凝胶敷料进行伤口换药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适应证的选择、水凝胶敷料的使用方法、敷料更换时间、患儿年龄等。结果 23例患儿发生了伤口周围皮肤炎症,其中适应证选择不当4例,涂抹水凝胶过满3例,涂抹水凝胶前未将创面拭干2例,盐水纱布过湿3例,更换时间大于5d11例,所有患儿经调整或更换敷料后顺利康复。结论水凝胶敷料用于儿童慢性伤口换药时只要适应证选择得当,掌握好正确的使用方法,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好地促进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敷料
皮肤炎症
原因分析
干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密闭性敷料在小儿慢性伤口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5
8
作者
莫霖
吴小玉
+2 位作者
纪容渝
徐红芳
汤献碧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90-792,共3页
目的 探讨处理小儿慢性伤口的最佳治疗方法以及创面愈合中保持湿润的最佳时间.方法 选择同类伤口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纱布敷料覆盖,观察组则根据伤口的不同愈合阶段选择适当的密闭透气性敷料覆盖,分别在使用后2 d、3 ...
目的 探讨处理小儿慢性伤口的最佳治疗方法以及创面愈合中保持湿润的最佳时间.方法 选择同类伤口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纱布敷料覆盖,观察组则根据伤口的不同愈合阶段选择适当的密闭透气性敷料覆盖,分别在使用后2 d、3 d、4 d、5 d观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及不同通透性的透气膜对伤口愈合的影响.采用同一标准观察两组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时间及次数.结果 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换药时疼痛明显减轻,换药次数及时间减少,平均治疗费用降低25%左右.结论 根据伤口的状况及不同愈合阶段采用适当的密闭性敷料,可明显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瘢痕的形成.同时观察到,在小儿慢性伤口红色期以间隔3~4 d换药时间最佳,透气膜的通透性越小,上皮的再生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性敷料
小儿
慢性伤口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凝胶敷料引起伤口周围皮肤炎症的护理
被引量:
5
9
作者
张学兵
刘玉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7-117,共1页
目的:探讨水凝胶敷料用于儿童慢性伤口护理引起伤口周围皮肤炎症的护理对策,以提高伤口护理质量。方法:对23例发生伤口周围皮肤炎症患儿的伤口愈合过程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儿经过积极地对症处理,创面均顺利康复,没有...
目的:探讨水凝胶敷料用于儿童慢性伤口护理引起伤口周围皮肤炎症的护理对策,以提高伤口护理质量。方法:对23例发生伤口周围皮肤炎症患儿的伤口愈合过程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儿经过积极地对症处理,创面均顺利康复,没有导致伤口感染加重或继发感染。结论:水凝胶敷料用于儿童慢性伤口护理时能为伤口提供一个理想的湿性环境而加快创面愈合,但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慢性伤口
水凝胶敷料
伤口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糖皮质激素瘤内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护理
被引量:
2
10
作者
莫霖
徐洪芳
+2 位作者
吴小玉
纪容渝
汤献碧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7年第2期32-33,共2页
糖皮质激素瘤内注射治疗婴幼儿真性血管瘤(杨梅状、海绵状及混合性血管瘤),尤其对增生期大型血管瘤有见效快、不良反应代的特点,有效率达93.8%,既能抑制血管瘤的生长,促进消退,又能保持美观。我院血管瘤专科门诊1991年-2005年...
糖皮质激素瘤内注射治疗婴幼儿真性血管瘤(杨梅状、海绵状及混合性血管瘤),尤其对增生期大型血管瘤有见效快、不良反应代的特点,有效率达93.8%,既能抑制血管瘤的生长,促进消退,又能保持美观。我院血管瘤专科门诊1991年-2005年,采用糖皮质激素瘤内注射治疗真性血管瘤患儿4056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血管瘤
瘤内注射治疗
糖皮质激素
真性血管瘤
护理
混合性血管瘤
不良反应
专科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患儿家长伤口护理知识认知现状调查
被引量:
2
11
作者
杨陈
张学兵
+2 位作者
徐红芳
敖伟
林光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23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患儿家长伤口护理知识的掌握现状,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来我院伤口门诊就诊的100例患儿家长进行伤口护理知识的知晓情况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名患儿家长伤口护理...
