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钟对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精准诊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1
作者 杨凯 孙沫逸 +33 位作者 李龙江 唐瞻贵 郭伟 任国欣 张志伟 唐洪 张杰 孙志军 席庆 李春洁 黄欣 武和明 尚伟 孟箭 李吉辰 马洪 朱桂全 李一 李尧旭 何海涛 张富贵 章杰 赵丹 孙德平 吕晓强 陈丹 张福军 陈睿 李雅冬 张劲松 付小娟 项立 李受益 尹仕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6,共8页
研究表明,口腔黏膜细胞的生理稳态受到生物钟的调控,生物钟异常或紊乱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于生物钟的研究将为口腔鳞癌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模式带来全新的认识。但目前的相关研究较少,人们对生物钟的理解和认识还很有限。鉴于... 研究表明,口腔黏膜细胞的生理稳态受到生物钟的调控,生物钟异常或紊乱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于生物钟的研究将为口腔鳞癌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模式带来全新的认识。但目前的相关研究较少,人们对生物钟的理解和认识还很有限。鉴于作为医学研究第四维度的生物钟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我们组织相关专家在总结目前生物钟在人口腔鳞癌发生机制及精准诊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生物钟作用的科学原理和自身长期的研究经验,归纳推荐了生物钟对口腔颌面部鳞癌的发生机制及精准诊疗研究的共识意见,希望能为生物钟或昼夜节律在口腔颌面部鳞癌发生机制及精准诊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提供参考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 昼夜节律 鳞状细胞癌 口腔 颌面部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年制本科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7
2
作者 邱丽华 王涛 +5 位作者 李勇 肖水生 李颖 刘平 庞谅 欧阳紫兰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3787-3788,共2页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临床医学重要学科之一,是一门以研究口腔器官、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病因、病理、预防及治疗为主要内容的口腔学科。现阶段,如何适应口腔医学知识结构、实习生心理状态和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临床医学重要学科之一,是一门以研究口腔器官、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病因、病理、预防及治疗为主要内容的口腔学科。现阶段,如何适应口腔医学知识结构、实习生心理状态和学习需求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学 五年制本科 教学改革 口腔临床医学 面部软组织 颞下颌关节 口腔学科 知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病人联合C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显 王朝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8期113-117,共5页
目的 探讨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实施标准化病人联合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的临床实践效果,以此来指导教学活动。方法 以2020年1月—12月接收的40名重庆医科大学口腔临床专业学生作为观察组,以2019年1月—12月... 目的 探讨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实施标准化病人联合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的临床实践效果,以此来指导教学活动。方法 以2020年1月—12月接收的40名重庆医科大学口腔临床专业学生作为观察组,以2019年1月—12月接收的40名口腔临床专业学生作为对照组,对比传统教学与标准化病人联合CBL教学法教学临床学生的考核成绩与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考核成绩(86.30±1.88)分,高于对照组(76.20±2.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临床能力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满意度(95.0%)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标准化病人联合CBL教学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可帮助临床专业学生提升口腔颌面外科考核成绩和满意度,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专业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 外科 标准化病人 CBL教学法 临床能力 考核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4
作者 蔡永鹏 高翔 +1 位作者 李勇 吴芳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8期3072-3077,共6页
目的 分析口腔专科医院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术后发生感染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利用SPSS22.0统计软件... 目的 分析口腔专科医院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术后发生感染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利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与未感染患者之间住院时间、性别、手术时间、术后置放引流装置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置放引流装置时间大于或等于10 d与手术时间大于或等于6 h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后置放引流装置时间大于或等于10 d与手术时间大于或等于6 h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尽早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术后前3 d监测患者白蛋白水平等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术后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ABO血型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菲 邱丽华 +1 位作者 庞谅 万书良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发生与ABO血型的关系。方法: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近5年确诊的重庆地区1054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检测ABO血型。采用SPSS 22.0软件包中的χ~2检...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发生与ABO血型的关系。方法: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近5年确诊的重庆地区1054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检测ABO血型。