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b32对小鼠肝细胞系AML12细胞内脂质代谢的影响
1
作者 周围 马莉 +1 位作者 万瑛 李福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54-958,共5页
目的探讨调控Rab32蛋白表达对小鼠AML12细胞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AML12细胞,通过转染FCD-EYFP-Rab32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Rab32过表达细胞系(过表达组),利用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术构建Rab32敲除细胞系(敲除组),正常细胞设为... 目的探讨调控Rab32蛋白表达对小鼠AML12细胞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AML12细胞,通过转染FCD-EYFP-Rab32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Rab32过表达细胞系(过表达组),利用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术构建Rab32敲除细胞系(敲除组),正常细胞设为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Rab32蛋白表达水平;尼罗红染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各组细胞内的脂滴数量和面积;定量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内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组AML12细胞中Rab3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而Rab32敲除组细胞中Rab3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过表达组AML12细胞内脂滴数量[过表达组vs对照组:(21.91±14.32)vs(33.89±17.31),P<0.01]及面积[过表达组vs对照组:(16.82±14.37)μm^2vs(22.27±14.10)μm^2,P<0.01]显著减少,每毫克蛋白甘油三酯[过表达组vs对照组:(104.03±12.28)nmol vs(130.94±4.21)nmol,P<0.01]及胆固醇水平[过表达组vs对照组:(46.92±1.26)μg vs(81.11±0.65)μg,P<0.01]显著降低;而Rab32敲除组细胞内脂滴数量[(58.23±42.28)]及面积[(53.31±36.33)μm^2]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其每毫克蛋白甘油三酯[(159.03±8.85)nmol]及胆固醇水平[(93.38±3.33)μg]显著增高(P<0.01)。3组细胞凋亡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b32促进小鼠肝细胞AML12胞内脂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AML12细胞 Rab32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和格列苯脲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网络Meta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杰 张华 +3 位作者 Kamana K.C 肖晓秋 周丽媛 冯翔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9-295,共7页
目的:通过与胰岛素比较,分析二甲双胍和格列苯脲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系统性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中心注册的对照试验(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 目的:通过与胰岛素比较,分析二甲双胍和格列苯脲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系统性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中心注册的对照试验(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和中国生物医学生物文献数据库,截至2013年12月有16篇随机对照试验包含二甲双胍及格列苯脲与胰岛素的比较。二甲双胍和格列苯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的直接和间接结果通过R 2.15.2实验。结果:本研究有2 665例病例纳入。在巨大儿方面,格列苯脲组多于胰岛素组(OR=3.299,95%CI=1.649~6.600,P=0.001),而二甲双胍组低于格列苯脲组(OR=0.234,95%CI=0.061~0.893,P=0.033),二甲双胍组与胰岛素组无统计学差异(P=0.198)。在孕妇体质量增加方面,二甲双胍组明显低于胰岛素组(SMD=-0.539,95%CI=-0.716^-0.362,P=0.000)。妊娠时限方面,二甲双胍明显短于胰岛素组(SMD=-0.142,95%CI=-0.246^-0.039,P=0.007)。结论:二甲双胍控制血糖的疗效好,母亲体质量增加少,有更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且不增加母亲低血糖风险,但可能增加早产风险。格列苯脲组有更高的巨大儿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格列苯脲 胰岛素 妊娠期糖尿病 网络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ob肥胖小鼠肝脏炎症及能量代谢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崔欢欢 李继斌 +5 位作者 柴水琴 明月 王冬娟 彭川 刘丹 肖晓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15-918,共4页