目的:探讨患儿家长伤口护理知识的掌握现状,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来我院伤口门诊就诊的100例患儿家长进行伤口护理知识的知晓情况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名患儿家长伤口护理知识平均得分为(14.41±3.21)分,得分≥24分仅占1%;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和家庭支持程度对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根据患儿家长对伤口护理知识的了解程度,有针对性地为家长提供健康教育指导,以此促进患儿伤口愈合,使患儿得到更科学、全面的照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
儿童
家长
护理知识
认知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婴幼儿剖腹手术后补钾时间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莫霖
唐道秀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3-304,共2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剖腹手术后最佳补钾时间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将 80例剖腹手术后患儿分成两组 ,即早期补钾组 (5 0例 )和晚期补钾组 (3 0例 )。分别测定手术前后未补钾时血钾、钠、氯变化及手术后不同时间补钾对...
目的探讨婴幼儿剖腹手术后最佳补钾时间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将 80例剖腹手术后患儿分成两组 ,即早期补钾组 (5 0例 )和晚期补钾组 (3 0例 )。分别测定手术前后未补钾时血钾、钠、氯变化及手术后不同时间补钾对电解质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手术日和术后钾丢失明显 ,术中输血量与术后钾变化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 ,早、晚期补钾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术后第 1天开始补钾 ,肠功能恢复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剖腹手术
低钾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制压迫板包扎脐疝法
13
作者
徐红芳
吴小玉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8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疝
脐
压迫板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肠造瘘术后切口感染合并造口旁肠瘘的护理
14
作者
熊俊
林光燕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2年第3期162-165,共4页
早产儿由于免疫功能和器官发育不成熟,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高发人群[1]。在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进展出现肠穿孔时,肠造瘘术是治疗NEC的重要方法[2-4]。肠瘘是腹部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当发生肠外瘘...
早产儿由于免疫功能和器官发育不成熟,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高发人群[1]。在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进展出现肠穿孔时,肠造瘘术是治疗NEC的重要方法[2-4]。肠瘘是腹部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当发生肠外瘘时,大量的肠内容物流出使瘘口周围皮肤糜烂,甚至形成溃疡[5]。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规使用儿童一件式造口袋对早产儿造口进行护理,但是当造口出现回缩伴切口感染合并造口旁肠瘘时,一件式造口袋则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肠造瘘术
切口感染
肠瘘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儿科护士伤口造口失禁护理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
15
作者
熊俊
林光燕
+1 位作者
吴玉洁
魏平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16期2769-2772,共4页
目的调查某市三级甲等综合儿科医院护士伤口造口失禁(WOC)护理知识培训需求及护理现状,为开展小儿WOC专科护士(WOCN)培训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的《儿科护士伤口造口失禁护理知识培训需求调研问卷》对某市三级甲等综合儿科医院63...
目的调查某市三级甲等综合儿科医院护士伤口造口失禁(WOC)护理知识培训需求及护理现状,为开展小儿WOC专科护士(WOCN)培训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的《儿科护士伤口造口失禁护理知识培训需求调研问卷》对某市三级甲等综合儿科医院639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仅15.02%的儿科护士参加过WOC护理知识培训,92.18%的儿科护士获取相关知识途径是科内或院级业务学习,39.75%的儿科护士每月需给予3例以上的患儿进行WOC护理,WOC护理仍以传统护理方式为主(57.90%)。94.37%的儿科护士希望得到WOC护理知识培训,90.32%的护理管理者表示临床需要WOCN,并同意选派护理骨干参加培训。40.53%的儿科护士希望培训时间是1个月。结论儿科护士需要进行WOC护理知识培训,应积极探索合适的培训模式,满足岗位需求,提升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护士
培训需求
伤口造口失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例暴发性紫癜伴肠坏死行回肠造瘘术后患儿的护理
16
作者
魏平
林光燕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3年第2期161-164,共4页
总结1例暴发性紫癜伴肠坏死行回肠造瘘术后患儿的护理经验。包括做好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造口排泄物的管理、紫癜皮疹的保护、发热与感染的控制、机械通气的护理、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个性化营养支持、疼痛管理...