采用SPSS 22.0软件包中的χ~2检验验证各组间的相关性,比较3种主要病种(鳞癌、腺样囊性癌、黏液表皮样癌)的OR值,判断各血型发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相对危险度。结果: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型分布特点是O(34.2%)>A(32.8%)>B(24.6%)>AB(8.4%),与对照组血型构成比较无显著差异;O型血患者患黏液表皮样癌的相对危险性高于其他血型患者(P<0.05,OR=2.09,95%CI=1.04~4.17);男性患者中,黏液表皮样癌患者血型分布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腺样囊性癌及黏液表皮样癌的O型血患者与其他血型患者构成有显著差异,为高风险人群(P<0.05,OR=3.06/3.06,95%CI=1.31~7.12)。结论:重庆地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与ABO血型有关,O型血人群患黏液表皮样癌、男性中O型血人群患腺样囊性癌及黏液表皮样癌的风险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恶性肿瘤 ABO血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提升口腔外科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郑田 焦慧勤 +1 位作者 张凤琴 陈守会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920-2921,2925,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颌面外科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 20名颌面外科护士通过运用品管圈活动步骤和方法,分析影响其学习自主性的相关因素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活动周期为12个月,包括40次理论授课和40次课堂互动,比较活动前...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颌面外科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 20名颌面外科护士通过运用品管圈活动步骤和方法,分析影响其学习自主性的相关因素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活动周期为12个月,包括40次理论授课和40次课堂互动,比较活动前后护士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量表评分,以及医生、患者对颌面外科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量表中自我动机信念、自我评价2个维度得分较开展前提高,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较开展前均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激发颌面外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帮助护士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护士 自主学习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专科联盟建设中PBL教学法在口腔外科的运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郑田 季平 +2 位作者 李勇 王涛 赵洪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8年第4期324-326,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专科联盟建设中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口腔外科的运用。方法:对联盟单位的口腔外科医生分别在采用PBL教学模式前后进行理论测试和临床技能考核,分析其考核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联盟单位的... 目的:探讨口腔专科联盟建设中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口腔外科的运用。方法:对联盟单位的口腔外科医生分别在采用PBL教学模式前后进行理论测试和临床技能考核,分析其考核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联盟单位的口腔外科医生的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两项指标均有所提高,在采用PBL教学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腔专科联盟建设中运用PBL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临床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口腔医学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及bcl-xL在口腔鳞癌引流淋巴结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余太平 李勇 +1 位作者 王涛 季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kappα,NF-κB)及其靶基因bcl-xL在口腔鳞癌引流淋巴结(炎性淋巴结、转移性淋巴结)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所选口腔鳞癌病例引流淋巴结石蜡标本按病检结果分为炎性淋巴结组、转移...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kappα,NF-κB)及其靶基因bcl-xL在口腔鳞癌引流淋巴结(炎性淋巴结、转移性淋巴结)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所选口腔鳞癌病例引流淋巴结石蜡标本按病检结果分为炎性淋巴结组、转移性淋巴结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NF-κB(p65)及bcl-xL在两组间的表达差异。结果NF-κB(p65)在炎性淋巴结、转移性淋巴结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8%、76.9%,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bcl-xL在炎性淋巴结、转移性淋巴结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73.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口腔鳞癌引流淋巴结从炎性淋巴结向转移性淋巴结的转变可能和NF-κB、bcl-xL表达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结 NF-KB BCL-X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laire颅颌面整体平衡理论与正颌外科策略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涛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55-158,共4页
法国颌面外科及正畸医生Delaire经过对人类颅颌面畸形的发生发展与颅颌面整体结构的关系,以及比较动物学多年的研究积累,建立了颅颌面整体结构平衡理论,据此设计了一种与传统方法有所不同的头影测量法。实践证明,Delaire头影测量分析法... 法国颌面外科及正畸医生Delaire经过对人类颅颌面畸形的发生发展与颅颌面整体结构的关系,以及比较动物学多年的研究积累,建立了颅颌面整体结构平衡理论,据此设计了一种与传统方法有所不同的头影测量法。实践证明,Delaire头影测量分析法更适合于正颌外科手术前设计和功能矫形,有利于远期功能外形效果的稳定。本文简要介绍颅颌面整体结构平衡理论和Delaire头影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影测量 颅颌面整体结构平衡 正颌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16E6和p53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龙小佳 何力 +2 位作者 王璐 邱丽华 吴小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326-2329,共4页
