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射线ICT能谱硬化的校正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恩承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1999年第1期32-35,共4页
本文讨论X射线ICT中,由于X射线束的非单色性而引起的能谱硬化问题,这种能谱硬化应该被校正。从实验中,我们获得了校正曲线,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我们建议采用专门的软件来进行这种校正。
关键词 能谱硬化 X射线 ICT 校正 CT 工业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三代扫描旋转中心偏离的卷积反投影算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蔡玉芳 王珏 杨德鸿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5-58,共4页
讨论了卷积反投影算法实现CT图像重建时 ,被测工件旋转中心偏离理想重建中心的工程问题。基于理想卷积反投影重建算法理论 ,推导出相应校正偏离的卷积反投影算法 ,并引入单象素工件模型估计偏离参数 ;根据偏离幅度给出了理想重建算法适... 讨论了卷积反投影算法实现CT图像重建时 ,被测工件旋转中心偏离理想重建中心的工程问题。基于理想卷积反投影重建算法理论 ,推导出相应校正偏离的卷积反投影算法 ,并引入单象素工件模型估计偏离参数 ;根据偏离幅度给出了理想重建算法适应的范围 ,仿真结果证明了校正算法的有效 ,利用校正算法消除了由旋转中心偏离造成的伪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三代扫描 辐射源中心 旋转中心 卷积反投影 Radon逆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CT材料密度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珏 黄苏红 蔡玉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3-205,共3页
为了实现对密度高且变化范围大的材料进行密度定量测量,建立自动密度测量系统,对工业材料的密度与CT数的关系进行研究。根据工业CT检测工件常见密度,选取有代表性的几种均匀材料作为标件,并以铝材料作为参考标准件。通过CT扫描获取不同... 为了实现对密度高且变化范围大的材料进行密度定量测量,建立自动密度测量系统,对工业材料的密度与CT数的关系进行研究。根据工业CT检测工件常见密度,选取有代表性的几种均匀材料作为标件,并以铝材料作为参考标准件。通过CT扫描获取不同密度标件对应的CT数。选用一幅CT图像为标定图像,以该图像中空气的CT数为标准,对被测材料的CT数进行修正。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材料密度与CT数的关系式。实验对塑料、橡胶、玻璃、钛合金、钢、铜等材料的密度进行测试,测量精度小于1%。测量结果基本满足工业材料密度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图像 材料密度 CT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CT探测系统噪声特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珏 陈教泽 +1 位作者 谭辉 王鑫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29-934,共6页
分析工业CT探测系统的噪声特性,并且对该探测系统噪声的来源、影响因素等进行详细研究。首先,对噪声处理的一般方法进行介绍。然后,针对低能的工业CT系统,设计了一组实验,测试其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最后,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与统计,... 分析工业CT探测系统的噪声特性,并且对该探测系统噪声的来源、影响因素等进行详细研究。首先,对噪声处理的一般方法进行介绍。然后,针对低能的工业CT系统,设计了一组实验,测试其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最后,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与统计,计算信号与噪声的大小,总结噪声的统计规律。实验结果证明:本底噪声的大小基本不会变化;噪声与积分时间、放大倍数有关;DDC118环节引入的噪声很小。探测系统噪声主要由前端模拟电路以及射线源部分引入,其成分主要有低频噪声与白噪声,因此可以通过降低系统带宽的方法削弱噪声、提高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X射线探测器 本底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CT图像的数控代码直接生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段黎明 罗胜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92-1398,共7页
以曲面形状简单、可直接仿制的产品为对象,提出了由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图像直接生成数控代码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产品的切片图像进行边缘提取与轮廓跟踪,再采用B样条曲线进行轮廓拟合,然后引入平面任意区域加工填充技术,逐层生成... 以曲面形状简单、可直接仿制的产品为对象,提出了由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图像直接生成数控代码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产品的切片图像进行边缘提取与轮廓跟踪,再采用B样条曲线进行轮廓拟合,然后引入平面任意区域加工填充技术,逐层生成刀具路径并进行有序连接,最后生成数控代码。在B样条曲线拟合中,为了提高拟合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点提取与线段类型识别的型值点选取法;在数控代码生成步骤中,改进了单层切片轮廓岛屿关系判别方法,提高了判别正确率。开发了软件系统,将该软件生成的数控代码输入到加工仿真软件中,仿真结果验证了数控代码生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 切片图像 图像处理 数字控制代码 B样条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5933专用芯片应用于数据采集系统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平 刘寄 伍卫华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9-73,共5页