总结1例暴发性紫癜伴肠坏死行回肠造瘘术后患儿的护理经验。包括做好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造口排泄物的管理、紫癜皮疹的保护、发热与感染的控制、机械通气的护理、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个性化营养支持、疼痛管理和心理支持。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儿造口黏膜分离得以控制,机体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住院87 d后,患儿顺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发性紫癜
肠造口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慢性伤口中的应用
被引量:
42
17
作者
杨陈
张学兵
+1 位作者
敖伟
徐红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8期594-597,共4页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慢性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3-5月就诊的51例慢性伤口患儿作为试验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其模式包括疼痛护理和人文关怀,多途径协同健康教育,家庭照护指导和延续护理;将2015年1...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慢性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3-5月就诊的51例慢性伤口患儿作为试验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其模式包括疼痛护理和人文关怀,多途径协同健康教育,家庭照护指导和延续护理;将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59例慢性伤口患儿作为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护理.观察比较2组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慢性伤口患儿疼痛评分、伤口愈合时间、主要照顾者对慢性伤口相关知识得分、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分别为(3.86±1.63)分、(25.63±7.07)d、(26.22±5.21)分、(2.65±0.60)分,对照组分别为(5.56±1.77)分、(34.26±11.69)d、(18.03±4.43)分、(2.22±0.6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5~8.911,均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减轻慢性伤口患儿换药时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同时也为慢性伤口患儿在离院后的家庭照护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健康教育
慢性伤口
以家庭为中心
原文传递
中国儿童意外伤害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
12
18
作者
何姗
伍颖
+1 位作者
陈欣
林光燕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8期1543-1546,共4页
意外伤害(非故意伤害)是指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及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包括交通事故、溺水、窒息、中毒、烧/烫伤及跌落等。意外伤害是中国儿童致伤、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人口问题关乎国...
意外伤害(非故意伤害)是指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及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包括交通事故、溺水、窒息、中毒、烧/烫伤及跌落等。意外伤害是中国儿童致伤、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人口问题关乎国家命运,在全面开放二胎生育背景下,为建立安全环境,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应进一步加强儿童意外伤害防控相关研究。本文对中国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预防与控制及防控目标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相应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意外伤害
预防
控制
原文传递
题名
门诊教学模式在小儿外科临床实习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向丽
吕麟亚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
附属
儿童
医院
门诊
外科
出处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6期945-947,共3页
文摘
临床实习是连接医学理论与实践的纽带,是培养合格临床医生的关键环节。门诊教学模式使得医学生能在实习期间尽早融入医疗实践活动中,解决了病房教学病种单一、动手能力不足等问题,是病房教学的有益补充。该院在小儿外科的临床实习轮转过程中常规加入了小儿外科门诊轮转,让医学生参与普通外科门诊、急诊外科门诊和创口门诊的轮转,取得了良好口碑。
关键词
临床实习
小儿外科
外科门诊
分类号
R726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险管理在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
17
2
作者
张学兵
周蓉
徐红芳
罗宁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
附属
儿童
医院
门诊
外科
出处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21期1809-1810,共2页
文摘
目的有效地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为门诊手术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以风险管理知识为指导,通过识别门诊手术工作中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风险衡量与评价,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指导临床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结果门诊手术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无护理差错发生,有效地减少了医疗纠纷。结论在门诊手术室安全管理工作中,识别门诊手术工作中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风险是前提,培训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和能力是基础,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是关键,加强风险监控、狠抓落实是实现安全护理的保障。
关键词
风险管理
门诊手术
护理安全
Keywords
risk management
