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理生理学重点课程建设 被引量:2
1
作者 段红 沈宜 +3 位作者 汤为学 邓华瑜 姚欣 赵敬 《医学教育探索》 2006年第2期122-123,共2页
本文介绍了重庆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重点课程建设在师资培养、教学管理、教学改革等方面所做的工作。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病理生理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被引量:1
2
作者 沈宜 段红 姚欣 《医学教育探索》 2008年第1期23-24,共2页
在高等医学教育中,为培养适应21世纪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我们在病理生理学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方法。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教学探索 综合素质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学教学中实行PBL教学的可行性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余华荣 余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2期143-145,共3页
针对传纯教学方法存在的缺点,提出在生理学教学中实行PBL教学法,并对PBL教学法优缺点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认为我国现阶段在生理学教学中还不适合完全实行.馥教学方法,需椎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循序渐进地改革。
关键词 生理学教学 PBL教学法 医学教育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5例上肢神经损伤的电生理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莎莉 罗勇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5年第Z1期1-4,共4页
本文对65例上肢损伤的神经肌电图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记录电极应置于待查肌肉萎缩最明显处,检查肌电图(EMG)最好在神经损伤的2~3周后;纤颤电位的振幅越小,频率越高,提示神经损伤病变越重;运动传导速度是一项客观反应被查神... 本文对65例上肢损伤的神经肌电图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记录电极应置于待查肌肉萎缩最明显处,检查肌电图(EMG)最好在神经损伤的2~3周后;纤颤电位的振幅越小,频率越高,提示神经损伤病变越重;运动传导速度是一项客观反应被查神经功能状态的可靠指标;新生电位能反应手术疗效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电图 神经损伤 纤颤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生理学专业研究生理论教学的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不尽 余华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2期65-66,共2页
作为一名研究生,经历了生理学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实践,现结合所教授课程的特点,从备课、上课、课后反思等几个方面总结一下个人的教学心得和体会。
关键词 研究生 生理学 教学 心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动周期信号的混沌特征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徐晓红 谢正祥 +4 位作者 陈良迟 何伟 张能 殷跃辉 李增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4-81,88,共9页
目的:研究心动周期信号(HPS:Heartperiodsignal)的混沌特征和谱特征,及这些特征随年龄的变化。背景:描述心动周期信号的混沌特征的参数有:相对分散度(Hrd),李雅普诺夫指数(Hle),分维数(Hfd... 目的:研究心动周期信号(HPS:Heartperiodsignal)的混沌特征和谱特征,及这些特征随年龄的变化。背景:描述心动周期信号的混沌特征的参数有:相对分散度(Hrd),李雅普诺夫指数(Hle),分维数(Hfd)以及我们提出的混沌度(Lcc:ChaosnesofHPS)。目前只有分维数与年龄关系的初步工作发表,未见有全面研究HPS的混沌特征的工作报道。方法:将264例14~69岁健康自愿受试者分成6个年龄组(10~19,20~29,30~39,40~49,50~59,60~69),用本室研制的计算机化心动周期信号混沌分析系统进行测试。采用CM5导联,采样频率300Hz,AD转换精度12位,提取512个心动周期,计算Hrd,Hle,Hfd,Lc以及总功率(Tfp)及三分段的绝对及相对功率(Pvv,Plv,Phv,Pvr,Plr,Phr)及平衡参数Rvh,Rlh(Rvh=Pvv/Tfp,Rlh=Plv/Tfp),给出HPS时域图,相平面图(PhasePlanePlot),延迟映射图(Returnmap)以及功率谱。结果:1四个混沌特征参数及功率谱的绝对及相对功率和总功率都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降低的重要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周期信号 混沌特征 分维数 混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实体瘤抗癌药物敏感试验MTT法的建立 被引量:97
7
作者 汤为学 骆云鹏 王瑞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03-108,共6页
