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切口愈合障碍患者肝胆外科术后皮下放置引流管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何琴 李德卫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712-1713,共2页
目的探讨存在切口愈合障碍相关因素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腹壁切口下方皮下放置引流管促进切口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肝胆外科伴有切口愈合障碍相关因素的手术患者59例,将其分为研究组(n=33)和对照组(n=26),研究组用自制的硅胶引流管在... 目的探讨存在切口愈合障碍相关因素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腹壁切口下方皮下放置引流管促进切口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肝胆外科伴有切口愈合障碍相关因素的手术患者59例,将其分为研究组(n=33)和对照组(n=26),研究组用自制的硅胶引流管在切口下方行皮下脂肪层放置引流;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不放置皮下引流管,以切口愈合时间及切口愈合情况为观察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提高,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伴有切口愈合障碍相关因素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切口下方放置皮下引流管有利于手术切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 伤口愈合 危险因素 术后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模式联合临床路径在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罗放 吴小建 +2 位作者 王学虎 朱方玉 朱浩然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3期581-583,共3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在肝胆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名见习学生按学号的单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PBL教学模式结合临床路径带教,对照组按以...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在肝胆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名见习学生按学号的单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PBL教学模式结合临床路径带教,对照组按以往传统方式带教,教学效果评价从学生出科综合考试、调查问卷以及见习总结来进行;结果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分析,P值<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学生出科的平均总成绩为(85.68±0.71)分,对照组为(81.55±0.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PBL教学模式结合临床路径的11项评价指标的满意度高,相比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灵活性、学习兴趣的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等能力方面提高明显。结论 PBL教学模式结合临床路径(CP)在肝胆外科的临床见习效果显著,能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模式 临床路径 肝胆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改良型中长导管在肝胆外科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杰 何琴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年第12期56-57,共2页
总结了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改良型中长导管在肝胆外科的应用,主要包括了置管材料选择、具体操作、置管后的护理,认为利用超声引导下结合塞丁格技术行改良型中长导管置入术能够减轻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 总结了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改良型中长导管在肝胆外科的应用,主要包括了置管材料选择、具体操作、置管后的护理,认为利用超声引导下结合塞丁格技术行改良型中长导管置入术能够减轻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医务工作者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改良塞丁格技术 改良型中长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胆外科研究生术中超声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2
4
作者 殷永芳 罗诗樵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5期879-881,共3页
术中超声以其无创、方便、高敏感性及特异性,已成为肝胆外科医师手术中非常重要的辅助检查工具。然而我国肝胆外科医师缺乏应有的术中超声扫描训练,往往依赖于超声科医师,以至于此项技术在术中的作用被弱化。文章通过介绍术中超声在肝... 术中超声以其无创、方便、高敏感性及特异性,已成为肝胆外科医师手术中非常重要的辅助检查工具。然而我国肝胆外科医师缺乏应有的术中超声扫描训练,往往依赖于超声科医师,以至于此项技术在术中的作用被弱化。文章通过介绍术中超声在肝胆外科的应用价值,强调培养和提高肝胆外科研究生运用术中超声能力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超声 肝胆外科 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虚拟技术在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肖衡 史政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4期77-78,共2页
探讨数字虚拟技术在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6月-2019年6月在肝胆外科进行外科学习的540名见习生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学生传统教学模式,给予研究组数字虚拟技术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出科考试成绩、出科考试优秀率、... 探讨数字虚拟技术在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6月-2019年6月在肝胆外科进行外科学习的540名见习生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学生传统教学模式,给予研究组数字虚拟技术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出科考试成绩、出科考试优秀率、教学模式效果评价。结果研究组临床思维、操作技能、理论知识、总分等出科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科考试成绩优秀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思维、教学方法满意度、学习兴趣性、学习主动性、综合知识掌握情况、对手术方式的认识、对肝胆分段解剖的掌握、对肝胆外部解剖的掌握、对肝胆内部解剖的掌握有提高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数字虚拟技术模式,能够激励学生全面思考问题能力、提高实践操作动手能力、提高学习自主性,提高学习兴趣,突出构建学生临床空间思维,数字虚拟技术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为培养优秀的肝胆外科医生提供扎实的基础,值得临床教学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虚拟技术 实践操作能力 空间思维能力 肝胆解剖结构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模拟训练系统在肝胆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邱建国 唐伟 李明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22期3673-367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模拟训练系统在肝胆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肝胆外科的住培医生60名,随机分为腹腔镜模拟训练组(观察组),非腹腔镜模拟训练组(对照组),每组30名,比较2组理论... 