clinical operation
nursing safety
分类号
R197.323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0.1%平阳霉素在儿童口腔血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袁亮
周德凯
郭振华
何昀
向丽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
附属
儿童
医院
血管瘤专科
重庆医科大学
附属
儿童
医院
门诊
外科
出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017-2022,共6页
文摘
目的探讨0.1%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儿童口腔血管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经验。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管瘤专科有完整记录及随访资料的56例口腔血管畸形患儿,所有病例末次治疗结束后均随访2年。分析患儿血管畸形大小分型、部位等临床资料。统计患儿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典型病例,总结临床治疗要点。结果 56例患儿均完成全程治疗,其中有效48例,基本治愈45例,无效7例。4例患儿出现局部溃疡、色素沉着等,无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本组患儿基本治愈率高于文献报道的平均水平。结论 0.1%平阳霉素经皮局部灌注治疗儿童口腔血管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且较易于掌握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平阳霉素
治疗
口腔血管畸形
Keywords
pingyangmycin
percutaneous injection
oral vascular malformation
分类号
R654.4 [医药卫生—外科学]
R726.2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塑支具治疗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学兵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门诊外科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3-254,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应用矫形支具治疗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2005年1月采用热塑支具治疗或支具辅助治疗的124例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凸患儿,穿戴前进行全面评估,解除患儿思想顾虑,做好各项宣教;穿戴后进行连续护理观察,重视患儿的感受和需求,反复强调注意要点,注意预防并发症;治疗期间加强功能锻炼。结果:全部病儿均经过2~4年的随访,绝大多数有不同程度的畸形矫正,基本上达到矫治的预期目的。穿戴前后加强宣教和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由于儿童的病理及生理特点,支具对各种特发性脊柱侧凸均有不同程度的矫正作用,可有效地控制早期脊柱侧凸的发展。但应加强穿戴前后的宣教和护理,及早防治各种并发症,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儿童
脊柱侧凸
支具治疗
护理
Keywords
Child
Idiopathic scoliosis
Brace therapy
Nursing
分类号
R472.4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虚拟现实技术在儿童感染伤口换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
15
5
作者
吴玉洁
吴利平
林光燕
王燕
陈霞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
附属
儿童
医院
护理部
重庆医科大学
附属
儿童
医院
门诊
外科
出处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20,共4页
基金
重庆市教委护理学“十三五”重点学科资助项目(2019hlxk09)。
文摘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儿童感染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在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伤口门诊就诊的感染伤口患儿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在换药过程中分别给予手机视频干预和虚拟视频干预,评价并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及干预第1~3天伤口换药的疼痛评分、心率、换药时长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第1~3天,观察组换药中疼痛评分、伤口清创心率与换药时长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换药中疼痛评分、伤口清创心率,伤口包扎心率与换药时长方面,存在组间、时间及两者交互效应(均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可减轻儿童感染伤口换药疼痛,缩短换药时长,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儿童
伤口护理
疼痛管理
Keywords
virtual reality
children
wound care
pain management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7268例非住院儿童创伤发病特点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
6
6
作者
吴玉洁
吴利平
林光燕
王燕
徐红芳
魏平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
附属
儿童
医院
护理部
重庆医科大学
附属
儿童
医院
门诊
外科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13-1217,共5页
基金
重庆市教委护理学“十三五”重点学科资助项目(编号:2019hlxk09)
重庆市护理学“十二五”重复学科建设资助项目(编号:HLJY201806)。
文摘
目的:调查非住院儿童创伤发病特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儿童创伤的科普、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非住院创伤患儿病历资料。结果:共纳入患儿17 268例,男女比为1.73∶1,平均年龄(4.31±2.82)岁;年创伤高发期为4月(1 777/17 268,10.29%)、7月(1 752/17 268,10.15%)及12月(1 574/17268,9.12%),日创伤高发时段为18:00~19:59(3 475/17 268,20.12%);家庭(7 932/17 268,45.93%)和学校(5 526/17 268,32.00%)是常见受伤地点;头部(12 150/17 268,70.36%)和四肢(3 605/17 268,20.88%)易受伤,头部受伤多由跌倒(7 805/12150,64.24%)和撞伤(3 657/12 150,30.10%)引起,四肢受伤多由锐器伤(1 122/3 605,31.12%)和烫伤(1 342/3 605,37.23%)引起,头部跌倒受伤是首位致伤原因(7 805/17 268,45.20%)。结论:非住院儿童创伤的发病特点有规律可循。加强儿童及其照顾者健康宣教,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家校联动防范创伤,注重防护头部与四肢,重视烫伤预处理与活动场地安全,可有效减少创伤。
