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消防预警系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杨艺 青宏虹 何光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46-248,共3页
针对城市消防预警提出了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了系统、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构建了系统评价的递阶层次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简单、实用的三级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该模型为城市消防预警做出客观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预警系统 城市消防 评价指标体系 递阶层次结构 评价理论 系统评价 AHP法 数学模型 客观评价 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振动的独立模态和耦合模态的组合控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波 王荣秀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30,共5页
基于模态空间控制的基本原理 ,提出了一种将独立模态控制与耦合模态控制相结合应用于结构振动主动控制中 ,得以利用两者的优点而使控制更加有效和稳定的方法。利用该组合控制法 ,可实现在一个控制过程中实时跟踪主被控模态的变化从而对... 基于模态空间控制的基本原理 ,提出了一种将独立模态控制与耦合模态控制相结合应用于结构振动主动控制中 ,得以利用两者的优点而使控制更加有效和稳定的方法。利用该组合控制法 ,可实现在一个控制过程中实时跟踪主被控模态的变化从而对其实施独立模态控制以达到有效地抑制结构的主要振动。而对其它非主控模态则实行耦合模态控制。这样 ,可使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减少作动器 /传感器的数量、降低控制能耗 ,并能在不同的激励下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数字仿真的结果表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并与相应的独立模态和耦合模态控制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独立模态控制 耦合模态控制 模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块编码的图像压缩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培容 杨艺 杨菁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4年第6期975-977,共3页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图像压缩与编码方法日益重要。方块编码是有损压缩方法中的一种重要的编码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将图像分割成子块矩阵,并为各子块矩阵设计其量化电平,量化后用位映像矩阵代替子块矩阵,从而达到数据压缩的目的...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图像压缩与编码方法日益重要。方块编码是有损压缩方法中的一种重要的编码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将图像分割成子块矩阵,并为各子块矩阵设计其量化电平,量化后用位映像矩阵代替子块矩阵,从而达到数据压缩的目的。给出了用MATLAB编写的实现代码及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块编码 图像压缩 多媒体技术 MATLAB 有损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流结构声子晶体中弹性波能带的色散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刘启能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7-112,共6页
推导出弹性波斜入射固-流结构声子晶体的转移矩阵和色散公式。利用色散公式研究了弹性波在固-流结构声子晶体中的能带特性。结果表明,介质厚度固定时,弹性波中会出现多级禁带,禁带的频率中心随入射角的增加而向高频方向移动,入射角增加... 推导出弹性波斜入射固-流结构声子晶体的转移矩阵和色散公式。利用色散公式研究了弹性波在固-流结构声子晶体中的能带特性。结果表明,介质厚度固定时,弹性波中会出现多级禁带,禁带的频率中心随入射角的增加而向高频方向移动,入射角增加到一定值后会分裂出新的禁带,分裂出的禁带频率宽度随级数的增加而增大。入射角固定时,禁带的频率宽度随介质厚度近似成反比变化,分裂出的禁带频率宽度随介质厚度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子晶体 弹性波 色散 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等精度频率计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谈学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33-136,共4页
针对传统测频原理的频率计的测量精度随被测信号频率的下降而降低,在实用中有较大的局限性,在对等精度测量原理和测量误差进行详尽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等精度频率计的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系统的硬、软件设计。
关键词 单片机 等精度频率计 等精度测量原理 测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T环境下基于COM的Web报表实现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艺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4期53-55,共3页
介绍了在.NET环境下COM组件的互操作性,分析了COM对象的编程结构,并详细给出了基于COM的Excel对象实现Web报表的原理及过程。
关键词 .NET COM互操作 WEB报表 EXCEL 信息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智能梁振动的组合模态控制法
7
作者 王波 王荣秀 黄尚廉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0-513,共4页
将独立模态控制与耦合模态控制相结合并应用于压电智能梁的振动主动控制中,利用两者的优点使控制更加有效、稳定,可实现在一个控制过程中实时跟踪主要被控模态的变化从而对其实施独立模态控制以达到有效地抑制结构的主要振动,而对其他... 将独立模态控制与耦合模态控制相结合并应用于压电智能梁的振动主动控制中,利用两者的优点使控制更加有效、稳定,可实现在一个控制过程中实时跟踪主要被控模态的变化从而对其实施独立模态控制以达到有效地抑制结构的主要振动,而对其他模态则实行耦合模态控制。这样,可使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减少作动器/传感器的数量、降低控制能耗,并能在不同的激励下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压电智能梁的数字仿真的结果表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并与相应的独立模态和耦合模态控制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独立模态控制 耦合模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全息三缝边缝调制干涉仪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王荣秀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02-304,共3页
讨论了一种基于边缝调制的实时全息三缝干涉仪的原理和实现过程,推导了实时三缝干涉光强分布随边缝位相变化的计算公式,结合三缝干涉的原理和特点,利用全息实时再现出三缝的衍射光波,从而实现对边缝位相变化的测量。该实验方法,可应用... 讨论了一种基于边缝调制的实时全息三缝干涉仪的原理和实现过程,推导了实时三缝干涉光强分布随边缝位相变化的计算公式,结合三缝干涉的原理和特点,利用全息实时再现出三缝的衍射光波,从而实现对边缝位相变化的测量。该实验方法,可应用于光学表面不平度和微小厚度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缝调制 实时全息三缝干涉仪 位相变化 三光束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