目的:以ob/ob基因敲除肥胖小鼠为研究模型,探讨肥胖对小鼠肝脏炎症的影响以及ob/ob小鼠肝脏中与能量代谢相关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 目的:以ob/ob基因敲除肥胖小鼠为研究模型,探讨肥胖对小鼠肝脏炎症的影响以及ob/ob小鼠肝脏中与能量代谢相关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核呼吸因子1(nuclear respiratory factor 1,NRF1)的基因表达特征。方法:选取以C57BL/6J为背景的雄性ob/ob肥胖小鼠(以下简称ob/ob小鼠)作为肥胖模型,同龄正常C57BL/6J雄性小鼠作为对照,2组小鼠各8只,于SPF级动物房饲养至5月龄,处死后取肝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抗原F4/80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巨噬细胞浸润情况;RT-PCR检测各转录因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5月龄ob/ob小鼠体质量和肝脏质量高于对照组(t=9.66,P=0.000;t=9.98,P=0.000);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ob/ob小鼠肝细胞胞浆内出现空泡状脂肪滴;F4/80免疫组化结果显示ob/ob小鼠肝脏组织巨噬细胞浸润明显;RT-PCR结果显示ob/ob小鼠肝脏组织转录因子PGC-1α、PPARα、NRF1的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调(t=3.02,P=0.009;t=5.64,P=0.000;t=2.93,P=0.011)。结论:ob/ob小鼠表现出显著的肥胖特征,肝细胞出现明显脂质沉积,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上述改变可能与肝脏能量代谢相关转录因子PGC-1α,PPARα和NRF1的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 ob小鼠 脂肪肝 炎症 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or 核呼吸因 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外周血晚期内皮祖细胞中的高糖记忆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唐康 张敏 周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1-756,共6页
目的:探索人外周血晚期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否存在高糖代谢记忆。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取人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2周时间待细胞呈现立体的鹅卵石状后,即为晚期EPCs,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对... 目的:探索人外周血晚期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否存在高糖代谢记忆。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取人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2周时间待细胞呈现立体的鹅卵石状后,即为晚期EPCs,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对分离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MTT比色法摸索出高糖作用的浓度和时间梯度后,分3组处理细胞,即正糖组(NG,5.5 mmol/L D-葡萄糖×6 d),高糖组(HG,30 mmol/L D-葡萄糖×6 d),记忆组(MG,30 mmol/L D-葡萄糖×6 d+5.55 mmol/L D-葡萄糖×6 d)处理细胞,采用粘附实验、MTT比色法、Ed U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成管实验,测定3组细胞的粘附、增殖、迁移、成管功能。结果:粘附结果显示高糖组(38.296±6.615)、记忆组(37.815±6.196)均较正糖组(63.370±10.363)粘附能力下降(P<0.05);MTT结果显示高糖组(79.041±19.678)、记忆组(81.524±6.710)均较正糖组(100.000±0.000)增殖能力下降(P<0.05);Ed U结果显示高糖组(45.809±7.945)、记忆组(37.740±8.206)均较正糖组(88.858±5.727)增殖能力下降(P<0.05);迁移结果显示高糖组(25.111±6.051)、记忆组(25.778±6.037)均较正糖组(64.889±10.729)迁移能力下降(P<0.05);成管结果显示高糖组(12.690±3.616)、记忆组(14.198±4.073)均较正糖组(64.407±6.358)成管能力下降(P<0.05);记忆组与高糖组相比,粘附、增殖、迁移、成管功能均未能改善(P>0.05)。结论:晚期EPCs存在高糖代谢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密度梯度离心法 高糖 代谢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氨酸和胆碱缺乏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作用及性别差异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琪娟 李继斌 +2 位作者 肖晓秋 潘先均 彭川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0-35,47,共7页