目的探讨HPV16E6和抑癌基因p53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口腔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49例口腔癌、88例口腔癌癌前病变和49例癌周正常组织标本中HPV16E6和p53的表达,统计口腔癌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 目的探讨HPV16E6和抑癌基因p53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口腔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49例口腔癌、88例口腔癌癌前病变和49例癌周正常组织标本中HPV16E6和p53的表达,统计口腔癌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中HPV16E6和p53的阳性表达率。结果口腔癌组织、口腔癌癌前病变组织和口腔癌癌周正常组织中HPV16E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9%(119/149)、38.6%(34/88)和2.0%(1/49),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4.2%(36/149)、55.7%(49/88)和91.8%(45/49)。随着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增加,HPV16E6阳性表达率明显增加,而p53阳性表达率却明显减少(P<0.05)。结论 HPV16E6蛋白的表达升高和p53蛋白的表达降低可能会导致口腔癌的发生和发展。检测患者口腔癌组织中HPV16E6和p53的表达可用于评定口腔癌的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HPV16E6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RⅡ和NF-κB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丽兰 赵娅军 李勇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6年第6期729-733,共5页
目的 :检测核因子κappa-B(Nuclear Factorκappa-B,NF-κB)和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receptorⅡ,TGF-βRⅡ)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口腔鳞癌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0年7月—2011年... 目的 :检测核因子κappa-B(Nuclear Factorκappa-B,NF-κB)和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receptorⅡ,TGF-βRⅡ)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口腔鳞癌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0年7月—2011年7月在治疗的60例OSCC患者信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60例口腔鳞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29例转移淋巴结组织和10例炎性淋巴结组织中NF-κB和TGF-βRⅡ的表达。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F-κB在口腔鳞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和炎性淋巴结组织(P<0.05)。TGF-βRⅡ在口腔鳞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和炎性淋巴结组织(P<0.05)。NF-κB和TGF-βRⅡ呈负相关关系(P<0.05)。分化程度低、病理分级高和有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癌患者,NF-κB显著高于分化程度高、病理分级低和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NF-κB与口腔鳞癌患者的预后相关(P<0.05)。结论:NF-κB和TGF-βRⅡ呈负相关关系,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关;NF-κB与患者预后相关;NF-κB可能通过下调TGF-βRⅡ的表达,促进血管生成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NF-ΚB TGF-βRⅡ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霉素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雷震 陈洁 +1 位作者 李显 季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02-906,共5页
目的:探讨沙利霉素(salinomycin)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沙利霉素对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培养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CAL-27,将1、2、4、8、16、32μmol/L沙利霉素和1.25、2.5、5、10、20、40、80μmol/L顺铂与CAL-2... 目的:探讨沙利霉素(salinomycin)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沙利霉素对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培养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CAL-27,将1、2、4、8、16、32μmol/L沙利霉素和1.25、2.5、5、10、20、40、80μmol/L顺铂与CAL-27细胞共同培养,24 h和48 h后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沙利霉素和顺铂对CAL-27细胞增殖的影响;0、2、4、8μmol/L沙利霉素和0、5、10、20μmol/L顺铂与CAL-27细胞共培养48 h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沙利霉素和顺铂对CAL-27细胞周期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AL-27细胞中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s-3,Caspase-3)、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9(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s-9,Caspase-9)、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修复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的表达。结果:CCK-8实验表明沙利霉素和顺铂均能显著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增殖,且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和药物浓度依赖性,但是相对于临床一线化疗药物顺铂而言,沙利霉素对CAL-27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更加显著(P<0.001)。