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科检查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邬涵韵 张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07-1010,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主要病理特征为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细胞内高磷酸化tau蛋白。近年来,研究发现AD的表现不仅只存在于大脑,也存在于眼部,如视觉功能的损害、瞳孔的变化、晶状体中Aβ的沉积、视...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主要病理特征为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细胞内高磷酸化tau蛋白。近年来,研究发现AD的表现不仅只存在于大脑,也存在于眼部,如视觉功能的损害、瞳孔的变化、晶状体中Aβ的沉积、视网膜和脉络膜的变化等。这些眼部表现为AD的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线索,具有积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因此,本文就AD患者眼部的表现以及将其作为诊断和进展的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眼部表现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抗VEGF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汪鹭 彭惠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847-1851,共5页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wet-AMD)是引起视力不可逆损伤的重要原因,目前公认的一线治疗方式为抗VEGF治疗,但有部分患者即使反复接受抗VEGF治疗,视力仍无法提高或稳定维持。为了进一步提高湿性AMD...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wet-AMD)是引起视力不可逆损伤的重要原因,目前公认的一线治疗方式为抗VEGF治疗,但有部分患者即使反复接受抗VEGF治疗,视力仍无法提高或稳定维持。为了进一步提高湿性AMD患者有效视力,衍生出了多种新的治疗方式,包括通过相同或不同的抗新生血管靶点发挥作用、联合治疗巩固提高抗VEGF的功能、改变或简化给药方式等,本文就治疗湿性AMD的抗VEGF药物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抗VEGF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氮脒减轻内毒素诱导性小鼠葡萄膜炎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邱一果 杨红霞 +1 位作者 杨培增 雷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195-2198,共4页
目的探讨三氮脒(diminazene aceturate,DIZE)是否能减轻内毒素诱导性小鼠葡萄膜炎。方法连续给予一般情况良好、体质量16~20 g的雌性BALB/c小鼠腹腔内注射DIZE(60 mg/kg)2 d后,将125 ng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注射入小鼠玻璃... 目的探讨三氮脒(diminazene aceturate,DIZE)是否能减轻内毒素诱导性小鼠葡萄膜炎。方法连续给予一般情况良好、体质量16~20 g的雌性BALB/c小鼠腹腔内注射DIZE(60 mg/kg)2 d后,将125 ng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注射入小鼠玻璃体内建立内毒素诱导性葡萄膜炎模型。分别于注射LPS后12、24 h观察小鼠眼前房炎症情况并进行临床评分。第24小时摘除眼球,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小鼠眼部形态学变化。用Real-time PCR检测小鼠眼内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结果在注射LPS 12 h后DIZE对眼前房炎症出现明显的保护作用。24 h时DIZE+LPS组的临床评分[(1.75±0.96)分]明显低于生理盐水+LPS组[(4.00±1.22)分](P<0.01);HE染色结果显示DIZE+LPS组小鼠玻璃体内渗出的炎症细胞数明显少于生理盐水+LPS组,但各组小鼠视网膜结构和层次无明显改变。DIZE+LPS组的小鼠眼内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IL-6的mRNA水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LPS组(P<0.01)。结论 DIZE在LPS引起的内毒素诱导性小鼠葡萄膜炎的眼部炎症中起保护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治疗葡萄膜炎的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氮脒 小鼠 内毒素诱导性葡萄膜炎 细胞因子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黄斑裂孔的治疗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星 彭惠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3-588,共6页
外伤性黄斑裂孔(traumatic macular hole,TMH)主要是指眼球在受到直接或间接、闭合或开放的外力创伤下立即或延迟发生的黄斑中心凹区的视网膜裂孔,在组织学上是从内界膜到感光细胞层的部分或全部组织缺损。目前的主要非手术治疗包括:定... 外伤性黄斑裂孔(traumatic macular hole,TMH)主要是指眼球在受到直接或间接、闭合或开放的外力创伤下立即或延迟发生的黄斑中心凹区的视网膜裂孔,在组织学上是从内界膜到感光细胞层的部分或全部组织缺损。目前的主要非手术治疗包括:定期随访观察,口服血塞通、地塞米松等药物,手术治疗方式为玻璃体切除联合气体或硅油填充术,术中内界膜(inner limiting membrane,ILM)剥除等,术中辅助使用转化生长因子-β2、自体浓缩血小板、血清填充裂孔等。治疗进展主要包括局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促进裂孔自愈,玻璃体切除手术系统进步、手术治疗方式增加(ILM移植术、ILM翻瓣术、自体晶状体囊膜移植术等)、术中辅助药物更新(基因重组纤溶酶等)。各种治疗干预方式中,松解黄斑裂孔周围牵拉、提供Muller细胞增生支架和促进光感受器功能恢复是需要关注研究的重点,更安全的生物黏合剂、生物填充材料、干细胞移植、组织工程视网膜移植等可能是未来值得期待的治疗手段。本文就TMH治疗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黄斑裂孔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非手术治疗 研究进展 内界膜翻瓣术 晶状体囊膜移植术 基因重组纤溶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莎 彭惠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84-987,共4页