目的了解蛋氨酸和胆碱缺乏(MCD)饮食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诱导作用及性别差异。方法于KM品系孕鼠分娩后第3日,将每只母鼠喂养子鼠数量调整至10只。子代于离乳后分为雌性组(F组)和雄性组(M组),喂养标准饮食至第10周。从第11个星期... 目的了解蛋氨酸和胆碱缺乏(MCD)饮食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诱导作用及性别差异。方法于KM品系孕鼠分娩后第3日,将每只母鼠喂养子鼠数量调整至10只。子代于离乳后分为雌性组(F组)和雄性组(M组),喂养标准饮食至第10周。从第11个星期开始,根据饲料种类将子代随机分为雌性对照组(F-CTR组)、雌性MCD组(F-MCD组)、雄性对照组(M-CTR组)和雄性MCD组(M-MCD组),其中对照组继续喂养标准饲料,MCD组喂养MCD饲料,每周记录体质量。持续喂养4个星期后处死,取动物肝脏和血清。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的组织形态学特点;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肝细胞的超微结构;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肝脏组织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喂养至第10个星期时,M组小鼠的体质量明显高于F组(P<0.05);第11个星期起MCD小鼠的体质量出现下降。HE染色结果显示:与CTR组相比,MCD组小鼠的肝脏出现脂质沉积、肝细胞气球样变和炎症细胞聚集等改变,M-MCD组的改变程度较F-MCD组更严重。M-MCD组小鼠血清中ALT与AST水平升高较F-MCD组更为明显,肝脏组织TNF-α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F-MCD组(P<0.05);但各组间IL-6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D可诱导肝脏发生NASH的病理改变,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研究提供了可选的动物模型;而雄性动物对MCD饮食诱导的NASH较雌性更严重,尤其体现在炎症反应程度上。TNF-α表达上调可能参与雄性小鼠的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肝细胞气球样变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SFRP5水平与血脂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康冰 彭川 +2 位作者 左的于 左国庆 何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4-697,共4页
目的探讨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血脂等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58例NAFLD患者作为实验组,从体检中心选取5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FRP5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血脂等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58例NAFLD患者作为实验组,从体检中心选取5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FRP5水平,分析NAFLD患者中SFRP5与相关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 B)、尿酸(U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和SFRP5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FRP5与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Apo B呈负相关性(P<0.05或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FRP5与肝脏脂肪变呈正相关性(P=0.029,r=0.287);多元线性回归显示,TC是SFRP5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SFRP5在NAFLD中升高且与肝脏脂肪变呈正相关,与TC呈负相关,提示在对抗肝脏脂肪沉积、代谢应激和胰岛素抵抗等方面存在急性或慢性代偿机制,可能参与延缓NAFLD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 代谢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父代糖尿病引起老年子代胰岛素抵抗 被引量:1
7
作者 章誉尧 王恒 +5 位作者 李继斌 彭川 于洋 柴水琴 王宏英 肖晓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26-930,共5页