阐述了基于S5933 PASS-THRU通道数据传输的机理,提出了利用S5933开发PCI总线数据采集系统解决方案,避开了PCI总线控制器设计的难题,节约了成本和开发时间.同时采用通用大规模集成器件(CPLD),设计实现了32路数字采集通道,提高了数据传送... 阐述了基于S5933 PASS-THRU通道数据传输的机理,提出了利用S5933开发PCI总线数据采集系统解决方案,避开了PCI总线控制器设计的难题,节约了成本和开发时间.同时采用通用大规模集成器件(CPLD),设计实现了32路数字采集通道,提高了数据传送速率,节约了CPU资源和PCI总线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5933 PASS.THRU PCI总线 接口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扇形投影数据的图象重建算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吕红 李时光 +2 位作者 徐问之 闫旭 吕怡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7年第5期39-44,共6页
针对CT实际应用中存在不完全扇形束投影数据的图象重建问题,提出了最大熵积分递推算法,应用该算法对多种数据丢失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卷积反投影法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图象重建 最大熵 扇形束投影 CT 投影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X射线工业CT探测器光电转换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高富强 张小娇 +2 位作者 周日峰 须民健 张亚琼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48-1351,共4页
光电转换效率是低能工业CT探测器的重要性能参数。分析了几种常用闪烁晶体的发光效率、几何尺寸、发光波长等参数对光电转换效率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测试比较了不同厚度(闪烁体沿X射线方向的尺寸)的CsI(TI)和CdWO4闪烁体探测器的光电转换... 光电转换效率是低能工业CT探测器的重要性能参数。分析了几种常用闪烁晶体的发光效率、几何尺寸、发光波长等参数对光电转换效率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测试比较了不同厚度(闪烁体沿X射线方向的尺寸)的CsI(TI)和CdWO4闪烁体探测器的光电转换效率。证明在低能工业CT中,CsI(TI)比CdWO4更适合用作X射线探测器闪烁体材料,且闪烁体的厚度对光电转换效率的影响很大。这对优化工业CT系统探测器闪烁体的选型与尺寸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转换效率 闪烁晶体 X射线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CT成像的弹药小底隙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卢艳平 王珏 喻洪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14-1717,共4页
在弹药产品的质量无损检测中,小底隙的精确测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技术之一。为精确测量小底隙,利用CT成像的体积效应,提出一种小底隙厚度测量方法。在设定的扫描层厚下对产品进行工业CT断层扫描,使底隙完全包含在扫描层厚范围内;再... 在弹药产品的质量无损检测中,小底隙的精确测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技术之一。为精确测量小底隙,利用CT成像的体积效应,提出一种小底隙厚度测量方法。在设定的扫描层厚下对产品进行工业CT断层扫描,使底隙完全包含在扫描层厚范围内;再将工业CT断层图像上的灰度差异转换为等效密度差异;并利用产品的材料密度及底隙物质(空气)密度来计算小底隙的厚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0.3-2.0 mm的底隙进行测量,其最大绝对测量误差为0.03 mm,最大相对测量误差为4.8%.该方法解决了小底隙精确测量的技术难题,可满足产品无损质量检测和评价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工业CT 体积效应 小底隙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工业CT探测器能谱响应影响校正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日峰 高富强 张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3-86,共4页
高能X射线工业CT探测器系统的能谱响应是一重要的特性参数。用实验方法测定探测器的能谱响应曲线存在很多困难。本工作利用Monte-Carlo模拟程序计算了CdWO4探测器模块的能谱响应曲线,分析了9 MeV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X射线束的能量、剂量... 高能X射线工业CT探测器系统的能谱响应是一重要的特性参数。用实验方法测定探测器的能谱响应曲线存在很多困难。本工作利用Monte-Carlo模拟程序计算了CdWO4探测器模块的能谱响应曲线,分析了9 MeV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X射线束的能量、剂量角分布以及X射线束能谱硬化对探测器模块探测效率的影响,为线阵探测器系统的一致性校正、非线性校正等提供了理论计算参数,并应用于工业CT图像校正,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效率 能谱响应 不一致性 MONTE-CARLO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电热式剥线工艺工程最优温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森林 黄建淞 王建锋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56-959,共4页