关键词
儿童
创伤
流行病学
Keywords
children
trauma
epidemiology
分类号
R179 [医药卫生—妇幼卫生保健]
R18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凝胶敷料引起伤口周围皮肤炎症的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被引量:
4
7
作者
张学兵
徐红芳
罗宁
林光燕
敖伟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
附属
儿童
医院
门诊
外科
出处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641-2642,共2页
基金
重庆市卫生局基金资助项目(2013-2-057)
2013~2014年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经费资助(国医办医涵[2013]544号)
文摘
目的探讨水凝胶敷料用于儿童慢性伤口治疗引起伤口周围皮肤炎症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116例慢性伤口患儿使用水凝胶敷料进行伤口换药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适应证的选择、水凝胶敷料的使用方法、敷料更换时间、患儿年龄等。结果 23例患儿发生了伤口周围皮肤炎症,其中适应证选择不当4例,涂抹水凝胶过满3例,涂抹水凝胶前未将创面拭干2例,盐水纱布过湿3例,更换时间大于5d11例,所有患儿经调整或更换敷料后顺利康复。结论水凝胶敷料用于儿童慢性伤口换药时只要适应证选择得当,掌握好正确的使用方法,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好地促进伤口愈合。
关键词
水凝胶敷料
皮肤炎症
原因分析
干预措施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密闭性敷料在小儿慢性伤口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5
8
作者
莫霖
吴小玉
纪容渝
徐红芳
汤献碧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门诊外科
出处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90-792,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处理小儿慢性伤口的最佳治疗方法以及创面愈合中保持湿润的最佳时间.方法 选择同类伤口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纱布敷料覆盖,观察组则根据伤口的不同愈合阶段选择适当的密闭透气性敷料覆盖,分别在使用后2 d、3 d、4 d、5 d观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及不同通透性的透气膜对伤口愈合的影响.采用同一标准观察两组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时间及次数.结果 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换药时疼痛明显减轻,换药次数及时间减少,平均治疗费用降低25%左右.结论 根据伤口的状况及不同愈合阶段采用适当的密闭性敷料,可明显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瘢痕的形成.同时观察到,在小儿慢性伤口红色期以间隔3~4 d换药时间最佳,透气膜的通透性越小,上皮的再生越快.
关键词
密闭性敷料
小儿
慢性伤口
护理
Keywords
Closed dressing Children Chronic wound Nursing
分类号
R4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凝胶敷料引起伤口周围皮肤炎症的护理
被引量:
5
9
作者
张学兵
刘玉琳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
附属
儿童
医院
门诊
外科
重庆医科大学
附属
儿童
医院
呼吸科
出处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7-117,共1页
文摘
目的:探讨水凝胶敷料用于儿童慢性伤口护理引起伤口周围皮肤炎症的护理对策,以提高伤口护理质量。方法:对23例发生伤口周围皮肤炎症患儿的伤口愈合过程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儿经过积极地对症处理,创面均顺利康复,没有导致伤口感染加重或继发感染。结论:水凝胶敷料用于儿童慢性伤口护理时能为伤口提供一个理想的湿性环境而加快创面愈合,但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方法。
关键词
儿童
慢性伤口
水凝胶敷料
伤口护理
Keywords
children
chronic wounds
the Hydrogel dressing
wound care
分类号
TN248.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糖皮质激素瘤内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护理
被引量:
2
10
作者
莫霖
徐洪芳
吴小玉
纪容渝
汤献碧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门诊外科
出处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7年第2期32-33,共2页
文摘
糖皮质激素瘤内注射治疗婴幼儿真性血管瘤(杨梅状、海绵状及混合性血管瘤),尤其对增生期大型血管瘤有见效快、不良反应代的特点,有效率达93.8%,既能抑制血管瘤的生长,促进消退,又能保持美观。我院血管瘤专科门诊1991年-2005年,采用糖皮质激素瘤内注射治疗真性血管瘤患儿4056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婴幼儿血管瘤
瘤内注射治疗
糖皮质激素
真性血管瘤
护理
混合性血管瘤
不良反应
专科门诊
分类号
R732.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患儿家长伤口护理知识认知现状调查
被引量:
2
11
作者
杨陈
张学兵
徐红芳
敖伟
林光燕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
附属
儿童
医院
门诊
外科
出处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23期75-77,共3页
基金
2013~2014年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经费资助(国医办医涵[2013]544号
重庆市卫生局基金资助项目(2013-2-057)
文摘
目的:探讨患儿家长伤口护理知识的掌握现状,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来我院伤口门诊就诊的100例患儿家长进行伤口护理知识的知晓情况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名患儿家长伤口护理知识平均得分为(14.41±3.21)分,得分≥24分仅占1%;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和家庭支持程度对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根据患儿家长对伤口护理知识的了解程度,有针对性地为家长提供健康教育指导,以此促进患儿伤口愈合,使患儿得到更科学、全面的照护。
关键词
伤口
儿童
家长
护理知识
认知水平
Keywords
Wound
Children
Parents
Nursing knowledge