本文探讨用MTT法进行人实体瘤抗癌药敏试验的条件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法之最适肿瘤细胞浓度为0.5—1×10~5个/孔,最适培养时间为三天.167例实体瘤的八种抗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说明其与肿瘤细胞生长特性、病理类型和肿瘤标本取材部... 本文探讨用MTT法进行人实体瘤抗癌药敏试验的条件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法之最适肿瘤细胞浓度为0.5—1×10~5个/孔,最适培养时间为三天.167例实体瘤的八种抗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说明其与肿瘤细胞生长特性、病理类型和肿瘤标本取材部位等因素有关.MTT法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成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法 肿瘤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能 方海立 +3 位作者 张徽 余华荣 张志勇 李园园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0-33,共4页
利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Wistar糖尿病大鼠观察牛磺酸对其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①正常大鼠口服牛磺酸(8g·kg-1/d)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浓度无明显影响;②糖尿病大鼠服用牛磺酸后可明显抑制其高血糖效应(P<0.05,0.01,0.001... 利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Wistar糖尿病大鼠观察牛磺酸对其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①正常大鼠口服牛磺酸(8g·kg-1/d)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浓度无明显影响;②糖尿病大鼠服用牛磺酸后可明显抑制其高血糖效应(P<0.05,0.01,0.001);③对链脲佐菌素诱致的大鼠血清胰岛素浓度的降低,牛磺酸具有明显的反转作用(P<0.05,0.01,0.001);④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经牛磺酸防治的糖尿病大鼠表达胰岛素的胰岛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提示牛磺酸具有对抗和修复链脲佐菌素所引起的大鼠胰岛β细胞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链脲佐菌素 胰岛Β细胞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程无血清培养人乳腺癌细胞球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元文 吴诚义 +2 位作者 陈鑫 汤为学 董华英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3-287,共5页
目的:从人乳腺癌原代细胞中分离培养乳腺癌干/祖细胞,并通过体外连续传代培养,研究其体外增殖、分化等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非黏附性乳腺球(mammosphere,MS)悬浮培养法富集乳腺癌干/祖细胞后,通过连续的单克隆实验检测乳腺球细胞(mammo... 目的:从人乳腺癌原代细胞中分离培养乳腺癌干/祖细胞,并通过体外连续传代培养,研究其体外增殖、分化等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非黏附性乳腺球(mammosphere,MS)悬浮培养法富集乳腺癌干/祖细胞后,通过连续的单克隆实验检测乳腺球细胞(mammosphere-derived cells,MSDC)的克隆形成和自我更新能力,并经血清诱导后观察其分化能力。FCM法检测CD44+/CD24-/low细胞的含量。结果:接种于含生长因子无血清培养液的原发乳腺癌标本细胞均有MS生成,内含具有干细胞特征的肿瘤细胞。随着培养中传代次数的增加,贴壁分化的细胞增多,形成的MS减少,球体变小,且更易贴壁分化。CD44+/CD24-/low细胞仅存在于基底样乳腺癌标本。来自不同标本的MS的生物学特性表现出一定差异。结论:具有自我更新、无限增殖和多向分化等干细胞样特性的肿瘤细胞在人乳腺癌组织中广泛存在,其生物学行为可能因标本来源不同有所差异,也会因环境因素的作用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干细胞 球型体 细胞 培养液 无血清 乳腺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致大鼠脑内胰岛素通路障碍和认知水平降低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文青 马晶 +2 位作者 刘争 芦永良 余华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2-468,共7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胰岛素信号通路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发病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于实验第1 d和第3 d侧脑室(intracerebroventricular,ICV)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 mg/kg)建立大鼠模...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胰岛素信号通路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发病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于实验第1 d和第3 d侧脑室(intracerebroventricular,ICV)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 mg/kg)建立大鼠模型。