特发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idiopathic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IPCV)是一种以脉络膜末端息肉样血管扩张、异常分支血管网形成为特点的视网膜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视网膜下出血或液体积聚、持续性渗漏、反复发作的浆液血... 特发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idiopathic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IPCV)是一种以脉络膜末端息肉样血管扩张、异常分支血管网形成为特点的视网膜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视网膜下出血或液体积聚、持续性渗漏、反复发作的浆液血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igment epithelial detachment,PED)或神经感觉层脱离。近年来,对于本病的治疗研究越发得到重视,也取得了不少进展。然而,IPCV的最佳治疗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对近年来发表的关于特发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治疗方案的论文进行整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个体化治疗 联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受体在原代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6
作者 万文娟 崔冬梅 +1 位作者 曾骏文 李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87-1591,共5页
目的:验证腺苷受体(adenosine receptors,ADORs)在原代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cells,RPE)的表达及其分布。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RPE细胞。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 目的:验证腺苷受体(adenosine receptors,ADORs)在原代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cells,RPE)的表达及其分布。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RPE细胞。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RPE细胞中ADORs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mRNA)的表达情况,通过共聚焦免疫荧光法(confocal fluorescence microscopy,CFM)验证ADORs蛋白的表达并检测各亚型在RPE细胞内的分布。结果:在原代培养的RPE细胞中,ADORs亚型A1(adenosine receptors A1,ADORA1),ADORs亚型A2a(adenosine receptors A2a,ADORA2a)和ADORs亚型A2b(adenosine receptors A2b,ADORA2b)的mRNA及蛋白均有表达。ADORA1在RPE细胞的细胞核、核周及细胞质内均有表达,ADORA2a集中表达于RPE细胞核周及细胞质,ADORA2b在细胞核、核周及细胞质中强表达。ADORs亚型A3(adenosine receptors A3,ADORA3)在原代培养的RPE细胞中无表达。结论:原代培养RPE中均有腺苷受体ADORA1、ADORA2a、ADORA2b表达。腺苷受体各亚型在细胞内的不同表达位置可能提示了腺苷受体各亚型的不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原代培养 腺苷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彦尧 彭惠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27-1531,共5页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wAMD)是60岁以上老年人致盲性眼病最主要的病因之一。眼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wAMD)是60岁以上老年人致盲性眼病最主要的病因之一。眼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结合,与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和wAMD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当前wAMD的一线治疗方式为抗VEGF治疗,但该方法存在药物浓度维持时间短,需频繁眼内注药,部分患者接受反复抗VEGF治疗后视力无法提高或提高后不能稳定维持。随着基础与临床对wAMD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与该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有关VEGFR-2的分子结构、病理生理学功能、在wAM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的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治疗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万文娟 李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03-1006,共4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117例(151眼),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84眼)和治疗组(56例,67眼),对... 目的:分析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117例(151眼),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84眼)和治疗组(56例,67眼),对照组予以常规白内障术后用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对患者分别行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2个月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染色(cornea fluorescein staining,FL)、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mer I test,SⅠt)检查和自觉症状评分。