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学生工作“精细化”工程及相关问题探究--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建刚 黄爱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3-44,共2页
"精细化"是"细事做精"的现代管理文化,高职学生工作"精细化"应在学生工作体系精细化、工作职能精细化、工作流程精细化、工作载体精细化、绩效考核精细化、培养模式创新精细化等方面下工夫。
关键词 学生工作 精细化 质量工程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 被引量:5
2
作者 宋莉 郑添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101-103,共3页
就高职院校而言,其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用人单位反馈意见表明,学生职业素质是其职业发展能力的关键性因素。而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多停留在举行各种各样学生活动和开设素质教育课程上,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系统的培养路径... 就高职院校而言,其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用人单位反馈意见表明,学生职业素质是其职业发展能力的关键性因素。而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多停留在举行各种各样学生活动和开设素质教育课程上,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系统的培养路径。由此,文章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对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路径进行研究,提出了职业素质教育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本位 职业素质 教育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作用与实践 被引量:4
3
作者 郑添华 宋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1-23,共3页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应改变过去将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混淆,将教育途径与校园活动相等同的观念。要重视课程建设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平台作用,使之成为职业素质教育的理论研发策源、教师的成长基地及内涵管理的抓手。课程...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应改变过去将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混淆,将教育途径与校园活动相等同的观念。要重视课程建设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平台作用,使之成为职业素质教育的理论研发策源、教师的成长基地及内涵管理的抓手。课程建设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的实践就是在处理好课程建设与活动开展二者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主要教育平台的课程化,核心师资的专业化,管理评价的系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 职业素质教育 校园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思政视野下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介入学生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宋莉 郑添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70-72,共3页
目前,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过度行政化、泛集体主义、非专业性等特点使其在应对新时期职业教育新情况、新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这就为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引入提供了契机。文章在相关理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介入... 目前,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过度行政化、泛集体主义、非专业性等特点使其在应对新时期职业教育新情况、新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这就为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引入提供了契机。文章在相关理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介入的相通性和互补性,提出转变工作思路、树立平等观念、扩展介入渠道等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 高职院校 社会工作介入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途径研究
5
作者 陈娜 贾安东 《商情》 2013年第25期124-124,共1页
高职院校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是新形势下高校团组织的责任和重要工作内容。本文试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高职院校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意义、优势.探讨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职院 校团组织 大学生 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的视角理解急/慢性应激:自我构念的作用
6
作者 杨娟 罗家豪 +2 位作者 何杨 魏桢妮 胡翔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587-595,F0003,共10页
已有研究从文化的视角探究急/慢性应激的发生发展特点,为应激复原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干预提供了新的视角.自我构念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影响自我定义方式的概念,是一种体现在个人层面的稳定的文化特征,然而自我构念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个体的... 已有研究从文化的视角探究急/慢性应激的发生发展特点,为应激复原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干预提供了新的视角.自我构念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影响自我定义方式的概念,是一种体现在个人层面的稳定的文化特征,然而自我构念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个体的应激反应,还未有系统的总结与探讨.通过回顾已有实证性研究,发现在集体主义文化下互依自我构念个体表现出快反应快恢复的急性应激反应模式;在个人主义文化下高互依自我构念和低独立自我构念个体的慢性应激水平更高.这些结果表明,与主流文化背景一致的自我构念促进个体的应激适应性.然而,这些有限的证据仅是从文化的视角理解急/慢性应激反应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冰山一角,未来研究需要结合主流文化背景探讨自我构念的作用,并且将自我构念纳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疗和干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构念 文化 急性应激 慢性应激 创伤后应激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健康教育课《感恩的心》教学设计
7
作者 吴利辉 梁利苹 《家教世界》 2014年第1X期102-103,共2页
如今的孩子,个个都是在父母亲百般呵护,悉心照料下,无忧无虑的成长。他们接受了太多的爱,他们习惯了索取。本次针对学生自我中心明显,在个性上自私、冷漠等特征,常常不能发现对于别人对自己的付出,甚至熟视无睹。这些都将影响学生的社... 如今的孩子,个个都是在父母亲百般呵护,悉心照料下,无忧无虑的成长。他们接受了太多的爱,他们习惯了索取。本次针对学生自我中心明显,在个性上自私、冷漠等特征,常常不能发现对于别人对自己的付出,甚至熟视无睹。这些都将影响学生的社会交往,影响同伴之间的交流。在活动中通过"制作感恩卡"等形式,让学生在交流、分享中了解更多的人对自己的付出,并激发感恩的情感。通过感恩短信等形式帮助学生尝试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课 百般呵护 自我中心 感恩之情 社会交往 认知目标 行为目标 就这样 给你 生病住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