目的:探讨父代糖尿病对老年子代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每组10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成模后,挑选符合要求的模型鼠5只与正常雌鼠交配;子鼠断奶后随机挑选10只雄性;监测子鼠体质量、随机血糖和空腹血糖;子... 目的:探讨父代糖尿病对老年子代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每组10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成模后,挑选符合要求的模型鼠5只与正常雌鼠交配;子鼠断奶后随机挑选10只雄性;监测子鼠体质量、随机血糖和空腹血糖;子鼠老龄期实施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实验;检测胰岛素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1,Irs1)的磷酸化;肝脏油红染色;检测肝脏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结果:父代糖尿病组(DM组)血糖(22.60±1.32)mmol/L较对照组(CT组)(5.88±0.13)mmol/L明显升高(P=0.000);糖尿病子代组(DM-O组)80周体质量(652.0±10.7)g较对照组(CT-O组)(598.0±11.9)g明显升高(P=0.003);钳夹实验表明DM-O组葡萄糖输注率(6.23±0.30)mg/(kg·min)较CT-O组(8.65±0.43)mg/(kg·min)明显降低(P=0.005 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M-O组胰岛素信号通路关键因子Akt的磷酸化程度(0.023 4±0.004 4)较CT-O组(0.059 8±0.011 0)明显降低(P=0.016),DM-O组Irs1的磷酸化程度(0.255 0±0.030 6)较CT-O组(0.452 0±0.057 0)明显降低(P=0.016);DM-O组肝脏脂质沉积较CT-O组明显增加;DM-O组肝脏TG含量(86.2±10.2)mol/g较CT-O组(61.1±4.71)mol/g明显增加(P=0.046)。结论:父代糖尿病可引起子代体质量增加、老年期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信号通路激活受限,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父代糖尿病引起子代肝脏脂质沉积增加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所致母代超重对子代体质量和下丘脑摄食神经通路的影响
8
作者 于洋 李继斌 +3 位作者 章誉尧 柴水琴 王恒 肖晓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0-424,共5页
目的:以高脂饮食诱导的雌性大鼠为模型,探讨母代超重对子代体质量和下丘脑摄食神经通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高脂饲料喂养14周,建立母代超重模型,与健康成年雄鼠交配,子代于出生第21天断奶后给予正常饲料喂养,分别在动物幼... 目的:以高脂饮食诱导的雌性大鼠为模型,探讨母代超重对子代体质量和下丘脑摄食神经通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高脂饲料喂养14周,建立母代超重模型,与健康成年雄鼠交配,子代于出生第21天断奶后给予正常饲料喂养,分别在动物幼年期(40 d)和成年期(160 d)处死动物。测定并比较2组子代出生、幼年期、成年期体质量及体器官质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下丘脑弓状核部位促进食欲的神经肽Y(neuorpeptide Y,NPY)和抑制食欲的阿片促黑色素原(proopiomelanocortin,POMC)表达。结果:超重母鼠子代有较高的出生体质量(t=4.18,P=0.000),且动物幼年期雄性(t=3.46,P=0.009)和雌性(t=21.99,P=0.000)体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子代,动物成年期雄性(t=2.69,P=0.028)和雌性(t=2.49,P=0.037)体质量虽仍高于对照组子代,但有向正常发展的趋势。高脂组子代体内性腺周围脂肪含量在幼年期(t=3.03,P=0.007)和成年期(t=2.40,P=0.027)均较对照组子代增多。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高脂组子代在幼年期及成年期下丘脑弓状核部位NPY表达均增多,POMC表达在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高脂饮食诱导的母代超重可加重子代出生初期和幼年期肥胖的发生风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子代动物的体质量逐渐趋于正常,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子代下丘脑摄食神经通路的正常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子代 下丘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替代治疗对中老年卵巢切除大鼠海马CA1区有髓神经纤维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肖倩 吕福林 +7 位作者 罗艳敏 何琦 晁凤蕾 黄春霞 张琪娟 肖晓秋 唐勇 吴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2-436,共5页