结果:所有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术后患者干眼主观症状增加、BUT缩短、SⅠt延长、FL增多(P<0.05)。至白内障术后2个月,对照组干眼主观症状仍较术前严重、BUT较术前缩短(P<0.05)。治疗组术后1个月干眼主观症状、BUT和FL已接近术前水平(P>0.05),且术后各时间点较对照组干眼主观症状更轻、BUT更长、FL更少(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可有效改善干眼症状、恢复泪膜稳定、缩短眼表功能修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 糖尿病合并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干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黄果 杨培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082-1086,共5页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VKH综合征)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攻击黑色素细胞抗原的致盲眼病,往往还会侵袭耳、脑(脊)膜、毛发以及皮肤等器官。早期正确诊断与及时治疗对视力预后尤为重要。目前糖皮质激...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VKH综合征)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攻击黑色素细胞抗原的致盲眼病,往往还会侵袭耳、脑(脊)膜、毛发以及皮肤等器官。早期正确诊断与及时治疗对视力预后尤为重要。目前糖皮质激素为一线药物。此外,难治性葡萄膜炎可选择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生物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对黄斑疾病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吉明霞 彭惠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888-890,共3页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应用趋于广泛的一种辅助检查技术,目前在眼科领域尤其是眼底黄斑病变的检查中非常重要。我们对其在黄斑裂孔、特发性黄斑前膜、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应用趋于广泛的一种辅助检查技术,目前在眼科领域尤其是眼底黄斑病变的检查中非常重要。我们对其在黄斑裂孔、特发性黄斑前膜、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近视性黄斑病变、黄斑水肿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疾病中临床表现及诊断意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黄斑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KL-40在激光诱导的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宾玥 刘彦尧 +1 位作者 丁琳 彭惠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3-868,共6页
目的:探讨在激光诱导的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中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tinase-3-like-1,YKL-40)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以随机数字表法按照造模后取材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在激光诱导的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中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tinase-3-like-1,YKL-40)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以随机数字表法按照造模后取材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光凝后7 d组和14 d组,各20只。设定每组小鼠左眼为正常对照眼,右眼通过532 nm激光光凝视网膜诱导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分别于光凝后7 d和14 d心脏灌注2×106F1TC-dextran荧光素,行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脉络膜复合体铺片以及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鉴定CNV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神经层(简称神经视网膜)和RPE/脉络膜复合体中YKL-40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m RNA水平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YKL-40在各组小鼠眼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结果:脉络膜铺片及HE染色均证实激光造模成功,光凝后7 d和14 d均有CNV形成。在光凝后7 d组中,神经视网膜中YKL-40和VEGF的m 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1.939±0.209),(4.017±1.312)],与正常组[(1.002±0.076),(1.017±0.219)]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320,P=0.006;t=5.457,P=0.012),而RPE/脉络膜复合体中YKL-40和VEGF表达[(0.968±0.381),(1.192±0.354)]较正常组[(1.004±0.101),(1.021±0.240)]无明显改变(t=-4.519,P=0.053;t=2.450,P=0.134);在光凝后14d组,神经视网膜和RPE/脉络膜复合体中YKL-40和VEGF的m RNA表达水平[(3.174±1.583),(3.045±1.430),(12.669±4.512),(8.254±2.968)]与正常组[(1.013±0.173),(1.043±0.371),(1.037±0.347),(1.078±0.462)]相比均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77,P=0.041;t=3.508,P=0.039;t=4.827,P=0.040;t=12.800,P=0.006)。