第1次注射后21 d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和记忆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胰岛素降解酶(insulin-degrading enzyme,IDE)、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tau和磷酸化tau(p-tau)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淀粉样β蛋白(Aβ1-40和Aβ1-42)在大脑皮质的沉积;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胰岛素、胰岛素受体、tau、IDE mRNA的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ICV-STZ明显降低大鼠的认知能力(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ICV-STZ能降低IDE的表达,增加GSK-3β的活性和tau的磷酸化水平(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CV-STZ处理的大鼠大脑皮质Aβ1-40和Aβ1-42均明显增加;PCR结果显示ICV-STZ处理的大鼠大脑胰岛素和胰岛素受体的mRNA水平均降低,IDE mRNA的水平亦下降。结论:ICV-STZ通过影响脑内胰岛素通路导致大鼠出现AD样行为学及病理改变,表明胰岛素信号通路在AD发病中可能起到了一定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胰岛素 淀粉样Β蛋白 Tau蛋白质 胰岛素降解酶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苷对小鼠脓毒症模型ALT、AST、TNF-α及COX-2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晓会 吴孟娇 +3 位作者 张丽娜 郑佳佳 张力 万敬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5-228,共4页
目的研究虎杖苷对小鼠脓毒症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小鼠脓毒症模型,并设假手术对照组。在CLP手术前1h,采用不同剂量虎杖苷(50、100、300mg/kg)干预,随后每6... 目的研究虎杖苷对小鼠脓毒症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小鼠脓毒症模型,并设假手术对照组。在CLP手术前1h,采用不同剂量虎杖苷(50、100、300mg/kg)干预,随后每6h观察小鼠一般情况,24h后处死存活小鼠,收集血清和肝组织样本。分别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含量;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并取部分肝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析。结果 CLP后24h,小鼠死亡率高达50%,生化指标和肝脏病理显示病变明显,模型成功率达90%,相对于假手术组,血清ALT、AST活性、TNF-α水平和肝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虎杖苷呈剂量依赖地改善脓毒症诱导的死亡率,抑制ALT、AST活性和TNF-α升高(P<0.05),降低肝组织中COX-2表达,减轻肝脏病理损伤。结论虎杖苷有效地保护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TNF-α生成和COX-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苷 盲肠结扎穿孔 脓毒症 急性肝损伤 环氧合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酸诱导人食管癌细胞Eca-109凋亡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国庆 沈宜 +2 位作者 段红 汤为学 陈玉龙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54-458,共5页
目的研究熊果酸(Ursolicacid,UA)抑制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MTT比色法检测熊果酸对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经熊果酸处理后Eca-109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 目的研究熊果酸(Ursolicacid,UA)抑制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MTT比色法检测熊果酸对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经熊果酸处理后Eca-109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法检测P27kip1蛋白、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20~50μmol/L熊果酸对Eca-109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电镜下,18.32~36.65μmol/L熊果酸处理过的Eca-109细胞可见典型的凋亡形态及坏死形态;流式细胞检测显示细胞凋亡率及G0/G1期细胞随着熊果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多,S期细胞逐渐减少;Westernblot检测结果提示熊果酸能使Bcl-2表达下降而Bax、P27kip1增加。结论熊果酸对人食管癌细胞系Eca-109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其作用与提高P27kip1蛋白的表达,将细胞阻滞在G0/G1期,下调Bcl-2的表达和增加Bax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人食管癌细胞Eca-109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术 P27^KI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单体Rb1及Rg1对白血病细胞K562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红宁 左国伟 +6 位作者 李春莉 官涛 姜蓉 陈地龙 罗春燕 胡晓舒 王建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0期7829-7832,共4页
