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一种钡剂灌肠筒的改进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冷富萍
刘平
李明祥
机构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放射诊断科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医务科
出处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第9期146-147,共2页
文摘
X射线钡灌肠检查是一种主要用于诊断结肠病变的方法,即从肛门插入一个肛管并灌入钡剂,通过X射线检查诊断结肠肿瘤、息肉、炎症、结核以及肠梗阻等病变[1-4]。X射线检查中使用的硫酸钡为无臭、无味粉末状,密度为4.25~4.5 g/cm^3,其分解温度>1600℃,溶于热浓硫酸,几乎不溶于水、稀酸和醇。硫酸钡溶于水中呈水悬浮溶液状态,pH值特性为中性,是X射线双重造影剂,系高密度胃肠造影剂。硫酸钡的水悬浮溶液在长时间静止状态下,硫酸钡容易析出并产生沉淀。
关键词
灌肠筒
硫酸钡
保温
应用
分类号
R197.39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题名 医学影像学检查导检宣教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冷富萍
刘平
李明祥
唐兴兵
机构
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放射诊断科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医务科
重庆市 九龙坡区 中医院 信息科
出处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3期151-153,共3页
文摘
目的:开发应用医学影像学检查导检宣教系统,实现患者检查的全流程信息管理。方法:采用客户机与服务器(C/S)结构,以医院信息系统(HIS)为基础,配合移动终端构建受检者管理平台,通过患者移动终端应用程序(APP)、短信及候诊区视频广播播报,将排队叫号、患者引导、健康宣教、咨询服务以及随访服务进行点对点的贯穿,实现为患者提供有效信息及数据的反馈交换。结果:导检宣教系统可满足绝大多数受检者的管理,系统试用后候诊区的受检者由试用前的92%坚持在候诊区等待降低至试用后的15%临近候诊等待和老年受检者候诊等待,有效随访率由试用前的78%提升到试用后的97%。结论:导检宣教系统可对受检者从检查的各环节到后期的随访服务跟踪进行有效的流程化管理,实现了导检宣教随访管理的信息化,提高了就诊效率。
关键词
导检宣教系统
移动终端
留观
信息化
医学影像学
Keywords
System of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of guidance and inspection
Mobile terminal
Stay and observ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Medical imaging
分类号
R197.324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题名 C型臂X射线设备手术透视定位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冷富萍
李明祥
机构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放射诊断科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医务科
出处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第12期32-33,共2页
文摘
目的:研发一种C型臂X射线设备手术透视定位装置,以提高手术透视定位准确率。方法:该装置由球头、定位盒、激光定位器及电源电路控制器构成,其中定位盒外壳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白色板材料制成,通过3M背胶魔术贴与C型臂球头固定套接,应用线形激光器进行定位。结果:该装置应用于骨科手术中能够对手术透视部位进行透视定位且准确性符合要求,通过在230余例术中透视摄片检查应用,术中定位快捷准确,成像显示清晰,解剖学结构细节能清晰可见,未出现其他干扰信息,复摄率为0,取得满意的效果,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辐射剂量的摄入风险。结论:C型臂X射线设备手术透视定位装置使用稳定、简便灵活、通用性强及安全性高,能降低手术患者辐射剂量的摄入且不会影响透视效果。
关键词
C型臂X射线设备
透视定位装置
球头
定位
激光
Keywords
C-arm X-ray equipment
Perspective positioning device
Ball head
Positioning
Laser
分类号
R197.39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题名 肢体隔离固定装置在MRI检查中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冷富萍
刘平
李明祥
机构
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放射诊断科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医务科
出处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1期180-182,共3页
文摘
设计一种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肢体隔离固定装置,用于3.0 TMRI检查时减少热效应对人体损伤,并解决运动性伪影现象。选取2020年9-10月在医院行3.0 T MRI检查的57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84例,对照组患者执行常规MRI检查流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MRI检查流程前使用肢体隔离固定装置,将患者肢体进行隔离固定后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的热效应(灼伤)现象和图像伪影发生率,对照组患者共出现12例热效应现象,其中1例出现灼伤点,热效应率为0.41%,对照组图像出现伪影207例,不可技术处理的伪影图像29例,伪影率为7.17%;观察组患者共出现5例发热现象,热效应率为0.17%,观察组图像出现轻微伪影36例,伪影率为1.24%,观察组患者热效应率和图像伪影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2.112,x^(2) =1.036;P<0.05)。肢体隔离固定装置能有效减少和避免射频能量和肢体皮肤接触导致涡流热效应及肢体运动性伪影的产生,可提高患者检查安全度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
肢体隔离固定装置
磁共振成像(MRI)
隔离固定
灼伤
运动性伪影
Keywords
Limb isolation and fixation devic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Isolation and fixation
Burn
Motion artifact
分类号
R197.39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题名 一种灌肠保护装置的研制及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冷富萍
刘平
李明祥
机构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放射诊断科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医务科
出处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12期149-150,共2页
文摘
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能刺激肠蠕动、软化和清除粪便、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和减少吸收的作用。此外,还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以及水分等治疗目的,在临床中应用已较广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诊断科所开展的钡剂灌肠造影是检查小肠、结肠病变的一项基本方法,将钡剂通过肛管灌注到肛门内指定位置[1-3]。通常将受检者安排在放射诊疗设备台上进行钡剂灌肠造影,由于高龄患者肛门括约肌松弛等疾病原因,部分患者在灌肠后会有钡剂流出或从肛门喷溅等现象,污染了操作台和检查床单,造成检查延迟,影响患者的等候时间,造成心理上的障碍,同时还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以及对检查环境的影响[4-7]。
关键词
灌肠法
钡剂灌肠造影
灌肠保护装置
操作
喷溅
分类号
R197.39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题名 PCMC模式在临床超声教学中的分类应用
6
作者
潘莎
赵和建
机构
重庆市 九龙坡区 中医院 功能科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医务科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139-141,共3页
文摘
探讨PCMC教学模式应用于不同水平学生临床超声教学的效果。 方法:以2019-2020年在我院参与教学的110名中医规培生、实习生及影像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组55名和实验组55名(实验组根据入科考试成绩分为A、B、C组),对其分别进行常规教学及PCMC教学模式。 结果:应用PCMC教学模式于我科教学将利于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我科实习及规培医师超声操作诊断及临床分析能力。同时对于不同分类学生培训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均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带教师资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教学体系,更有利于超声专业医师的培养。
关键词
PCMC教学模式
个体化
分类
超声教学。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