细胞周期检测表明,与加入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的对照组相比,8μmol/L沙利霉素与CAL-27细胞共同培养48 h后,细胞休眠期/DNA合成前期的CAL-27细胞比例明显升高(40.40%±1.99%vs.64.46%±0.90%,P<0.05),DNA合成期和DNA合成后期/有丝分裂期的CAL-27细胞比例出现降低(24.32%±2.30%vs.18.73%±0.61%,P<0.05,35.01%±1.24%vs.16.54%±1.31%,P<0.05);顺铂对CAL-27细胞周期没有特异性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沙利霉素在上调CAL-27细胞中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P<0.05)的同时下调PARP、Akt和p-Akt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相对于顺铂而言,沙利霉素对CAL-27细胞增殖有更强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将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周期阻滞在细胞休眠期/DNA合成前期,同时能够诱导CAL-27细胞发生凋亡,这一机制可能和Akt/p-Akt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霉素 口腔鳞状细胞癌 细胞周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患焦虑和抑郁调查及血液检查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书玮 王静 +1 位作者 苟黎明 李勇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20期3516-3522,共7页
目的 通过调查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焦虑和抑郁现况,并研究病情与患者血液检查项目的相关性,寻找对口腔鳞癌患者抑郁和焦虑具有诊断价值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以早期识别和治疗,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2021年4月至2022年2月在不影... 目的 通过调查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焦虑和抑郁现况,并研究病情与患者血液检查项目的相关性,寻找对口腔鳞癌患者抑郁和焦虑具有诊断价值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以早期识别和治疗,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2021年4月至2022年2月在不影响正常治疗程序前提下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住院口腔鳞癌患者60例,发放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对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正态性检验采用Kolmogorov-Smirnov和Shapiro-Wilk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百分比对患者的一般状况、心理状态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Person相关对患者SAS、BDI评分与血液检查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60例患者平均SAS评分为(29.46±4.45)分,均无明显焦虑症状,阳性率为0;平均BDI评分为(15.22±3.33)分。55.00%(33/60)的患者伴有抑郁症状(抑郁症组),其中轻度抑郁26例[43.33%(26/60)],中度抑郁症状7例[11.67%(7/60)];男15例[40.54%(15/37)],女18例[78.26%(18/23)];发病部位为舌的患者27例,其中有12例患者出现抑郁症状。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与BDI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486、-0.343、-0.381、-0.303、-0.313,P<0.001、0.007、0.003、0.020、0.016),平均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标准差与BDI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411、0.403、0.452,P=0.001、0.001、<0.001)。抑郁症组患者单核细胞绝对值、红细胞、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癌患者SAS评分与血液检查各项数据均无关,BDI评分与血液检查数据中与凝血相关的各项目具有相关性,抑郁患者各项目与正常者具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鳞状细胞癌 焦虑 抑郁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情况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静 金鑫 +2 位作者 钟小钢 杨璐 李勇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43-47,共5页
随着口腔医疗环境的改变,口腔医护人员职业倦怠问题普遍存在,口腔医护人员职业倦怠也因此获得更多关注。目前,对于口腔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揭示口腔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国内外现状,总结近年来常用的口腔医护人员职业倦怠... 随着口腔医疗环境的改变,口腔医护人员职业倦怠问题普遍存在,口腔医护人员职业倦怠也因此获得更多关注。目前,对于口腔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揭示口腔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国内外现状,总结近年来常用的口腔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及后果,以协助口腔医护人员便捷评估职业倦怠状态,警醒口腔医护人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为医疗机构及社会针对性改善口腔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和提高医疗服务提供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护人员 职业倦怠 研究进展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在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郑田 李显 +3 位作者 鲁琦 刘平 李勇 赵洪伟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27期3589-3591,共3页
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是口腔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牙槽外科、麻醉、颌面创伤、颞颌关节疾病、涎腺疾病、唇腭裂、颌面部肿瘤等专业,临床中常与外科学、内科学、耳鼻喉科学、肿瘤学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1]。如何提高口腔颌... 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是口腔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牙槽外科、麻醉、颌面创伤、颞颌关节疾病、涎腺疾病、唇腭裂、颌面部肿瘤等专业,临床中常与外科学、内科学、耳鼻喉科学、肿瘤学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1]。如何提高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医疗质量和降低口腔外科门诊的医疗风险及提高患者满意度一直是口腔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笔者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口腔颌面外科医疗质量管理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法 口腔颌面外科 医疗质量管理 外科门诊 口腔临床工作 颞颌关节疾病 质量管理工作 门诊医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laire头影测量分析法的颅颌面识别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丽雯 炊万年 +2 位作者 王涛 庞柯 汪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9734-9737,共4页