背景:国内外研究发现人参皂苷及其单体在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增加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和逆转耐药等方面均有疗效,目前主要集中于对实体瘤和急性白血病的研究,涉及慢性白血病的报道非常少。目的:探讨人参皂苷单体Rb1,Rg1对人慢性粒细胞白... 背景:国内外研究发现人参皂苷及其单体在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增加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和逆转耐药等方面均有疗效,目前主要集中于对实体瘤和急性白血病的研究,涉及慢性白血病的报道非常少。目的:探讨人参皂苷单体Rb1,Rg1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K562增殖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03/2009-03在重庆医科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室和眼科实验室完成。材料:K562细胞由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检验系提供。纯度为98.6%的人参皂苷单体Rb1,Rg1由南京艾斯替么中药研究所提供。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调整密度为7×108L-1,空白对照组予以常规培养;人参皂苷单体Rb1组分别加入20,40,80,160μmol/L的Rb1;人参皂苷单体Rg1组分别加入5,10,20,40,80μmol/L的Rg1。主要观察指标:MTT比色法、锥虫蓝拒染法检测K562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结果:人参皂苷单体Rb1,Rg1在体外对K562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20~160μmol/LRb1和5~20μmol/LRg1浓度范围内,其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且均在作用48h时抑制率达高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体外培养48h后160μmol/LRb1组细胞周期分布无变化;20μmol/LRg1组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5),G1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5),且160μmol/LRb1组、20μmol/LRg1组均未出现"亚二倍体"峰。结论:人参皂苷单体Rb1,Rg1均可抑制K562细胞增殖,Rg1增殖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将K562细胞阻滞于S期而实现的,而Rb1的增殖抑制作用与细胞周期的关系有待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单体 RB1 RG1 K562细胞 细胞周期 增殖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法检测羟基喜树碱对兔晶体上皮细胞生长的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罗莉霞 李平华 +2 位作者 彭惠 骆云鹏 汤为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检测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e,HCPT)对体外培养的兔晶体上皮细胞(rabbit lens epithelial cells,RLECs)增殖的影响。方法: 取2~3代的RLECs在96孔板中培养24h后,用不同浓度的HCPT分别作用24及72h,用甲基噻唑基四唑... 目的:检测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e,HCPT)对体外培养的兔晶体上皮细胞(rabbit lens epithelial cells,RLECs)增殖的影响。方法: 取2~3代的RLECs在96孔板中培养24h后,用不同浓度的HCPT分别作用24及72h,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测定法观察HCPT对RLECs增殖及贴壁的影响。结果:HCPT既能抑制RLECs的增殖,还可抑制RLECs的贴壁,24h的半数抑制量(IC50)为96.041μg/ml,72h的IC50为1.34μg/ml。 结论: 一定浓度的HCPT能有效抑制RLECs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上皮细胞 羟基喜树碱 MTT测定法 白内障 后囊混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惯性流产胚胎绒毛细胞LIF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应雄 何俊琳 +5 位作者 翁亚光 刘学庆 陈雪梅 杨戎 魏莎莉 刘孝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1-113,共3页
本文采用RT-PCR技术对25例习惯性流产胚胎绒毛细胞和25例正常妊娠的人工流产绒毛细胞LIF基因表达进行了研究,以探讨胚胎绒毛组织LIF基因表达与流产之病因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流产组中,有5例(占20%)流产胚胎绒毛组织无LIF基因表达,... 本文采用RT-PCR技术对25例习惯性流产胚胎绒毛细胞和25例正常妊娠的人工流产绒毛细胞LIF基因表达进行了研究,以探讨胚胎绒毛组织LIF基因表达与流产之病因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流产组中,有5例(占20%)流产胚胎绒毛组织无LIF基因表达,而正常组绒毛组织中均检测到LIF基因表达,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研究结果提示胚胎绒毛组织LIF基因表达缺陷可能是造成流产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抑制因子 基因表达 胚胎绒毛 习惯性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心理学在课件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田庆宜 王莎莉 +1 位作者 陈笛 王笛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5年第3期72-74,共3页