目的研究雌激素替代治疗(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ERT)对中老年卵巢切除(ovariectomy,OVX)大鼠海马CA1区有髓神经纤维的影响。方法选取10月龄SD雌性大鼠切除双侧卵巢,术后1个月将大鼠随机分为雌激素替代治疗组(OVX+E2组)(10只)和... 目的研究雌激素替代治疗(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ERT)对中老年卵巢切除(ovariectomy,OVX)大鼠海马CA1区有髓神经纤维的影响。方法选取10月龄SD雌性大鼠切除双侧卵巢,术后1个月将大鼠随机分为雌激素替代治疗组(OVX+E2组)(10只)和安慰剂组(OVX+Veh组)(9只)。其中OVX+E2组给予连续4周的17β-雌二醇皮下注射,OVX+Veh组给予连续4周的安慰剂(芝麻油)皮下注射。应用Morris水迷宫对其空间记忆能力进行测试。应用冰冻切片技术、电镜技术及体视学方法对海马及其CA1区体积,有髓神经纤维总长度、总体积、髓鞘总体积、轴突总体积以及平均直径进行定量研究。结果 OVX+E2组大鼠Morris水迷宫的寻台潜伏期明显较OVX+Veh组短(P<0.05),但两组大鼠的海马及CA1区的平均体积没有显著性改变(P=0.100,P=0.366)。OVX+E2组有髓神经纤维总体积及髓鞘总体积均较OVX+Veh组显著增加(P=0.016,P=0.009)。结论雌激素替代治疗对中老年卵巢切除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有髓神经纤维及其髓鞘结构均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切除术 雌激素替代治疗 MORRIS水迷宫 海马 CA1 有髓神经纤维 体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替代治疗对中老年卵巢切除大鼠白质及白质内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超微结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琦 罗艳敏 +5 位作者 吕福林 肖倩 晁凤蕾 张琪娟 肖晓秋 唐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8-445,共8页
目的:研究雌激素替代治疗(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ERT)对中老年卵巢切除雌性SD大鼠大脑白质及白质内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超微结构的作用,为以后进一步运用ERT疗延缓大脑衰老进程和防治脱髓鞘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40只1... 目的:研究雌激素替代治疗(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ERT)对中老年卵巢切除雌性SD大鼠大脑白质及白质内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超微结构的作用,为以后进一步运用ERT疗延缓大脑衰老进程和防治脱髓鞘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40只10。12月龄中老年雌性SD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1月将成功去势的19只卵巢切除大鼠按完全随机设计方式分为实验组(n=10)与对照组(n=9),前者给予17β-雌二醇颈背部皮下注射4周,后者给予安慰剂颈背部皮下注射4周。然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2组大鼠的空间参考记忆能力,运用电镜技术及相应的体视学方法对2组大鼠大脑白质及白质内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超微结构进行定量研究。结果:实验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其空间参考记忆能力明显增强(F=9.645,P=0.006)。与对照组大鼠相比,实验组大鼠大脑白质内有髓神经纤维髓鞘总体积和髓鞘内外周长之差均明显增加[(32.94±5.97)mm^3,(25.93±2.83)mm^3,t=2.391,P=0.040;(1.16±0.10)μm、(1.03±0.09)μm,t=2.325,P=0.045]。统计学相关分析发现,白质内有髓神经纤维髓鞘总体积与Morris水迷宫第1天潜伏期呈负相关(r=-0.744,P=-0.009)。结论:ERT对中老年卵巢切除大鼠的空间参考记忆能力及白质内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均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雌性大鼠 白质 髓鞘 雌激素替代治疗 体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通过IRS-1/Akt信号通路改善ob/ob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被引量:5
11
作者 柴水琴 李继斌 +3 位作者 王宏英 宋晔 刘丹 肖晓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5-789,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ob/ob小鼠腹腔注射罗格列酮,观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大脑海马组织中与认知功能相关的蛋白表达变化,进而探讨引起这些变化的机制。方法C57BL/6J♂ob/ob小鼠分两组,一组腹腔注射罗格列酮(RSG),即罗格列酮组(ob/ob-RS...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ob/ob小鼠腹腔注射罗格列酮,观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大脑海马组织中与认知功能相关的蛋白表达变化,进而探讨引起这些变化的机制。方法C57BL/6J♂ob/ob小鼠分两组,一组腹腔注射罗格列酮(RSG),即罗格列酮组(ob/ob-RSG),一组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即生理盐水组(ob/ob-Saline),同鼠龄正常C57BL/6J(WT)♂小鼠为同型对照,即正常组(WT)。饲养7个月后注射药物并连续检测随机血糖10 d,新事物探索实验检测空间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海马中BACE1、磷酸化Tau、磷酸化IRS1及IRS1、磷酸化Akt及Akt等蛋白的表达水平,ELISA的方法检测Aβ1-40的水平。结果罗格列酮组小鼠随机血糖水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并趋于正常组。