对于一个新的生物对象颅颌面,引入医学中定量化Delaire分析法。依据颅颌面整体骨骼结构平衡理论,提取特定的测量项目。然后通过回归分析统计,分析这些参数对于识别的影响。经过多次统计分析验证,得出最适合作为颅颌面识别的生理特征参... 对于一个新的生物对象颅颌面,引入医学中定量化Delaire分析法。依据颅颌面整体骨骼结构平衡理论,提取特定的测量项目。然后通过回归分析统计,分析这些参数对于识别的影响。经过多次统计分析验证,得出最适合作为颅颌面识别的生理特征参数。实验证明,借助于Delaire头影测量分析法提取颅颌面的生理参数,可以有效地反映出颅颌面的生理特征信息,对于颅颌面的生物识别有着重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颌面 Delaire分析法 生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物质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向分化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聚鑫 方正 +1 位作者 田峰 张富贵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3期42-47,共6页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具有多项分化能力,且这些细胞表现出多种特征,如它们的分泌作用、向病变区域的迁移和免疫调节潜力,使它们成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细胞治疗的候选者。大量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可以...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具有多项分化能力,且这些细胞表现出多种特征,如它们的分泌作用、向病变区域的迁移和免疫调节潜力,使它们成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细胞治疗的候选者。大量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可以经过刺激后分化为神经元。然而,尽管直接将原始且未分化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神经退行性疾病动物模型的多项试验取得了积极的结果,但一些研究表明,若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之前,应用组织工程学技术刺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谱系分化,可以增强其获得的治疗效果。诱导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向分化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化学物质、生长因子、与神经谱系细胞共培养、基因转染、miRNA等,其中化学物质中小分子物质的效果尤为突出,采用一种或某几种小分子物质的组合可高效快捷地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向分化。因此,文章将论述回顾以往小分子物质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系统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以为其应用于临床神经退行性疾病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研究提供基础。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possess self-renewal capacity, exhibit multiple differentiation potentials, and demonstrate key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a secretory role, lesion-site migration, and immunomodulatory potential, rendering them strong candidates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therapy. Numer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MSCs can be effectively stimulated to differentiate into neurons. While positive results have been observed in studies directly transplanting primitive, undifferentiated MSCs into animal models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preconditioning MSCs through tissue engineering techniques to induce neuronal differentiation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ir therapeutic effects. Various strategies, such as chemical substances, growth factors, co-culture with neural cells, gene transfection, and miRNA, can induce the neural differentiation of MSCs. Among these, small molecules derived from chemical substances are particularly effective, as they efficiently and rapidly induce the neural differentiation of MSCs, either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This review aims to analyze advancements in the use of small molecules to promote MSC differentiation into neural cells, providing insights into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MSC-based therapies for clinical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物质 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分化 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双侧扇形瓣修复下唇鳞状细胞癌术后缺损
18
作者 方正 邓江 +1 位作者 陈红应 张富贵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3期797-803,共7页
唇癌是一种影响口腔颌面部外观和功能的非常见肿瘤,90%以上发生在下唇。唇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然而,使用扇形皮瓣修复唇癌术后缺损的方法很难统一且难以掌握。本研究选择了2008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治疗的16例... 唇癌是一种影响口腔颌面部外观和功能的非常见肿瘤,90%以上发生在下唇。唇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然而,使用扇形皮瓣修复唇癌术后缺损的方法很难统一且难以掌握。本研究选择了2008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治疗的16例下唇鳞状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根治性肿瘤切除术,并采用改良双侧扇形瓣重建缺损。所有患者出院时均有较为严重的张口受限,有2名患者在为期两年的随访期间因自觉张口受限影响日常生活而接受了小口畸形开大手术,其余患者均恢复至中度或轻度张口受限,所有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功能及美观疗效。因此,本研究采用的改良双侧扇形瓣修复下唇鳞状细胞癌切除术后缺损能最大限度地修复唇部的美学和功能,是一种在精确算法下可靠的手术方法。