Cognition level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婴幼儿剖腹手术后补钾时间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莫霖
唐道秀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门诊外科
出处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3-304,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婴幼儿剖腹手术后最佳补钾时间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将 80例剖腹手术后患儿分成两组 ,即早期补钾组 (5 0例 )和晚期补钾组 (3 0例 )。分别测定手术前后未补钾时血钾、钠、氯变化及手术后不同时间补钾对电解质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手术日和术后钾丢失明显 ,术中输血量与术后钾变化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 ,早、晚期补钾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术后第 1天开始补钾 ,肠功能恢复快 。
关键词
婴幼儿
剖腹手术
低钾血症
Keywords
Infant Laparotomy Hypopotassemia
分类号
R473.1 [医药卫生—护理学]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制压迫板包扎脐疝法
13
作者
徐红芳
吴小玉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
附属
儿童
医院
门诊
外科
出处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8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疝
脐
压迫板
革新推广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肠造瘘术后切口感染合并造口旁肠瘘的护理
14
作者
熊俊
林光燕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
附属
儿童
医院
门诊
外科
出处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2年第3期162-165,共4页
文摘
早产儿由于免疫功能和器官发育不成熟,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高发人群[1]。在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进展出现肠穿孔时,肠造瘘术是治疗NEC的重要方法[2-4]。肠瘘是腹部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当发生肠外瘘时,大量的肠内容物流出使瘘口周围皮肤糜烂,甚至形成溃疡[5]。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规使用儿童一件式造口袋对早产儿造口进行护理,但是当造口出现回缩伴切口感染合并造口旁肠瘘时,一件式造口袋则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肠造瘘术
切口感染
肠瘘
护理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科护士伤口造口失禁护理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
15
作者
熊俊
林光燕
吴玉洁
魏平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
附属
儿童
医院
门诊
外科
/
儿童
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
儿童
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童
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
重庆
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16期2769-2772,共4页
基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级护理科研项目(CHCQMU2019.20)。
文摘
目的调查某市三级甲等综合儿科医院护士伤口造口失禁(WOC)护理知识培训需求及护理现状,为开展小儿WOC专科护士(WOCN)培训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的《儿科护士伤口造口失禁护理知识培训需求调研问卷》对某市三级甲等综合儿科医院639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仅15.02%的儿科护士参加过WOC护理知识培训,92.18%的儿科护士获取相关知识途径是科内或院级业务学习,39.75%的儿科护士每月需给予3例以上的患儿进行WOC护理,WOC护理仍以传统护理方式为主(57.90%)。94.37%的儿科护士希望得到WOC护理知识培训,90.32%的护理管理者表示临床需要WOCN,并同意选派护理骨干参加培训。40.53%的儿科护士希望培训时间是1个月。结论儿科护士需要进行WOC护理知识培训,应积极探索合适的培训模式,满足岗位需求,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
儿科护士
培训需求
伤口造口失禁护理
Keywords
Pediatric nurse
Training needs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ing
分类号
R726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例暴发性紫癜伴肠坏死行回肠造瘘术后患儿的护理
16
作者
魏平
林光燕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
附属
儿童
医院
门诊
外科
出处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3年第2期161-164,共4页
基金
2020年护理院级科研立项(CHOQMU2020.16)。
文摘
总结1例暴发性紫癜伴肠坏死行回肠造瘘术后患儿的护理经验。包括做好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造口排泄物的管理、紫癜皮疹的保护、发热与感染的控制、机械通气的护理、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个性化营养支持、疼痛管理和心理支持。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儿造口黏膜分离得以控制,机体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住院87 d后,患儿顺利出院。
关键词
暴发性紫癜
肠造口
护理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慢性伤口中的应用
被引量:
42
17
作者
杨陈
张学兵
敖伟
徐红芳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
附属
儿童
医院
门诊
外科
/
儿童
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儿童
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
重庆
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8期594-597,共4页
基金
重庆市卫生局2013年医学科研计划(2013-2-057)