新事物探索实验结果显示罗格列酮组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相对于生理盐水组有所改善。罗格列酮组小鼠海马组织中BACE1及磷酸化Tau的表达水平相对于生理盐水组明显下降,并趋于正常组。类似的,海马组织中Aβ水平在罗格列酮处理后明显下降。罗格列酮组小鼠大脑海马组织中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蛋白IRS1以及下游Akt的磷酸化水平相对于生理盐水组均明显增高,并趋于正常组。结论ob/ob小鼠在注射罗格列酮后,海马组织中IRS1/Akt胰岛素信号通路被激活进而改善肥胖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OB/OB小鼠 胰岛素抵抗 IRS1/Akt BACE1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PPARγ部分激动剂CMHX003在3T3-L1细胞中的胰岛素增敏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明月 胡湘南 +6 位作者 李继斌 崔欢欢 彭川 章誉尧 于洋 柴水琴 肖晓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3-577,共5页
目的:探讨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s,TZDs)新型衍生物CMHX003在3T3-L1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部分激动活性及促进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用双荧光素酶... 目的:探讨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s,TZDs)新型衍生物CMHX003在3T3-L1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部分激动活性及促进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方法测定HEK293细胞中对照组、CHMX003(1μmol/L)、CHMX003(10μmol/L)和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osi)(10μmol/L)对PPARγ的激动活性。采用经典鸡尾酒诱导法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诱导过程中分别加入CHMX003(1μmol/L)、CHMX003(10μmol/L)和Rosi(10μmol/L)处理,诱导分化第7天,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分化情况,real-time PCR检测细胞脂联素和脂肪酸结合蛋白(aP2)基因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脂联素水平。结果:CMHX003对PPARγ的激动活性低于Rosi(2.46±0.08,3.31±0.15,F=132.19,P=0.008);CMHX003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及细胞内脂质沉积的作用较Rosi弱;而增强脂联素基因表达(59.41±3.01,107.91±16.49,χ2=9.031,P=0.112)及增加脂联素分泌水平(74.61±16.94,140.07±30.67,χ2=9.051,P=0.135)的作用和Rosi相似,且较少增强aP2基因的表达(3.07±1.86,75.95±26.04,χ2=8.868,P=0.049)。结论:新型TZDs衍生物CMHX003具有PPARγ部分激动活性,有望成为安全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和代谢紊乱的新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罗格列酮 脂联素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替代治疗对卵巢切除大鼠海马CA1区有髓神经纤维及其髓鞘的影响
13
作者 吕福林 肖倩 +8 位作者 罗艳敏 何琦 晁凤蕾 陈林 仇玄 张蕾 张琪娟 肖晓秋 唐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5-432,共8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替代治疗(estrogen replacement treatment,ERT)对卵巢切除(ovariectomy,ovx)大鼠海马CA1区有髓神经纤维及其髓鞘的影响。方法:对10~11月龄的雌性SD大鼠进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1月将成功切除卵巢的大鼠随机... 目的:探讨雌激素替代治疗(estrogen replacement treatment,ERT)对卵巢切除(ovariectomy,ovx)大鼠海马CA1区有髓神经纤维及其髓鞘的影响。方法:对10~11月龄的雌性SD大鼠进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1月将成功切除卵巢的大鼠随机分为安慰剂对照组(OVX+O组)和雌激素替代治疗组(OVX+E组),前者给予连续4周安慰剂(芝麻油)处理,后者给予连续4周17β-雌二醇替代治疗,4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对2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进行测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2组大鼠体内循环雌激素浓度.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体视学方法对两组大鼠海马CA1区有髓神经纤维及其髓鞘进行定量研究。结果:OVX+E组大鼠体内循环雌激素浓度明显高于OVX+O组(t=5.688,P=-0.000);OVX+E组大鼠空间学习能力明显提高(F=9.645,P=-0.006)。