目的探讨腹腔镜模拟训练系统在肝胆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肝胆外科的住培医生60名,随机分为腹腔镜模拟训练组(观察组),非腹腔镜模拟训练组(对照组),每组30名,比较2组理论及操作考核情况。结果观察组理论考核与手术操作考核评分、拾物与缝合打结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模拟训练系统能有效提高住培医生腹腔镜操作技能,缩短教学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模拟训练系统 肝胆外科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囊肿的外科治疗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杨红 李德卫 +1 位作者 龙晓东 杜成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148-1149,1152,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肝囊肿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86例先天性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无水乙醇注射治疗17例,出现并发症2例(11%);开腹手术48例,复发4例(8.3%);腹腔镜手术21例,复发1例(4.... 目的:探讨先天性肝囊肿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86例先天性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无水乙醇注射治疗17例,出现并发症2例(11%);开腹手术48例,复发4例(8.3%);腹腔镜手术21例,复发1例(4.8%)。结论:先天性肝囊肿的治疗方法包括:硬化剂(无水乙醇)注射疗法、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长期疗效等同于开腹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肝囊肿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外科姑息治疗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梁张 李德卫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67-470,共4页
梗阻性黄疸分为良性及恶性。恶性梗阻性黄疸由于起病隐匿,初诊时多已丧失根治术机会,因此外科姑息性治疗对于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尤为重要。本文就当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各种外科姑息性治疗作一阐述。选择合适的外科姑息性治疗方式对... 梗阻性黄疸分为良性及恶性。恶性梗阻性黄疸由于起病隐匿,初诊时多已丧失根治术机会,因此外科姑息性治疗对于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尤为重要。本文就当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各种外科姑息性治疗作一阐述。选择合适的外科姑息性治疗方式对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外科手术 姑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门思忖:记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病院肝胆胰外科访学 被引量:1
9
作者 麻勇 陈祖舜 +3 位作者 廖锐 储开建 常仁安 张彤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6-229,共4页
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病院(简称东大病院)作为日本的顶级医疗中心之一,享誉世界。在东大病院的诸多科室中,肝胆胰外科/人工脏器移植外科是其代表性的优势学科,诊断与治疗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笔者于2022年前往该科室参观学习,在东... 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病院(简称东大病院)作为日本的顶级医疗中心之一,享誉世界。在东大病院的诸多科室中,肝胆胰外科/人工脏器移植外科是其代表性的优势学科,诊断与治疗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笔者于2022年前往该科室参观学习,在东大的学习工作过程中,将其与国内医疗机构及西方国家的肝胆胰外科发展现状和技术水平进行多角度的对比和思考,旨在与国内外科同道分享交流,抛砖引玉,为国内外科医师专业精进带来助益或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胆道肿瘤 东京大学 肝胆胰外科 访学
原文传递
成人肝血管瘤分别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和外科手术切除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乾国 任锐 +1 位作者 杜成友 李潺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8期692-694,共3页
目的:探讨成年人肝血管瘤利用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和外科手术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成人肝血管瘤分别利用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和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肝血管瘤18个病灶成功实施了实时超... 目的:探讨成年人肝血管瘤利用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和外科手术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成人肝血管瘤分别利用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和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肝血管瘤18个病灶成功实施了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68例实施了外科手术切除。79例肝血管瘤均安全完成外科手术,术后无手术死亡。经皮射频消融组(PRFA组)及外科手术切除组(SR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7.2±23.2)min及(108.4±26.3)min(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5±1.5)d及(11.5±2.5)d(P<0.05)。PRFA组术中无出血,术后未输血,SR组术中平均出血量(380.2±104.3)mL,术后21例输血。PRFA组与SR组术后血清转氨酶均一过性升高,术后第1天ALT分别为(78.3±16.7)mmol/L及(108.4±24.6)mmol/L(P<0.05),AST分别为(62.4±13.2)mmol/L及(88.3±18.5)mmol/L(P<0.05)。随访6~30个月(中位数12个月),PRFA组病灶坏死完全,SR组无病灶残留。PRFA组9例症状完全消失,2例症状明显改善,SR组5例轻度上腹不适。结论:掌握好适应证,肝血管瘤外科手术治疗安全可行,肝部分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较大肝血管瘤最有效的方法;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血管瘤疗效肯定,具有创伤小、肝损害轻、出血少、费用低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肝肿瘤 成年人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射频消融术 肝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77家医院留置针使用现状的调查
11