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在激光造模后YKL-40的表达与VEGF具有正相关性。免疫荧光发现YKL-40主要表达于光凝后小鼠视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和内核层,且光凝后7 d和14 d YKL-40表达[(0.141±0.004),(0.105±0.018)]与正常组(0.008±0.001)相比明显升高(F=106.388,P=0.000)。结论:YKL-40在CNV形成过程中表达上调,且与VEGF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因此我们推断YKL-40可能在CNV形成这一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KL-4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脉络膜新生血管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选择视网膜电图检查指标客观了解内层视网膜的功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雷博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9-292,共4页
视网膜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非常复杂,目前临床上视网膜功能的客观评估主要依靠视网膜电图(ERG)。对主要累及外层视网膜的疾病,ERG可以准确判断病变所处的组织学部位,但对主要位于内层视网膜,即视细胞突触以后的视网膜病变,视觉... 视网膜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非常复杂,目前临床上视网膜功能的客观评估主要依靠视网膜电图(ERG)。对主要累及外层视网膜的疾病,ERG可以准确判断病变所处的组织学部位,但对主要位于内层视网膜,即视细胞突触以后的视网膜病变,视觉电生理检查的辨识度尚远不及于外层视网膜,这是因为内层视网膜神经传导通路较长、内层视网膜也受外层视网膜视觉信号传人变化的影响以及视杆系统和视锥系统的反应存在相互影响,因此客观了解内层视网膜的功能是一个难点。近20年来,一些新的能够用于检测内层视网膜功能的ERG检测技术,如振荡电位(OPs)、ON.OFF反应、明视负波反应(PhNR)、暗视阈值反应(STR)等已用于临床,这些ERG指标主要起源于双极细胞、无长突细胞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是评估内层视网膜疾病的有用工具。临床眼科医师应充分了解这些ERG检测指标在内层视网膜疾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电图记录法 视网膜神经细胞/生理学 视功能 视网膜疾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断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眼部临床检查
13
作者 李欣 张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5-477,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痴呆为主要表现,常伴有记忆力进行性减退及个人自理能力的丧失,严重影响生活质量。AD目前尚无治愈的方法,用药仅能控制疾病的进展。早期诊断并控制疾病进展,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痴呆为主要表现,常伴有记忆力进行性减退及个人自理能力的丧失,严重影响生活质量。AD目前尚无治愈的方法,用药仅能控制疾病的进展。早期诊断并控制疾病进展,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意义重大。眼科检查被视为可以直接"看到"大脑病变的窗户,眼部的一些改变能够最直接地反映大脑的变化。本文梳理了眼科关于AD的相关检查,包括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视野、对比敏感度和眼球运动等,以期为AD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早期诊断 眼科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泪囊炎 被引量:12
14
作者 蒲思思 张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362-365,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辅助下鼻腔泪囊造口(endoscopic endonasal dacryocystorhinostomy,EN-DCR)联合支架植入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04/2015-1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收治的急性泪囊炎患者31例32眼。31例32眼患...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辅助下鼻腔泪囊造口(endoscopic endonasal dacryocystorhinostomy,EN-DCR)联合支架植入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04/2015-1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收治的急性泪囊炎患者31例32眼。31例32眼患者术前24h全身及局部使用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在此种情况下对急性泪囊炎患者行EN-DCR联合支架植入术,术后3~12mo随访。观察术后泪道通畅情况及是否出现炎症扩散等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48h内泪囊区的皮肤红肿消退,且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住院日在2~8(平均3.8±1.6)d。术后3mo取出支架后,31眼泪道冲洗无阻力,鼻内窥镜下观察造口处宽敞,无溢泪、流脓等症状;1眼泪道冲洗有阻力,造口处相对狭窄,偶有溢泪。本组患者治疗痊愈31眼,好转1眼,治愈率为97%。结论:患者术后无感染扩散、眼眶脓肿、脓毒血症等并发症发生。EN-DCR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泪囊炎不仅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急性炎症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长及整个治疗周期,节约治疗成本,维持液泵系统功能,还避免了颜面部瘢痕形成。