2组大鼠CA1区体积(t=1.451,P=0.181)、有髓神经纤维体积(t=-1.158,P=0.294)、有髓神经纤维髓鞘体积(u=-0.642,P=0.521)、有髓神经纤维平均直径(t=0.630,P=0.545)和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厚度(u=-1.746,P=-0.081)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但是OVX+E组直径在0.6.0.7μm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厚度比OVX+O组大鼠增加14.1%(t=2.428,P=0.038),OVX+E组直径在0.8-0.9μm的有髓神经纤维直径与轴突直径差比OVX+O组大鼠增加18.2%(t=2.432,P=-0.038)。结论:短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可以改善大鼠空间学习能力并对海马CA1区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髓神经纤维髓鞘 海马 卵巢切除 雌激素替代治疗 体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Microarray方法探究父代高血糖影响子代代谢的作用机制
14
作者 石小琴 曹雪梅 +2 位作者 李欣宇 侯毅 肖晓秋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131-5137,共7页
本研究通过Microarray方法从基因组表达水平探讨父代高血糖影响子代代谢的可能调控机制,实验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5mg/kg)或等体积溶媒(柠檬酸盐缓冲液,CB),建立父代高血糖和对照模型,与正常雌性SD大鼠... 本研究通过Microarray方法从基因组表达水平探讨父代高血糖影响子代代谢的可能调控机制,实验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5mg/kg)或等体积溶媒(柠檬酸盐缓冲液,CB),建立父代高血糖和对照模型,与正常雌性SD大鼠交配,其子代(STZ-O和CB-O)喂养至20周被处理;取下丘脑组织进行Microarray检测并分析。STZ组大鼠血糖值显著高于CB组,且持续高于16.7mmol/L,高血糖父代模型构建成功。STZ-O和CB-O的下丘脑Microarray检测发现:两组存在上千个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的GO条目在生物过程、分子功能以及细胞组成层面分别有13条、12条、40条;差异基因富集通路38条,影响多种代谢和蛋白质加工等过程,且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通路高度富集。本研究的结果说明,下丘脑基因组表达差异可能是父代高血糖影响子代代谢健康可能的调控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代高血糖 下丘脑 子代 基因组
原文传递
孕期维生素A缺乏对大鼠子代肝脏脂质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小平 周静 +3 位作者 王宏英 陈洁 肖晓秋 李廷玉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161-2163,2166,共4页
目的通过孕期维生素A(VA)缺乏大鼠模型,探讨孕期VA缺乏对子代肝脏组织中脂质合成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孕期VA缺乏模型,分VA正常(VAN)、VA缺乏(VAD)、VA缺乏后补充(VAS)3组,检测子代血脂水平;肝脏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脂肪酸合成酶... 目的通过孕期维生素A(VA)缺乏大鼠模型,探讨孕期VA缺乏对子代肝脏组织中脂质合成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孕期VA缺乏模型,分VA正常(VAN)、VA缺乏(VAD)、VA缺乏后补充(VAS)3组,检测子代血脂水平;肝脏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脂肪酸合成酶(FAS)、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等脂质合成分子的mRNA表达变化;观察子代肝脏组织切片HE染色后脂滴沉积情况。结果 VAD组的HDL-C水平显著低于VAN组和VAS组(P<0.05),而VAN组和VA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水平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D组ACC1、FAS、SREBP1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VAD组肝脏出现较多的脂滴沉积,细胞质中有部分脂滴空泡;而VAS组和VAN组肝细胞排列规则,未见明显脂滴沉积。结论孕期VA缺乏可诱发大鼠子代肝脏脂质合成通路的异常活化,造成质脂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肝脏 脂代谢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突变的醛固酮瘤患者的临床生化及免疫组化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亮 宋颖 +9 位作者 肖明 何文雯 梅玫 程庆丰 汪志红 李佳渝 杨淑敏 胡金波 李启富 杨溢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5-51,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突变的醛固酮瘤(APA)患者的临床生化及免疫组化染色特征。方法纳入接受单侧肾上腺切除的APA患者206例,搜集其临床和生化资料。