电热式剥线工艺中切剥刀片的温度直接影响线缆切剥的质量,研究切剥刀片的最优温度具有很大的工程意义。利用有限元法对整个切剥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得到了切剥过程中线缆护套和内管关键节点的温度时间曲线,进而得到切剥刀片的最佳温度,... 电热式剥线工艺中切剥刀片的温度直接影响线缆切剥的质量,研究切剥刀片的最优温度具有很大的工程意义。利用有限元法对整个切剥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得到了切剥过程中线缆护套和内管关键节点的温度时间曲线,进而得到切剥刀片的最佳温度,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分析结果。为电热式剥线机设计最优温度的选择提供了依据,能提高电热式剥线工艺的线缆切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学 有限元法 热力学 电热式剥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工业CT探测系统光电流信号放大电路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珏 王鑫 +1 位作者 谭辉 陈教泽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5,共4页
针对高能工业CT探测系统中光电流信号的特性,搭建了基于ACF2101芯片的积分放大电路特性测试平台,通过对此放大电路特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空气作为积分电容电介质的高增益放大电路,经实验验证,效果良好。
关键词 工业CT 积分放大器 ACF2101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成型形态的计算机层析图像测量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礼夫 刘丰林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111-114,共4页
针对聚合物成型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难以在线、非接触、多维和可视化地测量处于封闭工作空间中的物料形态及其变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形态学的聚合物成型形态的计算机层析图像测量法,并论述了该方法的测量原理,设计了由目标与背景图像分割... 针对聚合物成型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难以在线、非接触、多维和可视化地测量处于封闭工作空间中的物料形态及其变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形态学的聚合物成型形态的计算机层析图像测量法,并论述了该方法的测量原理,设计了由目标与背景图像分割、目标图像增强、基于形态学的图像降噪、目标特征提取和测量组成的层析图像处理方案.对处于高压、中温、挤出加工密闭空间中物料(目标)进行了计算机层析图像测量法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解决对处于不可视空间内的目标形态及其变化进行动态、非接触和多维地图像化测量问题,而且能从层析图像中定量地获取目标的几何、物理特征随不同条件(力、热和光等)所发生变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测量 计算机层析 数学形态学 聚合物成型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重写谱数据文件的计算机稳谱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彪 贾文懿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8-70,75,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γ射线全谱测量 ,摒弃放射性核素源 ,采用计算机软件重写谱数据文件进行稳谱的新技术 ,以弥补硬件稳谱技术的不足 。
关键词 Γ能谱测量 重写谱文件 计算机软件 稳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M系统结构设计与扫描接口智能化的研究
15
作者 杨一平 张平 张建明 《制造业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19-222,共4页
为了获取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缩写为STM)三维图像数据,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表面分析仪器。对该仪器的电路部分进行分析研究和设进,同时部分硬件实行软件智能化控制。在设计上首先采用外设时钟来引导程序运行,... 为了获取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缩写为STM)三维图像数据,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表面分析仪器。对该仪器的电路部分进行分析研究和设进,同时部分硬件实行软件智能化控制。在设计上首先采用外设时钟来引导程序运行,扫描信号自动控制,大大提高了采集精度和速度,同时为了观察不同材质的单个原子层的局部表面结构,而不是体相或整个表面的平均性质。将获取的材质信息,经三维重建和处理,获得了满意的材质表面的形貌,并用三维图重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 电路设计 纳米技术 图像重建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CT扫描模型与原始模型粗配准方法的研究
16
作者 张荣 王侃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1-116,共6页