针对目前在课件开发中由于忽视教育心理学所造成的弊端,就如何有意识的应用教育心理学指导课件开发进行探讨。分别就在课件结构的选择,课件使用动机的激发策略,以及课件交互界面设计等课件开发的3个关键性环节应用教育心理学理论进行了... 针对目前在课件开发中由于忽视教育心理学所造成的弊端,就如何有意识的应用教育心理学指导课件开发进行探讨。分别就在课件结构的选择,课件使用动机的激发策略,以及课件交互界面设计等课件开发的3个关键性环节应用教育心理学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 课件 开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白细胞介素-1β损伤的胰岛细胞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能 方海立 +3 位作者 张英 徐蕾 朱道银 王笛力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25-227,共3页
在Wistar新生大鼠离体培养胰岛细胞中定量观察了IL-1β对胰岛素分泌的抑制作用以及牛磺酸的反转效应。实验结果表明:①IL-1β(5~20U/ml)可抑制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表现为胰岛素的基础分泌和葡萄糖刺激时的... 在Wistar新生大鼠离体培养胰岛细胞中定量观察了IL-1β对胰岛素分泌的抑制作用以及牛磺酸的反转效应。实验结果表明:①IL-1β(5~20U/ml)可抑制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表现为胰岛素的基础分泌和葡萄糖刺激时的分泌量均明显减少。②经IL-1β处理的胰岛细胞加入牛磺酸共同孵育后,可见胰岛素的基础分泌量和糖刺激时的分泌量均显著增加,表明牛磺酸能反转IL-1β的抑制作用,并且这种反转效应有量效和时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型 白细胞介素-1Β 牛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鼠肝内胆汁淤积症致胎鼠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邵勇 姚珍薇 +2 位作者 陆杰 罗红霞 吴味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36-239,共4页
目的:探讨孕鼠肝内胆汁淤积症致胎鼠心电图的异常。方法:应用雌、孕激素建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大鼠模型,通过Powerlab生物信号处理系统Chart 5软件引导妊娠第20天和第21天胎鼠宫内心电图。结果:(1)妊娠第20天,胆淤模型组1孕鼠血清总胆... 目的:探讨孕鼠肝内胆汁淤积症致胎鼠心电图的异常。方法:应用雌、孕激素建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大鼠模型,通过Powerlab生物信号处理系统Chart 5软件引导妊娠第20天和第21天胎鼠宫内心电图。结果:(1)妊娠第20天,胆淤模型组1孕鼠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为(64.3±5.2)μmol/L;妊娠第21天,胆淤模型组2孕鼠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为(78.5±4.5)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2)妊娠第20天,胆淤模型组1持续观察90min,胎鼠心电图均显示正常;妊娠第21天,胆淤模型组2实验开始时胎鼠心电图正常,持续观察29.3±6.4min后出现胎鼠心律不齐,继续观察23.5±4.6min后胎鼠死亡,而正常对照组2持续观察90min,胎鼠心电图均正常。结论:孕鼠肝内胆汁淤积症时胎鼠死亡前出现短暂的心律失常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 心律失常 猝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性胸腹水抗癌药物敏感试验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汤为学 骆云鹏 王瑞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491-494,共4页
对58例癌性腹水及25例癌性胸水用MTT法进行抗癌药物敏感试验。用临床常规方法收集胸腹水,并用肝素抗凝(10u/ml);用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去除渗出液中红白细胞,制成肿瘤单细胞悬液,进行药敏测试。同时观察到卵巢癌患者... 对58例癌性腹水及25例癌性胸水用MTT法进行抗癌药物敏感试验。用临床常规方法收集胸腹水,并用肝素抗凝(10u/ml);用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去除渗出液中红白细胞,制成肿瘤单细胞悬液,进行药敏测试。同时观察到卵巢癌患者的实体瘤与腹水之间的肿瘤细胞存活率无统计学意义的不同,相关性较好。应用药敏结果进行胸腹腔给药治疗,效果较好,60%~70%患者胸腹水近期得到控制,这对于延长患者生命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药 敏感试验 腹水 MTT法 胸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法用于抗癌药物筛选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瑞雪 骆云鹏 +1 位作者 韦克 汤为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330-333,共4页
本文就MTT法在抗癌药物筛选试验中的应用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该方法简便、快速.细胞浓度以1—5×10~4/孔较为适宜,吸光度30min内不变.DMSO为MTT法的想理溶剂,但需除去蛋白质的影响.MTT以5mg/ml与细胞反应4h为佳.批内CV值为... 本文就MTT法在抗癌药物筛选试验中的应用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该方法简便、快速.细胞浓度以1—5×10~4/孔较为适宜,吸光度30min内不变.DMSO为MTT法的想理溶剂,但需除去蛋白质的影响.MTT以5mg/ml与细胞反应4h为佳.批内CV值为10%左右.四种抗癌药物对瘤株细胞SW-480作用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药 MTT法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