文摘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慢性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3-5月就诊的51例慢性伤口患儿作为试验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其模式包括疼痛护理和人文关怀,多途径协同健康教育,家庭照护指导和延续护理;将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59例慢性伤口患儿作为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护理.观察比较2组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慢性伤口患儿疼痛评分、伤口愈合时间、主要照顾者对慢性伤口相关知识得分、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分别为(3.86±1.63)分、(25.63±7.07)d、(26.22±5.21)分、(2.65±0.60)分,对照组分别为(5.56±1.77)分、(34.26±11.69)d、(18.03±4.43)分、(2.22±0.6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5~8.911,均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减轻慢性伤口患儿换药时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同时也为慢性伤口患儿在离院后的家庭照护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护理
健康教育
慢性伤口
以家庭为中心
Keywords
Nursing care
Health education
Chronic wound
Family-centered care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儿童意外伤害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
12
18
作者
何姗
伍颖
陈欣
林光燕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
护理学院
重庆
市江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重庆医科大学
附属
儿童
医院
门诊
外科
国家
儿童
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童
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学
重庆
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8期1543-1546,共4页
基金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0PY36)。
文摘
意外伤害(非故意伤害)是指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及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包括交通事故、溺水、窒息、中毒、烧/烫伤及跌落等。意外伤害是中国儿童致伤、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人口问题关乎国家命运,在全面开放二胎生育背景下,为建立安全环境,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应进一步加强儿童意外伤害防控相关研究。本文对中国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预防与控制及防控目标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相应展望.
关键词
儿童
意外伤害
预防
控制
分类号
R179 [医药卫生—妇幼卫生保健]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门诊教学模式在小儿外科临床实习中的作用研究
向丽
吕麟亚
《现代医药卫生》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风险管理在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张学兵
周蓉
徐红芳
罗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0.1%平阳霉素在儿童口腔血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袁亮
周德凯
郭振华
何昀
向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热塑支具治疗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护理体会
张学兵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虚拟现实技术在儿童感染伤口换药中的应用
吴玉洁
吴利平
林光燕
王燕
陈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17268例非住院儿童创伤发病特点的流行病学调查
吴玉洁
吴利平
林光燕
王燕
徐红芳
魏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水凝胶敷料引起伤口周围皮肤炎症的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张学兵
徐红芳
罗宁
林光燕
敖伟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密闭性敷料在小儿慢性伤口的应用研究
莫霖
吴小玉
纪容渝
徐红芳
汤献碧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水凝胶敷料引起伤口周围皮肤炎症的护理
张学兵
刘玉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糖皮质激素瘤内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护理
莫霖
徐洪芳
吴小玉
纪容渝
汤献碧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患儿家长伤口护理知识认知现状调查
杨陈
张学兵
徐红芳
敖伟
林光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婴幼儿剖腹手术后补钾时间的临床研究
莫霖
唐道秀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自制压迫板包扎脐疝法
徐红芳
吴小玉
《护理学杂志》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1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肠造瘘术后切口感染合并造口旁肠瘘的护理
熊俊
林光燕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儿科护士伤口造口失禁护理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
熊俊
林光燕
吴玉洁
魏平
《现代医药卫生》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1例暴发性紫癜伴肠坏死行回肠造瘘术后患儿的护理
魏平
林光燕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慢性伤口中的应用
杨陈
张学兵
敖伟
徐红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
42
原文传递
18
中国儿童意外伤害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何姗
伍颖
陈欣
林光燕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
1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