但这种改良皮瓣的疗效和适应证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来验证,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术后口腔的美观和功能。Lip cancer is a rare tumor that affects the appearance and function of the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 with over 90% of cases occurring on the lower lip. The preferred treatment for lip cancer is surgical resection. However, the method of using fan-shaped flaps to repair the postoperative defect of lip cancer is difficult to standardize and master. This study selected 16 patients with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lower lip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8 to December 2023. All patients underwent radical tumor resection, and the defect was reconstructed using an improved bilateral fan-shaped flap. All patients had severe trismus at discharge. 2 patients underwent microstomia dilation surgery during the two-year follow-up period due to self-perceived limited mouth opening that affected their daily life, the remaining patients recovered to moderate or mild trismus. All patients achieved satisfactory functional and aesthetic outcomes. Therefore, the improved bilateral fan-shaped flap used in this study to repair the defect after resection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lower lip can restore the aesthetics and function of the lip to the greatest extent and is a reliable surgical method under precise algorithm. However, the efficacy and indications of this improved flap still require more data for verification to maximize the improvement of postoperative oral aesthetics and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唇鳞状细胞癌(下唇SCC) 缺损 改良双侧扇形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内镜及上颌窦前壁开窗在上颌窦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进展
19
作者 田峰 张富贵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3期1679-1684,共6页
上颌窦的解剖结构特性导致异物易进入窦腔内形成上颌窦异物。大部分上颌窦异物为医源性和外伤性,如断根、移位牙种植体、牙科充填材料等。上颌窦异物若不及时取出,可能会引起上颌窦炎、眶底感染甚至颅内感染。目前,针对上颌窦异物存在... 上颌窦的解剖结构特性导致异物易进入窦腔内形成上颌窦异物。大部分上颌窦异物为医源性和外伤性,如断根、移位牙种植体、牙科充填材料等。上颌窦异物若不及时取出,可能会引起上颌窦炎、眶底感染甚至颅内感染。目前,针对上颌窦异物存在多种手术取出方式,如上颌窦前壁开窗术,内镜联合鼻内或口内入路探查取出术等。本研究总结了功能性内镜及上颌窦前壁开窗在上颌窦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进展及其优缺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The anato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xillary sinus make it easy for foreign bodies to enter the sinus cavity and form maxillary sinus foreign bodies. Most maxillary sinus foreign bodies are iatrogenic and traumatic, such as fractured tooth roots, displaced dental implants, dental fillings, etc. If the foreign body in the maxillary sinus is not removed in time, it may cause maxillary sinusitis, orbital floor infection, and even intracranial infection. At present, there are various surgical methods for removing foreign bodies in the maxillary sinus, such as maxillary sinus anterior wall fenestration, endoscopic combined nasal or oral approach exploration and removal, etc. 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progress an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functional endoscopy and maxillary sinus anterior wall fenestration in maxillary sinus foreign body removal surgery,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 异物 内镜 上颌窦前壁开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文化因素对牙颌面畸形患者选择正颌手术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米欢 寇慧 +2 位作者 陈姚地 陈红 王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5-500,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模型,探讨相貌社会文化因素对牙颌面畸形患者选择正颌手术的影响,以引导患者建立更加切合实际的治疗动机,提高治疗的配合度及满意度。方法:选择137例确诊为骨性错□畸形的正颌患者作为正颌组,另选择245名贵州某高校学生作... 目的:通过建立模型,探讨相貌社会文化因素对牙颌面畸形患者选择正颌手术的影响,以引导患者建立更加切合实际的治疗动机,提高治疗的配合度及满意度。方法:选择137例确诊为骨性错□畸形的正颌患者作为正颌组,另选择245名贵州某高校学生作为对照组,分别运用整形手术接受量表、正颌学相关生命质量问卷、对外貌的社会文化态度问卷等量表进行施测,问卷结果使用SPSS 24.0软件包进行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模型拟合度良好(R^2=0.22),社会文化因素能显著预测牙颌面畸形患者对正颌手术的选择。正颌组中,上行社会比较有显著预测力(t=2.28,P<0.024);对照组中,上行社会比较(t=2.47,P<0.014)和外貌媒体压力(t=2.30,P<0.022)都有显著预测力。正颌相关社会压力能够显著解释正颌组整形手术的考虑(P<0.000),而对对照组解释力较弱(P<0.779)。结论:社会文化因素对牙颌面畸形患者选择正颌手术有着促进作用,同时也影响着患者对正颌手术结果的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因素 牙颌面畸形 正颌外科 治疗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