因此,在急性炎症期行EN-DCR联合支架植入术是治疗急性泪囊炎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泪囊炎 鼻内窥镜 鼻腔泪囊造口术 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眼外直肌后徙联合下斜肌断腱术治疗集合不足型外斜视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婷 陶永贤 +1 位作者 蒲思思 张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观察双眼外直肌后徙联合下斜肌断腱术矫正集合不足型外斜视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行双眼外直肌后徙联合下斜肌断腱术的44例患者术前术后的远近眼位、双眼视功能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至少... 目的:观察双眼外直肌后徙联合下斜肌断腱术矫正集合不足型外斜视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行双眼外直肌后徙联合下斜肌断腱术的44例患者术前术后的远近眼位、双眼视功能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至少6个月。结果:44例患者术后1~3 d正位率88.6%,术后6个月正位率77.2%。术后的视近、视远斜视度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获得同时机Ⅰ、Ⅱ、Ⅲ级功能及动态立体视人数较术前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2岁组患者立体视恢复明显优于年龄≥12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眼外直肌后徙联合下斜肌断腱术可有效矫正集合不足型外斜视,通过斜视矫正术后患者的融合功能及立体视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越早手术治疗,术后远期效果恢复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斜视 集合不足 外直肌 下斜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视解剖生理变化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邬涵韵 张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54-1157,共4页
弱视是常见的严重损害儿童视力的眼部疾病之一,既往观念认为弱视患者少有与视力减退相对应的器质性改变。近年来,随着检查方法的发展,在弱视患者的脉络膜、视网膜以及脑部结构层次均发现了解剖学上的异常,为阐明弱视发病机制提供了有力... 弱视是常见的严重损害儿童视力的眼部疾病之一,既往观念认为弱视患者少有与视力减退相对应的器质性改变。近年来,随着检查方法的发展,在弱视患者的脉络膜、视网膜以及脑部结构层次均发现了解剖学上的异常,为阐明弱视发病机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此外对于弱视患者的治疗,除了传统的遮盖疗法外,一些新兴的治疗方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此,本文就弱视的解剖生理变化以及治疗方法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解剖生理变化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视手术后屈光状态的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文轲 张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19-1821,共3页
斜视是指任何一眼视轴偏离的临床现象,可因双眼单视异常或控制眼球运动的神经肌肉异常或各类机械性限制引起。手术治疗是斜视矫正的重要方法,最初人们的关注点只在眼位,但随着对手术患者逐渐深入地观察及随访,有研究发现斜视手术可能改... 斜视是指任何一眼视轴偏离的临床现象,可因双眼单视异常或控制眼球运动的神经肌肉异常或各类机械性限制引起。手术治疗是斜视矫正的重要方法,最初人们的关注点只在眼位,但随着对手术患者逐渐深入地观察及随访,有研究发现斜视手术可能改变眼球原本的屈光状态。本文从斜视手术后受术者屈光状态、眼球参数的改变、其可能的发生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等作一综述,希望能对斜视手术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同时为确定术后验光配镜的理想时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手术 屈光 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玻璃体腔注射PBS后视网膜差异蛋白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家名 雷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5-603,共9页
目的研究家兔玻璃体腔内注射PBS后的视网膜功能变化及差异蛋白的表达情况以探索玻璃体腔注射的安全性。方法将20只青紫蓝兔随机分为4组,A组不作任何处理,B至D组在兔右眼玻璃体腔内注射50μL PBS。分别于注射后第0、4、7、14天进行眼底... 目的研究家兔玻璃体腔内注射PBS后的视网膜功能变化及差异蛋白的表达情况以探索玻璃体腔注射的安全性。方法将20只青紫蓝兔随机分为4组,A组不作任何处理,B至D组在兔右眼玻璃体腔内注射50μL PBS。分别于注射后第0、4、7、14天进行眼底照相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之后摘取眼球并分离视网膜。利用串联质谱标签(TMT)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法检测注射组相对于空白对照组的视网膜蛋白变化情况。通过KOBAS及基于KEGG数据库分析明显变化的蛋白富集通路,利用STRING得出明显变化蛋白间相互作用的功能网络图。结果注射组眼底照相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无明显变化,ERG结果显示视网膜功未受到影响。TMT蛋白质谱共检测出了6042种兔视网膜蛋白,其中49种蛋白(0.81%)在玻璃体腔注射后表达上调超过5倍或下调超过80%。变化比较显著的蛋白主要与细胞骨架有关。显著变化蛋白富集的通路包括黏着斑通路、紧密连接通路、核黄素新陈代谢通路、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通路及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通路。功能网络图分析显示ACTC1及ISG15在蛋白相互作用关系中起着比较中心的作用。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PBS主要引起与细胞黏连、形态、迁移、分化、信号传导及核黄素代谢通路相关的视网膜蛋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射 视网膜 蛋白质组 串联质谱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46在聚乙二醇诱导的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19