作者 秦静雯 刘丽萍 +5 位作者 胡鸾娇 毛永香 张旭 聂莹 杨杰 刘光维 《重庆医学》 2025年第2期500-504,共5页
目的 调查重庆市各级医院留置针的使用现状,参考《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评估留置针使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于2023年7月对重庆市各级医院的留置针使用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共纳入重庆市77家医院30 807例患... 目的 调查重庆市各级医院留置针的使用现状,参考《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评估留置针使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于2023年7月对重庆市各级医院的留置针使用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共纳入重庆市77家医院30 807例患者,其中62.67%使用留置针,密闭式留置针占88.87%,安全型留置针占41.74%;无针输液接头占37.78%,钢针连接肝素帽占51.69%;穿刺部位95.66%为上肢,输注非腐蚀性药物占87.57%,并发症发生率为2.46%。调研6 419名护士,75.51%依据临床指征拔除留置针。不同等级医院在密闭式留置针和无针输液接头使用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和静脉炎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庆市各级医院留置针应用总体较为规范,但在安全型留置针和无针输液接头使用方面还有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针 静脉治疗 操作标准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设置独立预检分诊管理策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石小莉 罗盛淑 +4 位作者 赵庆华 冯梅 陈辉 周素梅 陈力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524-528,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设置独立预检分诊管理策略对控制疫情传播的有效性。方法自2020年1月24日重庆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该院设置相对独立的预检分诊处,严格执行各项防疫措施和工作流...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设置独立预检分诊管理策略对控制疫情传播的有效性。方法自2020年1月24日重庆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该院设置相对独立的预检分诊处,严格执行各项防疫措施和工作流程,以集中分流和快速处置疑似病例和感染病例。结果经过1年的运行和实践,效果显著,就诊患者新冠肺炎筛查效率高、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零漏诊,医务人员零感染,无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结论在传染病疫情暴发时,设置独立的预检分诊处这一举措值得在医疗机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发热门诊 预检分诊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胰腺炎患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13
作者 张俊卿 牟绍玉 +3 位作者 李均凤 杨晓玲 周启启 徐凤玲 《现代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453-458,共6页
目的检索、评价并整合慢性胰腺炎患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各大指南网及在线数据库等网站中关于慢性胰腺炎患者营养管理的相关文献,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 目的检索、评价并整合慢性胰腺炎患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各大指南网及在线数据库等网站中关于慢性胰腺炎患者营养管理的相关文献,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级别评定,最后根据主题对证据进行提取与汇总。结果根据纳排标准筛选出13篇文献,包括最佳实践指南1篇、临床决策1篇、指南8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1篇。通过阅读、提取和归类,总结出营养筛查与评估、营养支持、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管理、血糖控制、膳食指导、预防与监测6个维度的32条证据。结论该研究为临床医护人员科学管理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提供了循证依据,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状况,参考最佳证据并结合实际的临床情境制订个体化的营养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 营养疗法 营养评价 循证护理学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超声外科手术钳减少肾部分切除术中出血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毅 缪继东 +3 位作者 赵纯亮 胡晓东 王济明 伍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2561-2563,共3页
目的:近年来高强度聚焦超声作为一种新兴的止血手段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实验拟验证聚焦超声手术钳辅助肾部分切除减少术中出血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7-03/10在重庆医科大学医学超声工程研究所完成。10只南江... 目的:近年来高强度聚焦超声作为一种新兴的止血手段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实验拟验证聚焦超声手术钳辅助肾部分切除减少术中出血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7-03/10在重庆医科大学医学超声工程研究所完成。10只南江黄羊麻醉后,使用由重庆医科大学超声研究所研制的聚焦超声手术钳(声强12000W/cm2,频率1.6MHz)沿制订的预切线对肾脏进行凝固后,行右肾下极切除术。记录肾脏凝固性坏死性状、切除术中出血量和肾部分切除时间。对凝固性坏死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①所有动物肾部分切除均顺利完成,聚焦超声手术钳造成整个预切线肾脏贯通性凝固性坏死,长(3.8±0.3)cm,宽(0.9±0.2)cm,厚(2.6±0.3)cm,损伤区域边界清楚。②术中肾脏凝固时间(300±10)s,肾部分切除出血量(57±7)mL,肾部分切除时间(12±3)min。③术后28d内无实验动物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聚焦超声手术钳辅助肾部分切除术中出血少,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医疗器械 聚焦超声钳 肾部分切除 出血 肾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外科治疗与姑息性治疗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恩 王洪林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不同的手术方式及姑息性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我院治疗74例肝门部胆管癌的病历纪录,分析切除率、生存率等数据。结果手术切除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60%、36.20%和10.60%,高于引流组的60.00%、14.30%和0.00%(...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不同的手术方式及姑息性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我院治疗74例肝门部胆管癌的病历纪录,分析切除率、生存率等数据。