在利用工业CT对产品进行检测过程中,扫描重建模型并与产品原始模型进行配准是其中一个关键步骤。经典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在粗配准中存在主方向不确定的问题,可能导致配准失败,为此,提出了主方向的修正方法。首先利用经典主成分分析方法得... 在利用工业CT对产品进行检测过程中,扫描重建模型并与产品原始模型进行配准是其中一个关键步骤。经典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在粗配准中存在主方向不确定的问题,可能导致配准失败,为此,提出了主方向的修正方法。首先利用经典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配准结果,再求出两模型形心与质心的位置关系矢量,通过分析各种反向情况中该矢量的投影特征,判断配准结果是否存在反向问题,并通过计算旋转轴线来修正模型方向。开发了粗配准实验软件,对改进后的方法进行了实验,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使用主成分分析法配准时产生的模型反向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配准 主成分分析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 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释光(OSL)测年技术的初步实验研究
17
作者 魏彪 贾文懿 《地质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3-96,共4页
提出了基于X射线激发的光释光测年原理,据此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利用X射线是可以激发辐射样品使其产生光释光信号的。
关键词 光释光 测年技术 X射线源 地质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的三维CAD模型重构方法 被引量:21
18
作者 段黎明 刘元宝 +1 位作者 吴志芳 张金波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9-486,共8页
为解决复杂形状产品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的重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的重构方法。首先用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对产品进行扫描,得到产品切片图像,然后通过切片图像获取体数据;在采... 为解决复杂形状产品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的重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的重构方法。首先用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对产品进行扫描,得到产品切片图像,然后通过切片图像获取体数据;在采用高斯滤波对体数据进行预处理后,使用移动立方体算法重建三维表面,并用顶点删除法和二次误差测度算法简化三维表面;在采用Laplacian算法平滑三维表面后,将三维表面模型保存为STL格式的文件;最后,将STL格式的文件导入到UG中,重构出产品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计算机辅助设计 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 表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逆向工程的工业CT图像预处理系统开发 被引量:20
19
作者 段黎明 邱猛 吴朝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66-670,共5页
为了将工业CT技术应用于逆向工程中,开发了一个面向逆向工程的工业CT图像预处理系统。该系统主要通过图像处理、轮廓拟合和数据格式转换三个步骤对工业CT切片图像进行处理,输出的IG-ES格式数据能直接输入到专业化的逆向工程软件中进行3... 为了将工业CT技术应用于逆向工程中,开发了一个面向逆向工程的工业CT图像预处理系统。该系统主要通过图像处理、轮廓拟合和数据格式转换三个步骤对工业CT切片图像进行处理,输出的IG-ES格式数据能直接输入到专业化的逆向工程软件中进行3维CAD模型重构,减少了重构3维模型的工作量;输出的2维DXF格式数据能直接输入到AutoCAD软件中进行处理,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同时,提出了用加权方法计算拟合圆弧的圆心和半径,有效提高了曲线的拟合精度。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系统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图像处理 逆向工程 曲线拟合 数据格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CT三维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 被引量:17
20
作者 卢艳平 王珏 喻洪麟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44-448,共5页
工业CT机是应用于重要工业领域的先进无损检测和无损质量评价设备,三维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是为其研制的专用软件。系统以基于数据流模型的整体计算框架搭建,具有复杂曲面构造、立体显示、组合剖切等传统的三维可视化功能,此外还具有虚... 工业CT机是应用于重要工业领域的先进无损检测和无损质量评价设备,三维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是为其研制的专用软件。系统以基于数据流模型的整体计算框架搭建,具有复杂曲面构造、立体显示、组合剖切等传统的三维可视化功能,此外还具有虚拟内窥、三维测量等新的处理和分析功能。通过解决内表面数据获取与处理、虚拟镜头控制、漫游轨迹规划等关键技术问题,实现工业虚拟内窥检查;利用像物空间系数,采用线积分方法实现三维任意曲面积和体积的测量。该系统已经实用于CD系列多种型号的工业CT机,应用表明系统可辅助技术人员方便、快捷地对工件状况进行分析和判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可视化 虚拟内窥 三维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