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栀子种子性状变异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潘媛
王钰
张应
李隆云
-
机构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重庆分中心/重庆市中药良种选育与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030-2035,共6页
-
基金
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2060302)
重庆市"科技平台与基地建设"项目(cstc2014ptyjd10001)
重庆市重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专项(cstc2016zdcy-ztzx10003)
-
文摘
目的:通过探究区域尺度上栀子种子形态变异特点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栀子种质资源整理与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我国9个省区21个产地栀子种子,测定种子形态特征及发芽率,并开展种子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我国不同产地栀子种子性状差异显著;栀子种子长和种子宽、种子厚与百粒重、无霜期与发芽率、年降雨量与百粒重和年均温与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经度和年降雨量与发芽率、纬度与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种子性状系统聚类的5个类群并没有依地理距离而聚类。结论:除受地理-气候因子影响外,栀子种子性状还受母本遗传、引种种植方式等多因素影响,且长期大规模引种是主要因素。
-
关键词
栀子
种子性状
地理-气候因子
-
Keywords
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Seed traits
Geographical-climatic factors
-
分类号
R282.2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不同产地白术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郭连安
莫让瑜
谭均
潘媛
陈大霞
-
机构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重庆分中心/重庆市中药良种选育与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787-2792,共6页
-
基金
重庆英才计划项目(CQYC20200301170)
-
文摘
目的:基于白术转录组数据的筛选和分析,掌握不同产地白术根之间差异表达基因的信息。方法:通过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进行转录组分析,利用Trinity软件对Clean reads进行组装,基于FPKM值的log;倍数绝对值大于1及错误发现率小于0.05为标准筛选DEG。将DEG在公共数据库中进行比对获得功能注释,根据注释信息挖掘白术萜类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并分析不同产地白术的表达量差异。结果:转录组测序共获得71086条Unigene,N50长度为1524 bp。从湖北与河北、安徽与湖北、安徽与河北白术之间分别筛选到2333、1846、1239个DEG,其中在GO数据库中获得注释的DEG分别有1424、1091、731个,在KEGG数据库中获得注释的DEG分别有432、321、208个,这些DEG主要与代谢过程和次生代谢产物代谢途径相关。根据DEG在数据库中的功能注释信息,挖掘到5个萜类生物合成关键限速酶基因,这些基因在湖北白术中表达量最高,说明湖北白术中萜类合成更活跃。结论:该研究系统分析了不同产地白术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挖掘功能基因和研究有效成分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关键词
白术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萜类
QRT-PCR
-
Keywords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Differential expressed genes
Triterpenoid
qRT-PCR
-
分类号
S567.233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