结果手术切除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60%、36.20%和10.60%,高于引流组的60.00%、14.30%和0.00%(P均小于0.05);根治性切除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90%、44.40%和13.90%,与姑息性切除组36.40%、9.10%、0.00%相比较明显升高(P均小于0.05)。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采取经ERCP放置胆道内金属支架(EMBE)引流。引流组患者肝功能在术后两周明显改善,其1、3、5年生存率高于姑息切除组(P均小于0.05)。结论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只有根治性切除才能获得最佳疗效,联合肝叶、血管、淋巴结等切除的扩大根治术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适宜采取经ERCP放置胆道内金属架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根治性切除 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联合强化胰岛素在基层医院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波 罗强 +1 位作者 张毅 王洪林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3期322-324,347,共4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强化胰岛素在基层医院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临床诊断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强化胰岛素治疗组(B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C组)和联合用药组(D组),各组分别在患...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强化胰岛素在基层医院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临床诊断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强化胰岛素治疗组(B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C组)和联合用药组(D组),各组分别在患者入院时以及治疗1、3、5、7、14d后检测患者白细胞计数、血清hs-CRP水平、血清IL-6水平,记录各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联合用药组在治疗3、5、7、14d后,白细胞计数、血清hsCRP水平和血清IL-6水平较常规治疗组和两组单独用药组明显降低(P <0. 05),联合用药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常规治疗组和两组单独用药组明显减少(P <0. 05)。结论:在基层医院采用联合低分子肝素和强化胰岛素的方案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显著提高治疗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加速患者康复,操作简便,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低分子肝素 强化胰岛素 基层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肝胆期中高信号病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联 李德卫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18期2849-2852,共4页
近年来,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一种多参数的成像模式逐渐被推荐应用于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1])。其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和区分癌前病变打开了新的视野。Gd-EOB-DTPA作为一种特异性的肝细胞对比剂(p... 近年来,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一种多参数的成像模式逐渐被推荐应用于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1])。其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和区分癌前病变打开了新的视野。Gd-EOB-DTPA作为一种特异性的肝细胞对比剂(primovist~?,普美显),约50%被正常肝细胞选择性摄取后通过胆管排泄,另外50%则通过肾脏排泄^([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进展
18
作者 陈刚 龚建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0期1003-1005,共3页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 疼痛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ERAS)对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临床路径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香凌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0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对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临床路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所有患者均纳入临床路径管理;...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对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临床路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所有患者均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研究组采用ERAS模式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临床路径管理联合ERAS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慢性胆囊炎 加速康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脉高压症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危急护理处理
20
作者 张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152-0155,共4页
探讨门脉高压症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危急护理处理。方法 本项研究共计选取50例门脉高压症患者,其中25例接受危急护理处理作为研究组,25例接受常规护理作为传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肺动脉压以及肺动脉内径变化,并评估护理满... 探讨门脉高压症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危急护理处理。方法 本项研究共计选取50例门脉高压症患者,其中25例接受危急护理处理作为研究组,25例接受常规护理作为传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肺动脉压以及肺动脉内径变化,并评估护理满意率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显著低于传统组(28%),经过危急护理处理,研究组患者的肺动脉压及肺动脉内径均得到显著改善,其患者护理满意率也显著提升至92%,显著高于传统组(68%)。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身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情感功能等方面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明显优于传统组患者。结论 通过对门脉高压症患者进行危急护理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理指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症 临床并发症 满意度 危急护理 生活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