作者 刘彦尧 宾玥 +3 位作者 丁琳 麦雨欣 王星 彭惠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92-1499,共8页
目的:探讨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诱导的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中CD146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60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第5、10和15天组,每组各20只... 目的:探讨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诱导的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中CD146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60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第5、10和15天组,每组各20只。设定每组小鼠左眼为正常对照眼,右眼为实验眼,采用在视网膜下注射PEG诱导形成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造模后摘取各组小鼠眼球,制作视网膜组织切片及HE染色,鉴定CNV模型。通过比较各组视网膜HE染色切片外核层(outer nuclear layer,ONL)厚度,观察PEG的视网膜毒性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神经视网膜和RPE/脉络膜复合体中CD14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的mRNA水平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小鼠眼内CD146、VEGF和VEGFR2的表达。结果:HE染色和ONL层厚度比较均证实,视网膜下注射PEG造模成功且模型可靠,视网膜下注射后第5和10天均有CNV形成。实验组小鼠神经视网膜和脉络膜中CD146、VEGF、VEGFR2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412,P=0.000;F=84.974,P=0.000;F=117.423,P=0.000;F=918.786,P=0.000;F=319.110,P=0.000;F=113.896,P=0.000)。Pe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在视网膜下注射PEG后,小鼠RPE/脉络膜复合体中CD146与VEGF和VEGFR2的表达量呈正相关(r=0.940,P=0.000;r=0.940,P=0.000;r=0.769,P=0.045;r=0.910,P=0.003;r=0.910,P=0.003;r=0.777,P=0.042)。免疫组化染色的结果显示,在造模第10天后,造模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CD146、VEGFR2在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外从状层、外核层的阳性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增强(P=0.000,P=0.000,P=0.000)。结论:CD146伴随着CNV的形成表达上调,且与VEGF的表达量和VEGFR2的表达量呈正相关性,由此推断CD146可能在CNV形成的病理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脉络膜新生血管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为指导的心理护理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优质护理的影响 被引量:29
20
作者 罗清月 郭廷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2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为指导的心理护理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优质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11月~2015年5月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100例(138只眼),采取便利抽样法分为实验组50例(72只眼)和对照组50例(66... 目的探讨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为指导的心理护理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优质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11月~2015年5月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100例(138只眼),采取便利抽样法分为实验组50例(72只眼)和对照组50例(66只眼)。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实验组进行常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同时,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为指导,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治疗期、出院时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和出院时优质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SCL-90评分均高于正常参照人群(P<0.05);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和出院时,两组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实验组治疗期SCL-90评分中躯体化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实验组SCL-90评分中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实验组优质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为指导的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优质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心理护理 真菌性角膜炎 优质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