通过Sanger测序对其术后标本行KCNJ5等基因的突变检测,以及对标本进行11β-羟化酶(CYP11B1)...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突变的醛固酮瘤(APA)患者的临床生化及免疫组化染色特征。方法纳入接受单侧肾上腺切除的APA患者206例,搜集其临床和生化资料。通过Sanger测序对其术后标本行KCNJ5等基因的突变检测,以及对标本进行11β-羟化酶(CYP11B1)和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染色,并进行H-score定量评分。结果206例APA患者中,166例(80.6%)检出基因突变,其中158例为KCNJ5突变,2例ATP1A1突变,5例ATP2B3突变,1例CTNNB1突变。突变组APA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病程、血钾均显著低于无突变组(P<0.05);其女性患者比例、收缩压、舒张压、醛固酮/肾素比值(ARR)和盐水负荷试验(SIT)后血浆醛固酮水平(PAC)均显著高于无突变组(P<0.05)。亚组分析显示,ATP酶(ATP1A1和ATP2B3)突变APA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病程、收缩压和左心室肥厚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KCNJ5突变组(P<0.05);其SIT后PAC和肿瘤直径均显著低于KCNJ5突变组(P<0.05)。在免疫组化水平,不同突变的APA中CYP11B2染色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H-score分析显示KCNJ5突变APA的CYP11B1的H-score评分显著高于ATP酶突变组[160.0(127.5,193.5)对80.0(27.5,152.3),P=0.020],而CYP11B2的H-score评分显著低于ATP酶突变组[155.0(123.0,190.0)对240.0(140.0,270.0),P<0.01]。结论APA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与其临床生化表型和分子病理表型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瘤 基因突变 11β-羟化酶 醛固酮合成酶 临床生化特征
原文传递
国际单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理诊断共识解读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溢 朱莎莎 +5 位作者 李佳渝 宋颖 杨淑敏 程伟 李启富 重庆原醛症研究团队(CONPASS)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37-942,共6页
单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是原醛症的常见类型,可通过患侧肾上腺切除手术进行治疗。术后病理评估是单侧原醛症诊断的重要环节,并有助于指导其后续治疗及随访。组织形态学评估是单侧原醛症病理诊断的基础,而近年来兴起的醛固酮合... 单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是原醛症的常见类型,可通过患侧肾上腺切除手术进行治疗。术后病理评估是单侧原醛症诊断的重要环节,并有助于指导其后续治疗及随访。组织形态学评估是单侧原醛症病理诊断的基础,而近年来兴起的醛固酮合酶免疫组化染色则极大地提升了单侧原醛症的病理诊断水平。然而,目前单侧原醛症的病理诊断也存在着命名体系和诊断标准不统一等不足。因此,以Tracy Ann Williams为首的多中心专家团队制定了《国际单侧原醛症病理诊断共识》,并于2021年发表于J Clin Endocrinol Metab杂志。本文将对该共识所涉及的要点进行解读,以期帮助临床科研工作者更全面地理解此共识,为单侧原醛症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病理诊断 共识 醛固酮合酶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PPARγ过表达与激活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18
作者 曹雪梅 侯毅 +2 位作者 石小琴 杜鹃 肖晓秋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649-2655,共7页
为了探讨心肌细胞受损及凋亡与过氧化物增殖受体(PPARγ)的关系。本研究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高脂饮食小鼠心肌组织中PPARγ2蛋白的表达。再购买质粒PCMV6-PPARγ2并进行扩增及空白载体的构建。在小鼠心肌细胞株中转染目标质粒后... 为了探讨心肌细胞受损及凋亡与过氧化物增殖受体(PPARγ)的关系。本研究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高脂饮食小鼠心肌组织中PPARγ2蛋白的表达。再购买质粒PCMV6-PPARγ2并进行扩增及空白载体的构建。在小鼠心肌细胞株中转染目标质粒后,加入10μmol/L 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抑制剂GW9662化合物处理24 h后,通过tunnel检测和细胞流式计算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显示:与低脂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组心肌组织内PPARγ2蛋白的表达显著增高;利用XhoⅠ和SmaⅠ酶对PCMV6-PPARγ2质粒酶切,T4连接酶连接从而获取PCMV6空白质粒;转染质粒过表达PPARγ2,tunnel检测结果和流式技术检测显示细胞凋亡增加,而加入PPARγ抑制剂凋亡得到抑制。由此得出结论,PPARγ2的过表达及激活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2 转染质粒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